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有將作監加班加點,數萬民夫配合,南薰門外民舍已大致搭建完成。
趙禎遂頒下旨意,號召居住在水道中的大宋子民前往居住,並劃出貿易區、生活區,另可分荒田數十畝,以供不善經營、不通手工者耕種。
初時,張興渾不在意,以爲少了幾個屁民無傷大雅,反而爲水道中的清淨高興了一段時間。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無憂洞,可供他盤剝的良善百姓越來越少。真要等到洞中只剩下一幫子只知道打架喝酒、爲非作歹的傢伙時,又如何能夠繼續享受這快樂似神仙的生活呢?
廣大人民羣衆是根據地的基礎,這句高深的話張興未必知道。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無論他承認不承認,他和他的爪牙們不過是寄生在百姓身上的吸血的跳蚤而已。充其量,也不過是隻大跳蚤。一旦政府組織露出獠牙,恐怕連塞牙縫都不夠。
方仲永近一段時間胃口不好,沒空把張興拿來塞牙縫。因爲天氣炎熱,因爲王凌薇熱情似火,也因爲晏溶月想要個二胎。總之,你懂的。方仲永是日忙夜忙,很是辛苦呀!
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反正富弼邀方仲永共同出手剿滅賊人時,方仲永是這樣解釋的。每日除了去秘書監點卯(八點簽到),就是回家陪兩個“煩人的小妖精”。當然,更多的時間是陪那個風流倜儻、玉樹臨風、英俊瀟灑、剛年滿一歲的方正方子鹽玩耍。
要說起這方子鹽,方仲永是滿心的喜歡。看那大大的眼睛,充滿了智慧的光芒;看那長長的睫毛,將來必然是顛倒衆生的存在;看那健壯的身軀,這是絕世的練武奇才呀!
此子甚肖吾,老夫甚慰呀!
方仲永是甚慰了,晏溶月卻是不太高興。
一來,好好的孩子爲何取名子鹽,這是人名嗎?
對此,方仲永的解釋是:“誰家能離得了鹽?誰人可一天離得了鹽?看似不起眼之物,實則是頂頂重要的。只願我兒將來,能於無聲處化驚雷。不動則已,動必若雷霆萬鈞,震懾衆宵小。”
二來,子鹽這臭小子不知怎麼回事,居然長得不白,準確的說是比較黑。方仲永與晏溶月皆是皮膚白皙,吹彈可破,怎麼會生出個黑人,呃不,是不太白的兒子呢?隔壁是有個姓王的,可那是位阿姨呀?
晏溶月的理解是,都怪方仲永愛吃醬油,才導致兒子的皮膚不那麼白嫩。罪魁禍首就是醬油,就是方仲永。
吃醬油是否會變黑,方仲永無法證明,只得落荒而逃,遁入書房,與富弼暗搓搓地搞起陰謀詭計。
七月二十夜,陰雲密佈,下弦月不見蹤影,實所謂“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的絕佳時機。
一應人員、物事皆已到位,只等富弼一聲令下了。
子時剛過,方仲永一身勁裝,到了一處投放加了料的猛火油的地方。看着緩緩倒入水道的猛火油,方仲永笑對富弼說道:“彥國兄可要離得遠些纔好,免得被煙火氣薰到。”
富弼笑道:“文遠小覷了爲兄!我富某雖不如賢弟文武全才,但也絕非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要不,待賊人從水道衝出之時,爲兄與你斬殺一兩個如何?”
見火油倒得也差不多了,方仲永笑道:“吉時已到,點火!讓咱們送無憂洞中的一干英雄好漢下地獄去吧!
彥國兄,想要親手斬殺賊人,且隨弟弟我到出水口吧!”
有軍士火把投入水道,瞬間火勢躥騰,轉而就順着火油的流向而下。
富弼喝道:“各位禁軍的兄弟,本官奉官家欽命,除此水道中的賊人。你等好生辦差,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功勞。
膽敢有推諉搪塞者,杖;私放賊人者,誅。本官無論你是何等家世,何等出身,敢違軍令者,死!聽明白了嗎?”
要說這禁軍之中雖不乏勳貴子弟,但多爲良家子,平常也算得上訓練有素,除了見血少了點,紀律是不差的。
當下皆拱手道:“來時,樞密院已有文書傳達,令我等謹遵大人號令。末將等不敢有違!自當三軍用命,奮勇爭先!”
方仲永深知這些禁軍的成色,擺擺花架子還成,儀仗陣列似乎也不錯。但畢竟沒見過血,可別一見賊人勇猛,就撒丫子跑了呀?
遂道:“不瞞諸位,無憂洞中的賊人皆亡命之徒,悍勇非常。若是堂堂正正衝殺,我禁軍自然是不怕的。但賊人狡猾,善於偷襲、潛行,必不敢與我們光明正大的拼殺。因此,富大人才請各位傾倒火油,堵死大部分的出口,僅留十餘處張開羅網,只等賊人入網即可。
若是尋常百姓衝出,務必暫時羈押,以辨善惡。若是有手持兇器的惡徒前來,嘿嘿!大家只管用弩箭招呼。數百把弓弩齊射,便是大羅金仙,也叫他有來無回。
加之火油燃燒猛烈,賊人定然不多。各位兄弟只等立功就是了!”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春暖。
聽了方仲永的話,原本還有些膽怯的禁軍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個個如戰神附體一般,嗷嗷叫着“不叫一個賊人漏網”、“誓要取張興狗頭”等口號。
其實還真不是方仲永虛言哄騙,如果在如此周密地佈置下,還有大批賊人逃出生天,那隻能說明張興是真命天子,擁有主角光環了。
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雖然重要,但沒有前面的準備妥當的萬事,便是刮個三天三夜,又豈能傷敵一根汗毛?
今夜點的這把火,就是那送張興等無憂洞中的賊人上西天的東風。
據後世科學研究發現,凌晨兩三點時的人睡眠是最深的。
水道中燃起熊熊大火的時候,多數青皮無賴都在不知不覺中升上了天堂,呃不,應該是下了地獄。
那所謂的八大王更是方仲永的重點照顧對象。怕大王們受蚊蟲叮咬,暫時封閉了其洞窟周邊的水道。又怕他們受了風寒,送了不少火油進去,還很貼心地幫他們生火取暖。
料想在酷熱難耐的流火七月,再加些火油的烘烤,或許能讓那些整天鬼氣森森的傢伙陽光一些,溫暖一些吧!
也許是太溫暖了,他們承受不了,紛紛想從各出口處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結果,如“我和你媽掉水裡了,先救誰”的兩難局面就出現了。
出?禁軍不問緣由,不聽辯解,只用弩箭招呼。任你是蓋世無雙的好漢,射得跟刺蝟似的,也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回?腳下火焰升騰,熱浪滾滾,連水似乎都要燒開了一般。赴湯蹈火說着容易,做起來是真難呀!
這是要斬盡殺絕的節奏嗎?
方仲永一看,這不行啊!
雖然經過官府的勸導,多數百姓都已遷往城南,但或是被青皮所阻,或是出於對惡勢力的盲從,仍有部分百姓與賊人混居在一塊兒。像這樣不分青紅皁白地一通亂射,禁軍倒是爽了,那些無辜的百姓就未免死得太冤枉了!
再者,在缺乏肉食的古代,那些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好漢”們也是難得的人才啊!
平時挖個下水道呀什麼的,最是合適,因爲他們熟悉工作環境嘛!與敵作戰的時候,還可以負土填壕、消耗一下敵方的武器——俗稱炮灰是也。
方仲永嚴厲譴責了禁軍的敗家子行爲,並表示了嚴重的關切,責令他們立刻改正自己錯誤的舉動,爲大宋國家、趙氏集團多留些有用之才。
雖說大宋武官地位低下,但其中絕不包括守衛京畿的禁軍。你要是如同使喚一般的廂軍那樣,對他們呼來喝去,呵呵。
其中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是禁軍的精銳部隊,是禁兵中的上兵,通稱上四軍——真宗時,龍、神二軍合併,稱神龍衛。這三衛兵馬主要負責拱衛皇朝,保護趙氏集團的首腦們不被人一勺兒燴了。
所以說,在宋朝,您不一定非得集齊七顆龍珠,只要有皇帝的命令,也是很有可能召喚出神龍來的。
方仲永沒想着召喚神龍,因爲沒有那麼大的想法,也因爲那些所謂的上四軍的戰力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舉個栗子。
一代名將狄青的次子狄詠,相貌英俊,身長八尺,哲宗皇帝親命“人樣子”,作爲禁軍徵兵的標準。
所謂人樣子,意指男子的標準。但樣子還有一個不太好聽的詞,樣子貨。
彼時,上四軍大多選用勳貴子弟充任。模樣倒是很齊整,騎射操練也似模似樣,看似可堪大用。但沒見過血的戰士,能叫戰士嗎?
所以綜合考量之下,方仲永建議富弼請求調動的是駐守汴梁外圍的禁軍。也許皇帝會有疑慮,也許不能賣好於武將勳貴,但大多出身於良家子的普通禁軍,執行命令的堅決性一定會比那些老爺兵強上許多的。
事實證明,方仲永的想法是對的。
當方仲永委婉表示了想爲大宋多留些“人才”的意思後,一衆禁軍將士並沒有顯得多麼的不耐煩,甚至還很配合地將號令傳遞到各狙殺點。
沒錯,方仲永對守株待兔的各位“農夫”的要求就是狙殺。
以保存自己爲第一要務,儘量避免短兵相接。
凡棄械投降者一律贈送“手鐲、腳鏈、項圈”等,忠奸盤查後定;凡負隅頑抗者,一律射殺。
至天明,共梟首五千三百餘人,羈押待查者萬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