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 安內必先攘外

“父王,孩兒對此有不同的意見!”李恪一臉嚴肅道。

“哦,你還有什麼不同意見,說說吧!”李世民一臉疑惑道。

“父王我覺得現在大唐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厲兵秣馬,整軍備戰。”李恪斬釘截鐵道。

“這就奇怪了,不是你剛剛說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本太子已經準備全力賑災,安置流民,你怎麼又突然轉變了,要厲兵秣馬,整軍備戰,這不是窮兵黷武嗎?”李世民更加好奇道。

“父王,孩兒認爲安內必先攘外!”李恪語氣堅定道。

“安內必先攘外?”李世民皺起眉頭,一邊思索一邊唸叨。

“是的,父王,安內必先攘外,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就此放棄百姓,讓他們自生自滅,百姓該安撫的還是得安撫,但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並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要想讓國家休養生息,積蓄國力,首先就必須得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而眼下突厥在北方虎視眈眈,他們的鐵騎隨時都可以入侵我關隴地區,連都城長安都有可能在他們是兵峰之內,如果真是那樣,連國家都保不住了,還談什麼救濟百姓,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所以眼下我大唐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便是抵抗外敵,即使不能打敗突厥,也必須和對方簽訂盟約,爲大唐爭取幾年喘息的機會,戰爭拼的是人口國力和物質後勤,我大唐的人口基數是突厥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只要給我大唐贏來五年的和平,讓百姓休養生息,積蓄國力,五年之後,我大唐的國力必將遠遠超過突厥,便可一鼓作氣,一次性解決掉突厥這個心腹大患。”李恪帶着強大的自信款款而談。

李恪之所以要提醒李世民要小心突厥,是因爲他是重生者,知道過不了多久突厥就會南下,李世民迫於無奈,不得不與頡利可汗簽訂屈辱的《渭水之盟》,答應每年給頡利進貢。李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看能不能阻止這個悲劇的發生,即使阻止不了,降低一些損失也是好的。

聽了李恪的分析,李世民看向李恪的眼神越來越火熱,李世民剛開始只是驚喜李恪的文采,沒有想到李恪盡然有如此見識與眼界,對政治時局竟有如此獨到的見解。李世民覺得自己這位三兒子就是一位妖孽,也是自己最理想的繼承人,但又想到李恪的身份,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李世民心中有些遺憾的想道,如果虎頭不是楊廣的外甥,而是自己的嫡長子該多好啊!自己也不用爲選繼承人而傷腦筋了。

同時又苦笑道,自己都還沒有登基呢?怎麼早考慮繼承人幹嘛!到時候自己可以給他平臺,能走到那一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但不管怎樣,自己都會保護虎頭的人生安全,最後即使不能把皇位傳給他,也會讓他大富大貴,做個逍遙王爺。

最後又想到李恪作的那首“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心裡不由得嘀咕,這虎頭能文能武,高瞻遠矚,見識眼界都遠非常人可比,他真的只滿足做個逍遙王爺,對皇位真沒有任何想法嗎?

李世民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自己這位兒子,決定以後多多關注一下自己這位三子,一定要搞清楚他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李恪當然不知道李世民已經把他當成皇位繼承人來考察,如果他知道了,今晚一定能夠做個好夢,睡個好覺!

隨後李世民勉勵了李恪幾句,便各自分開了。

━┉… ●━━……━━● …

不管是那個朝代,皇宮都是天下各方勢力重點關注的對象,因此皇宮也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

皇宮裡關於李恪的一切消息,就如同瘟疫一般,很快便瀰漫了整個長安,並以長安爲中心向大唐四方漫延。

不到半天,熱情的長安人民就已知道大唐誕生了一位英俊瀟灑,文采風+流,但愛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的奇葩王子,他的名字叫李恪。

李恪發明的那些遊戲不僅成了整個長安小孩的業餘活動的主要項目,連一些成年人也時不時地玩幾局。他寫的詩詞也成了大唐那些文人墨客談論的對象,他的那首《如夢令》也迅速出現在了長安的各大青樓,成爲衆多歌姬吟唱的曲目。當聽說李恪在書法方面的造詣連李世民都望塵莫及時,世面上便出現了有人願意用十兩黃金的天價購買李恪的一張墨寶的消息。

要知道十兩黃金在唐朝可是一筆鉅款,大唐只有三種金屬可以用着貨幣,分別是黃金、白銀、銅錢,而一兩黃金=10兩白銀=100貫銅錢=10000文錢。

大唐的物價是非常低的,所以黃金是非常值錢的。當時的大米才五文錢一斗,唐朝的一斗大米相當於現在的12.5斤。也就是說10兩黃金可以換回兩萬斗大米,也就是25萬斤大米,由此不難看出李恪墨寶的價值。

此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在引領大唐的潮流,比現在的明星還明星。

當然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李恪在大唐闖下赫赫威名的同時,也招來了許多人的嫉妒。

李承乾的府邸,熊貓眼的長孫無忌和李承乾正在竊竊私語。

“本王倒是小瞧了三弟,想不到他居然有如此文采。舅舅,三弟如此優秀,會不會對我謀奪太子之位造成威脅。”李承乾聲音有些顫抖,李恪的崛起顯然讓他亂了方寸。

“高明,舅舅不是常常教導你遇事要冷靜嗎?你看你現在毛毛躁躁,那裡還有一位皇家嫡長子該有的風度。”長孫無忌訓斥道。

“多想舅舅教誨,確實是高明緊張過度,亂了方寸,主要還是我那三弟崛起得太過詭異…”李承乾變得雲淡風輕,恢復了他往日的沉穩。

其實李承乾能夠被立爲太子,能夠被李世民給予厚望,不單單只是因爲李承乾有嫡長子的身份,還因爲李承乾在各方面能力都不錯。

根據《新唐書》記載,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年方八歲便能解決、處理一些平凡小事,很識大體。

稍長几歲,太宗出巡,都放心的讓他監國,即代理國政,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非常喜歡他並信任他,從李承乾的名字中不難看出李世民一直將李承乾當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

“承乾”二字雖爲宮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時卻有着無比深意,承乾,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李承乾是如何的看重。

後來,因爲長孫皇后的逝世,李世民又忙於朝政,對李承乾疏於管教,才導致李承乾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變得愛好玩樂。

李承乾害怕李世民的責怪,就隱藏自己的行跡。朝庭之上,說的都是忠孝之類的言辭。下朝後與一羣年紀相仿的同齡人嬉戲娛樂。有老成持重的左右親近之人加以勸諫,卻引起了他的逆反心裡。

這些老臣越是勸諫,他越是反感,偏和你反着來對着幹。但李承乾能言善辯,提意見的人往往被他懟得啞口無言。如果沒有辯論過,他便很快認錯,但沒過多久老毛病又再犯,典型的知錯不改錯。

這些大臣覺得太子頑劣,便對他更加嚴厲,常常因爲一點小事,便對李承乾集體聲討,十來歲的年輕人,誰願意被一羣老學究整天圍着,告訴你這樣不能幹,那樣不能幹,這件事應該這樣幹,那件事應該那樣幹。沒有一點自由,做什麼事情都受到束縛。

久而久之,李承乾變得極度反感這些大臣,坐在東宮如同身在監獄,做什麼事情都有無數雙眼睛盯着,李承乾感覺自己舉步維艱,寸步難行,巨大的壓力壓得李承乾喘不過氣來,他一直都想掙脫掉這個牢籠。

後來李承乾騎馬時摔斷了腿,成了一個瘸子,這是追求完美的李承乾不能接受的一個身體缺陷。再加上李泰李恪等人的冷嘲熱諷,對太子之位的步步緊逼。讓李承乾變得更加極端,也越來越叛逆,變得喜怒無常,偏愛男寵。

李承乾的這些行爲讓這羣思想保守的老學究如何接受得了,於是便對李承乾展開了更加嚴厲的批評,李承乾忍無可忍,乾脆叫人暗地加害於他們。

他這樣作的最終結果是和身邊的大臣離心離德,大臣們都對他徹底死心,紛紛離他而去。

這時李承乾的最大靠山長孫無忌也選擇好了新的支持對象——晉王李治,所以當他看見李承乾在錯誤的路線上越走越遠,他不僅沒有上前勸阻,反而對此冷眼旁觀,暗地裡甚至推波助瀾。

對於李承乾的所作所爲,李世民也是越來越失望,但李世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廢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不滿的是李承乾的各種胡鬧比如搞左道,祭奠被賜死的男寵,長期不上朝,暗殺兄弟李泰等等。

即使這樣,李世民仍然沒有放棄李承乾,甚至爲了鞏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惜讓房玄齡和魏徵這樣的朝廷重臣去給他當老師。

472 六相602 儒墨之爭468 漢王納妾411 偶遇221 香水0141 入宮493 薛仁貴初戰282 外戚550 呼之欲出301 賽後影響(二)493 薛仁貴初戰381 《六軍鏡》0041 太極宮0078 袁天罡608 井水澆灌0050 封德彝255 風聞奏事412 落雕弓297 演練賽223 殺豬菜584 王玄策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03 漢王府256 羅藝反唐312 楚王在行動635 數學0212 太子府決斷225 肥皂238 李靖出馬446 插秧388 慶功宴0033 練劍311 比賽開始612 古人迷信507 暗棋331 元宵454 和親之議0063 羣毆事件364 契苾何力0117 人才濟濟0080 戲耍二道士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64 驪山0104 年號貞觀0207 百姓苦388 慶功宴360 大軍壓境0148 天地不仁0134 廷杖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09 威名遠播317 天字第一號535 迷局(三)391 揚眉吐氣526 三國迷500 兵臨城下531 弱秦之計0063 羣毆事件0159 安置賑民596 褚遂良上門572 堆雪人568 《三字經》425 薛仁貴0119 太子黨0172 孔明燈0181 科舉530 祿東贊427 阿史那雲272 李唐皇室0168 玉液瓊漿320 來去如風0055 策封羣臣288 比賽0150 立威533 迷局634 徇私舞弊551 背後之人0115 各方反應397 杜如晦病重0056 醒掌天下權565 李世民的苦惱0145 聚寶盆528 和親陷阱0216 三月桃花305 演練賽結束376 兵不厭詐357 軍議283 李淵暴怒509 計成0037 獻禮221 香水521 鵝毛筆0079 神人0167 獻禮293 又見朝會436 晉陽公主275 夕陽斜照335 洞房花燭夜0191 火鍋0038 玉如意
472 六相602 儒墨之爭468 漢王納妾411 偶遇221 香水0141 入宮493 薛仁貴初戰282 外戚550 呼之欲出301 賽後影響(二)493 薛仁貴初戰381 《六軍鏡》0041 太極宮0078 袁天罡608 井水澆灌0050 封德彝255 風聞奏事412 落雕弓297 演練賽223 殺豬菜584 王玄策0133 再揍長孫無忌0103 漢王府256 羅藝反唐312 楚王在行動635 數學0212 太子府決斷225 肥皂238 李靖出馬446 插秧388 慶功宴0033 練劍311 比賽開始612 古人迷信507 暗棋331 元宵454 和親之議0063 羣毆事件364 契苾何力0117 人才濟濟0080 戲耍二道士290 大唐第一屆冬季運動會的設想0164 驪山0104 年號貞觀0207 百姓苦388 慶功宴360 大軍壓境0148 天地不仁0134 廷杖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09 威名遠播317 天字第一號535 迷局(三)391 揚眉吐氣526 三國迷500 兵臨城下531 弱秦之計0063 羣毆事件0159 安置賑民596 褚遂良上門572 堆雪人568 《三字經》425 薛仁貴0119 太子黨0172 孔明燈0181 科舉530 祿東贊427 阿史那雲272 李唐皇室0168 玉液瓊漿320 來去如風0055 策封羣臣288 比賽0150 立威533 迷局634 徇私舞弊551 背後之人0115 各方反應397 杜如晦病重0056 醒掌天下權565 李世民的苦惱0145 聚寶盆528 和親陷阱0216 三月桃花305 演練賽結束376 兵不厭詐357 軍議283 李淵暴怒509 計成0037 獻禮221 香水521 鵝毛筆0079 神人0167 獻禮293 又見朝會436 晉陽公主275 夕陽斜照335 洞房花燭夜0191 火鍋0038 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