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出了燕山。

過了燕山又是不同,燕山以南多是漢人,燕山以北,漢人還是佔着多數,但當家作主的不是漢人,而是奚人。對漢人最岐視的非是滿清,也非是女真,更不是西夏。而是元蒙,四種人,元蒙將漢人劃爲第四等,蒙古人將漢人打死了也白打。當然結果也慘,僅幾十年就趕回大漠。最善待漢人的遊牧國家,契丹能排在前面。

若劃分,契丹境內最低賤的乃是生女真人,以及回鶻。漢人與渤海人(熟女真)地位相差無幾,其實真分析,漢人比渤海人地位還要略高。但僅次於契丹族的種族不是漢人,乃是奚人。兩個民族纔是真正的兄弟之族,相當於後來滿清與東部蒙古各族的關係。

於是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

契丹南京道與西京道雖以耕種爲主,可多山地。和平已久,人口增加,產生大量財富,一些契丹貴族貪羨這份富貴,從北向南轉移,進入幽州與西京。但大多數漢族百姓因爲生活壓力,幾大家族的兼併,自耕農開始向北方轉移,有的甚至發展到契丹上京一帶。但這裡土地多是奚族的,地荒了無所謂,山廢了無所謂,可想種他們的地,必須付出沉重的租佃。漢族百姓在這裡生活很貧苦。

鄭朗看了看,沒有作聲。

似乎是優勢,可不知道從哪裡着手。也別說什麼優勢,這裡漢族人生活慣了,反而沒有認爲有什麼不便。宋朝大軍來收回領土,他們照樣舉起武器反抗。

劉六符走過來,指了指羣山滴翠,問道:“行知,我朝山河可壯闊否?”

“劉兄,北方大山黑水雖壯闊,可我還是喜歡南方的精緻。”

“我昨天看了一些史書。當初滎陽鄭家壯大時,乃是配合北魏,才得成爲舉世豪門。”

“是有此事,可我有喜之。也有不喜之。”

“何解。”

“喜之是幾大門閥,使北方漢族文明保留,由是有我朝一統天下,文明朝代出現之根由。不喜之乃是把持太多資源,造成毀滅之禍。”

“我聽聞唐太宗有四分之三鮮卑血脈?”

“是,可他以漢人自居,由是內治。其後子孫多娶漢族女子。已經很難再說唐朝乃是鮮卑王室。不過正是因爲這一點,五姓七家多鄙之。這纔是真正漢人大家族的驕傲。”

劉六符啞然。

郭逵在邊上竊笑,兩人說話皆大有深意,然而交鋒後,劉六符居之下風。

劉菲兒衝劉六符施了一禮。

幸好鄭朗與這四個女子沒有發生關係,否則鄭朗就成了劉六符的晚輩。幾個女子很機警,但鄭朗想套她們的話太容易了,順便問了問。很容易得到她們的身世。果如鄭朗所猜,皆是來到大家族的少女。並且出身不薄,不是庶系。皆是直系出身。劉菲兒便是劉六符的堂侄女。鄭朗也驚訝,想了很久,只有一個原因,一是爲契丹皇帝所迫,二是自己講儒學,漢人大家族應象好,這纔沒有用庶系搪塞。

騎馬行了幾步,劉六符嘆息一聲。

鄭朗就當沒有聽到,雖然爲了契丹鬆懈,虛與委蛇。做一些退讓,可有的底線必須堅持。

也不能退讓太多,遼興宗從長春河返回幽州,才真正交鋒,時間不過兩個月,現在就做大步退讓。下面怎麼辦?

但一步步給他們一些留戀的想法。

大隊人馬來到永安山北的清涼河畔,紮下大營。避署開始。

幾天後,耶律洪基來到鄭朗的帳蓬,對鄭朗說道:“鄭相公,陪我出去打獵如何?”

鄭朗與郭逵默契地使了一個眼色,沒有多猶豫,答道:“好。”

他們剛離開,一行人風塵僕僕地來到永安山,是曾公亮一行。趙禎下詔命後,曾公亮也擔心鄭朗的安危,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趕到契丹。來到幽州後,契丹伴接使讓他們到驛館休息。被曾公亮拒絕,他們又立即來到永安山。

遼興宗讓他們坐下,說道:“國書朕已派人轉交給了鄭朗。”

“陛下,鄭相公人呢?”

“很不湊巧,他似乎陪樑王打獵去了,具體的朕也不清楚,但軍營裡還留有兩名侍衛,你去問一問情況吧。”

曾公亮沒多想,來到旁邊的一個大號帳蓬,契丹對鄭朗很慎重,雖是住在帳蓬,但帳蓬裡應有盡有,什麼都不缺,十分奢侈。未等曾公亮問話,張海大聲問道:“楊洗,王嗣行,鄭相公人呢?”

“鄭相公陪樑王出去狩獵。”

“什麼時候回來?”

看到張海搶自己的問話,曾公亮沒有生氣,這是護主的表現,是義氣。

“張都頭,我們也不知道,但鄭相公臨行前吩咐過我們,這一行出去會很久。”

“怎麼會很久?”曾公亮不解地問。

王嗣行答道:“屬下不知,但聽鄭相公對樑王說過一句話,想要做好皇帝,必須視察民情,瞭解百姓疾苦,因此借狩獵的名義,各處走一走。曾學生,你問四位小娘子吧,她們應更清楚。”

“四個小娘子?”

“是鄭相公新收的四個小妾。”

曾公亮臉色一變,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教契丹太子儒學問題不大,儒學在宋朝還沒有搞清楚呢,況且契丹,可以東講,或者西講。但教導契丹太子知道民間疾苦,那很不好的。收四個小妾更不對,別人可以,鄭朗不行,你可是君子兩大的領袖,一舉一動,多少人在看着?

“她們在何處?”

“就在裡面,曾學士,請稍等,”楊洗叩了叩珠簾,說道:“四位娘子,我朝來使,請出來相見。”

四個少女,應是少婦,都是少婦打扮。穿着皆是宋朝婦人的衣服,連頭髮皆梳着宋朝的高貝髻。然個個皆是美貌出衆,連舉手頭足之間,動作都十分婉約。

曾公亮更加皺眉頭了:“你們是……”

“見過宋使。奴婢們是鄭相公的侍妾。”

曾公亮不悅地問楊洗:“楊侍衛,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大約快有二十天,鄭相公在幽州進皇宮替樑王授學,回來後便帶來四位小娘子。”

“聽說鄭相公做了契丹的太傅?”

“曾學士,何來此言?鄭相公連科舉都不敢答應,怎麼敢做契丹的太傅?”

曾公亮神情稍稍化解,但下一句又讓他再次不悅。楊洗又道:“契丹樑王溫文爾雅,還有魏國公家的一個美貌小娘子,叫什麼來着?”

“叫蕭觀音,”劉菲兒在邊上說道。

“對,叫蕭觀音,兩人頗有資持,鄭相公憐惜其才,對兩人悉心教導。但並沒有做什麼越制的事。”

“胡鬧!”曾公亮悶哼一聲,即便不是太傅,對契丹皇太子也不能悉心教導。況且還有魏國公家美貌的小娘子,什麼烏七八糟。忽然冷靜下來,鄭朗可不是這種人,這樣做有原因的,肯定有其他的真相,於是問道:“四位小娘子,鄭相公什麼時間返回?”

張九月欠了一禮,說道:“宋使,恐怕讓你失望。這一行鄭相公本意是帶樑王到處視察,到什麼地方奴婢也不知。他在臨行前對奴婢說過,這一行有可能要很多天,有可能兩個月三個月?”

“豈不是誤了科舉?”

“科舉本是陛下相請,然陛下已來永安山避署,鄭相公多半不會前去主持科舉。”

根本就沒有問出什麼,即便問出的。也不是什麼好消息,若是將今天聽到的帶回京城,曾公亮心中能想像的,還不知道會使鄭朗受到多少攻擊。無奈,只好再次請求拜見遼興宗。

遼興宗很客氣的接待,見面問道:“見到鄭朗嗎?”

“沒有,我們前來是刻意見鄭相公,請求陛下派人將鄭相公找回來。”

“準。”

曾公亮退下,遼興宗與幾個親信大臣相視大笑。他也不想與宋朝直接撕破臉皮,畢竟一年五十萬,對契丹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有其他方法,一步步使鄭朗走上不歸路。鄭朗是聰明,可再聰明只是一個人,能有自己這麼多大臣對手麼?

“跟朕來,”遼興宗說道。

來到鄭朗所在的帳蓬,楊洗與王嗣行伏下行禮。

“起來吧,你們做得很好,等完成這個差事後,朕會重重有賞。”

鄭朗與郭逵最擔心的事發生,久在契丹,雖是精挑細選而來,契丹存心收買,還會有人背叛的。況且武將可憐的地位,不要說小兵了。

遼興宗又問道:“鄭朗究竟有什麼打算?”

他也弄不清楚,過了這麼久,從未看到鄭朗有什麼擔心,派劉六符等人試探,又絕沒有投誠之心,感到心中有些不對勁。

“稟陛下,我們職位低,恐怕只有郭將軍才知道內情,但偶爾留心旁聽,聽到鄭相公說什麼還要一年時間,還有什麼趙忠,另外對我們也曾暗示,不用擔心,雖呆的時間會很長,最終會返回南朝。其他的就不得而知。”

“一年?”

“大約是一年後鄭相公有什麼安排。”

“趙忠是誰?”

“一個蕃將,”楊洗本來想說女直(避耶律宗真的諱,契丹將女真改成女直),可想想不大可能,這些女真奴隸是買來的,能買到奴隸,不可能買下各個部族。似乎契丹正在收攏這些女真人,說了,引起一些麻煩,對自己不利,於是隱忍不說。

遼興宗也沒有在意,西北戰役,宋朝多用蕃兵蕃將,然後看着四名少女,問:“鄭朗有沒有與你們同房?”

“沒有,”四個少女幽怨地說,每每看到鄭朗的風采,心中豔羨,聽到被派來服侍鄭朗,每個人心中很開心,可是鄭朗不解風情,碰都不碰她們一下。

“難道你們不讓他滿意?”

“奴婢們也不知。”

“這樣,如果你們成爲鄭朗的小妾,賞你們千金,婦爵。”畢竟是皇帝,不大好說明,話外之音,你們使出你們渾身的手段勾引鄭朗吧,誰讓他心動,就對誰重重有賞。

“謝過陛下。”

遼興宗從帳蓬退出,向北府宰相蕭阿剌問道:“蕭卿,你說一年後此子能用什麼計策返回南朝?”

蕭阿剌搖了搖頭,那有那容易的,除非鄭朗插翅膀飛,飛還要飛得高,否則都讓萬箭射落下來。遼興宗摸着鬍子,他自己想,也想不明白。

劉六符湊上前來說道:“想要掏出鄭朗的話,還是從四個女子身上突破。”

“朕也是這樣想的,可此子乃是君子,不被美色誘惑,朕圖奈之何?”

劉六符說道:“臣都有一個辦法。”

“是何計策?”

“當時挑選的時候,因爲此子正派,所挑選的皆是處子。用意雖好,勾媚不足。恐怕她們自己對房事都不大懂,所以臣認爲請一些婦人教導一些房中術。”

蕭阿剌等人皆笑。

“此外,可在適當的時候,使用一些藥物,這樣此子越陷越深……”

若是在宋朝,劉六符出了這個計謀,會讓大臣們噴死,但在契丹無所謂,遼興宗大喜,說道:“應如此,劉卿,你派手下去幽州請幾個有名的妓子,過來教導這幾女。”

“喏。”

遼興宗又看着遠方,說道:“不知此次宋使回去後,南朝君臣聽聞,會作如何感想?”

幾個大臣全部微笑。

遼興宗說道:“一年,朕就給此子一年時間,若一年後還不歸降,朕也不大好向南朝交待,只能殺之!”

在這一刻,他才恢復了契丹人的狼性,暴戾的聲音傳出來,驚起幾隻烏雀,驚謊地飛向遠處。

安扎宋使的帳蓬裡愁雲密佈。

崔嫺向吳育推薦的人選,恰恰也是趙禎心中的人選。曾公亮低調,不樹黨,幾方人對他不惡。與鄭朗又有着密切的關係。

而且趙禎想法很包容,想逃出來,做一些不過份的越制事,亦無不妥。出使的人必須與鄭朗有親密關係,替鄭朗掩蓋。當然,這想法不能說出來的。他也被大臣口水噴怕了。

吳育前面提出曾公亮,後面立即派曾公亮爲使。於國書挾帶詔書,準鄭朗便宜行事。只要不過份,自己看着辦,這是朕同意的。但這一行主要還是摸清鄭朗一些想法,契丹的動態,再假意的交涉一番,替鄭朗掩護。

可今天來,種種消息太不利了。

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38章 謝絕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八百三十章 水貨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77章 歉書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第337章 窟五百章 老大一第154章 冤(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235章 割(四)第279章 天下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四百十八章 鳳凰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93章 講仁(一)四百三十六章 和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4章 第一米第342章 相公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64章 天堂(下)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79章 擋箭牌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54章 鳴天下(三)第325章 小魔女(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268章 戲法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02章 大家(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87章 潔字(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148章 銅錢第94章 講仁(二)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175章 興趣第241章 黎明第240章 出手(下)第277章 無敵(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267章 草棉子
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38章 謝絕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八百三十章 水貨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三百七十二章 太子絞肉機一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206章 大三元(二)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第77章 歉書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第337章 窟五百章 老大一第154章 冤(上)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235章 割(四)第279章 天下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四百十八章 鳳凰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93章 講仁(一)四百三十六章 和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第4章 第一米第342章 相公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31章 好多老浪花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64章 天堂(下)第209章 大三元(五)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第79章 擋箭牌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八百二十八章 笑第54章 鳴天下(三)第325章 小魔女(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268章 戲法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350章 在路上(六)第102章 大家(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87章 潔字(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148章 銅錢第94章 講仁(二)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七百八十五章 小重山三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175章 興趣第241章 黎明第240章 出手(下)第277章 無敵(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267章 草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