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撲朔迷離

“殿下英明,房玄齡他們離開東宮後不久,太子便會見了楚王,然後二人便開始了密謀,至於二人到底說了什麼,我們還沒有打探到…”楊寶山道。

“沒打探到也沒關係,無外乎是針對老四展開報復…”李恪淡然道。

“殿下言之有理,微臣還認爲不僅太子會對魏王展開行動,魏王也會對太子展開行動,魏王要上位就必須搬到太子,太子要保住儲君之位也必須盡全力打壓魏王,現在他倆水火不容,必須有一人倒下,鬥爭纔會停止…”岑文本道。

“哎!又是一個多事之秋…”李恪感嘆道。

“多事之秋也與我們沒關係,我們座着看戲便是…”岑文道。

“不,與我們有關係,我們既不能讓太子敗得太快,也不能讓魏王敗得太快…”李恪意味深長道。

岑文本愣了一下,然後釋然道:“還是殿下深謀遠慮…”

李恪聞言笑了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

李世民下令房玄齡前往東宮頒旨,賜死樂童稱心。太子雖則未敢爭辯,卻傷心大怮,悲呼稱心是被自己害死,自責不已,因稱心無親無故孑然一身,太子便於東宮之中設置牌位,親自悼念。

此舉令太子的幾位老師相當不滿,認爲太子實在沒有必要爲了一個樂童,從而觸怒皇帝。太子執意如此,不聽勸告,屢次於幾位帝師發生口角。

昨日午間,太子詹事于志寧怒斥太子綱常顛倒、昏庸荒悖,寵愛男優以至於不分正邪,無君無父。氣得太子大聲罵道:“恨不得手提三尺青鋒,斬殺與你!”令人將於志寧逐出東宮。

酉時時分,于志寧與友人在酒樓飲酒而歸,半途之中,遭遇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截殺,當場殺傷幾名家僕,于志寧因躲在馬車底部而逃過一劫。

至於魏王李泰,則是昨夜宿於城南的芙蓉園,清晨早起入宮覲見,就在剛剛與距離神機營不遠的地方,同是遭遇不明身份的人截殺。

在殺傷大量侍衛之後,見餘下的侍衛盡皆死命護主,不能殺傷魏王李泰的性命,這才倉惶逃遁。

李世民和李恪正在閒聊時突然聞聽奏報,李世民暴跳如雷!

惶急問道:“青雀現下如何?”

“幸得衆侍衛忠心護主,拼力死戰,魏王殿下無恙,只是遭受驚嚇。”李君羨回道。

李世民這才長出一口氣,然後狠狠瞪了李恪一眼,怒道:“現在還替不替那個逆子說話?”

不問可知,這兩次事件的最大嫌疑者,便是太子李承乾……

先是違反東宮戒律,於宮內祭奠樂童伶子,被于志寧呵斥之後惱羞成怒殺人泄憤。

接着大抵是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爲必然惹得皇帝憤怒,本就風雨飄搖的儲君之位堪憂,是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將最直接的儲位爭奪者魏王李泰刺殺,這樣皇帝即便想要廢儲,怕是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接任……

整件事情,看似合情合理。

無論是誰,都會第一時間就將懷疑的目光盯向太子李承乾!

他的作案動機最大……

李恪苦笑,自己這邊剛剛爲大哥說盡好話,沒想到轉過頭那邊人家就給自己啪啪打臉。

“父皇此事關係到大哥和四弟,關係到儲君之位,雖然看似簡單直接,實則暗藏許多蹊蹺,父皇當細細思之,謹慎處理,以免被心懷鬼胎之輩利用,總之,一切都要靠證據說話。”

李恪不信他這個太子大哥會如此愚蠢,但也只能如此爲他爭取轉圜餘地。他害怕父皇一怒之下廢掉老大的太子之位擡老四李泰上位,如果真是那樣就大大的不妙了。

“證據?朕自然不會冤枉任何一個人,更別說是朕的好兒子!”李世冷聲道。

最後這幾個字,李世民簡直就是咬着牙說出來的,腮幫子的肉都一跳一跳的,顯然傷心氣憤不可遏制。

即將繼承自己家業的兒子,去刺殺自己最喜愛的兒子,爲了皇權的爭奪,難道還要在朕的身上再上演一幕當年的玄武門兄弟鬩牆?

正是因爲有玄武門事件的存在,李世民格外無法容忍這種事情!

李恪則默然。

證據?

若這件事情果真不是李承乾做得,那麼東宮之中很快便會搜出證據。栽贓嫁禍,怎麼能不做得專業一些?

看起來,無論這件事是不是老大做得,老大這個太子之位,怕是都難保了…

因爲,老大他說不清。

不行,不能讓老四就這樣得逞了,不然本王就麻煩了,必須得保老大,得儘快回去找岑師商量對策,想到要給李承乾擦屁股,李恪如同艹了狗一般難受。

李世民心焦不已,吩咐李君羨趕緊準備出行的輦駕,想要前往魏王府探視李泰,卻聽李君羨說,李泰正在趕來太極宮的途中,這才穩穩心神,一臉寒霜的坐下來。

李恪急需回府和岑文本商量對策,便拱手施禮道:“父皇,兒臣想起府中尚有許多瑣事亟待處理,這便告退了。”

李世民卻不打算放過他,冷笑道:“怎地,恪兒你想要置身事外?你倒是懂得明哲保身,可是你剛剛還信誓旦旦的力保高明(李承乾小名),這一轉眼就發生這種事,就沒有什麼對父皇交代的?”

李恪無奈道:“父皇,如今大哥和四弟相爭,兒臣身份敏感,無論偏向誰都會惹來非議遭來猜忌,兒臣還是迴避一下比較好…”

但李世民似乎對他之前力挺李承乾的言辭頗爲在意,非得把他留下來,聽聽當事人之一的魏王李泰是怎麼說。

“老老實實的待在一邊,朕沒讓你走,你就不準走!”李世民狠狠道。

李世民都如此說了,李恪能如何?老老實實的呆着唄!

李君羨則匆匆前去迎接李泰,之前李泰在曲江池畔被刺殺,說起來跟李君羨這位“百騎”大統領沒什麼關係,可是現在若是在進宮的路上再來這麼一次,李君羨就可以直接以死謝罪了,那可是嚴重失職……

326 脫險462 門下省379 大獲全勝0139 長樂公主0090 闖大禍了537 太子黑化571 初雪0102 宗正寺404 見好就收0161 城南杜家0130 父子爭鋒356 會面351 刀兵再起360 大軍壓境0209 馬蹄鐵0156 楚王李佑0090 闖大禍了0205 烤魚0141 入宮332 漢王大婚574 孔穎達372 決戰(四)466 武則天476 針鋒相對537 太子黑化376 兵不厭詐493 薛仁貴初戰369 決戰0212 太子府決斷594 長孫教子0016 東宮家宴0137 火爐414 武則天出現496 搶功603 游擊戰術639 平衡之道586 漢王遇刺(二)619 殺鬼見血(二)0199 養豬473 太子發怒538 撲朔迷離0203 入夢573 國子監祭酒238 李靖出馬0099 漢王503 暴行530 祿東贊540 羣情激奮570 狄仁傑0097 早朝530 祿東贊339 都督府晚宴559 掙扎的太子241 放手一搏0059 舊時玩伴257 剿?撫?305 演練賽結束247 鐵骨錚錚300 賽後影響428 破局0065 狄知遜0093 齊聚政事堂282 外戚0047 李恪又被揍543 太子的危機532 悲情太子602 儒墨之爭399 勸諫0046 一氣長孫無忌0237 噩耗0154 朝會風雲(下)644 元家228 高陽公主0199 養豬569 士族壟斷教育296 準備455 文成公主402 出手563 早婚早育270 密談610 軍民一家0041 太極宮557 宣紙0110 求賢若渴225 肥皂530 祿東贊582 龜茲國形勢0062 將近酒0126 君子遠庖廚450 因爲你無恥0091 攤上事了222 豬肉336 洞房花燭夜(二)475 白熱化443 懟0177 蘇府292 計劃0005 中央官制0181 科舉325 遇刺
326 脫險462 門下省379 大獲全勝0139 長樂公主0090 闖大禍了537 太子黑化571 初雪0102 宗正寺404 見好就收0161 城南杜家0130 父子爭鋒356 會面351 刀兵再起360 大軍壓境0209 馬蹄鐵0156 楚王李佑0090 闖大禍了0205 烤魚0141 入宮332 漢王大婚574 孔穎達372 決戰(四)466 武則天476 針鋒相對537 太子黑化376 兵不厭詐493 薛仁貴初戰369 決戰0212 太子府決斷594 長孫教子0016 東宮家宴0137 火爐414 武則天出現496 搶功603 游擊戰術639 平衡之道586 漢王遇刺(二)619 殺鬼見血(二)0199 養豬473 太子發怒538 撲朔迷離0203 入夢573 國子監祭酒238 李靖出馬0099 漢王503 暴行530 祿東贊540 羣情激奮570 狄仁傑0097 早朝530 祿東贊339 都督府晚宴559 掙扎的太子241 放手一搏0059 舊時玩伴257 剿?撫?305 演練賽結束247 鐵骨錚錚300 賽後影響428 破局0065 狄知遜0093 齊聚政事堂282 外戚0047 李恪又被揍543 太子的危機532 悲情太子602 儒墨之爭399 勸諫0046 一氣長孫無忌0237 噩耗0154 朝會風雲(下)644 元家228 高陽公主0199 養豬569 士族壟斷教育296 準備455 文成公主402 出手563 早婚早育270 密談610 軍民一家0041 太極宮557 宣紙0110 求賢若渴225 肥皂530 祿東贊582 龜茲國形勢0062 將近酒0126 君子遠庖廚450 因爲你無恥0091 攤上事了222 豬肉336 洞房花燭夜(二)475 白熱化443 懟0177 蘇府292 計劃0005 中央官制0181 科舉325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