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

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

子曾經曰過,愛人者人愛之,看人家笑話的人,別人也會看他的笑話。

等着看方仲永笑話的範雍,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低潮。

雖然此役大勝,陣斬西夏六萬餘,收編俘虜兩萬餘,但那跟你範雍有什麼關係呢?你的迂腐、掣肘,差一點釀成大禍,事後追究,算賬都不用等到秋後。

不要誤會,方仲永沒那麼小心眼,也沒那個閒心給範雍上眼藥。軍事主官給行政長官上眼藥,也不太合適。

各路人馬安插的細作、密探,老早就把各人的表現、舉動報告上去了。雖不至於夜裡放了幾個屁都調查的清清楚楚,但大略的情形還是掌握的。

也不知道範雍怎麼想的,方仲永走了,就輪到你知永興軍了?別人拼死拼活的,你就能躺着領功順勢升官了?

長得醜,就別想得美了!

封方仲永爲開國侯的旨意,在範雍看來是天大的好消息。一個空頭的侯爺,啥差遣沒有,能頂什麼用?讓范仲淹知永興軍,範雍吏部侍郎、知河中府,就是個天大的壞消息了。雖然算是小小的升遷了一下,但範雍心裡不爽啊!這麼大的功勞,就混個官復原職?就不能把俺往政事堂裡面安排一下?

安排范仲淹知永興軍,趙禎的心裡也很膈應。

那老傢伙咒我沒兒子,還咒我不能長壽。要不是看在他跟濮王素無往來,早就把他當亂臣賊子給弄死了。

不過這老傢伙也真是個人才,到哪個地方都能混得風生水起,頗有政績。羣臣交口稱讚,以爲大賢。

既然人家都是大賢了,再呆在偏遠的蠻夷之地當個小小的知州,似乎就不太合適了。對此說法,洪州、越州的人民紛紛點贊,你纔是蠻夷,你全家都是蠻夷!

調方仲永回京,雖然是封侯了,但拜相肯定是不可能的。這事兒辦得,似乎,好像,大概也有些不太厚道。

厚道不厚道的先不管他,反正量他也不敢說什麼。

填補方仲永走後的空白,纔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爲這一戰,就把元昊打死了。最多三五年,西夏必然會捲土重來,再寇西邊。

思來想去,這個人選還真不好找。

純粹的武將肯定不行,那和方仲永有什麼兩樣?還不如不撤換方仲永呢?

滿口仁義道德的文官更不行,都像迂腐的範雍那樣,是要吃大虧的!

而且身份還不能低了,像這次方仲永與範雍不協,幾乎釀成大禍,不可取!須朝廷重臣,才能鎮得住那幫子驕兵悍將、文官署吏。

思來想去,趙禎把主意打到了夏竦身上。

貪財的夏竦時任三司使,也就是財政部長。雖說貪財的人一定精通於撈錢的法子,可就不知道他撈的錢是先裝自己兜裡,還是國庫?這跟讓孫猴子看守蟠桃園有什麼區別?

夏竦確實會撈錢,但也確實沒有把各地收來的賦稅裝自己兜裡,跟那隻死猴子不是一個檔次。

你把好桃都吃了,讓領導吃啥?不收拾你,收拾誰?

夏竦就不一樣,他總是先把好桃,呃不,是先把賦稅好好地收齊、上繳,然後再接受別人的請託,做一些力所能及但又不違反原則的事兒,收一點點的辛苦費,不過分吧?

不過分,一點都不過分。人活在世上,七大姑八大姨的,人情世故還是要講的。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大家互助互愛嘛。

得到衆多大臣的愛護的夏竦是飽受好評,有直衝雲霄之勢。

都說衆口鑠金,積毀銷骨,但也可以反過來說,即便你是一坨翔,說它香的人多了,說不定就會有人想嘗試一下。

趙禎不用嘗,他已經認定現任三司使夏竦很香,是棵大咸菜,準備再給他加加擔子,命爲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

這到底是個什麼職務呢?

其任職地名可不是後世的陝西省,這個陝西指的是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以西所有的地方。理論上,青唐吐蕃也屬於夏竦的管轄範圍。

後綴的經略、安撫、招討三個詞,更分別代表了財政、行政和軍事三方面的管轄權。要是放在唐朝,這妥妥的是要分疆裂土、扯旗造反的節奏。

趙禎會這麼大方,給夏竦可以另立山頭的權力嗎?

不可能!

夏竦也知道不可能,很是爲難地表示:“微臣所司,事務繁瑣,不敢輕離,請官家另行委派負責具體事務的副使。”

趙禎也是很捨不得善於撈錢的夏竦遠去,就問道:“子喬可有中意的人選?”

“韓稚圭其人渾樸,可屬大事。自任右司諫以來,無有差錯,進言皆言之有物。臣以爲可爲副使。”

韓琦戰力驚人,於去年一紙諫言挑落了宰相王隨、陳堯佐及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所謂“片紙落去四宰執”。大宋官場,誰人不知韓稚圭的威名。

爲了團結這顆政壇超新星,夏竦不介意推薦一下韓琦爲自己的副手,代替自己去西北跑一趟,自己好繼續在京城團結更多的同僚。

夏竦不介意,可韓琦介意。

雖說剛從益州賑災回來,累得跟三孫子似的,可韓琦也不是偷奸耍滑怕累着的人。他怕的是,自己的權力過大會不會引起猜忌呢?答案簡直是一定的。

夏竦爲什麼要推薦自己任副使?一是爲了示好,二來也未必沒有找個人分擔風險的想法。

二十歲就中進士,在朝堂十幾年的韓琦可不是什麼官場小白,很快就想到了對象。不是相親的對象,而是甩鍋或者說共同背鍋的對象,范仲淹。

進宮面聖謝恩完畢,韓琦適時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臣久在中樞,於地方事務多有不通之處,于軍陣之事更是一竅不通。臣斗膽,請官家啓用一人,併爲副使,方可保西北無事矣!”

“哦,不知是哪位大才,竟可當得起韓稚圭的激賞?”

韓琦與夏竦對視一眼,說道:“范仲淹!”

夏竦也隨即說道:“臣附議。臣以爲,可令二人同爲副使,韓稚圭主持涇原路,范仲淹主持鄜延路並知永興軍。”

趙禎就納了悶了:“這範希文莫非果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何以二位如此推崇?不知,比起二位如何?”

夏竦道:“臣萬萬不及也!”

韓琦就更謙虛了:“螢火之光,焉敢與皓月爭輝?”

於是,范仲淹這輪皓月,又再次升空,來到了延州。

範雍可以仗着資格老懟方仲永,卻不能懟范仲淹。

不僅僅因爲范仲淹是正經的軍政一把抓的大員,還因爲范仲淹的年齡雖與他相差無幾,聲望卻是遠超範雍。天下士人無不引爲楷模,頗有些“平生不識范仲淹,便稱士人也枉然”的意思。

範雍對這位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范仲淹也是仰慕已久,絲毫不顧自己年齡大七歲的事實,一見面就緊緊抓着范仲淹的手,很是親切地說道:“希文兄,你終於出山了。希文不出,如天下蒼生何?”

范仲淹可能不是很適應這突如其來的熱情,不動聲色地抽出手來,很是謙遜:“伯純兄謬讚了,在下豈敢與謝安石相提並論?承蒙官家不棄,才讓範某得以重返朝堂,署理西北邊事。自當鞠躬盡瘁,以效犬馬之勞。”

看一個人是否成熟,不用看年齡,聽說話就知道了。在外磨礪多年的范仲淹,也不復當年的二百五脾氣。已經知道口口聲聲,凡事把聖明的官家掛在嘴邊,準沒錯。

範雍是看熱鬧不怕事大,見沒什麼熱鬧可看,就再次挑事兒:“今日希文兄赴任,方仲永竟然不來迎接,委實無禮至極!少年人,封了侯就不把別人看在眼裡了!真是不知所謂!”

擡眼看去,可不?不光方仲永沒來,他的幕僚公孫策、狗腿子折大,連那十幾個上不了檯面的老兵,都不見蹤影。

問領着百十號禁軍的狄青,狄青很是恭敬地回答:“啓稟經略大人,方侯爺去了英烈陵園。”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狄青和諸多禁軍,方仲永身邊已經沒幾個人,基本上已經算是衆叛親離了。

範雍再次拱火:“方仲永太放肆了!不出來迎接希文兄,就應該在衙門辦理交接事宜,焉可出去胡亂玩耍?”

范仲淹就大度多了,哈哈一笑:“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豈不快哉?”

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二七章 少年派的故事會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四十章 毒殺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三十章 好字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六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
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九十五章 地下城的勇士們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三零章 計中計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一六零章 催更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四十一章 十八禁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二七章 少年派的故事會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五一章 英魂不遠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四十章 毒殺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二章 宣德郎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一三一章 送人頭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三十章 好字第七十七章 赴任難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八十章 掃黑除惡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六十章 連襟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一一九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一六七章 潛龍在淵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六十五章 一夜魚龍舞第五十五章 三百年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