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褚遂良上門(二)

“就你精明!”李恪沒好氣道。

”王爺你就告訴奴家吧,爲何這般厭惡那褚遂良?”武媚娘嬌聲道。

“把耳朵靠過來…”李恪道。

武媚娘聽話的靠向李恪,李恪在她耳邊輕聲道:“褚遂良是長孫無忌派過來的臥底,專門來打聽我漢王府的虛實,以後說話做事提防着點!”

武媚娘聞言,臉色微變,隨後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恪來到客廳,褚遂良立刻起身行禮道:“拜見王爺!”

“褚大人不必客氣,請坐!”李恪隨後又道:“秋香上茶!”

夜幕低垂,北風漸起,空中的雪花紛紛揚揚,天氣卻愈發寒冷。

漢王府花廳之內燃起火爐,爐膛燒的通紅,爐子上的銅壺咕嚕作響噴着白汽。

李恪一身家居常服,從椅子上起身將銅壺提下,洗杯、洗茶、沏茶、分茶,一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比之飽讀詩書的大儒更顯儒雅風範!

坐在他對面的褚遂良歎爲觀止:“王爺這一手茶道已然盡得自然隨意之神髓,當爲大唐之最,佩服佩服。”

褚遂良三縷長髯漆黑整潔,一張瘦長臉儒雅俊朗,舉手投足之間一股濃郁的書卷之氣撲面而來,令人如沐春風。

“褚大人過譽了,不過是孤閒來無事的遊戲之作…”李恪微笑道。

“王爺太客氣,自從王爺創造出這炒茶之法,這茶道之法便在我大唐盛行,如今不會煮茶之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讀書之人…

不過縱觀大唐,還是王爺這茶藝最高,沏出的茶水也最爲香醇…”褚遂良誇讚道。

“褚大人過獎了,茶文化博大精深,孤還在摸索之中,豈敢妄自尊大!”李恪謙遜道。

李恪此話倒也沒錯,華夏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華夏茶葉的起源,一直以來有着“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說法。

陸羽也在《茶經》中說茶作爲飲品,起始於神農,也就是說在上古時期就有人開始飲茶了。

有人又要問,這陸羽是何人?

在後世,一提到茶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此人便是陸羽。

陸羽有本著作,名曰:《茶經》。

這《茶經》的出現,就標誌着茶文化形成,因此這陸羽也被稱爲茶聖。

這陸羽出生在唐玄宗時期,因其相貌醜陋而成爲棄兒,後被一位僧侶收養。

長大後陸羽並沒有出家,而是決定離開寺院,參加戲班演出,由於陸羽泡得一手好茶,從而結交許多朋友。這其中包括了一位對茶學深感興趣的都督。

這位都督極爲看好陸羽對茶的天分,因此送陸羽到名儒家就學,鼓勵陸羽進行茶道研究,從此,陸羽便開始潛心鑽研茶學。

憑着高超的泡茶技術,再加上後來習得的學理知識,陸羽成爲當時極爲有名茶道大家。

陸羽亦親身深入巴山、峽川考察“茶事”,甚至渡江南下,到江·蘇蘇·州、浙·江吳·興、江·西上·饒、南·昌等地定居,採集各地名茶,鑑別各地水源,收集相關資料,最後隱居浙·江吳興的苕溪,完成中國史上的第一部茶書專著《茶經》。

《茶經》有着極其豐富的茶文化內容,記述了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還包含複雜的茶文化觀念文化層內容。

像是認爲“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也提出了具體的茶器美學主張,認爲越瓷“類玉…類冰…越瓷青而茶色綠”在三個方面完勝邢瓷。

形容煎茶茶湯上的沫餑“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湄,又如菊英墮於尊俎之中。”

陸羽以超人的天賦以及對茶藝的深入理解,把本來源之於物質需求的飲茶,昇華爲美學意味的藝術過程。

李恪前世也好茶之人,因此對《茶經》爛熟於心,李恪在想要不要也把這《茶經》也抄出來。

褚遂良卻打亂了李恪的沉思,“王爺,有茶豈能無詩,此情此景,王爺何不吟詩一首?”

李恪一陣無語,急忙推託,褚遂良卻繼續勸說,李恪盛情難卻,只得開始自己的“創作”。

李恪站起身,走到窗外,空中的雪花緩緩而下,牆角卻有一株梅花,迎雪綻放,李恪心頭不由得一動,有了。

李恪故作陰沉半晌,才緩緩道:“一片兩片三四片…”

褚遂良聽聞,心中暗道:“第一句有點普通…”

李恪繼續念道:“五六七八九十片…”

褚遂良蹙眉,“漢王今天怎麼了,水平明顯不再線上啊!”

李恪沒空理褚遂良心中所想,繼續念道:“千片萬片無數片…”

褚遂良怒目圓睜,“漢王你確定不是在耍老夫!”

不待褚遂良生氣,李恪最後一句也出來了,“飛入梅花總不見…”

褚遂良忽然大吼一聲“好!”,差點沒把李恪嚇死。

這首詩原名《詠雪》,是清朝大畫家鄭板橋的一首詩。

詩的前兩句是虛寫,後兩句是實寫,虛實相映融鑄出了清新的意境。

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結尾的第四句,卻以動靜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將全詩從低谷推向奇峰。

全詩幾乎都是用數字堆砌起來的,從一至十至千至萬至無數,卻絲毫沒有累贅之嫌,讀之使人宛如置身於廣袤天地大雪紛飛之中,但見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鬥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這雪花和梅花中了。

紀曉嵐也有一首名爲《雪花》的詩與之相近,詩曰: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飛入草叢皆不見。”

兩首詩極爲相近,後者肯定有借鑑前者之詩,但誰是前者誰又是後者,卻無從考證。

李恪最後一句念出,惹來褚遂良拍手稱快,緊接着便是一籮筐的奉承之語,聽得李恪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李恪實在受不了了,便急忙打斷道:“褚大人,先不談詩了,我們繼續喝茶!”

褚遂良滿臉微笑道:“對,喝茶,喝茶,有茶有詩,當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李恪聽聞,嘴角一陣抽搐。

0180 世家的興衰501 高昌亡245 出使突厥327 天子怒470 一妻二妾261 豆腐腦0183 貞觀元年559 掙扎的太子329 太子大婚0080 戲耍二道士0214 蘇定方548 報復(二)478 投其所好0059 舊時玩伴0037 獻禮639 平衡之道339 都督府晚宴393 英雄遲暮393 英雄遲暮0113 二子擇師0088 再臨天香樓453 不愧名相495 薛仁貴立功455 文成公主287 足球256 羅藝反唐310 運動會開幕336 洞房花燭夜(二)0185 楚王府謀劃469 喜事246 李恪的憂慮367 斬將480 太子墜馬466 武則天331 元宵0083 第一奸臣0005 中央官制260 回驪山310 運動會開幕0204 漁者樂水0074 簡在帝心0208 奏章482 李泰在行動325 遇刺291 體育司458 分封283 李淵暴怒0023 飛白體0137 火爐609 威名遠播351 刀兵再起296 準備356 會面500 兵臨城下346 大都督0027 初露鋒芒451 天子守國門310 運動會開幕375 頡利求和0092 政事堂0035 傢俱571 初雪619 殺鬼見血(二)0101 長幼有序225 肥皂462 門下省0037 獻禮0067 自污627 賓主盡歡609 威名遠播602 儒墨之爭354 雲州城下318 放長線,釣大魚0137 火爐364 契苾何力0177 蘇府0046 一氣長孫無忌434 重耳故事498 高昌易主0128 標點符號430 人禍525 吐蕃賊心不死0171 猜燈謎503 暴行0078 袁天罡0184 衛王府謀劃435 修行宮626 駙馬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226 甘油590 幕後黑手402 出手622 桃花朵朵開273 禮部330 除夕宴519 噩夢0142 一胖毀所以375 頡利求和586 漢王遇刺(二)507 暗棋
0180 世家的興衰501 高昌亡245 出使突厥327 天子怒470 一妻二妾261 豆腐腦0183 貞觀元年559 掙扎的太子329 太子大婚0080 戲耍二道士0214 蘇定方548 報復(二)478 投其所好0059 舊時玩伴0037 獻禮639 平衡之道339 都督府晚宴393 英雄遲暮393 英雄遲暮0113 二子擇師0088 再臨天香樓453 不愧名相495 薛仁貴立功455 文成公主287 足球256 羅藝反唐310 運動會開幕336 洞房花燭夜(二)0185 楚王府謀劃469 喜事246 李恪的憂慮367 斬將480 太子墜馬466 武則天331 元宵0083 第一奸臣0005 中央官制260 回驪山310 運動會開幕0204 漁者樂水0074 簡在帝心0208 奏章482 李泰在行動325 遇刺291 體育司458 分封283 李淵暴怒0023 飛白體0137 火爐609 威名遠播351 刀兵再起296 準備356 會面500 兵臨城下346 大都督0027 初露鋒芒451 天子守國門310 運動會開幕375 頡利求和0092 政事堂0035 傢俱571 初雪619 殺鬼見血(二)0101 長幼有序225 肥皂462 門下省0037 獻禮0067 自污627 賓主盡歡609 威名遠播602 儒墨之爭354 雲州城下318 放長線,釣大魚0137 火爐364 契苾何力0177 蘇府0046 一氣長孫無忌434 重耳故事498 高昌易主0128 標點符號430 人禍525 吐蕃賊心不死0171 猜燈謎503 暴行0078 袁天罡0184 衛王府謀劃435 修行宮626 駙馬581 薛仁貴臨危受命226 甘油590 幕後黑手402 出手622 桃花朵朵開273 禮部330 除夕宴519 噩夢0142 一胖毀所以375 頡利求和586 漢王遇刺(二)507 暗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