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呂夷簡

二十五萬緡錢,遠不是二十五萬緡錢那麼簡單。

鄭朗說足矣,那就二十五萬緡錢,賈昌朝寫好書奏,送回京城。

然而過大半天后,蔡襄狐疑地問:“是不是太少?”

這等大事,王昭明與曹修睦也過來旁聽,要向趙禎稟報的。

王昭明問:“爲什麼少了?”

“災民不是去年移居的百姓,他們是真正九等戶,過冬的衣服、被子、生活用具以及農具,你們算一算。”

去年五等戶至少有幾牀破麻被,幾件破衣服遮一遮寒,家中簡單生活用品還是有的,不然以前怎麼度日?即便差了農具,也不會全部差,所以官府稍稍貸一些款子,秋後基本還上。

這些赤貧戶幾乎一樣沒有,連幾件單薄的衣服,那天晚上慌亂之下,四分之一的百姓因爲船燒掉,一無所有。這得花多少錢?還要讓朝中大臣說不出話,有可能二十萬緡錢就沒有了。剩下五萬緡錢做什麼,三萬七千六百餘人!

賈昌朝不解道:“他說呂相公也知道。”

“不管,”宋庠懶得煩惱,這幾人沒有事爲二十五萬緡錢,能將幾萬災民一拖幾個月,能的,咱一個惹不起,做實事吧。災民要逐一向太平州移交,還有查案子。

天啊,讓我寫寫奏摺,可以寫得天花亂墜,但什麼時候查過案子!

大宋鬱悶,京城一干大佬更鬱悶。

看到賈昌朝的奏摺,幾位大佬臉上黑雲飄飄,哪裡是二十五萬緡錢,這是隔着一千多裡的時空,伸來如來巨掌,左一個右一個在扇他們大耳瓜子。呂夷簡一臉白臉活活氣青,咬牙切齒地說:“批!”

一百萬緡錢,五十萬緡錢,還能找一個理由,說國庫緊張,二十五萬緡能不批麼?

開始等着某些人羅嗦!

果然看到這二十五萬,范仲淹發出憤怒的吼叫。

當年修海堤他不知,財政不是他經手的,可發四州百姓,淹死百姓的善後,接着開耕與免稅,豈止二十五萬緡錢?就是在蘇州開挖了幾條新河疏水,錢與糧也花掉十幾萬緡錢。

鄭朗是良臣。

財政這麼緊,只向國家討要二十五萬緡錢,不是良臣是什麼臣?

鄭朗是良臣,另外一個人更是小人,居然爲二十五萬緡錢,僅是鄭朗貢獻出來兩個絲織作監三四年的收入,就將幾萬災民一拖幾個月,好一個東府,好一箇中書,好一個宰相!

立即彈劾呂夷簡。

趙禎隱約感到此事不是范仲淹說的那樣,可另一邊接到王昭明的疏奏,鄭朗也說過,估計呂夷簡會猜到他最多討要五十萬緡錢,最少會討要二十幾萬緡錢,事實呂夷簡給賈昌朝的命令最大限度正是五十萬緡錢。

此事就不對了,這個錢如果中書爲難,朕省一省,也能省出來。

將呂夷簡、王曾、宋綬、王隨一干東府重要官員喊來,不僅是呂夷簡一個人的錯誤,整個東府這次都有了錯。

聽到趙禎的責問,呂夷簡鐵青着臉說:“臣原以爲他興師動衆,會向朝廷討要一百萬緡錢,不然不會如此。但也沒有想到……”

開不了口。

“爲何你說五十萬緡?”

“擠一擠,五十萬緡他應當夠的,不是別人,他是一位能吏。”憋悶之下,沒有辦法回答,只好承認鄭朗是能吏。

“爲什麼只討要二十五萬緡?”

“不夠,”此事與范仲淹無關,所以一個勁的大叫直臣良臣,東府的人全是壞蛋。可是王曾與呂夷簡經手的,知道這些災民底細,王曾又道:“聽臣算一算。”

將太平州的收入、支出,以及災民的開支,一一算給趙禎聽。

要麼節約六圩,僅開兩圩三圩,將成本省下來,那樣災民更不好安排。要麼加開圩,支出卻會更大。怎麼算怎麼不合理。這也變相地在替東府解釋,不是我們有意要這樣,當時也擔心鄭朗藉此大開口,勒索朝廷。

趙禎聽着王曾一筆筆算賬,最後也糊塗了,讓東府幾個官員退下去,不大放心,派人詢問鄭朗,鄭朗答道,足矣。少了不行,多了不要。

趙禎更糊塗,於是問范仲淹,用意不是讓他攻擊呂夷簡的,一年多來冷眼旁觀,反而他看得很清楚,某些時候呂夷簡確實在做實事。是因爲范仲淹經過兩次水利,知道具體的開支。

沒有想到范仲淹聽後道:“鄭朗說呂夷簡知道,呂夷簡肯定知道。”

“範卿,何來此言?”

“鄭朗教育幾個學生與衆不同,他是有意替朝廷培養幾個良臣。”

趙禎額首,不是隱秘事,幾個學生差一點使他教成了幾個小怪物。

“平時他多與學生商議國家大事,培養他們未來,還有一個管事的在身邊。”

明白了,鄭朗有什麼計劃,肯定與呂夷簡的三公子說的,就算他是鄭朗學生,兩不相幫,還有一個管事的,能不向呂夷簡會報。王曾不知道,呂夷簡必然知道。所以鄭朗說了一句,以呂相公的權操之術,會算到我的需要。

趙禎對呂夷簡終於有些不快起來。

很快呂夷簡得知。

在家中差一點氣背過氣,坐下來想了一想。這兩人,那一個都不好對付。

那個鄭家子,通過三叔子的信,知道他的稟性,軟硬不吃,並且容易滿足,功、名、利、祿,要求不高,赴任後甚至從家裡面掏錢出來墊給州府,爲圈圩能吃苦的住在圩堤上。直臣還貪圖一個清名,但是他寧肯讓人恥笑了幾年敗家子,居然不辨一聲。貪的僅是才學,又是自己不能給的。

除非自己利用手段將他家那個作坊關上,成麼?就是關上,以此子智慧,還能使出另外正大光明的手段,使他合法的斂財。

不好對付!

鄭家子好一點,自己這次吃了一個悶心的虧,幾乎是自找的。只要不爲難他,似乎此子也不想爲難自己。然而另一個人,自己就是不爲難他,他也要爲難自己。

苦思冥想,鄭家子放在一邊,先想范仲淹。

這個災星天天在皇帝耳邊吹風,吹到最後自己會倒大黴。

讓他想了好幾個時辰,忽然想到一個主意。

第二天上朝後,他提了一議,讓范仲淹擔任開封府尹。聽到他這個提議,王曾與其他諸臣驚得差一點雷倒。

呂夷簡有苦難言,奶奶的,範大先生,我惹不起你,巴結你,成麼?讓你從小小的待制一下子跳到開封府尹,你這一回能放過我了嗎?

……外人看很是不錯,鄭朗以一己之力單挑中書大佬,雖然小虧,用了一個二十五萬緡錢,在呂夷簡小傷口上狠撒了一把鹽,大家應是扯平。

比如龐籍,力挑李迪,背後有呂夷簡暗中支持,同樣不是流貶出去?

想與大佬們力敵,一點虧不吃,怎麼可能呢?

可是鄭朗很鬱悶,回到家中,坐在牀上,禪定入坐,一坐三天,這纔將心頭一口鬱氣散去。

走出來時,外面急得跳腳,趙通判看到他出來,連忙迎過來道:“鄭知州,錢不夠啊。”

“什麼錢不夠?”

“災民的錢。”

撥起來很快的,呂夷簡直接從江寧府直接調來秋稅,很快就可以支付。命令還未下來,然而趙通判也在家裡左算右算,感到差得太多,找上門來。

“趙通判,夠了。”

“真不夠。”

“真夠了,不能指望朝廷,若是指望朝廷,給五十萬緡錢,還是不夠。”

“那……”趙通判也納悶起來。

“但必須先有朝廷二十五萬緡錢,不然錢就來不了。”

趙通判眼睛茫然,難道朝廷的錢過來後,能生兒子生孫子,變出一大堆錢出來?或者鄭朗自己經商,更不可能。

“放心吧,我要出去,州務你替我繼續看好,災民更不能疏忽大意。”

“好,”趙通判五味雜陳地看着鄭朗帶着兩個小妾又離開州城,然後問幾個學生:“你們可否知道鄭知州錢從何來?”

幾個學生皆搖頭,同樣眼中一副茫然。

坐在船上,江杏兒也好奇地問:“官人,是怎麼回事?”

“暫時我不想說,”鄭朗怏怏不樂地說道。

不管怎麼說,二十五萬緡錢是少了,讓他手中很緊張。

鄭朗去看了看新圩選址,但傳來的消息更讓趙通判心驚肉跳,鄭朗不僅是看那個六圩,還看了其他湖澤之地,也就是他有可有無的未來幾個中型圩田。這也是一個解決辦法,不然三萬多百姓往哪裡安置呢?

可是趙通判更不解,錢本來就不夠,再開新圩,錢怎麼辦?

災民挨戶過續完畢,鄭朗再次回來,趙通判道:“鄭知州,你看了新圩。”

“嗯。”

“我是指除了那六圩之外的圩。”

“嗯。”

“鄭知州,你有何打算?”

“我仔細的計算了一下勞力,若來得及,還能開三個中型圩,大約能拓地一千餘頃。”

“錢啊。”

“嗯。”

“鄭知州,勞力是夠了,可錢不夠,並且就是一千餘頃,也安排不了七千戶百姓。”

“嗯。”

趙通判被華麗麗的打敗,道:“鄭知州,能不能告訴我你有什麼詳細的計劃安排?”

“不能說,時機未到,不過你來了正好,我們一道辦一件事。”將趙通判帶到災棚前。都是簡易的災棚,僅能遮一下寒風苦雨,一切爲了節約成本,畢竟不是正式居住之所。

鄭朗看着災民,讓衙役在裡面挑了一些代表過來,對他們說道:“本官收了朝廷二十五萬緡錢,也答應過朝廷給你們一個好日子。”

這些災民不吭聲。

鄭朗說道:“一個好日子,包括你們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還有未來的一條生活道路。各位自己算一下,得花多少錢。”

至少得讓災民領情。

一把火燒得,讓災民對自己十分冷漠,繼續保持這種態度,下面的工作不大好安排。

兩百多個災民算了一下,臉色變得慎重。

鄭朗又繼續道:“本官只能指一條道路給你們,能不能幸福,還要你們雙手創造。過後,我會分批讓你們去景民兩圩自己看一看,問一問哪裡百姓是如何創造幸福的。”

不能聽朝廷,甚至大宋他們鼓吹,你們一來,良田有了,衣服有了,住的有了,吃的有了,好象這裡到處是金山銀山。

繼續說:“你們在戶冊上全部登記,自今天起,就正式是太平州百姓。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是你們自願去做工,或者做佃農,那與本官無關,若不想就配合我。你們回去說一說,願意出去做工或者做佃農的,請走出來,不願意的,從今天起,必須聽我的安排。”

讓他們回去,一一傳達下去。

過半天又走出來十幾個人,問道:“請問鄭知州,未來如何安排我們?”

又有人問道:“我們能不能分到圩田?”

“無從奉告,你們離開還來得及,若一個時辰後再不離開,本官就當你們默認。以後不聽安排,這裡有朝廷翰林學士兼給陛下寫詔書的知制誥,有給陛下說書講經義的崇文殿說書,還有臺臣知諫,宮中的內侍,本官只能放任你們自生自滅。”

“知州是說聽你的話,就有好日子?”

“我只給你們指一條路,好日子是你們雙手創造出來的,難道我剛纔說得不清楚?”

蔡襄低聲說道:“鄭知州,會嚇着他們。”

鄭朗皺皺眉,不悅道:“你們能看到什麼?在太平州我會下一步好棋,就因爲你們,好棋變成了壞棋。”

不想辨,讓十幾人再次回去,將趙通判喊來,說道:“有些四等戶與少量五等戶的地要售,拿五萬緡錢,將他們的地全部收下來。”

大局乃定,太平州百姓歡聲一片,不管怎麼說,知州還是那個知州,發展還是那個發展,六圩開始測量,於是陸續的有人出售自己田地。也就是那五千戶百姓,一些四等戶,還有一些五等戶,手中田地多者接五十畝,少者僅幾畝地。這些地租不易管理,帶又不象房屋,拆一拆,用船一裝,裝進新圩重新蓋一間房屋,也不象桑樹,春天到來遷移一下,也可以成活。於是大肆賣地。

他們賣可以,得有人要。

這麼多地出售,地價一下子壓下來。有的良田一畝不足兩緡錢,坡地僅值幾百文。

喊低可以,你們不賣,明年就是荒廢了,還得交地稅。

有的出手,有的在繼續僵持。

這時買真的很便宜,但官府去買……蔡襄狐疑地問:“鄭知州,爲什麼要買。”

“不買他們怎麼辦?”鄭朗手一指災民。

行啊,可你到哪裡弄出這麼多錢。趙通判嚅嚅道:“不好吧。”

“聽我的沒錯。”

趙通判只好吩咐下去。

過了一個時辰後,有的災民走出來,看看人少,又走回去。鄭朗對大宋與賈昌朝說道:“我已經說過多次,以後他們不聽調動,自生自滅,與我也沒有關係。”

說完帶了幾名衙役與小吏重新上船,再次離開。

鄭朗的種種,讓宋庠與賈昌朝、蔡襄、曹修睦、王昭明全部是一頭霧水,沒有一個人能看得懂。

接下來趙通判陸續地帶着災民到兩圩看了一看,讓他們自己打聽詢問。

再用船接回來。

秋水漸漸平下去。

江寧送來二十五萬緡錢,有的是錢,有的是帛,摺合在一起算的。

可是太平州第一筆鉅款也飛了出去,重新變成土地回到官府。趙通判這才接到鄭朗從遠處下來的一份命令,讓他將這些土地通過交換,集中在幾個片,然後翻耕,留作冬天凍酥。

接到命令後,趙通判眼睛亮了一亮,可再想,還是有許多地方想不明白。

秋天到了最深處,樹葉開始凋零。

忽然太平州碼頭上來了一艘艘船隻,船隻泊好,船上的人將一件件箱子搬上了岸,箱子裡面是秋冬衣服。搬完象小山一樣的箱子後,走出來一個領首模樣的中年人,對維護秩序的衙差說道:“麻煩差哥子通知一下你們的趙通判。”

趙通判不知究裡,走過來問:“你找某有何事?”

來者不答,拿出一份清單遞到趙通判手中,清單寫了衣服的件數,一個災民三套換洗衣服,包括冬衣、裡衣、秋衣,以及採購地點,與總計六萬一千多緡的花費。然後說道:“趙通判,請清點一下數量。”

“你們是……”

“不管我們是什麼人,你派人覈對一下數量,我們還要回去。”

趙通判派人數了一下數量,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又問:“你們是什麼人,爲何送這些衣服過來?”

來人還是笑笑不答,上船離去。

宋庠正在四處查案子,更苦逼,所有衙役與官吏全在忙碌,他都找不到什麼人手協助,聞聽此事趕來,問:“怎麼回事?”

趙通判看着歡呼的災民,苦笑一下道:“我也不知。”

話音未了,又是幾艘船隻過來,停下來,又往岸上搬東西,這一回換了花樣,是各種冬葛被與冬麻被,一人一條,搬好再次遞上一份清單,上面註明採購地點以及價錢,五萬兩千多緡錢。

不是很貴,每一條被子質量雖不能比綢緞絨被與毛氈相比,可質量也不差,並且很厚實,三萬多條,一條才一緡來錢,很公道的價格。可是趙通判將來人攔住,懷疑地問:“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送東西的人。”又笑了笑,帶着夥計上船離開。

聽着災民更大的歡呼聲,蔡襄與賈昌朝也走過來,問原因,然而趙通判與宋庠幾乎有些抓狂。

這些船離開不久,又有一批船駛過來,再次搬東西,鍋碗瓢盆,榻椅帳臺,十分標準的一家生活用品,幾乎全部備齊。當然清單更嚇人,九萬六千緡。

“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送東西的人。”

“你不說本官不讓你們離開。”

“我們是好心送東西的人,趙通判,聽說你也是一個好官,不會不講道理。”

一個好官擊中趙通判柔弱的內心,差一點淚流滿面,當了二十多年的官,終於有人肯承認他是好官了。既然是好官,不能做出無禮的舉動,只好放他上船。

船離開港口,漸行漸遠。

衙役在分配物品,逐一發放到災民手中,災民歡喜的一個個狂呼。

可是幾個官員大眼瞪着小眼,送東西過來,可以解釋,有可能是鄭朗的安排,關健州庫裡的錢帛一文沒有動,不可能鄭朗嘴皮子動一動,就會有許多大戶人家賒二十萬緡錢的東西給太平州。

換呂夷簡前來,也不可能做得到!就是有人肯賒,以後要還的。少鄭朗敢賒,這麼多鄭朗敢賒麼?

幾個官吏站在港口處,看着那一點點白帆越行越遠,相視一眼,不知說什麼好。長那麼大,聽過或者看過許多古怪的事,但從來沒有今天這麼古怪。

第147章 狼變羊第301章 拼爹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276章 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八百二十七章八百零三章 道心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191章 橄欖枝第65章 對眼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796章 二更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121章 喜訊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288章 狐威(中)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94章 送(下)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142章 問一(四)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02章 殺雞(上)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356章 猙獰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96章 講仁(四)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285章 白蛇傳(上)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五百十四章 糖果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143章 問一(五)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第216章 官人,小心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114章 粉琴第328章 光榮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十三章 捅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176章 幸福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96章 折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69章 王老虎第57章 道(一)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24章 小魔女(上)九百零六章 資敵
第147章 狼變羊第301章 拼爹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276章 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八百二十七章八百零三章 道心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191章 橄欖枝第65章 對眼五百十四章 糖果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796章 二更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121章 喜訊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288章 狐威(中)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94章 送(下)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142章 問一(四)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02章 殺雞(上)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第356章 猙獰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96章 講仁(四)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263章 悲絲(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285章 白蛇傳(上)五百十八章 五問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九百十三章 打壓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五百十四章 糖果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第143章 問一(五)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第216章 官人,小心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114章 粉琴第328章 光榮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十三章 捅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176章 幸福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第196章 折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第69章 王老虎第57章 道(一)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24章 小魔女(上)九百零六章 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