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進京趕考

九月十四,黃道在北,宜出行。

匆匆地參加過了乏善可陳的鹿鳴宴,匆匆地度過了沒有親人陪伴的重陽節,方仲永就要進京趕考去了。

其實,每當聽到進京趕考這個詞的時候,方仲永都莫名覺得想笑。畢竟,後世方仲永對於進京趕考的所有印象都來自於話本、戲曲或者是志怪雜談。

大略的套路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窮書生,進京趕考,路遇富家小姐,兩人便暗生情愫,一番海誓山盟之後,總會有鼻子上抹着白灰的丑角出來了,或惡霸橫刀奪愛,或惡母嫌貧愛富。

窮書生在小姐嚶嚶嬰的哭泣聲中立下豪言壯語,誓要金榜題名,不負美人恩。後來書生果然高中狀元,回鄉狠狠地打了一幫反面人物的臉,抱得美人歸,來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當然,也有以恐怖故事取勝的。

清人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就多以驚悚悲慘的結局收場。妖怪在臉上畫了張美人的皮啦,鬼怪來誘殺書生啦,哪怕是悽美的小倩,下場也是不太好的,委實讓人對進京趕考途中的豔遇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可能蒲松齡覺得自己反正也沒用進京趕考的機會,就用這些兇殘的鬼怪來嚇唬一下滿腦子不健康思想的舉子。

這些故事裡面的男主角都有一個共同點,也是方仲永最不能理解的地方。您都是要進京考進士的舉人了,雅緻一點的說法是已經成爲士大夫中的一員了,怎麼會缺少僕從、盤纏,以至於淪落到獨自一人寄宿於寺廟之中呢?

有看官說了,你以爲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有後世的技能包可用,可以非常容易地就掙到大錢?

真還別說,古時候的士大夫掙錢還真是挺容易的。

以對待讀書人最苛刻的明朝爲例,有了秀才功名後就可以免除一切的稅收、勞役,成績優異者還有若干米糧供應(廩膳生員每月供米六鬥)。

到了舉人的層次就不得了,雖然《儒林外史》中范進剛一中舉,就有張靜齋送銀子、房子的事不足爲憑,但舉人已經初步具有了爲官的資格。不說冰敬、炭敬等潛規則性質的收入,單隻鄉民們爲了免除苛捐雜稅而投獻的土地,就足夠他錦衣玉食了。因爲官宦的土地是不收稅的,即便每年要白白地送給舉人老爺一些地租,也比自己交稅要划算多了。所以接納投獻並不是士大夫盤剝鄉里,反而是對鄉里鄉親的一種照顧。至於國家因此缺少了大批的稅源,誰管呢?

在識字率不到千分之二的唐宋時期,尤其是在標榜“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趙宋,理論上來說有了共同治理天下資格的士大夫——舉人以上功名者,生活更是富足的不要不要的。

宋代官員的俸祿大體可分爲“正俸”“加俸”“職田”三大類。

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千 (即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千,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祿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數量皆相當可觀,都由政府埋單。這些福利補貼合起來蔚爲壯觀,比月薪高多了。

且以宋朝官制的繁雜,職官、差遣、承襲、加恩等等名目繁多的職務加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絕不是隻爲了名帖上多幾個字的,每一項職務都有相應的薪俸發放。假如清朝按宋朝的標準發工資,就和珅身上的幾十個職務的工資就夠乾隆皇帝喝一壺的了。

沒辦法,趙宋皇帝就是這麼的大方,高薪養廉嘛。所以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別的朝代可能是諷刺貪腐,在宋朝只是事實的簡單陳述而已。

至於陳述宋朝官場“官不聊生”的蘇軾的《寒食帖》中描繪的“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溼葦。”,其實只是對由金領高管變成看門老大爺的極端不適應而已。

史載,蘇軾領了工資後,將百文一串,置於樑上,每天用竹竿挑下一串使用。單純的以購買能力來看,百文大約相當於後世的一百五十塊錢。五六人花用雖不寬裕,衣食還是夠的,只是想回到醇酒佳人、聲色犬馬的生活是不太可能了。所以,方仲永覺得那傢伙有賣慘的嫌疑。

已經榮幸地成爲士大夫一員的方仲永是不差錢的,將近千貫的交子在手,雖不敢說天下我有,但足以保證自己在途中不露宿於荒郊野外,並在京城的生活能夠過得比較愜意了。

雖然可能少了邂逅美人的機會,但方仲永此時已經在絞盡腦汁地思索盡享齊人之福的辦法,豔遇着實是不敢奢求了。所以,晏居厚包了兩艘畫舫,一爲晏氏一家使用,一艘爲方仲永和曾氏兄弟乘坐時,方仲永堅持自己付了船費。

除了有錢,士大夫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有自己的班底,方仲永基本上也已經具備了——仍然是忠叔和李三兩位老熟人。本以爲前來送行的張攀龍會有些不快,誰知張攀龍一句“早就給你預備好了”就把所有的問題解決了。在送給方仲永一百貫交子的“程儀”中還很貼心地夾着忠叔的身契與李三的聘書。

至於大熊,卻是以母親病體未愈不宜遠行爲由暫時拒絕了跟隨。方仲永雖然覺得遺憾,但“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也是非常強大的理由,萬沒有不讓別人盡孝的說法。

方仲永只得對顯得非常羞愧的大熊說:“侍奉母親,乃孝義也,你無須覺得不好意思。若有一天你願尋我,可去晏府打聽我的行蹤。平時也當多多砥礪,莫要就此蹉跎,平白地辜負了你一身所學。我走後,你可去木器行做工,以贍養令堂。若有難處,也可至晏府求助,我已叮囑晏府管事對你多加照拂。”

大熊紅着眼眶道:“公子對在下之恩,必當結草銜環以報!”

方仲永道:“我也不需要你報答什麼,只是覺得當今多事之秋,正是你一展所長之際。你貌似粗豪,實則有勇有謀,若是白白埋沒了實在可惜。你且好自爲之吧!”

心眼這個東西其實是很奇怪的。

想的多了,別人就會說你小心眼,如付船費時晏居厚的評價;想的少了,別人就會說你缺心眼,如曾曄對方仲永花費諸多心思而沒有成功地招攬大熊的評價。

方仲永卻不認爲自己小心眼或者缺心眼。付船費是因爲手中有錢,沒有白白佔人便宜的道理,哪怕是朋友也沒必要在錢財上糾纏不清。以自己準女婿的身份和成功的爲人處世,真到需要錢的時候,不論晏家還是曾家必然會慷慨解囊。

至於對大熊招攬的失敗,只能說,各有所求,或者說自己這支潛力股還沒有變成一路飄紅的績優股,目前還不值得賢才納頭便拜。不是都說了嘛,真正的人才都是傲嬌的,你不來個三顧四顧是輕易不會出山的。

大熊是不是賢才還待考究,忠叔和李三大概是算不上賢才了,也許只能算鹹菜了。偶爾吃一下覺得挺有味道,若是天天吃甚或是當作大菜上桌肯定是不行的了。好在,忠叔勤懇且老於世故,當個管家是足夠了。李三沉穩而狠辣,偶爾做些方公子不方便的勾當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當曾曄奚落方仲永肉包子打狗的時候,孝順的大熊也沒有撈着好。

熟悉的感覺,熟悉的味道,大熊跪在地上,其母正在拿柺杖揍他。

大熊覺得很委屈:“不是您老人家讓我觀察一下方公子的爲人再決定是否投靠,而且您身體不好,我要是跟着方公子進京去了誰來照顧您?”

其母訓斥道:“糊塗!侍奉母親只是小的孝義,重振你林家的門楣纔是大孝。爲娘不願意你過早跟隨方公子,是擔心他效仿吳起吮疽的舊事,以小恩小義拉攏於你,讓你爲他賣命。咱們熊家只剩下你這點骨血,若是輕易折損了你讓娘怎麼活。今天方公子明言是憐惜我兒之才,且又不以你拒絕爲忤,更好生安排了我母子的生活,應是慷慨仁義之輩。我兒白白地錯失了晉身的機遇,豈不可惜?等方公子高中之後,外放爲官之時,你速去投效,務必竭盡心力,鞠躬盡瘁。”

方仲永不知道自己的大度反而讓睿智的熊母反而認定自己是值得投靠的人了,即便知道他也沒工夫理會了。因爲他正在忙一件大事,做魚。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作爲一個長期在飯館打工的僞廚子,方仲永對廚娘端上來的清蒸鯉魚是不屑一顧的。鮮則鮮矣,只是那寡淡的滋味實在是不能讓人胃口大開。糖醋,必須糖醋。

沒有番茄醬,沒關係,反正現在的糖都是紅紅的。用後世家常糖醋魚的做法來上一通,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魚就出鍋了。再配合着油水很足的鮎魚,用油稍微一煎,再上鍋一蒸,鮮嫩爽滑,刺也少,免得扎着我家的惠子。至於誰吃,當然是俺家的惠子吃了,晏居厚、曾曄等,你個大老爺們吃什麼糖醋魚?

想吃魚,水煮魚瞭解一下。

剛好船家撈上一條十來斤的草魚,切成雙飛片,勾芡,魚骨熬湯,做麻辣油。什麼,沒辣椒,用茱萸代替,再多放些花椒去溼氣。幾人圍着鍋子,吃得嘴說話都不利索了。當然,也有可能是麻的。

王氏和晏溶月等一幫女眷吃着糖醋魚、蒸鮎魚,佐些米酒下飯,也是吃得不亦樂乎。

王氏還打趣道:“我們今天都是沾了惠子的光,要不然方公子只怕不會給咱們做這麼好吃的飯菜!”

晏溶月羞道:“哪有!要不讓方公子多做幾條送過來,一人一條就是了。”

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七章 演出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三十章 好字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七章 演出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二章 普通坑人版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四十五章 陷落
第一零一章 愛寶馬的窮少年第五十六章 江南四大才子第八十七章 家有喜事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六十九章 瓊林宴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九十章 二百五與他的朋友們(三)第一三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五六章 夕陽下的那條狗第十六章 事業與愛情的選擇題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一六一章 文盲之中有文豪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一五零章 分贓第四十四章 好漢對好漢第二十六章 有點兒意思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五十九章 初識富貴第一零九章 晏殊的機會來了?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三十二章 滕王閣夜市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三九章 安樂侯第一五四章 最好的祭品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七十章 第一次第七十九章 除暴第一四二章 大雪滿弓刀(一)第一五八章 我要不朽第一三五章 難唸的經第一四一章 恨你一萬年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七十一章 大婚(一)第八十五章 童子軍第一三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豬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七章 演出第六十一章 邊策第七十五章 果然無事第二十一章 小小的山賊第七十六章 離別喜第四十三章 談錢傷感情的朋友第八十三章 沒鹽了?第二十章 驚變第一二二章 皇帝自有他爹管第一二五章 改變世界的男人(二)第三十章 好字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二十八章 四民第九十四章 苦孩子第一零三章 不一樣的煙火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章 草臺班子縣學第四章 你會上廁所嗎?第四十七章 一片幽情冷處濃第八十四章 管理慈幼局的宋押司第十章 寒假作業寫完了嗎?第五十一章 臨江仙第八十一章 有夢想的鹹魚第一二一章 傷敵第九十七章 火燒無憂洞(一)第四十六章 祖墳冒青煙第三十三章 兩個都要了?第一零五章 行爲藝術家第一一零章 天地不仁第二十二章 毒與武第八十六章 推行保甲第十七章 把酒話桑麻第三十章 好字第一四七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第七十八章 禍事第九十三章 仲永懷酒第一零八章 豬、狼、狗第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必備第二十四章 磚頭的用處第一五九章 你要當紈絝第七章 演出第九十九章 穿普拉達的王第八十二章 鹹魚太守第二十三章 不白第四十二章 沒錢有病第一一八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第一四六章 內人與外人第二章 普通坑人版第一四零章 功夫都在戲外第四十五章 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