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 千古一帝

李世民在諸多爭議中繼位後,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

李世民獨具慧眼,不拘一格的用人,對人才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使得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像杜如晦、房玄齡、魏徵、馬周、長孫無忌、李靖、秦叔寶、尉遲敬德等。

貞觀時期,唐朝武功之盛,除太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中華歷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佔有相當的比例,在中華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李世民還注重商業的發展,中國封建王朝歷來的經濟特徵是“重農抑商”,商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相當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種田人要低好幾個等次。這也是中國的封建經濟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發展的主要原因。

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將眼光放到很遠。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 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涼州。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自漢開闢的“絲綢之路” 一直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克斯坦),爲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稠之路成了整個世 界的黃金走廊。

李世民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可真是 前無古人、同時也讓後世領導望塵莫及,民族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四海之內只要知道中國的均努力內附,以唐爲榮,樂不思蜀,他們不但同唐人一樣可以 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執思失力、契畢 何力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們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輝,現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時那時繁榮富 強、威甲四海、文禮之邦的生動寫照。

李世民還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 中央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貧困,溫彥博、戴胄、于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健全行政管 理機制,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 帝也比較注意節儉,不濫用民力、注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 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 時違背而更改。 這一切使得唐朝成爲當時世界最爲文明強盛的國家,四方臣服,萬國朝貢。

李世民知人善用、虛心納諫,重用賢臣;採取了一些以農爲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同時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經過李世民的不懈努力,唐朝出現了第一個治世——貞觀之治,李世民也因此被稱爲千古一帝,被後世人敬仰推崇!

現在很多人都只羨慕你成功後的輝煌,卻沒人關注你創業之初的艱難。

自己這位父王在登基之初就異常艱難,內憂就先不說了,先說外患。

李世民剛剛登基爲帝,突厥十萬大軍便攻到高陵。李世民不敢輕敵,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勇將尉遲敬德,作爲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雖然尉遲敬德在戰役中取勝了,卻無法阻擋突厥人前進的步伐,頡利可汗的十萬雄兵像決了堤的洪水,滾滾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

迫不得已,李世民單身會頡利和談,終於在八月三十日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斬殺白馬立盟,之後,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一場大戰終於偃旗息鼓。

與突厥頡利簽訂了“渭水之盟”,答應每年給頡利進貢,相對於李世民這樣雄才偉略的帝王來說,這是的恥辱,是大唐的恥辱。堂堂的大唐帝國逼迫於北部草原遊牧民族簽訂了不平等的盟約,還要進貢。雖然歷史上不乏有這些的朝代,那不是李世民能左右的。但是,在他的大唐,在他的心中,這就是一個恥辱。所以,他時刻都想洗刷恥辱。

李恪看着眼前這位英明神武的父王一臉疲憊,還不到三十歲耳邊已有幾絲銀髮,不由得眼睛發酸心中一痛。

李世民大概是感受到了李恪的殷切目光,便丟出一個重大問題,“虎頭,你對如今的時局怎麼看?”

李恪沒有想到李世民會問自己怎麼一個敏感的問題,不由得有些結巴道:“這…孩兒…”

“這什麼這?這裡就我們父子倆,虎頭你大膽的說,即便說錯了父王也不會怪罪你!”李世民鼓勵道。

看着李世民那殷切的目光,李恪的膽子也太了起來,挺胸擡頭道:“現在我大唐內憂外患,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這些都是暫時,以父王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這些小問題很快就能克服,父王必將開創一番盛世,成就千古偉業。

聽了李恪的話,李世民皺起了眉頭,板着臉道:“不用光撿好聽的說,說具體問題!”

見自己的父王如此說,李恪也沒再藏着掖着,結合歷史再根據自己的見解,李恪侃侃而談道:“內憂便是隱太子舊部、餘黨等殘餘勢力並不甘心失敗,他們必定隱藏在暗處時刻關注着朝堂,國家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便會炭中取慄,犯上作亂。還有關隴軍事集團、山東士族集團和江南文士集團都心思各異,並不與我大唐李氏一條心。”

“外患便是草原霸主頡利可汗已經統一突厥各部,頡利作爲一代梟雄,眼光謀略應該差不了,現在我大唐內部不穩,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相信頡利是不可能放過的!”

聽了李恪的見解,李世民眉頭緊鎖,在大廳不停的來回走動,語氣有些急促道:“你再談談我大唐百姓吧!”

李恪繼續款款而談道:“其實我大唐百姓的困境並不是我朝造成的,是前朝隋煬帝殘暴不仁、荒淫無度、橫徵暴斂、不顧百姓死活,最終造成各路豪強揭竿而起,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貧。”

“百姓戶數從前隋大業初年的將近九百萬戶,銳減到現在的兩百餘萬戶。而且現在戰爭仍未停止,兵役徭役依然承重,這就導致我大唐的人口仍然在減少。”

“再有,今天我朝多處受災,很多百姓今年顆粒無收,朝廷也那不出那麼多的糧食賑災,直接導致我大唐民不聊生,餓殍滿地,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人間悲劇。”

“很多地方就如同曹操的詩中描寫的那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聽了李恪的敘述,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李恪的話觸動了李世民內心深處的愧疚與不安,李恪所說的情況李世民不是不知道,他甚至比李恪知道得更加詳細,也知道具體情況比李恪所說的更加嚴重,只是他沒有辦法解決,不願提起罷了。作爲國家領導人看到自己的子民正在受苦受難,自己卻無能爲力,這讓他羞愧得無地自容。

久久的沉默之後,李世民發出了一聲長嘆。

李世民又在大廳裡來回走動,最後疑問道:“這些都是你來長安路上的所見所聞嗎?”

“是的,父王!”李恪見李世民一臉憂愁的模樣,忍不住勸慰道:“父王,百姓如今的困局並不是你造成的,這都是歷史遺留問題……”

“虎頭,你不用爲父王找藉口,既然現在父王是國家的領導人,就有義務保護好自己的子民不受傷害,本太子即使不能保證他們每個人大富大貴,但也不能見他們忍凍捱餓而無動於衷,看來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是目前朝廷的第一要務。”李世民異常鎮靜道。

578 龜茲0111 文臣武將0002 決定奪嫡447 蝦夷人399 勸諫0134 廷杖0052 謀定而後動0175 有女名婉0193 驚現馬周0072 諫臣魏徵639 平衡之道485 心態失衡486 魏王發怒0143 震驚的李世民590 幕後黑手0140 羽絨服0091 攤上事了0184 衛王府謀劃0055 策封羣臣464 君臣反對223 殺豬菜453 不愧名相481 蠢蠢欲動0193 驚現馬周400 藥王460 拜訪222 豬肉578 龜茲330 除夕宴0096 三喜臨門0136 大雪紛飛567 武媚孃的幸福0209 馬蹄鐵295 各方反應0103 漢王府535 迷局(三)456 西征高昌272 李唐皇室0087 神仙居322 出宮325 遇刺507 暗棋403 妙手回春242 被迫和談0112 秋意329 太子大婚373 決戰(五)479 王謝袁蕭0126 君子遠庖廚223 殺豬菜462 門下省0142 一胖毀所以608 井水澆灌0131 與民爭利307 陰謀424 世子秦懷玉331 元宵0113 二子擇師300 賽後影響345 議事307 陰謀0017 李世民暴怒323 暴躁的太子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0112 秋意0051 密談325 遇刺0071 長孫無忌受辱444 講故事470 一妻二妾0112 秋意489 河東薛氏536 太子心灰意冷559 掙扎的太子496 搶功0181 科舉531 弱秦之計515 迎親498 高昌易主371 決戰(三)449 歐陽詢0130 父子爭鋒0211 陌刀0212 太子府決斷307 陰謀433 灞橋折柳621 落霞寺赴宴438 後續0214 蘇定方606 抗旱274 定計494 生擒0160 殺雞儆猴0094 消於無形251 世家門閥0180 世家的興衰0104 年號貞觀0054 新皇登基0237 噩耗437 行刺
578 龜茲0111 文臣武將0002 決定奪嫡447 蝦夷人399 勸諫0134 廷杖0052 謀定而後動0175 有女名婉0193 驚現馬周0072 諫臣魏徵639 平衡之道485 心態失衡486 魏王發怒0143 震驚的李世民590 幕後黑手0140 羽絨服0091 攤上事了0184 衛王府謀劃0055 策封羣臣464 君臣反對223 殺豬菜453 不愧名相481 蠢蠢欲動0193 驚現馬周400 藥王460 拜訪222 豬肉578 龜茲330 除夕宴0096 三喜臨門0136 大雪紛飛567 武媚孃的幸福0209 馬蹄鐵295 各方反應0103 漢王府535 迷局(三)456 西征高昌272 李唐皇室0087 神仙居322 出宮325 遇刺507 暗棋403 妙手回春242 被迫和談0112 秋意329 太子大婚373 決戰(五)479 王謝袁蕭0126 君子遠庖廚223 殺豬菜462 門下省0142 一胖毀所以608 井水澆灌0131 與民爭利307 陰謀424 世子秦懷玉331 元宵0113 二子擇師300 賽後影響345 議事307 陰謀0017 李世民暴怒323 暴躁的太子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0112 秋意0051 密談325 遇刺0071 長孫無忌受辱444 講故事470 一妻二妾0112 秋意489 河東薛氏536 太子心灰意冷559 掙扎的太子496 搶功0181 科舉531 弱秦之計515 迎親498 高昌易主371 決戰(三)449 歐陽詢0130 父子爭鋒0211 陌刀0212 太子府決斷307 陰謀433 灞橋折柳621 落霞寺赴宴438 後續0214 蘇定方606 抗旱274 定計494 生擒0160 殺雞儆猴0094 消於無形251 世家門閥0180 世家的興衰0104 年號貞觀0054 新皇登基0237 噩耗437 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