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丞相還沒有收到消息,卻也早已有所預料。”

“對這些事,丞相也確實有建議,想要請陛下斟酌。”

平復下心情,小心打量一下天子啓的面容,又待天子啓淡然點下頭,周仁這才放下心來。

也不忘沉吟措辭片刻,纔將申屠嘉委託自己轉告給天子啓的話,一字一句說出口來。

“丞相認爲,北方的匈奴人,不會成爲陛下需要擔心的問題。”

“因爲在丞相看來,匈奴人也纔剛經歷單于大位的交替,且匈奴單于軍臣,還沒有真正肅清單于庭的敵對勢力。”

“——尤其是右賢王一脈,軍臣,應當還要花幾年時間,才能徹底剷除。”

“在此期間,匈奴人縱是會一如往常那般,以小股遊騎散勇侵擾邊牆,也絕不會有千數以上的騎兵集羣南下。”

“至於趙王,匈奴人大概率會假裝答應下來,而後靜觀其變。”

“若是有橫插一腳,僅憑很小的代價便能重創我漢家,乃至覆滅我漢家的機會,匈奴人當也會出手。”

“但若不是這樣,那匈奴人,大概率還是會靜觀其變,以靜制動。”

聞言,天子啓只微微一點頭,淡然到有些令人心悸的面容之上,也終於涌上一抹淡淡笑意。

“長安侯那邊,也傳回消息了。”

“——長安侯說:吳楚若反,則匈奴人必犯漢邊!”

說着,天子啓只戲謔的側過頭,再次望向周仁:“若是平日裡,長安侯送回來的消息,倒是可以聽七分、信三分。”

“可眼下這等關頭,這位長安侯嘴裡的話,那就要反着聽了……”

對此,周仁也抱有同樣的看法。

長安侯盧氏一門,幾乎可以說是明牌的雙面間諜。

漢匈雙方都清楚地知道:長安侯/東胡王盧氏,不單是自己的情報渠道,同時也會給對方傳遞,或者說是‘售賣’情報。

所以在漢匈雙方之間,基於盧氏爲雙向情報橋樑的戰術迷惑、戰略忽悠,也從不曾停止過。

十幾二十年的交情,對於盧氏送來的‘情報’,漢匈雙方,更早已各自掌握了成熟的甄別、提煉方式。

長安侯說,只要吳楚起兵,匈奴人就必定會南下——這明顯是匈奴人,借長安侯盧氏的口,送到漢家的消息。

原創作者浮出水面,其目的,自也就顯而易見了。

——添亂。

匈奴人,只是在給漢家添亂而已。

至於真的南下?

誰家山賊會在山下立塊告示牌,告訴每一個來人:山上有山賊,請注意安全?

“還有呢?”

“對於齊系、淮南系,還有吳楚,丞相有何謀算?”

明顯聽出天子啓心情好了些,周仁說起話,也就愈發順暢起來。

“丞相說:趙王不穩,即便匈奴人不履行和趙王之間的約定,僅憑趙王,也足以使得邊牆糜爛。”

“所以,爲了避免燕、代被趙王所波及,朝堂應該早做安排。”

“——或可拜一外戚大將軍,以巡視之名,率兵‘經過’邯鄲。”

“抵達邯鄲之後,奉詔檢閱趙國軍隊——若趙王從,則收攏趙國兵馬,斬斷趙王作亂的手。”

“若不從,則直接兵圍邯鄲,圍而不攻。”

“如此,趙國的動亂,便可以被控制在邯鄲城內,非但不會波及燕、代,甚至都不會蔓延到趙國全境。”

“失去了趙國,吳王劉濞也等同於失去了匈奴人這一指望,便也會軍心不穩……”

聽到這裡,天子啓的面龐之上,才總算是綻放出了直達眼底的由衷笑意。 但周仁的彙報,卻仍舊沒有結束。

“此外戚大將軍,除了如此節制趙國兵馬之外,也同樣可以召集齊系諸王,於齊-趙之交接受檢閱。”

“從,則可奪其兵權,逆,則可知其反心。”

“如此說來,吳楚舉兵,可供劉濞拉攏的,便會只剩齊係數王、淮南系一二王。”

“剩下的事,就都可以交給樑王去解決了。”

說起申屠嘉對這些事的建議,或者說是安排,周仁面上嚴峻之色也已是去了大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這句話,但周仁此番,卻是切實體會到了這個道理。

作爲開國元勳,尤其還是跟着太祖高皇帝,從楚地打進關中,又入漢中,之後再還定三秦,東出函谷;

之後更南征北戰,平定各路異姓諸侯。

到了如今這一大把年紀,指望申屠嘉領兵出征,或許已經不現實。

但讓申屠嘉推演一場戰役,就好比讓後世的一位老戰士,講述一下鴨綠江該怎麼過。

且不說申屠嘉這一系列安排,足以將吳王劉濞反叛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儘可能的削弱吳王劉濞所能依仗的力量;

哪怕申屠嘉說的狗屁不通,壓根兒沒有可行性,單就是在這國難當頭的時候,敢一二三四說出個道道來——這就已然是一份了不得的擔當。

“先帝,還是憐愛朕的~”

“若不然,何以給朕留下故安侯這般,可堪半壁江山之重的柱國老臣?”

天子啓得意一語,也引得周仁一陣點頭,且絲毫不覺得自己如此明確的表達個人看法,有悖於往日的生存準則。

只稍一思慮,周仁便也半帶遲疑,半帶忐忑道:“對樑王,丞相,似乎也有些看法。”

“——哦?”

本就因申屠嘉的一系列建議而感到欣喜,又聞周仁這一語,天子啓當即便有些好奇了起來。

而在周仁道出這最後一句話之後,天子啓卻是當即一愣,久久都沒能從感懷唏噓中回過神。

“丞相說,吳楚平滅,僅僅只是削藩的開始,甚至是隻爲削藩營造先決條件。”

“平滅吳楚之後,朝堂真正開始削藩時,首當其衝者,便是樑國!”

“丞相認爲,吳王劉濞率領的叛軍必定會急於求成,於舉兵之後直撲樑都睢陽,以圖‘一戰定乾坤’。”

“屆時,長安朝堂應該更沉得住氣,爭取能借劉濞之手,讓樑國也拼個傷筋動骨。”

“若不然,待日後,削藩的刀子砍到樑國身上,便怕是要崩刃……”

周仁每說出一句話,天子啓皺起的眉頭便鬆緩一份,更每發出一聲滿懷唏噓的長嘆。

直到周仁話音落下,天子啓又是一陣漫長的搖頭嘆息之後,才滿是遺憾的搖搖頭。

“丞相,實在是生早了……”

“——若是生在先帝年間,何嘗不是朕又一肱骨心腹?”

“——何嘗不是我漢家,又一謀國之士?!”

3月4日第二更。

今天也沒有啦。

中午會有上架感言,3月5日中午正式上架。

呼~

wωw ◆тTk ān ◆℃O

終於可以量大管飽,肆意更新了!

兄弟們,首訂可就看你們的了!

(本章完)

第411章 人才庫?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5章 登門賠禮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517章 上林宴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46章 墨者第578章 展望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87章 商賈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30章 人才啊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30章 小說家言婚假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34章 還行吧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207章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421章 大喜第308章 將戰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14章 大案第376章 無題第538章 意外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剛落腳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369章 詭寂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33章 尚書令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73章 封印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60章 拆分內史晚點更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593章 兩手準備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38章 宗祠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487章 僵持第13章 家宴第135章 奏對第371章 鹽鐵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50章 單于庭請假條第416章 大棒!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調整一下狀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93章 兒,斗膽
第411章 人才庫?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496章 騎虎難下?第348章 低聲下氣的軍臣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5章 登門賠禮第555章 東宮,畢竟不是真皇帝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543章 編戶齊民第517章 上林宴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46章 墨者第578章 展望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387章 商賈第545章 子墨子曰第508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499章 東奔,西走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430章 人才啊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230章 小說家言婚假第580章 守江山難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434章 還行吧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207章第288章 圖窮匕見第519章 板子打下來,很疼的第421章 大喜第308章 將戰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514章 大案第376章 無題第538章 意外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剛落腳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529章 草原劇變第369章 詭寂第527章 穩步推進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第563章 態度得有,但不能只有態度第450章 艱難的抉擇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463章 世態炎涼啊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33章 尚書令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511章 潤物細無聲第73章 封印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260章 拆分內史晚點更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593章 兩手準備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534章 集思廣益?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238章 宗祠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487章 僵持第13章 家宴第135章 奏對第371章 鹽鐵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250章 單于庭請假條第416章 大棒!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調整一下狀態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539章 文治武功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93章 兒,斗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