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見好就收

李恪說完,竟丟下了杜如晦,帶着王府一衆兀自離去了。

杜如晦看着李恪飄然離去的身影,腦中竟一下子亂掉了。

他自詡識人擅斷,可他卻看不懂眼前的這個少年,他明明野心不小,有志於帝位,可偏偏他對自己這個當朝宰相又未表現的太過熱絡,甚至連送上門的人情都不予理會。

原來誤會了半晌,竟只是他杜如晦自己在自作多情?李恪從來都未想過要拉攏於他?

不過無論杜如晦本人如何,杜如晦的正妻杜氏卻承了李恪的情。

“殿下留步,殿下留步。”

就在李恪離開內室,準備出門的時候,杜氏便藉口相送追上了李恪。

“杜夫人。”李恪見杜氏追了上來,對杜氏道。

杜氏走到李恪的身旁,對李恪道:“克明的性子實在太倔了些,陛下那邊便有勞殿下說項了。”

杜氏爲人妻,倒也不在乎那般多的富貴,只盼杜如晦身體康健,如此而已。

李恪自也知道杜氏的意思,對杜氏道:“夫人之意本王清楚,夫人但可放心,爲了杜相安危,本王必會與父皇言明此事。”

“殿下方纔爲何這麼做?”李恪剛出了杜府的大門,楊寶山便對李恪問道。

李恪看了眼楊寶山,反問道:“楊叔指的是什麼?

楊寶山道:“殿下方纔明明有機會拉攏杜相,爲何卻要刻意疏遠?”

在楊寶山看來,李恪不惜以親王之尊,入深山爲杜如晦請醫,爲的不就是藉此機會施恩於杜如晦,拉攏杜如晦,作爲朝堂之上的助力嗎?

可就在杜如晦答應承了李恪的情後,李恪反倒口風一轉,便離開了杜府。

李恪聞言,搖了搖頭,嘆道:“杜相官拜尚書右僕射,拉攏了他,便是拉攏了半個尚書省,楊叔以爲本王不想嗎?”

尚書省首官原爲尚書令,但皇帝李世民爲秦王時曾任尚書令,故而此後無人敢再任此官,原本作爲尚書令佐貳官的尚書左右僕射便成了尚書省首官,因掌六部大權,更有左右相之稱。

杜如晦已帝王潛邸功臣官拜右僕射,掌天下官員栓選之權,更在吏部天官之上,這樣的權力李恪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但此時的李恪又如何敢去伸手?

楊元寶也是聰慧之人,聽了李恪的話,頓時便知道了李恪的顧慮,對李恪道:“殿下是擔心陛下那邊不悅?”

李恪點了點頭道:“杜如晦位高權重,乃父皇的從龍之臣,真正的左膀右臂,這樣的人豈是本王能去拉攏,又豈是本王能夠拉攏地動的。”

杜如晦已位極人臣,無論是官,還是爵,都已經到了臣子的巔峰,李恪又能再給他什麼,他能拿什麼去吸引杜如晦,叫杜如晦助自己奪嫡。

而且杜如晦不同於岑文本,不同於蘇定方劉仁軌,甚至不同於溫彥博。

李恪可以收蘇定方、劉仁軌爲門下校尉,拜岑文本爲師,與溫彥博走的極近,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爲這些沒有觸及李世民的底線,可若是李恪敢去拉攏杜如晦,那李恪便觸碰到了李世民的底線。李世民絕不會縱容他。

李恪年少,他的漢王黨還能弱小,離開了李世民的庇護,李恪在朝堂之上尚不具備自保的能力。

所以李恪與其白費力氣,拉攏杜如晦,反倒不如直接告訴杜如晦,他不惜入深山救杜如晦不是爲了杜如晦的性命,而是爲了李世民。

楊寶山拱手道:“殿下之言甚是,殿下面對杜相,尚能思慮周全,老奴佩服。”

李恪看着楊寶山,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道:“本王也是無奈之舉啊,方纔杜府之中必有父皇的眼線,本王擅動不得。”

李恪乃李世民愛子,李世民疼愛李恪這自不必言,但李恪生在皇室,面臨着的又是權位之爭,父子之情在帝王之權的面前也顯得蒼白而無力,李恪行事,也只能是如履薄冰。

楊寶山看着李恪的樣子,安慰道:“殿下寬心,今日之舉雖有意疏遠了杜相,但殿下也並非全無收穫,至少杜夫人,和與杜相交好的房相等人還是承了殿下的情的。”

方纔李恪離府前,杜夫人專程相送,自然是感激李恪救了杜如晦,也感激李恪願上書皇帝,命杜如晦賦閒養病。

李恪聞言,笑道:“只可惜杜相非是懼內之人,若是杜相如房相一般懼內,本王今日一行倒是滿載而歸了。”

尚書左僕射房玄齡一向懼內,在府內一向都是房玄齡之妻房盧氏說了算,故而李恪有此玩笑。

李恪正自萊國公府往自家府上而去,與此同時,長孫無忌也得到了李恪回京的消息。

自打李恪安然回了長安,長順無忌便沒有一日心裡舒坦過,每當長孫無忌想起李恪的那副模樣,心中便難免憤懣。

長孫無忌一直想着在李恪的漢王大肆安插人手,用作耳目,刺探李恪府上的消息,可李恪卻早有防備,非但沒有要東市送來的女婢,甚至就連宮中遴選派去的宮婢都被李恪打發去了外院,無甚用處,讓他所以的打算化爲烏有,自然也就對漢王府裡的情況一無所知。

如此一來,長孫無忌便越發地不安了。

對於李恪,長孫無忌一直抱有極大警惕,特別是這次大勝歸來,讓他產生了一種極大的危機感,這是曾經的太子李建成都不曾給過長孫無忌的。

李恪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手段,長孫無忌甚至不敢想象,待將來李恪長成,將會給他造成多大的麻煩,長孫無忌絕不會看着李恪漸漸坐大。

於是,長孫無忌得知李恪帶着孫思邈救醒了杜如晦的第一時間,便命人傳來了他的心腹褚亮。

“杜如晦府上的事情,你想必已經知道了。”褚亮方一入門,長孫無忌便開門見山地對褚亮道。

褚亮回道:“司空大人指的可是楚王攜孫思邈救醒杜相之事?”

長孫無忌道:“不錯,此番李恪入終南,沒想到他竟真的請回了孫思邈,還救醒了杜如晦,若日後杜如晦也爲李恪助力,恐怕李恪在朝中的勢力必將大漲了。”

554 伉儷情深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80 世家的興衰443 懟0181 科舉255 風聞奏事542 國之儲君0208 奏章579 薛仁貴的謀略525 吐蕃賊心不死0115 各方反應566 武媚孃的心思529 三武滅佛269 凌煙閣第二0051 密談592 交鋒544 造反團伙626 駙馬436 晉陽公主316 精彩絕倫622 桃花朵朵開0028 千古一帝0101 長幼有序224 大功告成467 武順娘0102 宗正寺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336 洞房花燭夜(二)0155 羣魔亂舞341 漢王立威271 韓王323 暴躁的太子627 賓主盡歡568 《三字經》234 突厥犯闕276 蓄勢待發227 果酒322 出宮465 塵埃落定334 漢王大婚(三)0196 面君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630 孔穎達的埋怨542 李泰的表演523 初唐四傑0160 殺雞儆猴263 何爲律法454 和親之議480 太子墜馬0197 鹽礦0055 策封羣臣421 席君買(二)0007 一羣小蘿莉630 孔穎達的埋怨366 夜襲0134 廷杖233 各懷鬼胎0146 雪災243 各方反應305 演練賽結束311 比賽開始0115 各方反應270 密談0044 暴揍長孫衝310 運動會開幕422 席君買(三)488 急躁的高昌王0119 太子黨576 李世民的無奈0055 策封羣臣0202 放風箏408 中秋606 抗旱0169 五糧液356 會面0043 怒髮衝冠468 漢王納妾0140 羽絨服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44 算計0072 諫臣魏徵0067 自污0137 火爐0087 神仙居484 李恪的謀劃0164 驪山0135 高士廉449 歐陽詢604 西域事了448 刀兵再起0059 舊時玩伴633 漢王解惑501 高昌亡455 文成公主442 李恪發飆376 兵不厭詐0188 微服私訪0137 火爐415 未雨綢繆291 體育司
554 伉儷情深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80 世家的興衰443 懟0181 科舉255 風聞奏事542 國之儲君0208 奏章579 薛仁貴的謀略525 吐蕃賊心不死0115 各方反應566 武媚孃的心思529 三武滅佛269 凌煙閣第二0051 密談592 交鋒544 造反團伙626 駙馬436 晉陽公主316 精彩絕倫622 桃花朵朵開0028 千古一帝0101 長幼有序224 大功告成467 武順娘0102 宗正寺552 長孫無忌的算計336 洞房花燭夜(二)0155 羣魔亂舞341 漢王立威271 韓王323 暴躁的太子627 賓主盡歡568 《三字經》234 突厥犯闕276 蓄勢待發227 果酒322 出宮465 塵埃落定334 漢王大婚(三)0196 面君593 長孫無忌的憂慮630 孔穎達的埋怨542 李泰的表演523 初唐四傑0160 殺雞儆猴263 何爲律法454 和親之議480 太子墜馬0197 鹽礦0055 策封羣臣421 席君買(二)0007 一羣小蘿莉630 孔穎達的埋怨366 夜襲0134 廷杖233 各懷鬼胎0146 雪災243 各方反應305 演練賽結束311 比賽開始0115 各方反應270 密談0044 暴揍長孫衝310 運動會開幕422 席君買(三)488 急躁的高昌王0119 太子黨576 李世民的無奈0055 策封羣臣0202 放風箏408 中秋606 抗旱0169 五糧液356 會面0043 怒髮衝冠468 漢王納妾0140 羽絨服0039 長孫無垢的憂慮344 算計0072 諫臣魏徵0067 自污0137 火爐0087 神仙居484 李恪的謀劃0164 驪山0135 高士廉449 歐陽詢604 西域事了448 刀兵再起0059 舊時玩伴633 漢王解惑501 高昌亡455 文成公主442 李恪發飆376 兵不厭詐0188 微服私訪0137 火爐415 未雨綢繆291 體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