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說完,竟丟下了杜如晦,帶着王府一衆兀自離去了。
杜如晦看着李恪飄然離去的身影,腦中竟一下子亂掉了。
他自詡識人擅斷,可他卻看不懂眼前的這個少年,他明明野心不小,有志於帝位,可偏偏他對自己這個當朝宰相又未表現的太過熱絡,甚至連送上門的人情都不予理會。
原來誤會了半晌,竟只是他杜如晦自己在自作多情?李恪從來都未想過要拉攏於他?
不過無論杜如晦本人如何,杜如晦的正妻杜氏卻承了李恪的情。
“殿下留步,殿下留步。”
就在李恪離開內室,準備出門的時候,杜氏便藉口相送追上了李恪。
“杜夫人。”李恪見杜氏追了上來,對杜氏道。
杜氏走到李恪的身旁,對李恪道:“克明的性子實在太倔了些,陛下那邊便有勞殿下說項了。”
杜氏爲人妻,倒也不在乎那般多的富貴,只盼杜如晦身體康健,如此而已。
李恪自也知道杜氏的意思,對杜氏道:“夫人之意本王清楚,夫人但可放心,爲了杜相安危,本王必會與父皇言明此事。”
“殿下方纔爲何這麼做?”李恪剛出了杜府的大門,楊寶山便對李恪問道。
李恪看了眼楊寶山,反問道:“楊叔指的是什麼?
楊寶山道:“殿下方纔明明有機會拉攏杜相,爲何卻要刻意疏遠?”
在楊寶山看來,李恪不惜以親王之尊,入深山爲杜如晦請醫,爲的不就是藉此機會施恩於杜如晦,拉攏杜如晦,作爲朝堂之上的助力嗎?
可就在杜如晦答應承了李恪的情後,李恪反倒口風一轉,便離開了杜府。
李恪聞言,搖了搖頭,嘆道:“杜相官拜尚書右僕射,拉攏了他,便是拉攏了半個尚書省,楊叔以爲本王不想嗎?”
尚書省首官原爲尚書令,但皇帝李世民爲秦王時曾任尚書令,故而此後無人敢再任此官,原本作爲尚書令佐貳官的尚書左右僕射便成了尚書省首官,因掌六部大權,更有左右相之稱。
杜如晦已帝王潛邸功臣官拜右僕射,掌天下官員栓選之權,更在吏部天官之上,這樣的權力李恪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但此時的李恪又如何敢去伸手?
楊元寶也是聰慧之人,聽了李恪的話,頓時便知道了李恪的顧慮,對李恪道:“殿下是擔心陛下那邊不悅?”
李恪點了點頭道:“杜如晦位高權重,乃父皇的從龍之臣,真正的左膀右臂,這樣的人豈是本王能去拉攏,又豈是本王能夠拉攏地動的。”
杜如晦已位極人臣,無論是官,還是爵,都已經到了臣子的巔峰,李恪又能再給他什麼,他能拿什麼去吸引杜如晦,叫杜如晦助自己奪嫡。
而且杜如晦不同於岑文本,不同於蘇定方劉仁軌,甚至不同於溫彥博。
李恪可以收蘇定方、劉仁軌爲門下校尉,拜岑文本爲師,與溫彥博走的極近,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爲這些沒有觸及李世民的底線,可若是李恪敢去拉攏杜如晦,那李恪便觸碰到了李世民的底線。李世民絕不會縱容他。
李恪年少,他的漢王黨還能弱小,離開了李世民的庇護,李恪在朝堂之上尚不具備自保的能力。
所以李恪與其白費力氣,拉攏杜如晦,反倒不如直接告訴杜如晦,他不惜入深山救杜如晦不是爲了杜如晦的性命,而是爲了李世民。
楊寶山拱手道:“殿下之言甚是,殿下面對杜相,尚能思慮周全,老奴佩服。”
李恪看着楊寶山,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道:“本王也是無奈之舉啊,方纔杜府之中必有父皇的眼線,本王擅動不得。”
李恪乃李世民愛子,李世民疼愛李恪這自不必言,但李恪生在皇室,面臨着的又是權位之爭,父子之情在帝王之權的面前也顯得蒼白而無力,李恪行事,也只能是如履薄冰。
楊寶山看着李恪的樣子,安慰道:“殿下寬心,今日之舉雖有意疏遠了杜相,但殿下也並非全無收穫,至少杜夫人,和與杜相交好的房相等人還是承了殿下的情的。”
方纔李恪離府前,杜夫人專程相送,自然是感激李恪救了杜如晦,也感激李恪願上書皇帝,命杜如晦賦閒養病。
李恪聞言,笑道:“只可惜杜相非是懼內之人,若是杜相如房相一般懼內,本王今日一行倒是滿載而歸了。”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一向懼內,在府內一向都是房玄齡之妻房盧氏說了算,故而李恪有此玩笑。
李恪正自萊國公府往自家府上而去,與此同時,長孫無忌也得到了李恪回京的消息。
自打李恪安然回了長安,長順無忌便沒有一日心裡舒坦過,每當長孫無忌想起李恪的那副模樣,心中便難免憤懣。
長孫無忌一直想着在李恪的漢王大肆安插人手,用作耳目,刺探李恪府上的消息,可李恪卻早有防備,非但沒有要東市送來的女婢,甚至就連宮中遴選派去的宮婢都被李恪打發去了外院,無甚用處,讓他所以的打算化爲烏有,自然也就對漢王府裡的情況一無所知。
如此一來,長孫無忌便越發地不安了。
對於李恪,長孫無忌一直抱有極大警惕,特別是這次大勝歸來,讓他產生了一種極大的危機感,這是曾經的太子李建成都不曾給過長孫無忌的。
李恪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手段,長孫無忌甚至不敢想象,待將來李恪長成,將會給他造成多大的麻煩,長孫無忌絕不會看着李恪漸漸坐大。
於是,長孫無忌得知李恪帶着孫思邈救醒了杜如晦的第一時間,便命人傳來了他的心腹褚亮。
“杜如晦府上的事情,你想必已經知道了。”褚亮方一入門,長孫無忌便開門見山地對褚亮道。
褚亮回道:“司空大人指的可是楚王攜孫思邈救醒杜相之事?”
長孫無忌道:“不錯,此番李恪入終南,沒想到他竟真的請回了孫思邈,還救醒了杜如晦,若日後杜如晦也爲李恪助力,恐怕李恪在朝中的勢力必將大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