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

尋常時日,劉榮若是考察其他有司屬衙部門,那便無不是前簇後擁,聲勢浩大。

受視察的部門,更是大概率會上下盡出,恨不能鑼鼓喧天的恭迎聖駕,並全程陪同劉榮完成視察。

但當劉榮的身影,僅在慄倉一人,以及兩名禁中武卒的陪同下,出現在神秘的魯班苑外時,一切,卻都與平日裡大相徑庭。

——劉榮一行,包括劉榮在內,滿共四個人。

魯班苑外,算上兩側站崗的十名羽林郎,滿共才十二人迎接聖駕。

準確的說,是隻有兩人。

其中一人,是魯班苑令、當代鉅子:秦莊的副手。

另一人,則是個平平無奇的匠人,同時也是一位墨者。

便在這二人的接引下,劉榮一行四人,踏入了魯班苑的大門。

準確的說,是跨過了魯班苑的第一道大門:外門。

自外門入內,映入眼簾的,是類似後世大城市佈局的環狀佈局。

最外圍,是和外門相連的一圈外牆,以簡易籬笆圍成。

看似稀鬆尋常,實則不遠處,就是羽林、虎賁二軍曾經的軍營,同時也是這兩支禁軍如今的輪值行營。

籬笆外牆內,一直到一圈足有二丈高,且上有牆垛、駐有守軍的灰黑色磚牆——二者之間的區域,是一層同樣看不出什麼異樣的作坊。

有鐵匠作坊,有木工作坊——無一例外,都有至少兩名軍卒定點守護。

自外門往日走了大約二里地,劉榮一行來到了第二道大門:內門前。

與左右開合的外門不同——這內門,是類似城門那樣的木製吊門。

也就是在這一層,劉榮一行四人,除劉榮本人以外的三者,接受了門外守衛的盤查。

但也不算繁雜,三人各自出示過身份信牌,便通過了這一道關卡。

靜候吊門落下,劉榮一行跨入了內門。

而後映入眼簾的場景,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再是一個個露天或半露天的作坊,而是一棟棟前後左右相隔,且四面皆有軍士把守的大屋!

屋門外,無不是兩名甲士駐守,每當有人從這些大黑屋前走過,甲士們便總會投去警惕的目光。

很顯然,這些大黑屋,即便是魯班苑內的人,都輕易出入不得。

可劉榮一行,卻依舊沒有停下腳步。

繼續往裡,走了二百步,終於來到一面青磚牆,所銜接的石門前。

這道門,在魯班苑內部被稱之爲:墨門。

顧名思義——墨門,由一塊呈整體的暗黑色石板所制。

且不同於如今天下,所存在的任何一種門——這道墨門,是要水平往上吊起的。

伴隨着絞盤發出的規律滴答聲,以及麻繩繃緊所造成的刺耳吱嘎聲,墨門也隨之被打開。

同一時間,劉榮四人——包括劉榮本人在內,都被嚴格排查了身份!

劉榮還勉強省事些,僅僅只是由那守卒比照了一下畫像,並出示了早先備好的信物。

再加上劉榮並未着常服,而是身穿天子冠玄,這纔算是過了關。

卻是苦了其餘三人——尤其是那兩名禁卒;

幾乎是將渾身上下所有能證明身份的東西,以及腦海中,所有能爲自己證明身份的人都拿出來了,卻依舊是在劉榮當場補上一道‘口諭’後,才順利邁入了這第三層墨門。

踏入墨門的瞬間,眼前也隨之豁然開朗。

——早先,在外門與內門、內門與墨門間的區域,其實還不大能直觀感受到魯班苑的‘環狀’佈局。

但在步入內門後,看到這一片約莫百步直徑的圓形區域,就不難回想起先前的兩層,整體其實都是呈圓形。

只是先前那兩層圓太大,讓人無法直觀感受到就是了。

“老秦頭!”

“瞧瞧誰來了?!”

已然入了墨門,原本還令氣氛有些壓抑的守備力量,卻是肉眼可見的少了很多。

除了那俯首案前,皺眉沉思的苑令秦莊身後,有兩名貼身守護的禁衛之外,便幾乎見不到幾道身着甲冑、腰掛長劍的禁衛羽林郎了。

慄倉肆意的呼號聲響起,墨門內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循聲望向慄倉。

待看清來人,以及慄倉身旁的天子劉榮,大傢伙也並未當即迎上前見禮。

而是原地直起身,遠遠朝劉榮拱手一禮,而後便繼續忙手上的活了。

更有甚者,忙的根本抽不開手,便是頭也不擡的專心工作,只當沒聽見慄倉的喊聲,更沒看見劉榮的出現。

對此,劉榮也是壓根兒不忘心裡去,只順着慄倉的目光,朝着核心區域的那道身影走去。

僅僅只是五十步的距離,劉榮每走出一步,卻都會被餘光所見的‘器械’,給小小震撼一把。

——劉榮看到在一方木臺前,一名墨者將皮囊製成球形,並以絲繩將其懸於半空,並將那球形皮囊下部的中心點,以皮管連接一爐正在沸騰的開水!

開水沸騰昇華出蒸汽,蒸汽沿皮管進入皮囊,再自皮囊一側,那斜開的口子向外噴涌。

於是,球形皮囊因蒸汽斜向噴出,而得到一個旋轉得力,嗚嗚‘叫喚’着,於半空中旋轉起來……

劉榮還看到,另一名墨者俯首案前,將一根根成品鐵絲搓成一捆,而後將一端固定住,另一端則以鑷子捏住,一邊旋轉着,一邊試圖將其往外拉伸。

類似這樣的‘器械’,還有很多很多。

還有結構複雜,看不出作何用途,卻也一眼就能看出其巧妙的滑輪組、齒輪組。

最讓劉榮感到‘與榮有焉’的,卻並非是一個個正在進行的科學實驗,又或是器械製作項目。

而是墨者們在這個過程中,隨手從身旁拿起,並熟練使用的輔助器具。

比如鑷子;

比如鉗子。

再比如遊標卡尺……

“老秦頭?”

“喊你吶~”

“陛下這都到跟前了!”

直到劉榮一行,從墨門內側一直走到大圓的正中心,秦老匠——秦莊都沒有再擡頭。

即便慄倉開口招呼過了,也依舊如此。

就這麼將劉榮一行晾了好半天,手裡的活兒忙完了,秦莊才終於直起了腰,難掩疲憊的長呼出一口濁氣。

卻依舊沒有第一時間折身行禮,而是無比自然道:“陛下且看。”

“這,便是依照當年,陛下所賜的圖紙,所復刻出來的車輪聯動齒輪組。”

“——以鋼、鐵爲齒輪一事,基本已經可以放棄了。”“實在是太難做,做出來也太過費時、費力、費錢,根本無法量產。”

“所以還是以木製爲主,加以油脂潤滑延長壽命。”

聞言,劉榮也是含笑走上前,低頭看向秦莊的專用匠臺。

待看清那巴掌大的小木車,劉榮卻是忍俊不禁,差點沒笑出聲。

——這不就是後世,劉榮兒時外國的四驅車底座嗎?

只是不同於後世四驅車,並不比地板厚太多的車輪——此刻,正被劉榮拿在手裡的木板+車輪,卻呈現出一種極不合理、極不美觀、極不協調的比例。

作爲底座的木板,和劉榮的巴掌差不多大。

按照後世玩具四驅車的標準,和成人巴掌差不多大的底座,其車輪就應該是大拇指甲蓋的大小,或是再稍大一點。

但此刻,被劉榮拿在手裡的‘車底座’,車輪卻足有檸檬片的大小!

從風格來看,大體就是如今漢室常見的馬車,將車廂、前室去掉,再把單軸兩輪改爲雙軸四輪的畫風。

暗下腹誹過後,劉榮的注意力,很快便被模板下方,也就是‘車下’的結構所吸引。

——和後世的彎曲四驅車如出一轍:前車軸和後車軸之間,由一支兩端帶有齒輪的木杆相連!

當劉榮用手指,夾住任意一輪轉動時,跟着一同轉動的,不再是同軸的異側輪,而是其餘三個車輪!

雖然這麼做暫時沒什麼卵用。

雖然前車軸和後車軸,聯不聯動都沒太大的區別——不過就是前驅/後驅,與四驅之間的區別,但這依舊讓劉榮興奮之餘,臉上由衷綻放起一抹興奮地笑容。

——前後車軸聯動、同驅,對馬車而言確實意義不大!

但這一設計,爲如今這個時代——爲這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時代,所帶來的思維開拓,是無與倫比的!

有了這個基礎,往後,無論製作什麼、無論負責什麼項目,匠人們的腦子裡,都能有一個‘齒輪連接聯動’的備用方案。

不一定用得到,大概率會長時間被丟在角落,就那麼‘備用’到天荒地老。

但即便如此,劉榮卻依舊覺得自己對魯班苑的期望、對漢室未來的期許,有了更多一些的實現可能性。

當然,劉榮今日前來的目的,並非是真的視察魯班苑‘廣撒網,多撈魚’式的多方面科學研究。

只是不等劉榮主動開口,秦莊便率先打開了話匣。

“三棱箭,不是什麼難事。”

“可批量製作列裝,且箭頭、箭身、箭尾可任意替換組裝的成品,臣已經上報與少府,不日便可量產列裝。”

“還有陌刀——初始版用鋼量過多、造價過高的問題,也已經基本解決。”

“——除了原始版陌刀外,另制了改進版,重量爲原先的七成,用鋼量爲原先的一半,但殺傷力仍舊能保留八成。”

“想來,列裝一支萬人以內的陌刀軍,當是沒什麼問題的了……”

見秦莊開口就說起軍工方面的工作進展,劉榮也只尷尬的低頭一笑。

——秦莊,再次看透了劉榮的來意。

只是終歸不是劉榮肚子裡的蛔蟲,劉榮這次具體要什麼,秦莊也無法猜得太準確。

於是,劉榮便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道明瞭來意。

“高闕之戰在即。”

“但攻打高闕的難度,絲毫不亞於從關外強攻函谷!”

“朕與將軍們推演,得出的結果,可謂觸目驚心。”

“——最少萬人以上的傷亡,拿下高闕的成功率卻只有不到三成。”

“若久攻不下,則傷亡很可能高達數萬,且依舊無法提高攻取高闕的成功率。”

“所以,朕打算硬着頭皮,在這場高闕之戰,試用‘那件’東西……”

劉榮話音落下,秦莊本就疲憊不堪的面容,當即再多出一抹凝重,和少有的嚴峻。

——高闕,秦莊沒見過,甚至都沒怎麼聽說過。

但函谷關,秦莊總還是知道的。

當聽到劉榮說,漢家打算攻打一個和函谷關不相上下的關隘時,作爲‘老秦人’的秦莊,也是不由眼皮一陣猛跳。

而在劉榮提到‘那件東西’時,秦莊的眉宇間,更是涌上一股莫名的哀傷。

良久,秦莊才終是長呼出一口濁氣,目光定定的落在身前的匠臺上。

嘴上,也終於爲劉榮的話,給出了滿帶遲疑的答覆。

“自從陛下,將‘那件’東西的配方送來魯班苑,我墨家至今爲止,損失了足足九位墨者、三十一位學徒匠。”

“尤其今歲開春——短短三日,便生出三次崩燃的一級事故,有十七人喪命、三十多人傷、殘。”

“要知,陛下欲立魯班苑時,少府上下,纔不過墨者一十四人而已。”

“若非魯班苑已立,天下墨者也多半聚於長安,我墨家之學,只怕已經被這件東西,給徹底絕了傳承……”

如是說着,秦莊不忘垂眸低頭,爲死去的門人——爲獻身的同僚們默哀片刻。

而後,方無比凝重的轉過身,正視向劉榮目光深處。

“那件東西,還遠不到可以上戰場的地步。”

“且不說其是否傷天和、傷人和——就算匈奴人不能算作‘人’,臣,也不建議陛下現在,就動那件東西的心思。”

“——陛下方纔說,強攻高闕,會使我漢家承受上萬人的傷亡,最終卻未必有所收穫。”

“但這件東西,臣可以無比篤定的告訴陛下:一旦儲存、運輸,又或操作不當,很可能轟然一響,便是萬千漢家將士死於非命,屍骨無存。”

“戰場上的傷亡,終歸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但這東西造成的傷亡,都不是軍心士氣低迷這麼簡單——很可能直接讓軍心破碎,大軍潰散。”

“乃至於營嘯!”

“陛下,務必慎重。”

言罷,秦莊便苦笑着搖搖頭,語帶自嘲道:“長則三五年,短則一二年——再死個百十號人,這件東西,大抵便可用、可控了。”

“但在那之前,這個東西一旦出了魯班苑,那會引發怎樣可怕的後果,臣,都不會感覺到絲毫意外。”

“——這個東西,極其可怖!”

“不單是對敵人而言,而是對敵我雙方而言,都恐怖異常……”

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1章 鹽鐵第99章 十日?!第351章 新軍!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20章 衛青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42章 啊這?啊???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46章 廟算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24章 試探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43章 考校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3章 左膀右臂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426章 歲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311章 幽冥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87章 商賈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99章 十日?!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1章 回去再說!剛落腳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374章 拍板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369章 詭寂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49章 戰鼓擂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448章 墨家?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
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4章 坑兒的爹!第371章 鹽鐵第99章 十日?!第351章 新軍!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193章 高興了吧?滿意了吧!第415章 儒家的真面目?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20章 衛青第396章 天翻地覆第276章 嫁爲天子婦,爲漢椒房主第142章 啊這?啊???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246章 廟算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24章 試探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395章 歷史教訓第343章 考校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3章 左膀右臂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69章 朕,變了嗎?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426章 歲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254章 請陛下明察!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311章 幽冥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87章 商賈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99章 十日?!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417章 應有之理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41章 回去再說!剛落腳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374章 拍板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369章 詭寂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449章 戰鼓擂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448章 墨家?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5章 能有什麼辦法呢?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