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隨着那可恨的更夫的一聲梆子,子時到了,晏溶月要隨着家人祭祖去了。方仲永這個“外人”不好參與晏家的祭祖活動,只得怏怏地去客房休息去了。

晏殊領着闔府衆人,先行盥洗,着禮服禮帽,在供桌之上擺好祭品,香燭齊燃,爆竹爭放,一家人依長幼輩分,連續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再象徵性地吃些東西,守夜活動就算結束了。

如此祈福的好習俗也帶來一個缺憾,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時候大家都比較困。但初一拜年乃是定製,不去不合適呀!於是乎,街頭隨處可見打着呵欠互致新春賀詞的人。

方仲永也不是超人,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得一宿沒睡好,卯時未到又被催促着迎新春的僕人吵醒。於是,呵欠連聲的方仲永向呵欠連聲的晏殊夫婦問安,又向呵欠連聲的晏居厚兄弟致新春賀詞,收到了兩個紅包,發出去若干個紅包,才得以回去睡個回籠覺。

一覺醒來,已是正午。問及晏殊何在,僕人答曰已攜夫人進宮給太后、皇帝、皇后拜年去了。也不知晏老大人是如何保證自己在賀新春的時候不打呵欠的,一干宮中貴人又是如何的情景。管他呢,趕緊去曾曄家拜年是真的。

曾曄的父親曾易佔最重禮儀,常自稱是曾子(曾參)之後,禮儀經常是古樸得一塌糊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情而錫。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不知道他見了更加古樸的孔道輔怎麼辦——孔道輔爲孔子第四十五世孫。

但既然是長輩,過年終究是要拜見的,大不了不吃他那極合古禮的飯菜就是了。拿着兩斤重的青銅箸,吃着漆器豆中切得整整齊齊的半生半熟的一寸見方的肥豬肉,夾着漆器羽觴中缺鹽少味的芹菜。這是吃飯嗎?這簡直就是鍛鍊身體呀!

好不容易熬過去了,曾易佔似乎對方仲永的表現比較滿意,難得地說道:“你驟然幸貴,不可得意忘形。當常思庶民之艱難,百姓之疾苦,若有機會當多提一些利國利民的良策纔是。你前番的建言,老夫已然知曉了,不合君子寬恕之道,當慎爲之!”說罷,轉身離去了。

方仲永小聲問道:“老爺子今天火氣怎麼這麼大?”

曾曄撇撇嘴道:“還不是因爲入宮賀新春沒他的份兒,在這生悶氣呢。不用管他,咱們自己去耍子。”

曾鞏怒道:“哥哥你又在背後編排父親,真是過分。待我稟明父親得知,定叫你好受。”

曾曄全然不懼,只是笑吟吟地說道:“小固你是背後告黑狀的人嗎?”

曾鞏不能答。

方仲永不自覺又打了個呵欠,說道:“耍子個甚麼?春闈將至,我與子固還要好生溫書纔是。只待回去休息好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呀!”

還真不是方仲永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更不是要裝作少年老成,畢竟任務難度不同,與曾曄這等學渣沒有甚麼共同語言。不如歸去!

要說此次禮部試乃至殿試方仲永最大的敵人,或者說是對手有兩位。

一是楊察,史傳“美風儀,爲文敏捷。其爲制誥,初若不用意,及稿成,皆雅緻有體,當世稱之。”的景祐元年榜眼。區區榜眼,方仲永並沒有放在眼裡(有看官表示,你就使勁兒吹吧!)。問題是,這貨是歷史上晏殊的正牌女婿,所謂“情敵”是也。

第二位就是狀元張唐卿了。此人乃山東青州人,雖然命格不好,景祐元年得狀元名號,景祐四年就掛了。但史載其是因爲父親亡故,因悲痛過度,唐卿亦吐血而亡。實在是一個大大的孝子。若僅是仁孝的君子還則罷了,關鍵是那張唐卿在十七歲時,就曾以詩文拜謁天聖五年的榜眼時任淄州通判的韓琦。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這位狀元公絕非外界傳聞那般是個只知道孝義的書呆子,這是個心機表呀!

且既能選爲狀元,必然長得不錯(這是先決條件),策論亦有真知灼見,更是有大氣運者。要和這樣的人PK,你想不重視都難。

對於楊察,晏殊現在恐怕根本不知道他是哪顆蔥,應該已經算是KO了。但張唐卿來歷神秘,史書上記載寥寥,頗有些高深莫測的意味。除了韓琦,只怕沒有人知道他的根底。儘管韓琦也曾受過晏殊提攜之恩,但以韓琦那“端重寡言,不好嬉弄”的個性,方仲永的晏殊準女婿的身份只怕不好使。想從韓琦那裡探聽消息,只能是自取其辱。

但也不怕,咱方仲永也是儀表堂堂,帥哥一枚。至於詩詞、策論,領先千年的見識要是還弄不過古人,咱也算是白活了。一切都要歸結到運氣。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咱還是多看看書,多準備一下吧。

子在川上又曰了一下,時間就到了上元佳節了。

上元節也者,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關係密切。道教認爲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誕辰,唐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 、下元: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廟都會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 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爲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而上元放燈的習俗興於唐而盛於宋。唐代放燈時間爲三天(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趙宋立國後,宋太祖於乾德五年正月下詔:“上元張燈舊止三夜。今朝廷無事,區宇乂安,方當年谷之豐登,宜縱士民之行樂。其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後遂爲例,將上元放燈時間延長至五天。

而上元放花燈的節日氣氛,老早就開始醞釀了。才過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門前的御街上,開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於放燈的棚樓,飾以鮮花、彩旗、錦帛,掛着布畫,“皆畫神仙故事,或坊市賣藥賣卦之人”,這種棚樓叫作“山棚”。

從歲前開始,汴京御街兩廊每天都有各色藝人表演各種娛樂節目:魔術、雜技、說唱、歌舞、雜劇、蹴鞠、猴戲、猜燈謎,“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而隨着上元節臨近,人們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擺出兩座用五彩結成的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塑像,身跨獅子、白象,從菩薩的手指,噴出五道水流——可以說是古代的人工噴泉裝置了。

從山棚到皇城宣德門,有一個大廣場,官府在廣場上用棘刺圍成一個大圈,長百餘丈,叫作“棘盆”。棘盆內搭建了樂棚,教坊的藝人就在這裡演奏音樂、百戲。遊人站在棘刺外面觀賞。

正月十四時,曾曄兄弟與晏居厚同來,邀請方仲永前去觀燈,被方仲永以“讀書要緊”爲由拒絕了。

笑話!誰願意和你們一幫子糙老爺們去看燈,當然是要等十五元宵和惠子妹妹同去纔對得起這良辰美景了。

到了十五,晏殊又陪皇帝看燈去了,晏溶月在王氏的默許之下,如約前往宣德門前的御街。方仲永趕到時,已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了。

沒辦法,誰也沒想到在古代會遇上堵車呀?

其實想想也應該能理解,全汴梁一百多萬人哪怕只出來一小半,一句“摩肩接踵”就不足以形容了。一路加塞擠縫,甚至拿出了百米賽跑的速度,方仲永纔在天黑之前到了御街。

晏溶月見方仲永跑得氣喘吁吁,又心疼又好笑地說道:“你跑這麼快做什麼?晚一些無妨的。看你,額頭上都有汗了。”說着,取出絲巾替愛郎擦拭起來。

方仲永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愛人的撫慰,口中笑道:“不妨事的,我身體棒着呢。這不是怕你等着急了嗎?”

耳聽得有金吾衛高呼:“聖上駕臨,吉時已到,燃燈!”

卻見那山棚萬燈齊亮,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上面還站有身姿曼妙的歌姬,衣裙飄飄,迎風招展,宛若神仙。奇的是山棚還設置有人工瀑布——用轆轤將水絞上山棚頂端,裝在一個巨大的木櫃中,然後定時將木櫃的出水口打開,讓水流衝下,形成壯觀的瀑布,燈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

趙禎與一班重臣所在的宣德門的兩個垛樓上,亦各掛起燈球一枚,約方圓丈餘,內燃如椽巨燭。

其實若只靠朝廷的花燈,是斷然沒有這般盛景的。彼時,各坊市、行會乃至官宦富賈盡皆爭相扎制花燈,務求推陳出新、引人關注。

史載,“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品種亦有“燈球、燈槊、絹燈籠、日月燈、詩牌絹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燈品之多,讓人目不暇接。

更有些頗具生意頭腦的小販製作些可供手提的小燈,上書謎語一則,若是能猜得中則花燈贈送,否則便須付錢三十文。便有那大家閨秀,小家碧玉攜情郎猜上一番。中了,往往也不白拿,錢往往付得還更多一些。即便不中,也只是聊博一笑而已,沒有人會當真的。

方仲永自覺有些才情,便拉着晏溶月在人羣中穿行,專找那燈謎去猜。卻見所到之處,人羣盡皆散開。

方仲永很是疑惑,自己的王八之氣這麼厲害了嗎,還是大宋朝的人民素質都這麼高嗎?

回頭一看,卻見十幾個彪形大漢手持哨棒圍繞在自己周圍。這妥妥的惡霸上街的節奏呀!還怎麼與惠子卿卿我我?

方仲永依稀記得帶頭的是晏府的護院頭領,問道:“你們不是常隨侍晏大人左右嗎,跟着我們倆做什麼?”

護院頭領拱手道:“老爺正在宣德門上伴駕,聽聞方公子與小姐逛燈會,特命我等前來護衛。”

方仲永笑道:“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哪裡需要你們護衛?”

護院答道:“公子有所不知。這汴梁城中,三教九流之輩甚多。更有那登徒浪子、偷雞摸狗之輩趁機尋釁滋事。若是衝撞了公子與小姐,攪了二位的雅興多有不美。”

方仲永嘴上說“有勞了”,心裡卻是吐槽道:晏大人只怕不是讓你們護衛我們,而是防着我這登徒子拐跑了他的女兒吧!真小氣!

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三十六章 夏有喬木秋有蔭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十四章 賑災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十三章 BBQ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
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三十六章 夏有喬木秋有蔭第五章 豬肉太難吃了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十二章 幸福的味道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九章 方仲永三打王安石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十四章 賑災第一三四章 最後的禮物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二十五章 初見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四十章 毒殺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五十二章 盜版曹國舅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十九章 清蒸還是紅燒?第一三三章 血戰金明寨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九十一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四)第七十四章 女人,你的名字叫美麗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十三章 BBQ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三十四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三十八章 笑面虎的燒尾宴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一六六章 我真的不需要禮物啊第五十三章 爲難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