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杏的思路其實很簡單,就是效仿前世,也就是現代社會的公交系統。
由幾個簽下來的員工每天趕着各自的大車,在各個村落的固家地點和固定時間等候要上車的人,每天遵循着固定的路線來往於鎮縣村落之間,並按照路程的遠近收取固定數額的費用。
這些還只是簡單的客運的雛形,葉紅杏和孫大力還簡單的說了一下運輸貨物、包車、乃至營運活物的收費方式。
一席話說得時間並不算太長,孫大力卻覺得自己面前似乎被打開了一扇窗,一個明亮的新天地展現在了他眼前。
“杏兒,你的想法實在是太好了!我老早就想着拉些固定客源了,可那些人卻全都不是每天都會坐車的,有的還會圖近圖方便去坐別人的車。咱們要是弄成公車的樣子,我覺得到時候肯定會有老多人都來坐咱們的公共馬車,方便,想坐就坐,不用費勁巴拉的找車,也不用討價還價。”說到價錢,孫大力又馬上和葉紅杏討論了一下價錢。
“咱們這車是公共的,每個人都能上,跟那包車的性質不一樣,所以價錢就可以定得少些。就暫定每個人一錢好了。”葉紅杏想了想,她是想一切都按照前世的公交車系統來,一錢在這個時代來說算是最小的金融單位了。
“是不是有點太少了?我趕一趟車都要十來呢。”孫大力覺得這個價錢有些低。
“不少了,咱們一車也能拉不少人呢,再說咱們要是趕得快些,每天能走兩個來回,這樣折算下來錢可比你趕一趟車的錢要多,並且咱們這是除了下雨下雪的天兒,每天都有生意,比你巴巴的等坐車的生意可要上算得多。”葉紅杏堅持低價親民的原則。
“那好,回家我就找找我那幫兄弟們去。杏兒啊,咱們這每天都趕大車,這養馬的飼料什麼的,是不是也從你這兒出?”孫大力又問了另一個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咱們每個月會固定撥下一批餵馬的錢出來,當作補貼,包括馬匹的飼養和車輛的保養費。”葉紅杏想了想,說。
“那大概能有多少?”孫大力覺得這個問題自己若是問不清楚的話,找相熟的兄弟一起幹活,人家恐怕不那麼樂意。
“就按照每個月三錢銀子作補貼,給人的是五錢銀子,每個月一共八錢銀子,年節都有福利,年底還有獎金,你看怎麼樣?”葉紅杏想了想,索性就把這公交馬車的福利待遇都跟其他作坊裡的看齊了。
“太好了,有您這句話,我回去立馬就能找一大幫會趕車的熟手來,保證馬好車更好。”孫大力顯得很是高興,立刻就和葉紅杏告辭,還把送吳花兒的錢都塞到了葉紅杏手裡:“這錢可不敢要了。有您跟咱籤這契約,咱就算是白給您幹活都成!”
“拿着,這些錢是你自己拼大力氣掙的,又不是走下道弄來的,不拿白不拿。”葉紅杏就往外推,最後還是孫大力勉強收了下來,還從懷裡掏出了一個小紙包,神神秘秘地遞給了葉紅杏:“這是給我家小子帶的小玩藝兒,杏兒,今天實在太感謝你了,這個就給了你。”
葉紅杏不收他遞過來的錢,對於這種小禮物卻挺樂意接受的,當下接過,拆開一看,卻是一把龍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野葡萄,是一種野生的一年生的草類植物,上面長着圓圓的小球,長成熟後會由青變紫,村子裡的小孩子最愛吃的“野物”之一。
“多謝伯伯。”葉紅杏大喜,她不收孫大力剛纔遞過來的錢,爲的就是不想跟手底下的員工有任何的金錢糾葛。而孫大力此時適當的遞上來龍葵,卻是很適合接下。
這種小孩子極喜歡吃的東西,葉紅杏本身也很喜歡。當下目送着孫大力駕着馬車離開,她也捧着這一紙包的龍葵回了家。
葉紅英正陪着吳桂芬看孩子,葉招娣腿上的燙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只是還留有一些難看的疤痕。每當吳桂芬提起這些燙傷的時候,總是會顯得很難過,不過葉招娣可能是小孩子心性,倒是一點都不在意,依舊和根旺玩得很開心。
“姐,有好東西吃!”葉紅杏飛快地捧着一紙包的龍葵跑進了院子,她的驚呼聲惹得兩個小傢伙也齊齊地望了過來。
“什麼?”葉紅英手裡拿着一個小手帕,正在給葉根旺擦鼻涕。這倆小傢伙在院子裡玩土玩得興高采烈的,弄得滿臉滿手都是土,鼻涕一流,這模樣就幾乎不能看了。
“是野葡萄!都熟了的,紫色了。”葉紅杏就遞過來讓姐姐看。
“是啊,給娘吃點去,娘在燒火。”葉紅英從紙包裡撿了幾個,隨手就塞進了葉招娣和葉根旺嘴裡。
兩個小傢伙從來沒吃過這種東西,不過一口咬下來,卻也嚐到了新鮮的味道,頓時都不再玩土,而是伸着小胳膊,踮着腳地圍着葉紅英鬧起來,吵着嚷着要吃野葡萄。
“你多拿點,我給娘也拿些去。”葉紅杏就笑着看兩個小傢伙在那裡鬧,鬧得葉紅英越沒脾氣,葉紅杏就越笑得開心。
“去,讓咱娘往鍋裡放倆雞蛋,倆小傢伙每天都該吃雞蛋的,長得快。”葉紅英笑着說。
葉紅杏答應了,轉身進屋拿了倆雞蛋,又拿瓢舀了些清水洗了,然後才走到了廚房裡。
吳桂芬正在燒火,大鍋裡已經冒出了騰騰熱氣。“娘,給。”葉紅杏把龍葵和雞蛋都遞了過去。
“哪兒來的?”吳桂芬也認得這種好吃的野食,當下就笑着拿了一串放在嘴裡慢慢嚼着,那兩個洗出來的雞蛋則被她飛快地掀開鍋蓋,扔進了稀飯裡。
“孫伯伯給的,就趕車的那個,花兒姐和張爺爺從縣城回來了,就是孫伯伯給送回來的。”葉紅杏簡單的說了幾句,還沒等坐下來陪桂芬娘燒火做飯,就被吳桂芬笑着給推了出來:“你出去,這裡有我就行了,你在這裡弄髒了衣裳可就不上算了。”
葉紅杏就只好坐在院子裡,陪着姐姐葉紅英一起看孩子。
再過了一會,葉根和葉老爺子也先後回了家。一家人就開始熱熱鬧鬧地吃飯。
葉紅杏簡單的把要開公共馬車的事情跟家裡說了一下,葉根和吳桂芬都覺得很新鮮,葉老爺子更是提出了許多的疑問,然後是沉默不語。
可以說,葉紅杏的這個提法跟老一輩的人的觀念格格不入,他們沒有這麼多異想天開的想法,有的也只有安守本份,土裡刨食的老想法老做法。
反倒是葉紅英很快就接受了葉紅杏的這個想法,還提出了屬於她自己的獨特觀點:“杏兒,那馬車是不是也能分個三六九等?咱們這天熱的時候,颳風下雨下雪的時候是不是能有個搭蓬的車坐?搭蓬的車和敞蓬的車是不是價錢不一樣?”
葉紅杏心中一動,葉紅英提的這個觀點可不就暗含了現代公交系統裡的“空調車”的做法了嗎?再說了,搭公交車的人裡雖說絕大多數都是窮苦老百姓,可也說不準會有富貴人家想來體驗一下這公交馬車是種什麼感覺,又或者他們只想圖方便圖省事,而簡單的選擇公交馬車。
這樣一想,葉紅杏很快就採納了葉紅英的建議:“姐,你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好了,我正覺得我想出來的法子有些簡單呢,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那麼回事。姐,就憑你這句話,這公交馬車要是賺了錢,這年底的紅利可就少不了要給你一份了。”
“別!別!我就是那麼一說。”葉紅英平時在家裡的存在感相當薄弱,更多的時間都在默默無聲地在燒火做飯什麼的,就是在家人面前,她的話一般也都很少。
可是今天,她不光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還獲得了葉紅杏的大力肯定,並且還提出了年底要分給她紅利這樣的話。雖說葉紅英覺得自己僅僅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很不應該拿紅利,可她還是很高興葉紅杏能誇她,能說出要給她紅利這樣的話來。
“別呀,姐,你知道咱家現在什麼最值錢嗎?是想法!”葉紅杏高聲笑着說:“我手裡那些作坊,哪一個都是憑着想法賺錢的。人手什麼的,咱們不缺,咱們村子裡更是一抓一大把,咱們缺的就是想法,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個補充,只要它值錢,我就能做主給錢!姐,這年底的分紅,你是拿定了!”
“別,別,那不合適。”葉紅英還是堅持着不要葉紅杏的分紅。
“姐,這可由不得你了,在咱們家,你說了不算,得是我爺說了算。”葉紅杏眼珠子轉了轉,立刻就把主意打到了葉老爺子身上。
別的不說,葉老爺子平素裡最講究的就是個公平公正,也許是人老了,在村子裡又有些威望,葉老爺子最講究這些,平時也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言傳身教地教育着孩子們。
葉老爺子見葉紅杏扯到了自己,先是習慣性是哦了一聲,然後纔是細聲慢氣地說:“杏兒都這麼說了,英子你就受着,反正你也不是白受,以後你妹子要是有用着得錢的地方,你也可以給她添個。你們姐妹倆是親人,以後一輩子都是姐妹,是親人,這互相幫扶的事就少不了。”
“爺說得多好呀,姐,你就收着。再說了,又不是讓你白收着,等我以後缺了錢,估計還得伸手跟你借呢!”葉紅杏就笑嘻嘻地順着葉老爺子的話往下說。
杏兒都這麼說了,葉紅英也就不再堅持,只是勉強紅着臉點了下頭,聲音細如蚊蚋:“那我就收着了,要是杏兒……你什麼時候缺錢花了,你就說。”
“那肯定的了!”葉紅杏賊笑兮兮的:“跟我親姐,我可不會客氣。娘,你要是有什麼花錢的地方了,也跟我姐和我要,她今後可就是個小財主了!”
葉紅杏的話很好玩,又是從這麼一個僅僅四歲的小孩子嘴裡說出來的小大人話,就逗得全家都哈哈大笑。而這件事,也就這麼順理成章地決定了下來。只不過,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年底分紅的時候,葉紅英不但分到了一份極豐厚的紅利,葉紅杏的公交馬車作坊也在本地縣城甚至是整個直隸省都打下了極大的名頭。甚至其它縣市也有車行紛紛效仿,做起了同樣的生意,甚至在數年之後,別的縣市的人找上門來,要和葉紅杏商量一起合作的相關事宜。
第二天一大早,孫大力就帶着他幾個平素走得近的人,趕着大車來到了葉家村,找到了葉紅杏後,葉紅杏又詢問了幾人的意見。
幾人都表現很樂意和葉紅杏籤契約,因爲他們知道,在這個以人力對抗天力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一大羣人的力量纔是強大的。他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纔會決定和孫大力一起,和葉紅杏簽下這個合約。
他們認爲,只有同心協力,才能把車行這一行業做大做好,至於其他的……葉紅杏許下的每個月有八錢銀子,年底還有分紅的話也給了他們強大的刺激。平素裡,他們每個月趕大車也只是能賺三四百大錢,就算是生意比較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六七百大錢。可是現在,葉紅杏卻是直接許給他們每個月八百錢(八錢銀子)的工錢,而且他們也早就打聽着了,葉紅杏的作坊確實每個月都會給人們發工錢,而且從建立起來之後就一直都沒有拖過。甚至,葉紅杏給自己名下作坊裡員工們的福利也是極好的,甚至還允許員工們遇到婚嫁喪娶之類的大事的時候還可以從作坊裡提前支取銀子!
趕大車的漢子大多是三十大幾歲到四十多歲的漢子,他們家裡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家裡承擔最重的時候,這個年紀的人們也最容易思考一些關於未雨綢繆的事情,葉紅杏提出來的這些福利真真兒地適合員工們的心思,所以他們幾乎是一呼百應地就來找葉紅杏籤契約來了。
即使已經知道了葉紅杏跟他們要籤的合約裡的內容以及作爲葉紅杏名下員工可以享受到的福利,不過當葉紅杏親口跟他們又說了一遍的時候,他們還是全都顯得高興無比,並且極其爽快地在契約上按下了手印。
“那麼,咱們接下來就商量商量這從村子裡到縣城裡的路線好了。”葉紅杏早早就看過了幾人的馬車,又見這幾人都是很精神很乾淨的人,這心裡就先有些高興,又見他們都簽下了合約,痛快且爽利,這心裡頓時就更高興了:“大家都做好分工,最好是每隔多少天就輪換一班,這樣也不至於活多活少。對了,咱們年底的分紅也可以平均分給大家。”
提到分紅,大家就更加高興了起來,因爲都經常趕車,所以大家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大致的方案,給葉紅杏說了,葉紅杏點了頭,大家這才散了。
說定了公交系統,葉紅杏又想起了吳花兒說的想在村子裡養花的事,隨即又到吳家來找吳花兒。
吳花兒正在洗衣裳。水盆子裡泡着的除了她的、她爹孃的,還有張花匠的。自從和張花匠學上了養花的手藝之後,吳花兒就承包了張花匠衣服的漿洗、縫補等活計,照顧老先生那叫一個無微不至。
“花兒姐,忙着呢?”葉紅杏最近可算是吳家的常客了,來吳家的時候就沒那麼多講究,而是顯得很隨意,進院子就找了個凳子坐下看吳花兒在那裡忙活。
“杏兒,怎麼有空過來了?聽說你家要開大車行,你怎麼還這麼有工夫?”吳花兒就笑着調侃。
“談妥了,現在就閒下來了。花兒姐,你的花房準備的怎麼樣了?”
“還只是分出枝來了,還找不着地方養呢。”吳花兒把衣裳往盆子裡一扔,就坐在這裡犯起了愁。
“沒地方?咱們街坊鄰居的,誰家也有空地方,跟他們說說不就行了?”葉紅杏打的是村子裡其他人家的主意。
“人家也不見得會願意。再說了,咱們這裡,誰家沒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要是隻讓人們養花倒也沒什麼,就怕孩子們會淘氣,把花弄壞了就完了。”吳花兒憂心忡忡地說。
她的擔心倒也並不是沒有道理,村子裡淘氣的小子們極多,平時就經常會有那偷雞摸狗的孩子,時不時的還會聽見誰家大人在狂揍搗蛋孩子時傳來的孩子悽慘的叫聲。“那咱們就不跟大人們說,咱們跟孩子們說。”葉紅杏眨眨眼。她的想法很簡單,大人對孩子若是管束力到底是有限,直接找孩子反倒不那麼麻煩。有了魚塘裡挖泥鰍這件事,葉紅杏對於村子裡的孩子們的懂事程度有了極大的認知和改觀,知道這個時代的窮孩子們都極懂事,若是有可以賺錢的門道,精神充沛的孩子們甚至還會爆發出比大人們更爲恐怖的幹勁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