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賑災

說話間,已到了那白馬寺門口。

雖然也叫白馬寺,但與洛陽白馬寺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只有三間大殿,兩排禪房而已。今日天氣不好,更是一個香客也無。實在是讓人懷疑張攀龍的所謂“廟產甚多,香火也還好”的真實性。

敬獻了香火錢後,小沙彌迎入客房,送來熱水。張攀龍念念不忘尋那住持找回場子:“小師傅,不知住持大師何在?”

小沙彌回到:“今日有貴客到訪,住持正與那貴客敘談。”

衆人起鬨:“貴客,有多貴?比我們兄弟還貴?”倒也不怪衆人囂張,那張攀龍的爹已經熬走了數任知縣,妥妥的地頭蛇。便是新任的知縣大人見了,也要喊一聲“張兄”的。

小沙彌說:“是小僧師叔,圓通禪師。”

衆人聽了並不在意,方仲永可是放在了心上。

據說,圓通禪師少時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且佛法精深,戒行清高,淹貫經論,復通儒典,實乃佛門大德。雖俗世聲名不顯,但他的弟子佛印就是大大的有名了。讀過兩天書的人,大概都聽過佛印與蘇東坡不得不說的故事。

方仲永前世看過幾本宋人筆記,對能和蘇東坡互懟而不落下風的佛印佩服的是五體投地。今天聽說佛印的師傅在此,無論如何也要見一見的。

一幫少年正是惹是生非的年紀,聽聞方仲永要與住持討論佛法便高喊“同去”,尤其是那張攀龍更是叫囂着:“以賢弟大才,定要辯得那禿驢啞口無言。”

方仲永急忙說道:“張兄慎言。小弟不過是要向禪師請教一二,如何當得辯論佛法。切莫如此折煞了我!”

一幫人吵吵鬧鬧地到了住持靜室門前,聲音頓時小了下來。原來,住持聽聞喧鬧,已和那圓通禪師站在門前。那住持枯瘦身材,面目黝黑,眼中卻是神光閃爍。只是掃視了一眼,一幫少年就被壓制得戰戰兢兢,口不敢言。

方仲永心道,這和尚好強的氣場,只怕有些門道。他行了一禮道:“見過住持大和尚,見過圓通禪師。”

兩位見方仲永熟悉釋家稱謂,忙道了聲“不敢”。住持圓覺道:“敝寺簡陋,慢待諸位了。不知諸位施主尋貧僧何事?”

“一是爲表對貴寶剎容留我等暫避風雪的謝意,二是願聽住持講解佛法,解我等疑惑。”方仲永還是很謙虛的。

老和尚卻不給面子:“敝寺修習的乃是禪宗的法門,不似其他宗門講究入世,恐不能爲諸位解答什麼疑惑。小檀越卻是有些緣木求魚了。”

見住持油鹽不進,方仲永轉移了目標:“敢問可是圓通禪師?”

“小僧修佛時日尚短,不敢當施主‘禪師’的稱號。喚小僧‘圓通’即可。”

“聽聞法師常年遊歷於荊楚,可知民間疾苦否?”

“略有耳聞。”

“是何情形?”

“其情可憫,其狀甚哀。”

“敢問法師何爲?”

“略盡綿薄而已。然猶杯水車薪,揚湯止沸。也只是聊勝於無罷了。”

“法師可曾後悔、懼怕而不爲?”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小僧亦有入地獄的膽魄。”

方仲永讚了一聲:“如此便當得起‘禪師’的稱謂了。今亦有數百人衣食無着,禪師可願救民於水火?”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釋家人圓通用了句儒家經典。

方仲永準備講故事了,沒辦法,都是跟後世賈布斯、雷布斯學壞了:“方纔雪落正緊的時候,小子偶然聽到幾位趕路的言語。一位讀書人說,大雪紛紛落地;一位官員模樣的人說,都是官家瑞氣;一位財主說,再下三年無妨。一位窮苦模樣的人恰巧也聽到了,罵了句‘都是放屁’。兩位大師以爲,此雪下得如何?”

住持圓覺只是宣了一聲佛號,圓通倒是頗有些想法:“本地不常有雪,只恐窮苦人家無有衣食禦寒,是以那位施主纔會口出粗俗之語吧?”

方仲永對住持的不作爲很是不滿,緊追不放:“圓覺大師慈悲爲懷,當不會看窮苦百姓凍餓而死吧?”圓覺也很是爲難:“敝寺不做法事,所得香火也是寥寥。平日,本寺僧衆也要耕種纔夠生活,並無多餘錢糧提供給受災的百姓啊!”

方仲永見寺內僧人的衣服上多有補丁,料想圓覺所言非虛,也就不爲己甚。他指着張攀龍等人道:“我這幾位同窗,家中頗有資產,自不會讓貴寺破費。僅求大師將山下荒地劃出一片來,供搭建粥棚、茅屋即可。剩下的,就讓我等來辦就是了。”

又轉向圓通說道:“大師當知,若有天災必是窮鄉僻壤最爲嚴重。大師聲名卓著,雖鄉間愚夫愚婦亦有耳聞。小子斗膽,正要藉助大師威名,前往偏僻之所廣勸富裕鄉紳慷慨解囊,救助災民。大師可願前往?”

圓通說道:“出家人有什麼威名?但能爲百姓解決些許困難,也算是貧僧的功德修行了。”說罷,也不顧雪越下越大,徑自下山去了。

方仲永心道,果然是急公好義的真修行者,再看眼前的住持,越發覺得俗不可耐。

當下拱手賠了一圈不是:“諸位哥哥見諒!小弟見暴雪成災,心急如焚之下自作主張。實在是失禮了!”

張攀龍擺了擺手:“些許錢財,不值一提!我們吃一頓花酒,就要三五貫的。”

方仲永正色道:“哥哥們切莫輕看了這場雪災。若是嚴重一些,恐怕不是三五貫錢能解決的。還請諸位兄長回到家中,與長輩多商議商議爲妥。”

卻說那張攀龍回到家裡,其父縣丞大人一見就大發雷霆:“你這孽子,去哪裡胡混到這般時辰?”沒辦法,古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兒子,是萬萬不能有好臉色的。

那張攀龍也有些急智:“啓稟父親。孩兒今日去給先生拜了年之後,見天降大雪,幾位同窗心憂有雪災發生,便去尋訪能安置災民的場所。”

縣丞大人不信,自己兒子是什麼料自己還不清楚?他暗含殺機地說:“哦,哪裡適合安置災民?你們又是定出了怎樣的章程?”小樣兒,敢忽悠老子,看我打不死你!

張攀龍就把幾人商議的結果一一稟明,並說:“孩兒怕財力不濟,正要請父親大人聯絡士紳,共襄盛舉。”

這混小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憂國憂民了?

縣丞大人厲聲道:“究竟是何人的主意?就你和李斌那幾個人,能有這般謀劃?”

張攀龍只得把詳情說了一遍,縣丞大人怒道:“這等大事,豈是你等小兒輩能操持的。只管去安心讀書,考取功名纔是。倘若今年又名落孫山,定不饒你!”

見兒子一臉委屈,又略微誇獎了幾句:“你今天的事兒辦得不錯。以前只聽說,那方仲永有些詩才,不想還有這般心思,更難得的是有憂國憂民之心。此子必非池中之物,你要多與他交往,把心思放到正途上。”

斥退了兒子,縣丞大人心道:方仲永此人到底是心地善良,見不得百姓受苦?還是城府頗深,想要借賑災揚名?不管他,年節時候死了人總是不好。若此事運作的好,本官與知縣大人面上也有光彩,說不得也是一個大大的政績。

計議已定,便吩咐管家道:“請主簿大人、縣尉大人及縣尉大人過府一敘,就說本官有要事相商。你親自去請,另派人去把劉員外、張員外、李財主等人請來。若他們到了,就說本官去請知縣大人去了,請他們少待。”

吩咐完畢,自坐上轎子去拜訪知縣大人去了。

知縣大人姓盧,本州崇仁縣人,離家不遠。雖是吊車尾的五甲進士,縣丞大人這位地頭蛇也要以禮相待的。

縣丞大人拜見了知縣大人,打了一圈哈哈之後才道明來意:“今日突降暴雪,下官擔心百姓飢寒,特冒昧前來請大人示下。”

盧知縣放下手中精緻的茶盞,也適時表現出了擔憂:“是啊!本官也很是擔心哪!百姓們苦啊!張大人熟知本地事物,定有良策!”

“下官確是有些思路。但若無知縣大人的統領,是無論如何也不敢自作主張的。下官魯莽,已請了諸位官紳到寒舍。就希望知縣大人能撥冗一見,共同商議賑濟災民一事。未知大人意下如何?”

盧知縣心想:既然你如此知情識趣,咱也不是沒雅量的小人。做出了政績,領頭功的不還是盧某人嘛!

當下到了張府,議定各家出錢糧若干,人手若干,張榜安民等等事宜。並允諾可建功德碑一座,凡出錢出力者,皆可勒石記功。

第二天一大早,雪已下得小了,但積雪已有尺餘。若在東北,這點兒雪實在是不值一提。但在幾十年不見一場大雪的撫州,多數人家是沒有防雪的意識的。富裕人家的磚瓦房還好,窮苦人家的茅草房就坍塌了許多。雖多是輕傷,但缺衣少食者甚多。幸虧縣衙的組織能力還是很強的,迅速轉移了災民,白馬山下是粥棚、茅屋也很快搭建了起來。金溪縣城周邊的災民被安置得妥當,一個死亡的都沒有。

待撫州推官行文問及下轄各縣雪災情況時,唯有金溪縣救災及時、措施得當得了個“上上”的考評。知縣大人倒也爽利,文書中把首倡之功給了方仲永。

方仲永其實不在乎什麼功勞的,他也沒想着揚什麼名。他只希望能少死幾個人,僅此而已。

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十四章 賑災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一五二章 好位置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十四章 賑災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章 連襟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一零六章 小舅子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七二章 非誠勿擾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七十章 第一次
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六十六章 春闈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十四章 賑災第三十七章 羊中之驢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二四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一)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六十八章 六元合適嗎第一五三章 京觀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六四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一百章 大號的弼馬溫第九十八章 火燒無憂洞(二)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六二章 牽機藥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二六章 屹耳第一五五章 又見范仲淹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一五二章 好位置第六十七章 柳初新第十四章 賑災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一二八章 有縫的雞蛋第五十章 湖口講古第一四四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十章 連襟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百零二章 老兵不死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一零七章 小荷花課堂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五十七章 低調的勳貴第六十四章 上元節觀燈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五十八章 運河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六十三章 除夕賞月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一三章 活埋第二十九章 誰先富比較好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一一五章 天齊大士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一六三章 失竊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二九章 隊友第九十二章 二百五和他的朋友們(完)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四十五章 陷落第一零六章 小舅子第一五七章 歸途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一二三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九十六章 頑疾不是那麼好治的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一四章 最好的朋友第一七二章 非誠勿擾第一七一章 桃花運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十八章 大事與小事第一章 穿越技術哪家強第一三八章 忍者神龜第一二零章 吃齋唸佛的狼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七十章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