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有這麼多銀子?這都是給咱們大夥分的嗎?”
“他嬸子,你傻了?這些銀子可都是咱們葉大老闆的,是小杏兒?”
“小杏兒小小年紀就這麼會賺錢,以後咱們村裡最富的人可不就是她了嗎?吳老財家到時候就排第二了。”有人說話酸溜溜的。
“我覺得那些銅錢是分給咱們的,可爲什麼是六份?”
葉紅杏把這些話都聽在了耳中,可她卻什麼都沒有說,等人全都到齊了,葉紅杏站了起來……她站在炕上,個子是勉強跟大人們視線齊平了:“各位嬸嬸,辛苦大家了。”
人們紛紛說着不辛苦,然後又你捅我一下我逗你一下的嘻嘻哈哈笑成一團。人人都覺得眼前這一幕太過嚴肅正經,也都不知道該保持怎樣一種形象,所以就按照平時嬉戲打鬧的習慣來了。
“這些銀子,是咱們過去半個多月以來掙到的所有的錢,是除去了布匹料錢之後的錢。按照我和二妮她孃的最初約定,這其中我和她要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纔是給大家分的。”葉紅杏頓了頓,接着說:“可是這次嬸嬸她呢,把帳做爛了,咱們也沒辦法分帳,所以現在我就把錢分成了六份,這樣一來,她分得的錢也就相應的少了,這當作對她的懲罰。”
說到這,葉紅杏停了下來,眼睛看着衆人的表情。
大家全都愣了一下,跟着都訕訕地笑了起來。
“好了,一家一堆,這些銀子大人小孩都有份,所以大家回去之後別忘了把孩子們應得的那份給人家,要不然以後人家不給咱們賣玩具了,咱們上哪兒找錢去?”葉紅杏打趣道。
衆人都嘻嘻哈哈起來,可要輪到上前領錢了,卻全都畏畏怯怯的不敢上前。以往他們誰見過這麼多錢啊,就算是年根兒底下,地主老財的把一整年的工錢全給了,可也沒有這麼多啊!而且這還只是他們才幹了不到一個月賺的錢!
“不敢拿嗎?這些都是你們應得的,不用客氣,以後大家要是做的好,還會賺得更多。”葉紅杏微笑着看着大家。
大沖的娘第一個走了過來,伸手將自己那份銀子拿在了手裡,見葉紅杏不爲所動,立刻就激動的眼淚都淌了下來,嘴裡還喃喃道:“真多,真多,回家讓殺豬漢子瞅瞅去!讓他瞅瞅!”
“對!他嬸子,讓他叔瞅瞅,咱們女人也能賺錢,賺的比他還多!”有人就附和了起來,還拍着她的肩膀安慰她。
“是啊,女人也比漢子賺錢多!”
各人領了各自的工錢,全都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葉紅杏放了大家半天的假,這將近一個月以來大家沒黑夜沒白天的幹活,家裡都顧不上好好收拾,衣裳都顧不上仔細洗洗,家裡的孩子都顧不上好好拾綴拾綴。
終於有時間了!終於有了!
葉紅杏揣着銀子回自己家的時候就已經聽見了村裡好幾個女人歡快的說話聲,正是剛剛領了銀子的那幾位,她們跟街坊鄰居大聲地打着招呼,整個人似乎連精氣神都比平日裡高了許多倍。她們踩着比平時還要歡快的小碎步,一隻手臂揚得高高的,另一隻手抱着一大盆髒衣服,呼朋引伴地往河邊走。
村裡的女人都是最勤勞的女人,即使是被放了半天假,可她們仍然很自覺的把家裡的髒衣裳髒**單扒了出來,蹲在村前的小河邊,一齊發出銀鈴般的笑,興高采烈地洗起了衣裳。
葉紅杏本來也想學她們的樣子來河邊洗衣裳的,可勤勞的姥姥早就把一大家人要洗的衣裳被單什麼的都洗了個乾淨,於是葉紅杏只好作罷。
將銀子交給了姥姥,葉紅杏正好沒事可做,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河邊。
洗衣裳的人們紛紛跟她打着招呼,手中的槌衣棒卻始終輕舞飛揚地帶起水花,當真是聊天干活兩不誤。
看得出來,人們幹勁十足。葉紅杏對今後的作坊信心更足了。
忽然,她看見了二妮大強他們的身影,就在東邊不遠的地方,幾個小夥伴蹲在地上,似乎正賣力地挖着什麼。
葉紅杏好奇心起,跑過去看,這才知道大家都在挖泥鰍。
說到泥鰍,中華大地大江南北只要有水有泥的地方,就都有泥鰍。這種幾乎遍地都有的生物已經跟人類息息相關了不知道多少萬年,也不知道還會糾纏上多少萬年。
“杏兒,快過來,你看我挖到了一條這麼大的!”三寶囊着鼻子說。
有的時候葉紅杏甚至會懷疑三寶是不是天生的鼻竇炎或是類似的病,因爲他總是流着鼻涕,就算是情況最好的時候,說話也是囊囊的有些聽不清。
“哎,來了。”葉紅杏答應着,跑了過來。
一羣小夥伴無憂無慮地挖起了泥鰍。
天漸漸黑下來的時候,小夥伴們提着簍,唱着從村裡那些老頭子處學來的不知道傳唱了多少年的老調子,踩着滿是泥巴的腳丫子,啪叉啪叉的往家裡走去。
泥鰍大豐收!不大會工夫村裡就升起了陣陣炸泥鰍的香氣。
葉紅杏吃了個滾肚溜圓,剛要到西屋去看看妹妹招娣,二妮拖着三寶,大沖大強大忠擠眉弄眼地一窩蜂溜進了屋。
“杏兒,謝謝你啊!我娘給我發了工錢,有好多呢!”大沖的手從兜裡伸了出來,果然是滿滿一大把的銅錢。
“聽我娘說,杏兒你說要把錢分給我們這些小孩子,我娘聽了你的話,謝謝你杏兒。”二妮拉着葉紅杏的手,很是歡喜地說。
“杏兒,我娘還說等過了麥收就送我姐姐去上學。杏兒姐姐你什麼時候上學去?”三寶愣頭愣腦地說。
“什麼姐姐,你比杏兒還大!”二妮趕緊糾正。敢情三寶認爲葉紅杏這麼有本事,在心裡早就認定了她是姐姐了。
“哈哈哈哈!”
“別笑!三寶,快叫妹妹!以後你就跟她混了!”
“三寶你真笨!”
葉紅杏卻已經在考慮麥收之後自己是不是也該去上學的問題了。葉秉元的女兒自從搬入了私塾之後,身體果真一天天的好轉了起來,才幾天不見的工夫,她臉上就有了淡淡的紅暈。這可喜的葉秉元不知如何是好了,居然還親自提了只老母雞來謝葉紅杏。
葉紅杏略微跟這位私塾先生提了一下秋後入學的事,葉秉元自然是一口答應,不過他只對三寶那個使勁往袖子上擦鼻涕的小孩表示了懷疑:“這孩子太小了?”
結果大沖大強大忠,還有二妮和葉紅杏都被告知秋後入學,這一大喜事令各家又喜又愁。喜的是葉家鎮私塾可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進去念書的,而他們的孩子卻被允許進去了。愁的是私塾的費用不低,普通老百姓是根本負擔不起的。
好在葉紅杏跟各家家長商量過,如果孩子們上學的話,放學後可以繼續賣玩具賺錢,另外玩具作坊的規模擴大後,要另行選擇幾個人到遠一點的村鎮去賣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