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決策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鞠文泰有些氣短,急劇的喘息一陣,方纔平復下來。

世子鞠智盛都快哭了……

若是一年前,不!哪怕是半年前,只要大唐尚未發兵的時候,能夠繼承王位的話,足以讓我們的世子殿下美死!

可是現在唐軍不遠萬里來襲,說什麼也不會退兵罷戰,不破城滅國,豈會善罷甘休?這時候的王位,簡直就是超級熱山芋,白給人都沒人要啊!

鞠智盛哭喪着臉,委委屈屈的說道:“父王啊……孩兒才疏德淺,如何能擔起一國大任?這王位,孩兒是不敢要的,還是您自己留着吧……”

那位醫官肅立一旁,聞言眼尾直跳。

這可真是稀罕事兒,只聽過爲了王位父子相殘兄弟鬩牆,卻從未聽聞父慈子孝相互禮讓,一個非要給,一個非不要,真可真是奇哉怪也……

鞠文泰還在再說,忽然想起一事,急問道:“阿史那矩將軍何在?快請他來,本王修書一封,請其代爲轉交欲谷設大汗,高昌國願意奉上金銀珠寶,哪怕是附爲驥尾,也務必求突厥人發兵相助!只需得突厥狼騎一到,必可將唐軍擊退!”

“阿史那矩?”鞠智盛聞言苦笑:“自打昨夜開始,孩兒便到處尋他,可是宮裡宮外,卻是人蹤不見,怕是早就跑啦!”

鞠文泰猛地一楞,接着大叫一聲:“阿史那矩誤我!”

身子在軟塌上猛地一跳,落下來之後再無聲息……

醫官大吃一驚,趕緊上前查看,試了下鼻息,驚慌失措的望着世子說道:“大王……殯天了!”

鞠智盛呆住了,這麼容易就死了?

您死就死了,我可怎麼辦?

那醫官退後幾步,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微臣見過大王!”

雖說唐軍壓境,可是高昌國也不一定就非得亡國啊,或許舉旗投降也能保得住這一片江山也說不定。

眼前這位可就是信任的國王陛下,咱作爲老國王傳位的現場證人,是不是也算的從龍之功?

鞠智盛愣了一下,他對“國王”這個稱呼有些愣忡,這個曾經朝思暮想無比期盼的稱號終於落到自己頭上的一刻,他有些難以壓抑的憤怒!

大唐若是想要立威,第一個就是拿“國王”開刀!

你特麼這是把我往火爐上架?

簡直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鞠智盛猛地從地上跳起來,狠狠往醫官的腦袋踹過去,口中大罵:“去你的國王,你纔是國王,你全家都是國王……”

醫官被踹得吱哇亂叫,卻不敢還手,只是心裡卻鬱悶不已——我這可是從龍之功哇,何以沒有論功行賞,卻下次毒手?

很快,鞠文泰殯天的消息傳遍整個王宮,所有侍女內官都鬆了口氣。

是鞠文泰聽從突厥人的慫恿,與大唐背棄盟約,擾亂西域商路,現下鞠文泰已死,大唐應該就不會爲難他們這些小人物了吧?

再者說了,就算要爲難,也應該爲難新任的國王啊……

不管鞠智盛願不願意,他都順理成章的成爲高昌國新任國王,他的兄弟沒人跟他搶,大臣異口同聲表示此乃天命所歸,武將各個宣誓效忠……

估計古往今來,再沒有人比這位世子殿下的王位得來的更加輕鬆,更加和諧,那叫一個普天同慶……

“諸位,現在敵人的大軍壓境,而突厥的負責人阿史那矩卻不知所蹤,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鞠智盛車沉聲道。

“大王,唐軍勢大,我們應該立刻派使臣求和…”一位白髮蒼蒼的臣開口道。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是高昌國的丞相,是一位難得的智者,他知道高昌國遠遠不是大唐的對手,而突厥人只是拿他們當棋子,根本不會真正的幫高昌國…

現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取得唐人的諒解,不然高昌國只有滅國這一條出路。

“丞相此言差矣,唐軍勞師遠征,必定糧草供應不足,只要挺過前面的一個月,唐軍必退。”一位身材魁梧將軍站出來反對道。

此人是高昌國的最高軍事統帥,掌握高昌國百分之八十的軍隊,是已故國王鞠文泰的心腹。

“關鍵是我們能抵擋唐軍一個月的猛烈攻擊嗎?前線來報,這次大唐足足有十五萬大軍,敢問大將軍你要如何抵擋?”老丞相憤憤不平道。

“我們抵擋不住,不是還有突厥人嗎?突厥人在可汗浮圖城可有整整八千精兵,再加上我們高昌國的軍隊,籌出五萬部隊應該不難,更何況可汗浮圖城牆高城厚,唐軍想攻克它根本就不可能…”大將軍信心滿滿道。

“那萬一突厥人跑了呢?要知道唐軍剛到田城,王城的阿史那矩就跑路了,誰敢保證可汗浮圖城的阿史那步真就不會棄城而逃…”老丞相質問道。

“阿史那步真本將軍瞭解,他是一位真正的漢子,絕不是阿史那矩那個軟蛋可比的,他絕不會不戰而逃…”大將軍斬釘截鐵道。

於是朝廷上便出現了兩種聲音…

老丞相建議求和,後面有大把的文臣支持。

大將軍主張死戰到底,後面有全部武將的支持。

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便爭吵了起來,差點就拳腳相加,看得鞠智盛一個頭兩個大。

鞠智盛大怒道:“夠了…”

“微臣萬死…”衆臣低頭拱手道。

“本王決定先派使臣求和,如果唐軍同意,損失一些財寶也無關緊要,與此同時積極備戰,如果唐軍膽敢掠我土地,殺我子民,孤必死戰到底…

丞相辛苦你負責向唐軍求和事宜,大將軍拜託你整軍備戰,以防唐軍。”

還別說,這鞠智盛怎麼多年的世子還真沒白當,執政水平真心不錯。

這樣既安撫了文官集團又安撫了武官集團,讓他們團結一致,共赴國難。

當然這樣的決定也是目前面對困境的最佳辦法,能不和唐軍硬拼就儘量不硬拼,能求和就儘量求和,哪怕委曲求全,搭上些許金銀財寶也在所不惜。

如果委曲求全都換不了和平,那孤也有決心拼死一戰。

“大王英明…”衆臣拜服道。

610 軍民一家0005 中央官制532 悲情太子244 機關算盡277 廢郡爲州0044 暴揍長孫衝230 突厥異動336 洞房花燭夜(二)423 席君買(四)460 拜訪555 觀音誕354 雲州城下348 收服諸將0100 大都督489 河東薛氏491 薛仁貴獻計0065 狄知遜643 赴宴574 孔穎達627 賓主盡歡0041 太極宮0136 大雪紛飛474 寸步不讓417 狩獵507 暗棋330 除夕宴554 伉儷情深0159 安置賑民592 交鋒396 勸告636 算學的重要性476 針鋒相對588 漢王遇刺(四)504 秦懷玉發飆0004 李世民529 三武滅佛497 侯君集的疑惑0132 千夫所指443 懟453 不愧名相0013 被李淵暴揍446 插秧386 彈劾0015 宋體字239 針鋒相對376 兵不厭詐570 狄仁傑409 三位公主423 席君買(四)268 叔侄0127 斷句0068 李恪二次被揍616 魏徵病重599 西域捷報0119 太子黨0030 暗潮洶涌0168 玉液瓊漿335 洞房花燭夜640 據理力爭529 三武滅佛0079 神人639 平衡之道538 撲朔迷離0069 程咬金0096 三喜臨門507 暗棋0037 獻禮355 會師630 孔穎達的埋怨400 藥王0159 安置賑民277 廢郡爲州0160 殺雞儆猴0167 獻禮253 長安商會412 落雕弓0196 面君529 三武滅佛454 和親之議0141 入宮0153 朝會風雲(上)334 漢王大婚(三)238 李靖出馬367 斬將436 晉陽公主0219 裴行儉0202 放風箏0050 封德彝257 剿?撫?569 士族壟斷教育454 和親之議580 陷入重圍431 梟雄亡0102 宗正寺354 雲州城下630 孔穎達的埋怨270 密談346 大都督469 喜事0100 大都督
610 軍民一家0005 中央官制532 悲情太子244 機關算盡277 廢郡爲州0044 暴揍長孫衝230 突厥異動336 洞房花燭夜(二)423 席君買(四)460 拜訪555 觀音誕354 雲州城下348 收服諸將0100 大都督489 河東薛氏491 薛仁貴獻計0065 狄知遜643 赴宴574 孔穎達627 賓主盡歡0041 太極宮0136 大雪紛飛474 寸步不讓417 狩獵507 暗棋330 除夕宴554 伉儷情深0159 安置賑民592 交鋒396 勸告636 算學的重要性476 針鋒相對588 漢王遇刺(四)504 秦懷玉發飆0004 李世民529 三武滅佛497 侯君集的疑惑0132 千夫所指443 懟453 不愧名相0013 被李淵暴揍446 插秧386 彈劾0015 宋體字239 針鋒相對376 兵不厭詐570 狄仁傑409 三位公主423 席君買(四)268 叔侄0127 斷句0068 李恪二次被揍616 魏徵病重599 西域捷報0119 太子黨0030 暗潮洶涌0168 玉液瓊漿335 洞房花燭夜640 據理力爭529 三武滅佛0079 神人639 平衡之道538 撲朔迷離0069 程咬金0096 三喜臨門507 暗棋0037 獻禮355 會師630 孔穎達的埋怨400 藥王0159 安置賑民277 廢郡爲州0160 殺雞儆猴0167 獻禮253 長安商會412 落雕弓0196 面君529 三武滅佛454 和親之議0141 入宮0153 朝會風雲(上)334 漢王大婚(三)238 李靖出馬367 斬將436 晉陽公主0219 裴行儉0202 放風箏0050 封德彝257 剿?撫?569 士族壟斷教育454 和親之議580 陷入重圍431 梟雄亡0102 宗正寺354 雲州城下630 孔穎達的埋怨270 密談346 大都督469 喜事0100 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