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

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

待回到館驛,方仲永哪裡還有一絲醉意。

急命人將準備好的溫水往肚子裡灌。喝得不能再喝了,重重地往胃部一拳,各種液體混雜着食物自口鼻涌出。

方仲永大喝一聲:“拿漏斗來。折大,你看清我剛纔擊打的位置了吧?先把我綁起來,然後用漏斗使勁灌水,再擊打我使水噴出。快呀,我的性命就攥在你手裡了!”

綁人、灌水,折老大完成的都很好。到痛毆方仲永的時候,這傢伙就慫了。

方仲永無奈,命令狄青在自己身上練拳擊。

狄青多聽話啊,嘭的一拳就打出去了,方仲永就再次表演了一出天女散花。

狄青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雙手,自己把大帥打吐了?不是說大帥很厲害嗎?

隱隱感覺到有些腹痛,方仲永一咬牙:“還不夠,上金汁!”

金汁者,五穀輪迴之所不明液體也。因爲藥效猛烈,非生死攸關之時不可輕用。

二人大驚:“即便是酒勁太烈,多喝些醒酒湯也就是了。何必出此下策啊?”

“你們想害死我嗎?快端上來。若是我昏迷過去,即刻灌服巴豆湯通便。切記切記!”

一碗金汁入喉,方仲永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失策呀!想要除去野利遇乞,可以用別的法子呀,幹嘛非得把自己搭上。

又結合巴豆湯這一通便神器,整個館驛是烏煙瘴氣,一片狼藉。

比起方仲永的狼狽,野利遇乞就體面多了。用銀針試了毒,又尋大夫看了脈相。一切都好,皆大歡喜。

野利遇乞還很奇怪:“莫非是我看錯了?這方仲永真的只是個迂腐的文士?”

三日後,野利遇乞回到西平府。覺得腹痛難忍,大夫開治療腹疾方劑若干,尋轉輕。五日後,腹中如同刀絞,遂一命嗚呼。死前高呼某人名諱,痛罵不已。

消息傳來,方仲永付之一笑:“這真是拉不出屎怨茅坑。本官也是偶感腹痛,幸有良方治癒。野利寧令不幸離世,定然是庸醫害人。早告訴他不要相信西夏的西醫了,還是中原的中醫可靠呀!沒文化,真可怕呀!”

這句話要是被趙禎聽見了,一定會加上一句:有文化的人更可怕。

春,正月,甲辰,雷。麟、府州及陝西大雨雹。

丙午,以災異屢見,下詔求直言,限半月內實封進納。

癸卯,同知禮院宋祁上疏曰:“去年火焚興國寺浮屠,延燔藝祖神御殿,已而盜壞宗廟扣器者再,則神不昭格之意也。自昔災異之發,遠者十數年,近者三四年,隨方輒應,類無虛歲。而罪己之問不形於詔書,思患之謀不留於詢逮,逾時越月,羣下默然。間者但引緇黃,晨齋夕唄,修不經之細祝,塞可懼之大變,人且未信,天胡可欺!臣誠至愚,竊恐銷伏之間未得爲計也。伏望陛下普詔百執,各貢所懷,留神省閱。”

乙卯,大理評事、監在京店宅務蘇舜欽詣匭通疏曰:“臣聞河東地大震,歷旬不止;孟春之初,雷電暴作。臣以爲國家闕失,衆臣莫敢爲陛下言者,唯天丁寧以告陛下。陛下果能霈發明詔,許羣臣皆得獻言,臣初聞之,踊躍欣忭!旬日間頗有言事者,其間豈無切中時病?而未聞朝廷舉行,是亦收虛言而不根實效也。竊見綱紀墮敗,政化闕失,其事甚衆,不可概舉,謹條大者二事以聞。

“一曰正心。心正則神明集而萬條理。今民間傳陛下比年稍邇俳優,燕樂逾節,賜予過度。燕樂逾節則蕩,賜予過度則侈;蕩則政事不親,侈則用度不足。臣竊觀國史,見祖宗日視朝,旰昃方罷,猶坐後苑門,有白事者,立得召對,委曲詢訪,小善必納。真宗末年不豫,始間日視朝。

“今陛下春秋鼎盛,實宵衣旰食求治之秋,乃隔日御殿,此政事不親也。又,府庫匱竭,民鮮蓋藏,誅斂科率,殆無虛日。三司計度經費,二十倍於祖宗時,此用度不足也。望陛下修己以御人,洗心以鑑物,勤聽斷,舍燕安,放棄優諧近習之纖人,親近剛明鯁正之良士,因此災變,以思永圖。

“二曰擇賢。夫明主勞於求賢而逸於任使,然盈庭之士,不須盡擇,在擇一二輔臣及御史諫官而已。昨王隨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資,復爲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隨虛庸邪謅,非輔相器,降麻之後,物論沸騰,故疾纏其身,災仍於國。又,石中立頃在朝行,以詼諧自任,今處之近輔,物望甚輕,人情所忽,蓋近臣多非才者。陛下左右尚如此,天下官吏可知也。

“且張觀爲御史中丞,高若訥爲司諫,二人者皆登高第,頗以文詞進,而溫和柔懦,無剛直敢言之氣。斯皆執政引置,欲其緘默,不敢舉其私,時有所言,則必暗相關說。故御史、諫官之任,臣欲陛下親擇之,不令出執政門下。臺諫官既得其人,則近臣不敢爲過,乃馭下之策也。

“臣以爲陛下身既勤儉,輔弼、臺諫又皆得人,則天下何憂不治,災異何由而生!惟陛下惟陛下少留意焉!”

丙辰,以災異,詔轉運使、提點刑獄案所部吏以聞。

上封者言:“自變茶法,歲輦京師銀絹易芻粟於河北,配擾居民,內虛府庫,外困商旅,非便。”

直史館蘇紳上疏曰:“星之麗天,猶萬國之附王者。下之畔上,故星亦畔天。今大異若此,得非任事之臣逾常分乎?朝廷事無大小,委之政府,至於黜陟之柄,亦或得專。夫大臣平日宜辯論官才,使陛下週知在位之能否,及有除擬,可以隨才任用,使進擢之人知恩出於上,則威福不外分也。今則不然,每一官闕,但閱其履歷,附以比例,而陛下無復有所更。故競進之徒,趨走權門,經營捷徑,恩命未出於上,而請託已行於下矣。祖宗時擢用要官,惟纔是用,臣下莫得先知,故被擢之人,鹹思自厲。此無它,講求有素而大權不在於下也。

“雷者,天之號令。今方春而雷,天其或者欲陛下出號令以震動天下,宜及於早,而矯臣下舒緩之咎。凡朝廷事,無鉅細,無內外,取其先急者,悉關聖慮而振肅之,不可緩也。夫星變既有下畔上之象,地震又有陰侵陽之證,天意恐陛下未悟也,更以震雷警之,欲陛下先事爲備,則患禍消而福祥至矣。”

直史館葉清臣上疏曰:“陛下臨朝淵默,垂拱仰成,事無大小,有議皆可。使輔相之臣竭忠無私,皆如蕭、曹、房、杜則可;一有不及,才或非倫,則誤陛下事多矣。今有一人進擢,則曰宰相某之親舊也;一人罷黜,則曰宰相某之嫌隙也。由是天下囂然,不曰自陛下出而曰由宰相得,非臣陰之盛而易天地之序者乎?

“京房曰:‘臣事雖正,專必震。’彼正而專猶且震,況專而不正,安得不潰陰陽之氣而致天地之變乎!此地震之所由至也。臣願陛下用天之高明剛健,法太祖之英武肅果,太宗之神睿聰察,先皇帝之精勤明哲,然後官人以材如周文,以法繩下如漢宣,招諫遷善如唐文皇。若此,何懼後患之不消,福慶之不臻哉!”

校書郎張方平上七事:一曰密機事,二曰用威斷,三曰廣言路,四曰重圖任,五曰正有司,六曰信命令,七曰示戒懼。

御史中丞張觀亦言:“承平日久,政寬法慢,用度漸侈,風俗漸薄,以致災異。”因上四事:一曰知人,二曰嚴禁:三曰尚質,四曰節用。

看暈了吧?要言之一句話,皇上您昏聵,親小人,遠賢臣,導致朝堂烏煙瘴氣,所以您在上天的父就降下災異來提醒您。

趙禎也是這樣想的,但一點都不認同。

“這幫子言官,動輒就以天命示警來脅迫朕。這地動豈是朕失德所致?春天打了一下雷,也能扯到宰輔不力上,真的是服了他們了。”趙禎如是抱怨道。

會聽到、敢聽到這樣的話的人,除了陳琳還能有誰?

陳琳勸解道:“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之說,災異就是羣臣限制君王權利的不二法寶。不過是打着爲國爲民的幌子,行營私之實罷了。但老奴以爲,韓琦所奏也有些道理。”

“喔?難得聽大伴說起朝政,朕自當洗耳恭聽呀!”

“老奴僭越了。這王隨、陳堯佐確實是年齡大了些,可退職榮養,以顯官家之恩德。至於旁人,貶也就貶了吧!”

“大伴難道看不出他們的言外之意?”

“不過是爲范仲淹張目而已。范仲淹自到饒州任上,勤勉無怨,頗有政績,確實可稱得上賢才。然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事事聽從臣子諫言,聖主所不取也。”

趙禎深以爲然:“還是大伴一心爲我皇家着想。別看這些自命清流的文官,說起來是驚天動地,只怕做起來就未必有多高明的手段了。此番元昊派人赴五臺山進香,名爲禮佛,實爲刺探。你看看,有幾個人應對得當的?”

陳琳笑道:“據細作回報。代州知州恐應付不來,託詞引方仲永前往代州賑災,與野利遇乞好是一番較量。也不知方仲永使了什麼手段,竟使得野利遇乞毒發身亡。方仲永用金汁、巴豆排毒,也是苦不堪言。”

“消息確實嗎?野利果真亡於方仲永之手?”

“確實。只不知是何種藥物,竟如此歹毒?野利遇乞自稱西夏悍將,所率山軍所向披靡,哪知道竟死得這般糊塗。實在是一大快事呀!聽到消息後,老奴還多喝了一杯呢。”

“既如此,不可不賞!”

二月,庚午,詔自今日御前殿視事,用蘇舜欽之言也。

右司諫韓琦再上疏言:“宰臣王隨,登庸以來,衆望不協,差除任性,褊躁傷體。廟堂之上,不聞長材遠略,仰益盛化,徒有延納僧道,信奉巫祝之癖,貽誚中外。而自宿疚之作,幾涉周星,安臥私家,備禮求退。方天地有大災變,陛下責躬問道之際,曾未入見,而扶疾於中書視事,引擢親舊,怡然自居。暨物議沸騰,則簡其拜禮,勉強入見,面求假告,都無省愧之心,固寵慢上,寡識不恭久咎,自古無有。

次則陳堯佐男述古,監左藏庫,官不成資,未經三司保奏,而引界滿酬獎之條,擢任三門白波發運使。參知政事韓億,初乞男綜不以資敘回授兄綱,將朝廷要職從便退換,如己家之物,紊亂綱紀,舉朝非笑。此二事,陛下若忽而小人,因循不問,彼必愈任威福,公行不善,更無畏矣。

又,石中立本以藝文進,不能少有建明,但滑稽談笑之譽,爲人所稱;處翰墨之司,固當其職,若參決大政,誠非所長。況復仍歲以來,災異間作,則燮理之任,正當其責。而使陛下引咎求言,繼日臨朝,遍責剌牧長吏各修其職,獨政府之臣皆以爲過不在己,泰然自處於皋、夔、稷、契之右。臣僚欲廣陛下之德,已頒前詔於天下,而罷立期限,則皆仰而不從,蓋臣事專而君道之弱明應矣。伏望出臣此疏,明示中書,委御史臺於朝堂集百官會議,正其是非,以塞羣議。”

帝嘉納之。

三月,戊戌朔,宰臣王隨罷爲彰信節度使、同平章事,陳堯佐罷爲淮康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鄭州,韓億罷爲戶部侍郎,石中立罷爲戶部侍郎、資政殿學士。

以判河南府張士遜爲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戶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章得象以本官平章事,參知政事晏殊同知樞密院事,權三司使王博文、知永興軍陳執中並同知樞密院事。

方仲永因賑濟災民有方,又進鍊鋼新法,加升節度觀察留後,協知永興軍。

韓琦覺得自己最近的建議都被皇帝採納,吾皇真乃善納忠言的明君呀!既是明君,豈可無賢臣協助?

遂再上奏疏:“豈陛下擇輔弼未得其人故邪?若杜衍、宋道輔、胥偃、宋郊、范仲淹,衆以爲忠正之臣,可備進擢。不然,嘗所用者王曾、呂夷簡、蔡齊、宋綬,亦人所屬望,何不圖任也?”

帝不聽。

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七零章 備胎的出路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七章 演出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十一章 受虐堂兄的愛情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一七零章 備胎的出路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七十二章 大婚(二)第四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一二章 挖坑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三章 似乎富裕的北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十三章 BBQ
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七零章 備胎的出路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七章 演出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九章 禮物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十一章 受虐堂兄的愛情第一四三章 大雪滿弓刀(二)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三十九章 宋版哈根達斯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二十七章 王益的好意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一七零章 備胎的出路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六五章 皇宮一日遊第七十二章 大婚(二)第四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零四章 瘦死的駱駝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一二章 挖坑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三章 似乎富裕的北宋第一百三十七章 試探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一六八章 我的師兄不是人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六九章 別怕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十三章 B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