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英這邊正想着心事,葉紅杏那邊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拉着葉紅英的袖子連連搖晃:“姐,你說咱們要是專門給姥爺家裡僱幾個傭人會怎麼樣?”
葉家在秋收的時候,葉紅杏就想着給家裡僱人收秋,可到底葉根和葉老爺子還是拒絕了,理由是家裡的地不太多,秋收還用不着僱外人來幫忙。
葉家有着充足的理由不僱人,可姥爺家就不一樣了,姥爺和姥姥兩人都上了年紀,身子骨大不如以前,姥爺這一兩年又摔斷過腿,傷了元氣,地裡的活計幹起來也就更爲吃力,這種情況下,僱人幫忙收秋也就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
“他們辛勞了一輩子,恐怕不會樂意的。”葉紅英卻有着更深的體會,姥姥和姥爺都是習慣了勤勞的人,若是猛不丁的不讓他們幹活了,說不定他們還會閒出病來呢。
“咱們又不是叫人什麼都幫他們幹了,咱們只是讓人幫忙給他們收個秋,讓他們不會累着而已。”葉紅杏知道姐姐是誤會了自己,便笑着解釋道。
“那應該行。”葉紅英點點頭。
兩姐妹趕到吳家山的時候,姥爺和姥姥剛剛把飯端上桌,準備開吃。看見倆姐妹來了,姥姥立刻又轉身從廚房裡拿了倆碗出來,準備讓葉紅杏和葉紅英再趁熱乎吃上一些。
“姥姥,不用了,我們來前吃過了。”葉紅英就拉着葉紅杏,很乖覺地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笑嘻嘻地有問有答地和姥姥姥爺聊了起來。
“地裡的糧食都收回來了,你們回去就告訴你爹孃,別讓他們惦記。我和你們姥姥都挺好的,你姥姥前幾天傷了一回風,現在已經沒事了。”姥爺像是在彙報似的,一點一點地述說着這段日子以來家裡的大小事。
葉紅英聽得很認真,時不時的也會附和上一兩句,葉紅杏則早已經和姥姥有說有笑有打有鬧起來。摟着姥姥的脖子,瞅着姥姥刷碗的雙手,葉紅杏只感覺自己像是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這個家裡只有她、姥姥和姥爺三人,每天無憂無慮地說說笑笑,日子就這樣沒心沒肺地溜走……
和姥姥說笑了半天,姥姥已經像往常一樣麻利地將碗筷都收拾乾淨了,葉紅杏就開始四處遛達起來。
說起來,她在吳家山這邊也呆了三年之久,雖然前兩年她年紀還小,許多地方都沒辦法去,不過後來的這一年多,她在這裡可謂過得風生水起,不但開辦了許多作坊,還把自己善待員工的名頭給打響了。就算是現在,吳家山的人看見了她,也大多會笑着跟她打招呼,問她什麼時候過來的,會不會住上幾天之類的。
因爲大多都比較熟,葉紅杏也會駐足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說說村子裡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說着說着,人們就開始紛紛抱怨起來,有的說作坊裡放的假太長,家裡的農活少,幹完了之後就只能歇着,而這段時間因爲各家各戶都在忙秋收的事情,就算是想要串門子訪親戚,看到人家家裡滿滿當當忙忙碌碌的都是在忙着收秋的,自己也就不好意思上門,於是只好在家裡睡大覺,連在作坊裡幹活賺錢的機會都沒有。
還有的人說作坊放假的時間太短,自己家裡田地比較多,農活還幹不過來呢,結果作坊那邊眼看着就要開工。雖然農活這邊關係着一家老小的口糧,是保命用的東西,可作坊那邊的工錢也不少,眼看着兩邊都有些忙不過來的時候,這樣的人家自然也會抱怨連連了。
葉紅杏很快就弄明白了人們的想法,於是她也笑着跟人們承諾下來,她會盡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好讓人們能夠安心做工,而不必爲了家裡的糧食收不上來而擔心。
跟街上的這些街坊們告了辭,葉紅杏轉身來到了王二妮家。
王二妮和王三寶都在家裡。私塾裡放了假,王二妮就可以專心在家裡幫忙秋收的活計了。三寶的師父也需要秋收,不過三寶因爲年紀還小,幫不上什麼忙,索性就放了他回家來。
看見葉紅杏來了,王二妮和王三寶姐弟倆都很高興,二妮轉身抓了一碗煮花生出來讓葉紅杏吃,三寶則笑嘻嘻的從廚房裡摸出了幾個還熱乎乎的嫩玉米棒子。
“杏兒,嚐嚐,咱們家地裡找見的,還沒長硬,我就塞進了竈膛裡烤着了。”幾天不見,王三寶的個子也長高了不少,如今已經比葉紅杏高出了半個頭。因爲以前就和葉紅杏玩得很高興,有段日子沒見了,此時猛一見着,立刻就歡喜的不知道怎麼樣好了,拉着葉紅杏的手,一會讓她吃烤嫩玉米棒子,一會又讓她嘗家裡煮的嫩花生。
“三寶哥,不必忙了,你家的玉米棒子都收到家裡來了沒?”葉紅杏左右瞅瞅,東廂房是玩具作坊的大本營,此時一把鐵將軍把門,西廂房是王三寶家裡放雜七雜八東西的地方,門虛掩着,葉紅杏就站在門口朝裡面張望了一眼。
裡面滿滿的都是圓鼓鼓的布口袋,裡面應該裝的都是玉米。
“都收完了,就等着種麥子了。家裡沒牲口,得排隊借別人家的。”王三寶如今年紀大了一些,家裡家外的活計也都操上了心,對於葉紅杏的提問倒也答得有模有樣的。
葉紅杏點點頭,扭頭看見王二妮在那裡捂着嘴嘻嘻地笑,便朝她擠了擠眼:“二妮姐,你笑啥呢?”
“我?我笑三寶裝大人兒呢!他哪兒知道那麼多啊,他這幾天淨跟着我到地裡耪花生來着,喏,我倆這幾天可是大豐收了,足足撿了兩大籃子的花生呢!”王二妮站起身來,朝屋裡指了指,堂屋的地上堆着一小堆花生,看上去足有二三十斤的樣子。
“真的?這麼厲害?”葉紅杏立刻就驚歎起來。這一小堆花生雖然不多,可都是姐弟倆從別人家地裡撿出來的漏兒,是憑着自己的勞動掙回來的,這種積極勞動的精神自然值得她這麼誇張地稱讚了。
“杏兒,你就別誇我了,你肯定也撿了不老少花生?你姐姐比我大好幾歲,一定帶着你撿了更多,有多少?三籃子還是四籃子?”王二妮被葉紅杏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她一向性子潑辣,立刻就不當回事起來,反而是拿着葉紅杏開涮了。
“哪兒啊!我們那邊可不比不了咱們這邊。葉家村那邊的作坊不多,人們對於地裡的東西看得可緊了,地裡但凡有個糧食粒兒,人們都能給撿起來,秋收完了之後啊,地裡比人臉都乾淨!”葉紅杏嘿嘿一笑,她倒也不是誇大其辭,葉家村那邊類似於作坊之類可供農家人平時乾淨掙錢的營生不多,再加上葉家村的百姓生活普遍都比吳家山這邊窮,所以那邊的百姓對於地裡能產出的糧食盯得都比較緊,浪費上面也就比較少。葉紅杏和葉紅英滿打滿算的,三兩天的時間裡也只撿回了一籃子多的花生而已。
反觀吳家山這邊,因爲葉紅杏在這邊連着開了好幾個作坊,人們有錢賺,生活上比以前富裕了許多,對於糧食也就看得鬆了一些,再加上花生這種長在地下的東西,在收穫的時候免不了會丟一些,漏一些,王二妮和王三寶又都是細心的孩子,自然也就能撿得超多的花生了。
說完了花生,王二妮笑嘻嘻的看了看王三寶,就又開始跟葉紅杏聊起了這段日子以來發生在三寶身上的趣事。
“杏兒你不知道,三寶他平時沒機會下地裡幹活,千求萬求的,我爹也不願意帶他下地,寧願讓他在家裡呆着,說是平時老跟着師傅辛苦學藝來着,好不容易放幾天假,就不必下地幹活去了。”王二妮這邊說着,三寶就在一旁急得吭哧白冽的,嘟囔着不讓王二妮爆他的料。
“結果呢?”葉紅杏對王三寶的事情倒是比較感興趣,又見三寶着急上火的不想讓姐姐爆料,她的好奇心自然也就更加重了起來。
“結果?他當然是沒下成地了。爲了這,他還在地上打過滾呢!被我娘踢了兩腳,就哇哇大哭,也不知道腦袋裡想些什麼。”王二妮嗤之以鼻。
王三寶捏着拳頭,急哧白臉地吼:“你懂什麼!我可是家裡的小男子漢!家裡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我不參加怎麼能行?”
“喲,小男子漢!最小的小屁孩!晚上還尿炕!”王二妮毫不客氣地在自己最親密的閨蜜眼前揭起了弟弟的短:“杏兒你不知道,三寶前幾天還尿了炕,結果他不敢跟我娘說,自己一大早就偷偷把被子捲了起來,疊的居然還像模像樣的,我娘就誇了他幾句。結果你猜怎麼着?晚上我娘給他鋪被子的時候發現了,把他叫進屋裡來那頓揍啊!”王二妮說着,還哈哈大笑起來,想是回憶起了當時的好笑場面。
葉紅杏也不禁莞爾失笑,其實像王三寶這個年紀的小孩子,白天玩鬧了一整天之後,晚上是很容易會尿炕的,而這個年紀小孩子一般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懂得自己想辦法掩蓋,於是王三寶尿炕被揍的事情也就很“喜聞樂見”了。
“不準笑!”見自己最尊敬崇拜的兩個姐妹都笑得前仰後合的,王三寶急得臉紅脖子粗,可嘴長在別人身上,他最後也拿她們沒辦法,只得氣得一個勁地跺腳轉圈。
笑夠了,也鬧夠了,葉紅杏就正經地和王二妮說了一會子話。聊的內容無非也只是一些玩具作坊的運營情況,以及最近的放假安排等等。王二妮年紀雖不大,可因爲一直都在私塾裡唸書,又早早就耳濡目染了葉紅杏這樣子的“高智商人類”,再加上對於家裡開辦的這“玩具作坊”也確實感興趣,知道這算是家裡的產業,以後要靠着這作坊養家餬口的,於是也早早就對玩具作坊上了心。
看見自己的娘在作坊裡管理算帳的時候,王二妮只要看見了,就會湊過來旁觀,問東問西的,她從私塾裡認的字此時也派上了用場,時不時就會幫着娘做些簡單的帳目之類的。因此,當葉紅杏問起她作坊裡的事情的時候,王二妮基本上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她孃的工作了。
“我覺得,咱們這作坊應該再換換花樣了。三寶弄的那什麼功夫熊貓2的皮影戲,咱們附近村子的小孩子們都會背了。咱們作坊裡的東西最近幾個月來,賣的也越來越少了起來,人們現在每個月能支的工錢也基本上只有六錢銀子了。”王二妮說着,轉身從堂屋裡摸出個鑰匙來,轉身從東廂房裡摸出了帳本,一本正經地和葉紅杏討論起了作坊裡的生意。
“姐,我和師父最近正琢磨着弄些西遊記裡的戲份呢,到時候肯定火!”王三寶見姐姐提到了皮影戲,而這正是他所擅長的,當下就湊過來說。
“咦,你怎麼不尿炕了?”王二妮立刻又把話題轉到了之前的王三寶尿炕上面,王三寶當下又鬧了個大紅臉,訕訕地想走,卻又不甘心,還是葉紅杏好心,拉着他坐在了旁邊,邀他一起討論。
“西遊記這個遊戲挺不錯的,咱們的玩具都是賣給小孩子的,西遊記裡的角色都挺招小孩子們喜歡的,就是裡面的一些神仙角色,一些大人也會很樂意買回家去的。”葉紅杏接着王二妮先前的話說了下去。
“什麼神仙?大人們也會喜歡神仙?”王二妮的腦子還停留在逗王三寶尿炕那件事上,一時間就沒轉過彎來。
“當然了,比如說福壽祿這三位神仙,有錢人家往往就會花錢請回家去,或是給家裡老人祝壽用,或是擺在自家的屋子裡。”葉紅杏笑着說。
“那倒也是,我娘有一回還弄出來個玩具佛呢,對了,就在東屋的窗臺外面,杏兒你等一下,我去拿來給你看。”王三寶到底是孩子心性,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完完全全的聽風就是雨。
“呃,觀音菩薩、如來佛之類的,最好也多做一些,咱們找布匹行的張掌櫃問問,看能找到漿得硬些的布料不,到時候做些能跟那些燒製出來的陶瓷的神像都要好的玩具出來,咱們的又不怕摔,到時候肯定會更受歡迎。”葉紅杏就給出主意。
王二妮聽得眼睛直亮:“這主意好!”
接下來,三寶拿來了窗臺上擺着的小佛,布料很普通,只是那手藝確實不錯,還用畫筆細細地勾勒出了佛像的眉眼口鼻,看上去就跟廟裡供奉的佛像似的,只有拿在手裡的時候,從份量上才能直接判斷出來:這只是布制的玩具而已。
三個小夥夥又討論了一會,葉紅杏就提到了先前在大街上聽來的,關於假期長短太過硬性標準的問題。
“我也跟我娘說過這個問題,就比如說李四嬸家,她家只有兩畝地,她和我李四叔兩個人,一天就能把那地裡的糧食收上來,可咱們作坊是要放十天假的,這剩下的九天時間裡她就無事可做,每天還會巴巴的跑到我家裡來問,能不能開開東廂房的門,讓她在裡面自己找點活計幹。”
“那樣也行啊,起碼她這幾天的時間裡也能掙不少錢呢。”葉紅杏就點頭。
“行什麼啊,咱們作坊裡現在做的是流水線的程序,每樣都有專人負責,你說她一個人來咱們作坊,她能做什麼啊!”王二妮就在這裡搖頭苦笑。
這倒也是,若是作坊都像現在這樣成了流水線的話,李四嬸一個人過來還真就什麼都做不了。
“後來她就回去了,我還看見她抹眼淚來着,許是想着這好幾天都不能掙錢了,心疼的。”王二妮又補充了一句。
這個時代的人們都是極爲珍惜掙錢的機會的,因爲大時代背景都處於農業時代,人們普遍沒什麼賺錢的營生工作,葉紅杏的作坊裡能掙錢,十里八鄉的人就都搶着要進來做工,李四嬸家裡原本生活條件也並不如何,只是李四嬸的手頭極爲利落,做工也細緻,因爲在玩具作坊裡每個月也能拿回家七八錢銀子。如今作坊因爲秋收一下子放了十天假,九天的時間不能賺錢,合計足足有二三百的錢損失掉,也難怪李四嬸會痛哭了。
“那咱們可以讓地少的人去幫地多的人家,到時候大家地裡的糧食都收得差不多了,咱們也好早一天開工啊!”葉紅杏就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
“那怎麼行?白幫忙啊?”王三寶就粗聲粗氣地反駁道。“當然,不是。”葉紅杏微笑着來個大喘氣:“咱們可以由村裡的村老們出面,或者咱們提前自己商量好,幫忙幹農活要出多少錢,到時候大家可以在工錢算下來之後再各自結清。這樣大家在秋收的時候就都在收秋,收完秋之後也能一齊幹活了。而且地少的人家在收完自家地裡的莊稼之後還能幫着別人家裡收,收穫人情的同時還能有收入,挺不錯的?”葉紅杏簡單的把自己的想法以及理由解釋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