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廢郡爲州

稍後,尚書右僕射封德彝和尚書左僕射蕭瑀兩人才姍姍而來。封德彝看到早朝的隊伍殘差不齊,不時還有三三兩兩的人相互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人未到,聲音已經傳入了每個人的耳中,他吼斥道:“此等莊嚴之地,爾等還不按部就班等待覲見皇上,豈能竊竊私語,有失體統。”

話音一落,衆人攝於他的威嚴,趕緊按照官職大小依次排的整整齊齊。封德彝和蕭瑀經過衆人身邊時,大家都拱手行禮。

封德彝和蕭瑀作爲中書省的宰相排在文臣第一位,身後分別是房玄齡和侍中高士廉,再後面分別是兵部尚書杜如晦、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人。李恪和李泰並列排在文臣中間的位置,李承乾在李恪飛正前方位置,他們這些王公子弟都在各部尚書之後。武將因爲李靖、李績、柴紹等人出征在外,或者鎮守要塞故以秦瓊和程咬金帶頭,他們身後是尉遲敬德,長孫順德和侯君集等人。

卯時剛到,李恪就見太極殿的宮門打開,裡面走出一個內侍,站在臺階前朝着衆人喊道:“皇上早朝,列爲臣工入殿覲見!”

李世民不愧是馬上皇帝,身着明黃九爪龍袍,頭戴翼善冠在李順和幾個侍衛的護衛下來了太極殿。羣臣在李世民坐到象徵着權力和地位的龍椅上時齊聲跪拜高呼萬歲。

李世民面相莊嚴,沉聲道:“免禮,平身!”

大臣們這才爬起來,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恪這是已經不是一次參加朝會,也知道唐朝朝會之上的利益流程,沒有像電視機中那樣的三跪九叩,李二陛下端坐御座,下面的大臣們站着,有年紀大的臣子,李世民還會讓人搬來凳子讓他座着,非常的人性化。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李順那公鴨般的聲音響起。

長孫無忌首先說道:“啓稟皇上,自我大唐建國至今一直沿用隋制。所以,現在地方官員繁多,管理比較混亂,吏治腐敗,臣等奏請皇上重新劃分州縣,任用官吏,減輕朝廷負擔,訴清地方吏治。”

李世民聽後,思考片刻道:“鋪機說得有理,確實該是整治吏治的時候了,不知道衆位愛卿有何良策?”

封德彝見長孫無忌又仗着李世民的寵信,搶在自己面前說話,就當仁不讓的道:“老臣認爲重新劃分州縣,似乎還爲時過早,讓吏部徹查和考覈官吏纔是正道。”

似乎已經成爲一種習慣,只要長孫無忌提出問題,他總喜歡反駁,何況剛纔長孫無忌搶在他前面說話,把他這個丞相不放在眼裡。

李世民對於封德彝的做法很不滿,但是礙於他是朝中元老,又是天下文人的頭頭,心裡雖然不高興,但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在封德彝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臉色不好看。

長孫無忌最看不慣封德彝倚老賣老,反問道:“不劃分州縣,怎麼能肅清官吏,整治吏治?”

封德彝馬上反駁道:“吏部的職責就是考覈、任免官吏,現在大唐官吏繁多,吏治腐敗,吏部恐怕是難辭其咎吧?”

長孫無忌譏諷道:“難道你作爲尚書省右僕射,就沒有責任了嗎?”

封德彝一聽,氣憤難平,半天說不出話來。簫瑀聽到長孫無忌譏諷封德彝的話後,心裡也很生氣,長孫無忌這樣說,不也是罵自己這個左僕射管理不利嗎?剛要反駁長孫無忌幾句,李世民忽然道:“你們兩個吵什麼啊,朕是問你們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情,而不是追究是誰的過錯?”

兩人同時道:“微臣唐突,請皇上恕罪。”

李世民沒有理會兩人,轉頭向李承乾道:“高明你是太子,國家儲君,你有什麼辦法?”

李承乾沉吟半晌,才緩緩道:“父王贖罪,兒子暫時沒有好辦法…”

李世民也沒有責怪李承乾,繼續道:“青雀你呢?”

“父王贖罪,兒臣一時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李泰回答道。

“李恪都說你才華橫溢,你有辦法沒有?”

李恪知道李世民既然問了李承乾和李泰,也會問自己,本來不想出這個風頭,但見李世民臉色不善,只得硬着頭皮道:“如果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爲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然後,廢郡爲州,每道各轄若干州。”

李世民眼神一亮,說道:“主意不錯,這樣一來,不但減少了官吏繁多的問題,也正好肅清吏治,節省了財政支出。”

李世民剛說完,房玄齡適時的道:“漢王殿下說的不錯,微臣以爲此法可行。”

李世民又向杜如晦、岑文本等人詢問,兩人覺得李恪的建議挺好,應該採納。然後,李世民又問長孫無忌道:“鋪機,你認爲呢?”

長孫無忌沒想到李恪的腦子裡能產生如此良策,嫉妒的同時,對他不敢再有半點輕視。而此刻,衆人都已贊同,只有長孫無忌還未說話。李世民一問。他忙回過神來,道:“臣對殿下的辦法沒有異議。”

李恪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寒光,他知道,長孫無忌又對他的忌憚加重了幾分。

李世民又對李恪道:“各道分的如此詳細,你似乎早有準備啊。”

李恪一驚,解釋道:“嘿嘿,大家都知道兒臣最近迷上了善賈之術,手下人走南闖北,所以對大唐的地理有了初步瞭解。”

李世民感興趣的問:“你還想到了什麼?繼續說吧。”

李恪坦陳道:“兒臣認爲,在官吏的選拔上要四時聽選,隨闕注擬,人以爲便。以往選擇官吏的時間太短,地方也狹窄,不能充分的挖掘人才。”

李世民聽了,感覺很有道理,就問大家:“衆位愛卿覺得如何?”

這次封德彝搶在了第一個發言:“皇上,老臣認爲殿下所說甚好,臣贊同。”

蕭瑀跟着說道:“臣也贊同。”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道:“臣贊同。”

魏徵在一旁想了許久,也回覆道:“微臣贊同殿下所說。”

449 歐陽詢464 君臣反對636 算學的重要性302 賽後影響(三)610 軍民一家405 診治秦瓊376 兵不厭詐0197 鹽礦513 晉王大婚542 李泰的表演0126 君子遠庖廚0118 其樂融融366 夜襲451 天子守國門287 足球0161 城南杜家0091 攤上事了297 演練賽252 嶺南馮家0199 養豬0167 獻禮518 趣話411 偶遇617 上朝602 儒墨之爭536 太子心灰意冷599 西域捷報273 禮部282 外戚606 抗旱318 放長線,釣大魚0134 廷杖0160 殺雞儆猴0022 《詠鵝》416 禍兮福所倚0198 精鹽296 準備259 塵埃落定225 肥皂227 果酒0036 改良技術238 李靖出馬533 迷局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36 改良技術0089 滿江紅491 薛仁貴獻計0211 陌刀591 兵圍長孫府423 席君買(四)517 婚宴574 孔穎達0193 驚現馬周376 兵不厭詐525 吐蕃賊心不死407 晉陽公主0217 桃之夭夭253 長安商會451 天子守國門0056 醒掌天下權605 貞觀十五年285 平安無事486 魏王發怒0208 奏章0017 李世民暴怒224 大功告成0047 李恪又被揍266 河間郡王308 各自謀劃0069 程咬金567 武媚孃的幸福446 插秧557 宣紙0163 各方反應341 漢王立威544 造反團伙448 刀兵再起324 三省吾身469 喜事489 河東薛氏0199 養豬483 李世民的懷疑0179 五姓七望619 殺鬼見血(二)280 罪狀491 薛仁貴獻計590 幕後黑手482 李泰在行動555 觀音誕0079 神人300 賽後影響474 寸步不讓0067 自污439 被彈劾0147 爲民除害0146 雪災0075 鋒芒畢露0050 封德彝359 對話軍神280 罪狀
449 歐陽詢464 君臣反對636 算學的重要性302 賽後影響(三)610 軍民一家405 診治秦瓊376 兵不厭詐0197 鹽礦513 晉王大婚542 李泰的表演0126 君子遠庖廚0118 其樂融融366 夜襲451 天子守國門287 足球0161 城南杜家0091 攤上事了297 演練賽252 嶺南馮家0199 養豬0167 獻禮518 趣話411 偶遇617 上朝602 儒墨之爭536 太子心灰意冷599 西域捷報273 禮部282 外戚606 抗旱318 放長線,釣大魚0134 廷杖0160 殺雞儆猴0022 《詠鵝》416 禍兮福所倚0198 精鹽296 準備259 塵埃落定225 肥皂227 果酒0036 改良技術238 李靖出馬533 迷局0190 李世民的震驚0036 改良技術0089 滿江紅491 薛仁貴獻計0211 陌刀591 兵圍長孫府423 席君買(四)517 婚宴574 孔穎達0193 驚現馬周376 兵不厭詐525 吐蕃賊心不死407 晉陽公主0217 桃之夭夭253 長安商會451 天子守國門0056 醒掌天下權605 貞觀十五年285 平安無事486 魏王發怒0208 奏章0017 李世民暴怒224 大功告成0047 李恪又被揍266 河間郡王308 各自謀劃0069 程咬金567 武媚孃的幸福446 插秧557 宣紙0163 各方反應341 漢王立威544 造反團伙448 刀兵再起324 三省吾身469 喜事489 河東薛氏0199 養豬483 李世民的懷疑0179 五姓七望619 殺鬼見血(二)280 罪狀491 薛仁貴獻計590 幕後黑手482 李泰在行動555 觀音誕0079 神人300 賽後影響474 寸步不讓0067 自污439 被彈劾0147 爲民除害0146 雪災0075 鋒芒畢露0050 封德彝359 對話軍神280 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