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妙手回春

孫思邈吩咐下來,杜府的侍婢當即從後廚端來了一個空着的銅盆和一盆熱水。

孫思邈從藥箱中取出了數枚銀針,紮在了杜如晦水溝、中衝等幾處要穴,隨着孫思邈的銀針入體,杜如晦臉上原本的絳紫色頓時淺了下來。

“快把盆拿過來,放在杜相的頭下。”孫思邈看着杜如晦的樣子,對婢女道。

婢女聞言,連忙把盆端到了杜如晦的頭下,就在婢女剛把盆端到杜如晦頭下的時候,杜如晦的口中吐出了一口黑色的濃血。

孫思邈見杜如晦口中的濃血吐出,鬆了口氣,擦了擦手,對身後的李世民道:“杜相淤在喉間的濃血已出,想來片刻後便能轉醒。不過杜相體弱,這鍼灸之法難治根本,杜相能否撐過這一關還未可知。”

李世民問道:“那依真人之見,該當如何?”

孫思邈回道:“若是杜相能就此辭官歸隱,每日不理俗務,仔細調理,興許還能活過花甲,可若杜相仍舊如此操勞,就算杜相挺過了這一關,恐怕也就只剩五年之壽,到時縱是大羅神仙,也難救他。”

李世民尚有要事在身,聽孫思邈有言,杜如晦的性命暫且保住,於是便先行回了宮。

當杜如晦轉醒後,李世民已經不在杜府,反倒是李恪陪着孫思邈還在府內。

“杜如晦謝過殿下,謝過真人。”杜如晦醒來後,一眼便看到了臥榻旁坐着的孫思邈和李恪二人,哪裡還不知是誰救了他,連忙掙扎着起身謝道。

李恪見杜如晦欲起身,忙親自上前扶了他一把,道:“杜相大病未愈,還是躺着歇息的好。”

原本一旁不做聲的孫思邈也道:“杜相不必急着謝老道,老道不過是將杜相喚醒,解得一時之難而已,算不得救了你的命。”

杜如晦的病根不在喉間的那口濃血,而在已近油盡燈枯的身子,若是杜如晦的身子醫不好,他隨時都會再次昏厥過去。

李恪對杜如晦問道:“杜相可知自己這一昏,昏了多久?”

杜如晦昏迷,現在自不知曉眼下的時辰,於是杜如晦轉頭看了看服侍在他身旁的妻子杜氏。

杜氏見杜如晦望向自己,於是回道:“夫君昨夜昏迷,現在早已過了晌午,到今已經是大半日了。”

杜如晦臉上露出訝色,他沒想到自己竟昏迷了這般久。

其實杜如晦更沒想到的是,如果孫思邈再來慢一個時辰,他喉間的濃血便會越發地淤結,到時他便會滯氣而亡,永遠都醒不過來。

李恪對杜如晦道:“看來杜相是未把本王的話聽進耳中,本王離京才四日,杜相就險些丟了性命。”

李恪走前,曾同杜如晦講過,杜如晦之疾與常年疲累有關,千萬仔細歇息,但杜如晦病況惡化的如此快,顯然是沒把李恪的話放在心上。

杜如晦苦笑道:“臣既知命不久矣,與其在府中坐等病死,不如趁着最後的時間,爲陛下,爲大唐再做些事情。”

李恪聞言,對杜如晦道:“杜相之行,堪比古之武侯諸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本王佩服。卻不知杜相此方纔從鬼門關走了一趟,心中可有所得?”

杜如晦想了想,對孫思邈問道:“此次杜某若能死裡逃生,卻不知還有幾載可活?”

孫思邈如實回道:“短則三載,長則五載,若是杜相能從老道之言,隨老道往南夢溪修道,興許能過花甲之年。”

杜如晦聽着孫思邈的話,彷彿只聽到了孫思邈前半句一般,在口中念道:“三載,構兒已然娶妻,三載的時間也夠杜某抱上長孫的了。”

杜如晦口中的構兒便是杜如晦長子杜構,杜構於貞觀四年初娶妻,杜如晦口中的長孫自然就是杜構之子。

李恪聽了杜如晦的話,哪裡還不知道他的意思,可短短三年的時間,李恪和他的楚王黨當真能夠成長到足夠在朝堂之上應付長孫無忌的地步嗎?

李恪的心裡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杜如晦行事方正,不比房玄齡那般圓滑,杜如晦若活着,長孫無忌多少會有些忌憚,可若是隻有三年的時間,李恪費了如此多的心力,救下杜如晦的意義又何在?

李恪頓了頓,對杜如晦道:“杜相乃國之柱石,杜相放心。本王稍後便當上書父皇,請父皇暫停杜相之職,掛閒職已在府內調養,待身子大好了再行理政。”

杜如晦哪裡是希望李恪這麼替他說話,若是杜如晦想要任閒官,他早就同李世民提及了,又怎會等到今日。

杜如晦聽了李恪的話,當即道:“殿下救命之恩,臣銘記於心,但殿下的好意臣只能心領了。”

李恪問道:“杜相這是何意?”

杜如晦回道:“陛下登基四載,突厥方平,西北未定,天下百廢待興,臣身爲陛下臂膀,豈能此時在府內偷閒。”

李恪聽到杜如晦的話,哪還不明白杜如晦的意思。

李恪當即對杜如晦道:“天下事,能管的,能做的大有人在,何必事事勞煩杜相費心,想必父皇也不願看着杜相爲國操勞,疾患加重吧。”

杜如晦道:“臣的身子是臣自己的,殿下救了臣,臣自然念殿的恩德,其他的事情,殿下便不便不插手了吧。”

在杜如晦看來,李恪所圖不小,李恪救他,無非就是爲了施恩與他,如今他既然已經了認了李恪的人情,李恪自然就沒有在多操閒心的必要了。

不過杜如晦又哪裡知道李恪的想法,李恪是救了杜如晦不錯,但他卻不是爲了杜如晦的人情,而是希望杜如晦活着能夠助他制衡長孫無忌。

於公,杜如晦乃是賢相,自己願以身報國,李恪也懶得夾在其中做那惡人。可於私,李恪卻絕不希望杜如晦死地這般早,至少在李恪能有能力與長孫無忌一較高下之前,杜如晦絕不能死。

李恪拍了拍自己的衣袍,起身對杜如晦道:“本王行事,但憑喜好,但看本心,與旁人無干,杜相感念本王恩德與否,本王不在乎,不過你的命是本王救的,本王便不准你死,有些話,本王說定了。”

304 天子看球0031 黑衣衛0128 標點符號0184 衛王府謀劃409 三位公主448 刀兵再起428 破局238 李靖出馬0089 滿江紅0069 程咬金439 被彈劾426 梟雄老矣0186 春耕493 薛仁貴初戰517 婚宴351 刀兵再起632 議事0186 春耕419 狩獵(三)520 三國志446 插秧379 大獲全勝0071 長孫無忌受辱629 主考官0126 君子遠庖廚467 武順娘0092 政事堂505 寸步不讓613 盡得關中民心281 黨爭518 趣話317 天字第一號387 京中局勢0087 神仙居450 因爲你無恥443 懟590 幕後黑手510 稱心227 果酒0089 滿江紅316 精彩絕倫563 早婚早育418 狩獵(二)369 決戰327 天子怒626 駙馬319 追蹤0179 五姓七望449 歐陽詢249 突厥王帳502 縱兵劫掠232 突利二汗316 精彩絕倫624 太子的拉攏494 生擒450 因爲你無恥374 決戰(六)306 運動會477 塵埃落定601 幹仗586 漢王遇刺(二)510 稱心271 韓王604 西域事了512 逆反心理0109 組建班底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41 入宮0083 第一奸臣601 幹仗0070 房謀杜斷370 決戰(二)0053 登基大典0018 李恪要捱揍221 香水225 肥皂461 曉之以利598 翻臉542 李泰的表演339 都督府晚宴638 儒學0165 瘟疫245 出使突厥312 楚王在行動491 薛仁貴獻計307 陰謀0140 羽絨服338 幷州大都督0215 千牛衛525 吐蕃賊心不死0001 帝都長安0078 袁天罡0133 再揍長孫無忌519 噩夢0183 貞觀元年234 突厥犯闕348 收服諸將434 重耳故事449 歐陽詢0073 初唐四名相
304 天子看球0031 黑衣衛0128 標點符號0184 衛王府謀劃409 三位公主448 刀兵再起428 破局238 李靖出馬0089 滿江紅0069 程咬金439 被彈劾426 梟雄老矣0186 春耕493 薛仁貴初戰517 婚宴351 刀兵再起632 議事0186 春耕419 狩獵(三)520 三國志446 插秧379 大獲全勝0071 長孫無忌受辱629 主考官0126 君子遠庖廚467 武順娘0092 政事堂505 寸步不讓613 盡得關中民心281 黨爭518 趣話317 天字第一號387 京中局勢0087 神仙居450 因爲你無恥443 懟590 幕後黑手510 稱心227 果酒0089 滿江紅316 精彩絕倫563 早婚早育418 狩獵(二)369 決戰327 天子怒626 駙馬319 追蹤0179 五姓七望449 歐陽詢249 突厥王帳502 縱兵劫掠232 突利二汗316 精彩絕倫624 太子的拉攏494 生擒450 因爲你無恥374 決戰(六)306 運動會477 塵埃落定601 幹仗586 漢王遇刺(二)510 稱心271 韓王604 西域事了512 逆反心理0109 組建班底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41 入宮0083 第一奸臣601 幹仗0070 房謀杜斷370 決戰(二)0053 登基大典0018 李恪要捱揍221 香水225 肥皂461 曉之以利598 翻臉542 李泰的表演339 都督府晚宴638 儒學0165 瘟疫245 出使突厥312 楚王在行動491 薛仁貴獻計307 陰謀0140 羽絨服338 幷州大都督0215 千牛衛525 吐蕃賊心不死0001 帝都長安0078 袁天罡0133 再揍長孫無忌519 噩夢0183 貞觀元年234 突厥犯闕348 收服諸將434 重耳故事449 歐陽詢0073 初唐四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