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1 猜燈謎

李恪大手一揮,一臉淡然道:“你等且放心,只是一隻糖葫蘆而已。若是父王責問,萬事由本王擔待。”

嘴裡這麼說着,還是湊過嘴,在城陽公主手裡的糖葫蘆上要下一顆裹着糖的山楂,咀嚼了幾下,除了因爲糖的純度不夠導致酸多過甜之外,口味並無異樣,蘸糖葫蘆的糖水都是熬化的,不至於吃壞肚子。

嬤嬤互視一眼,不敢再言語了,李恪堂堂親王,而且還是李世民最疼愛的王爺,他們實在不敢違李恪的意?再者說了,這位是公主的三哥,一家人,有錯也找不到他們這些老太婆頭上,便都閉口不言。

城陽小蘿莉眼巴巴的問:“可以吃麼?”

李恪說道:“沒事兒,吃吧,好吃着呢!”

城陽小蘿莉瞅瞅手裡的糖葫蘆,饞的直咽口水,可還是有些害怕:“三哥……萬一父皇生氣怎麼辦?”

“不怕,若是你父皇問你,你就說是三哥讓你吃的,要怪就讓父王怪三哥便是……”

“嘻嘻…謝謝三哥!”

小蘿莉又是高興又是感動,聞言就把糖葫蘆往嘴裡送,先是伸出小舌頭舔了舔,酸酸甜甜正對小孩子胃口,頓時笑得兩隻大眼睛彎成了月牙。

長樂見城陽小蘿莉拉着一串糖葫蘆吃得美美噠,他也饞的不行。

李恪察言觀色,很快便察覺到了長樂的異樣,順手又拔了兩串糖葫蘆,一串自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一串提給了長樂。

長樂本就躍躍欲試,見李恪遞過來,自然不會拒接,順手便接過來,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個。

我們的漢王是一位憐香惜玉的好男人,自然也不會厚此薄彼,把他那四女俏丫鬟給忘掉的。

幾人一人拿着一串冰糖葫蘆,開開心心的往不遠處的燈塔走去。

須臾,幾人便來到燈塔近前,擡頭一看,竹竿搭成的架子足有一丈高,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大有小,有花有鳥,有紅有綠,每一個燈籠下邊都飄着一條綵帶,上面寫有文字。

居然都是一條條燈謎!

聚燈成塔,很是新奇!

附近圍攏了一大圈看熱鬧的,只見燈塔前有一個又白又胖的中年男子,笑容可掬對着圍觀衆人拱拱手,朗聲說道:“此燈有一個名目,喚作‘錦繡乾坤’,各位看好了,所有的彩燈上都附有燈謎一條,只需出十文錢,便可得到一次猜謎的機會,若是猜中謎底,那麼相應的那盞彩燈便歸你所有!”

說着,他一指身前的一個功德箱,大聲說道:“今日所得錢財,不管多少,都會換成糧食運往驪山,交給漢王,讓他用來救治災民,本人絕不節流一文一毫!”

“好!”

“這人真是有德行啊!”

“看見沒有,這些燈籠做工都不錯啊,下面的便宜一些,越是上面的越好看,那幾個最便宜怕是也不下於幾百文吧?”

“就是有錢人家圖個樂子,又不是爲了賺錢。”

“是啊,自己出錢做燈籠,得了錢捐給災民,真是大善人啊……”

“三哥,這人和你一樣善良,也知道救治災民!”長樂微笑道。

“呵呵…誰知道他是不是打着賑災的幌子斂財呢?”李恪冷笑道。

“三哥,你怎麼能這麼想人家呢!”長樂一臉憤怒道。

“你個小丫頭還是太年輕,不知道人性的險惡…”李恪娛樂坦然道。

“哼…不跟你說了…”

這些百姓大都是善良的,聽見此人的善舉,一時間羣情振奮,這位胖子陡然間像是身披了一層慈善的光環,儼然那一張肥臉都變成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十文錢是小事,更何況找樂子之餘還能行善,何樂而不爲?

當即便有不少人交錢,鬧哄哄的去猜自己看中的謎題,有人猜中了,歡天喜地的拿走燈籠,有人猜錯了,卻也笑嘻嘻的駐足觀看,並不失望。

氣氛很熱烈,連帶着將附近的人都招了過來,人越聚越多,越來越熱鬧。

城陽公主今日大概是長這麼大最開心的一天,小丫頭完全玩瘋了,被李恪揹着擠到燈塔前,一手摟着李恪的脖子,一手指着最上面的一個不停旋轉的走馬燈大叫:“三哥,我要那個!我要那個!”

李恪一行人衣着華貴,氣度不凡,周遭又有侍衛保護,一見便是權貴人家的子弟。

那胖子攤主便笑道:“好俊的小妹妹!只是那盞走馬燈的謎題可不簡單,不知道你哥哥能不能猜得中?”

“哼,我哥哥號稱大唐第一才子,肯定能猜中…”小蘿莉一臉傲嬌道。

胖子攤主也沒多想,以爲是小丫頭說大話,沒成想他今天還真見到真神了。

李恪接過燈籠,燈籠下邊垂下來的紅色綢帶上,寫着一行字:每隔數日脫舊衣,沒有腳爪走得急,攀緣樹木多輕便,光滑地面步難移。旁邊尚有一行小字:打一動物。

胖子攤主笑道:“小郎君不僅要猜出答案,而且還要用同等格式,再出一道謎題,才能得到這盞走馬燈。”

城陽小蘿莉頓時不滿,撅起小嘴不忿道:“別人都是猜中即可,爲何輪到我們偏生這許多規矩,不公平!”

胖子攤主有些冒汗,只好說道:“這個走馬燈是整個燈塔上最好的燈之一,所以肯定是要有些不一樣的規矩……不過小姑娘你這麼漂亮可愛,叔叔我今日網開一面,只消得你這哥哥猜中謎底,這燈便送與你!”

城陽小蘿莉這才轉怒爲喜。

李恪嘴角一挑,傲然道:“不需要!燈謎是蛇,對也不對?”

胖子攤主略微一愣,似是沒想到李恪回答的這麼快,便點頭道:“正確!小郎君果然才思敏捷……”

“休說這些沒用的,某便依你的規矩,再出一道謎題……”

“哎呦,那您稍等……”

胖子攤主聞言,便轉身在燈塔後面取來筆墨紙硯,還跟着來了一個小夥計。

李恪瞄了一眼,這夥計細皮嫩肉的,也就二十歲左右,眉如柳葉鼻似懸膽,脣紅齒白俊秀英颯,雖然穿着粗麻衣服,卻也掩蓋不了他那俊俏的模樣。

268 叔侄0198 精鹽226 甘油269 凌煙閣第二419 狩獵(三)0027 初露鋒芒403 妙手回春0172 孔明燈224 大功告成0105 鬥志昂揚0086 東西二市0122 軍歌嘹亮0167 獻禮550 呼之欲出490 襲擾後軍446 插秧346 大都督500 兵臨城下534 迷局(二)473 太子發怒0135 高士廉300 賽後影響336 洞房花燭夜(二)566 武媚孃的心思0089 滿江紅459 蕭美娘362 定計502 縱兵劫掠0093 齊聚政事堂448 刀兵再起451 天子守國門0122 軍歌嘹亮0208 奏章428 破局530 祿東贊493 薛仁貴初戰362 定計319 追蹤410 花燈0193 驚現馬周0117 人才濟濟0152 朔望朝參0133 再揍長孫無忌465 塵埃落定306 運動會0042 李孝恭284 大獲全勝0193 驚現馬周603 游擊戰術0018 李恪要捱揍606 抗旱0130 父子爭鋒339 都督府晚宴394 出謀劃策509 計成396 勸告0165 瘟疫630 孔穎達的埋怨0212 太子府決斷614 苦盡甘來0048 後續影響226 甘油0048 後續影響477 塵埃落定481 蠢蠢欲動295 各方反應311 比賽開始349 掌控都督府0063 羣毆事件540 羣情激奮619 殺鬼見血(二)257 剿?撫?591 兵圍長孫府603 游擊戰術559 掙扎的太子0045 真相大白429 貞觀七年0093 齊聚政事堂496 搶功419 狩獵(三)370 決戰(二)220 王珪謀劃430 人禍365 初戰告捷0165 瘟疫523 初唐四傑413 勝出627 賓主盡歡519 噩夢561 分頭行動375 頡利求和0172 孔明燈630 孔穎達的埋怨430 人禍353 調兵遣將0125 李泰拜訪545 李元昌0216 三月桃花507 暗棋0092 政事堂
268 叔侄0198 精鹽226 甘油269 凌煙閣第二419 狩獵(三)0027 初露鋒芒403 妙手回春0172 孔明燈224 大功告成0105 鬥志昂揚0086 東西二市0122 軍歌嘹亮0167 獻禮550 呼之欲出490 襲擾後軍446 插秧346 大都督500 兵臨城下534 迷局(二)473 太子發怒0135 高士廉300 賽後影響336 洞房花燭夜(二)566 武媚孃的心思0089 滿江紅459 蕭美娘362 定計502 縱兵劫掠0093 齊聚政事堂448 刀兵再起451 天子守國門0122 軍歌嘹亮0208 奏章428 破局530 祿東贊493 薛仁貴初戰362 定計319 追蹤410 花燈0193 驚現馬周0117 人才濟濟0152 朔望朝參0133 再揍長孫無忌465 塵埃落定306 運動會0042 李孝恭284 大獲全勝0193 驚現馬周603 游擊戰術0018 李恪要捱揍606 抗旱0130 父子爭鋒339 都督府晚宴394 出謀劃策509 計成396 勸告0165 瘟疫630 孔穎達的埋怨0212 太子府決斷614 苦盡甘來0048 後續影響226 甘油0048 後續影響477 塵埃落定481 蠢蠢欲動295 各方反應311 比賽開始349 掌控都督府0063 羣毆事件540 羣情激奮619 殺鬼見血(二)257 剿?撫?591 兵圍長孫府603 游擊戰術559 掙扎的太子0045 真相大白429 貞觀七年0093 齊聚政事堂496 搶功419 狩獵(三)370 決戰(二)220 王珪謀劃430 人禍365 初戰告捷0165 瘟疫523 初唐四傑413 勝出627 賓主盡歡519 噩夢561 分頭行動375 頡利求和0172 孔明燈630 孔穎達的埋怨430 人禍353 調兵遣將0125 李泰拜訪545 李元昌0216 三月桃花507 暗棋0092 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