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

“人畜糞土?”

翌日上午,博望苑,太子別居。

自劉榮口中,聽到關於增加糧食產量的一系列想法,老岑邁只眉頭稍一皺。

待劉榮“不負衆望”的掏出一摞絹布,老岑邁一邊伸手接過,嘴上也一邊自顧自說了起來。

“以淤泥、糞土來增加田畝肥力的方式,倒也算是由來已久。”

“只是民間百姓農戶,都更傾向於淤泥,而非人畜糞土。”

“——主要是怕糞土污穢之物,或許會觸怒社、稷天神,從而降下天罰。”

“也有人說,此乃巧奪天機,必不能長久,更必遭天譴…”

如是道出一番話,老岑邁便將上半身稍一斜傾,對着燭光,細細查看起手中的絹布圖紙。

而在老岑邁身側,劉榮也是面露恍然之色,總算是知道了糞土肥田之法,爲何會在已經出現數百年的前提下,卻至今都沒有被民間百姓所接受。

——在這個時代,儒家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是沒有任何市場的。

人們對鬼神的敬畏,體現在整個文明的方方面面,上到廟堂之高,下到黎民百姓,無論是生活、生產,還是祭祀活動,都離不開“鬼神”二字。

由此延伸出來的厚葬之風:侍死如奉生,以及行走於宮闈、高門之間的方術之士,更無時不刻體現着漢家之民,對鬼神之說的崇高敬畏。

具體到田畝、農事,自然是事事以社、稷,即土、谷二神爲重。

事實上,別說是將糞土播灑于田畝之間,來增強土地肥力了——就連淤泥肥田之法,民間的農人用起來,那都是戰戰兢兢、如屢薄冰,不到非如此不可,不這麼做就可能要餓死的份上,也都是不大敢去做的。

畢竟鬼神對普通羣衆而言,實在是太過於神秘,也實在太過於“喜怒無常”;

再加上封建政權——尤其是如今漢家,出於“君權神授”的政治需要,也會對鬼神之說聽之任之,甚至是在暗中推波助瀾,就更使得鬼神之說大行其道,時刻影響着底層民衆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了。

Wωω¸тt kān¸c o

想明白這些,再去聽老岑邁方纔,那好似隨口一說的幾聲嘀咕,也就不難聽出這位少府卿的話外之音了。

——糞土肥田之法,不是沒有,而是早就被人發現,卻始終沒什麼人敢用的法子;

若是想用,那家上最好先搞定輿論方面的問題,免得回頭被有心人攻訐,說太子不擇手段,爲了應付年末的大計,不惜通過“折辱社稷神明”的方式,用糞土污穢之物來提高糧食產量;

更甚是上綱上線,說太子儲君不敬畏社稷、不敬畏神明之類。

對此,劉榮只想說:只要能提高生產力,那其他方面的掣肘,劉榮就有的是方法擺平。

“黃老之道,講究的是道法自然。”

“——樹高百尺,終也不過葉落歸根。”

“人食五穀雜糧,畜食草木莖葉,終亦不過屍骨腐朽,以歸大地。”

“連人畜屍骸,都逃不過腐朽以饋天地的結局,人畜糞土,又如何不能用於肥田呢?”

言之鑿鑿的道出此語,劉榮便含笑對老岑邁一點頭,算是表明了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立場。

——少府不用擔心,這件事,孤全權負責;

如果真出了問題,孤會承擔所有責任,出了成績,卻也不會忘記捎帶拉上少府一把。

有了劉榮如此表態,老岑邁也是不無不可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下此事。

左右不過是找來些糞土,再派人送來這博望苑而已;

博望苑佃農七千來戶,滿共也就五十來萬畝——五百頃田,所需的人畜糞土雖然不算少,但就少府所掌握的龐大能量來說,此事甚至都不需要岑邁親自去過問;

隨便找個六百石的小吏,把事兒交代下去,兩三天就能夠把事辦妥。

真正讓岑邁上心的,還是手中這一摞圖紙。

——自少府瓷器大行其道,成爲了關東宗親諸侯,乃至公侯貴戚家中不可或缺的裝飾品,並由此爲少府內帑帶來源源不斷、“粗水長流”的龐大收入,劉榮從懷裡掏圖紙的動作,就已經被少府上下神化了。

在某些非正式場合,少府的官員們甚至會說:皇長子/太子從懷裡掏圖紙,每掏出來一張,少府次年的收入增長,就會以“萬萬”爲單位!

更有人說:這掏的哪裡是圖紙?

分明是點石成金的法子!

口口相傳之下,再加上時間的積累,時至今日,已經不知有多少少府官員,將看到劉榮從懷裡掏圖紙的一幕,作爲自己的畢生追求了。

作爲少府卿,岑邁自然是多少能端着些,不至於看到劉榮掏圖紙,就激動的臉紅脖子粗。

但岑邁的身體也十分誠實——劉榮這邊剛掏出圖紙,岑邁的手就已經伸了過來!

瞧那自然、嫺熟的模樣,就好像劉榮是岑邁的秘書,遞來的也不是圖紙,而是岑邁需要處理的卷宗文書…

“曲轅犁…”

“代田法…”

“水車…”

“精耕細作……”

稍皺着眉頭,將劉榮遞給自己的一摞圖紙翻看一遍,老岑邁便微眯着眼,陷入了短暫的思考之中。

而後,便見老岑邁面色古怪的睜開眼,一邊不着痕跡的將那摞圖紙藏入懷中,一邊將不解的目光,撒向劉榮那種無比淡然的面龐。

“今我漢家之民,雖已不再刀耕火種——撒把種子就等收穫,但也不過是翻土、播種、灌溉幾項。”

“頂破天去,也就是家中男丁足夠的,能偶爾除除草。”

“至於犁具,則大都是尋匠人打個犁錐出來,便自家做個簡易的直轅犁。”

說到此處,老岑邁似笑非笑的擡手拍了拍胸前,藏有劉榮那一摞圖紙的位置。

不時閃過精光的雙眸,更是死死鎖定在了劉榮的臉上。

“家上的曲轅犁,臣看過了。”

“——確實更省力、省時,造價卻也更加昂貴,幾乎不可能由農人自己製作,而是必須花錢買下完整的犁具。”

“且短時間內,能製作出這種曲轅犁的,幾乎只有少府,沒有個十年八年的時間,民間的尋常鐵匠、木匠,恐怕很難掌握製作曲轅犁的技巧。”

“——拋開這一點不說,單就說如今,已經是夏六月,距離秋收只剩兩個多月的時間,農人們卻早已在春耕之時,就已經完成了犁地翻土的工序。”

“換而言之:這曲轅犁,就算是家上自掏腰包,給博望苑的佃農們每家每戶發一具,也無法影響博望苑今年的秋收。”言罷,老岑邁稍止住話頭,沉默了片刻;

待劉榮含笑點下頭,做出一個“請繼續”的手勢,才笑着再道:“水車,也大致是一個道理。”

“雖然不知道家上所言——水車可從低處,將渠水送往高處,究竟是否能做到、又是如何做到的,但這並不重要。”

“就算這水車,能做到家上所期望的程度,博望苑需要的,也並非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器具。”

“——博望苑的田畝,並不缺水。”

“整個上林苑,任何一處歸少府內帑所有——歸陛下所有的皇田,都並不缺灌溉用水。”

“而家上的博望苑,又是少府從上林苑十數萬頃皇田中,精心挑選出的土地最肥沃、灌溉水最充足的地方。”

“換而言之:這水車,也同樣無法幫助家上,將博望苑今年的糧產提高。”

“更何況這水車,明顯是一件非常精密,且零件繁多的器具,少府要想批量生產,也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見老岑邁先後否決了曲轅犁、水車這兩件大殺器,在博望苑今年的秋收所能起到的作用,劉榮卻是似笑非笑的連連點頭;

非但不惱,反而還因爲老岑邁能一眼看透箇中厲害,而莫名欽佩起這位少府卿。

劉榮如此反應,老岑邁心中猜想基本得到驗證,說起話來,也是愈發沒了顧慮。

“代田法,依臣拙見,是以田壟、田埂交替耕耘的方式,開最大限度發揮農田的地力,同時又不過度消耗農田的肥力。”

“——如果說過去,百姓的農田,每耕耘兩到三年,便要歇耕一年,以恢復地力的話,那有了這個代田法,百姓便可不必再歇耕田畝,更不需要擔心連年耕耘,會讓上田失肥爲中田、中田失肥爲下田,更甚是下田失肥,徹底淪爲荒地。”

“但這,同樣是以數年,乃至十數年爲週期,緩慢爲農人帶來好處,爲我漢家緩慢提高糧產、農稅的法子;”

“家上的博望苑,最早也得從明年春耕開始,才能施行這代田法。”

“也就是說這代田法,依舊無法幫助家上——依舊無法幫助博望苑,在今年年末的大計中,交出令人讚歎的糧產。”

“至於精耕細作,更是需要多年宣揚,甚至是派專門的力田、農稼官,手把手教博望苑的農人,經過多年積累,才能逐漸達成的。”

“結合以上種種,臣斗膽猜測:此番,家上打算通過外力,來提高博望苑的糧產,唯一可以迅速見效的方法,便是那糞土肥田法。”

“剩下的,無論是曲轅犁、水車等器具,還是代田法、精耕細作等耕作方式,都是需要多年推行、鋪墊,而後才能緩慢見效的。”

“再說一句不該說的話:這些東西和法子,與其說是家上爲博望苑做出來的,倒不如說,是爲了漢家日後——爲了全天下的農人,所做出來的百年大計。”

“若是如此,臣恐怕就得和家上詳談一番,以確定這幾件東西,對我漢家日後的國本:農事,所能起到的影響有多大了…”

老岑邁叭叭叭叭一頓說,劉榮都是含笑聽着;

待老岑邁似笑非笑間,說出最後這句“聊聊?”,劉榮更是滿含着微笑,爲老少府這敏銳的嗅覺鼓起掌來。

直到老少府都有着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稍有些尷尬的摸起鼻子,劉榮才停止了鼓掌,對岑邁含笑點下頭。

“少府說的沒錯。”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孤,深以爲然。”

“此番,孤之首重,雖然是爲博望苑兩個月後的秋收,做最後的努力,以應對年末的大計,但這並不意味着博望苑以外的農田,就不在孤的考慮之中。”

“也正如老少府所言:農事,乃我漢家之國本,再怎麼鄭而重之、再怎麼殫精竭慮,也絲毫不爲過。”

“——孤剛纔拿出來的器具、法子,確實是短時間內無法幫助到博望苑,卻可以讓博望苑,乃至於我漢家的糧產,都得到長足、有效的提高。”

“相比起這些,孤區區一方博望苑,卻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榮自己都覺得腰桿莫名直了直。

至於老岑邁,更是極其自然的對劉榮拱起手,含笑贊到:“家上,高義…”

一番客套過後,君臣二人再度落座;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榮便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擺明了自己的意圖。

“今年,關中糧價不穩,說一千道一萬,終歸是糧產不豐,百姓慌亂,纔給了幕後之人可乘之機。”

“距離秋收還有兩個月,靠這兩個月大幅提高關中的糧產——甚至只是大幅提高博望苑的糧產,都不是很現實的事。”

“但國家大事,往往就是這樣的。”

“——短時間內很難見成效,卻也不得不去做,不得不爲未來做鋪墊、做積累。”

“就好比先帝、父皇,寧願忍受和親的屈辱,也要熬過這數十年,爲我漢家積攢下豐盈的府庫,以至於如今,已經擁有了和匈奴人決戰,以一較高下的底氣。”

“到了孤這一代,確實是要憑藉先帝、父皇積攢下來的力量,去一舉解決外患匈奴的。”

“但這絕不意味着和匈奴人決戰過後,我漢家就可以滅亡了、天下人就可以不用過日子了。”

“——爲了後世之君,都有隨時棒喝外蠻的底氣,也是爲了天下人,以後都能夠豐衣足食;”

“爲子孫後世計,類似這種緩慢佈局、緩慢見效的大政,都是不得不去做的。”

“尤其今年,關中糧產不豐、糧價不穩,就更要通過這樣的舉措,來安撫慌亂的百姓了。”

“這,也算是孤此番平抑糧價,所要做的先行舉措…”

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24章 試探第263章 人心啊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11章 幽冥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08章 誓師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222章 不遠了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32章 策問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3章 家宴第80章 有母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32章 策問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93章 兒,斗膽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1章 回去再說!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8章 誓師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晚點更告假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7章 且瞧着吧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365章 物論第50章 有樣學樣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晚點更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65章 物論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剛落腳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33章 尚書令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381章 洗牌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42章 啊這?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09章 武夫當國!
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324章 試探第263章 人心啊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11章 幽冥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08章 誓師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222章 不遠了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432章 策問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3章 家宴第80章 有母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32章 策問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93章 兒,斗膽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41章 回去再說!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8章 誓師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晚點更告假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7章 且瞧着吧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365章 物論第50章 有樣學樣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晚點更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365章 物論第338章 《新則》的第一次實踐第420章 新的怪物誕生了剛落腳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352章 一步到位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433章 尚書令第407章 四兩撥千斤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381章 洗牌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42章 啊這?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09章 武夫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