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

案子肯定很大了,但不能看表面現象。

第一它起源於資州,發生在瀘州,也就是後世的內江到宜賓一線,站在後人的角度,這一地區文明應當算是很發達的。但現在不是後世,而是在宋代,這裡蠻漢雜居,管轄區也屬於梓州路,鄭朗所說的夔峽四路,其實是三路,成都府路不算,儘管成都西側也有大量羈縻地帶,不過情況是比較好的。四路而是指其他三路,利州路算一半,梓州路算一大半,夔州路是全部。資州就屬於梓州路,即便後世還能看到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在這一地區。因此朝廷管理力度不是很嚴格,時常發生兇殺事件。

也就是說若它發生在中原或者東南,這件案子有可能登天了,但發生在梓州路地區,所有官員心中標尺要求會自動下降。

引起朝廷重視,還要感到李順與王小波,兩人起義原因就是因爲中小茶商因朝廷專營,利益受到傷害,這才造反起義。起義壯大原因乃是王全斌入蜀後的殘忍殺戳,導致巴蜀百姓不服。

因此以後朝廷對巴蜀很是重視,幾乎每一個派向巴蜀益州知州幾乎都是朝廷的頭等良吏,甚至四川傳出儂智高將北侵時,朝廷不顧張方平正在理財,匆匆忙忙地將張方平調到四川。

若是沒有牽連到資州知州,盧家,頂多就是一件兇殺案罷了。

第二件事就是周姓茶商告發的用意。

這個又要從商稅說起。

新商稅推出之前,朝廷也有防禦措施,朝廷以前明文規訂,有敢藏匿物貨爲官司所捕獲,沒其三分之一,仍以其半與捕者或告人。只要捉到了,將其物貨三分之一沒收,給捕快與舉報人,做爲獎勵。

實際情況執行得不好。天聖元年,杭州富陽民蔣澤等人舉報大商人沈贊偷稅,官府派人對其抓捕,將其販運的一百八十幾匹上等婺州羅沒納入官,支給賞錢。按理婺州羅一匹在兩貫多,也就是蔣澤等人可以賞錢兩百多貫。執行時不是如此,省司官員看過此案後,重新判決。婺州羅客(指沈贊)沿途偷稅,盡納入官,即無條件支告人賞錢,欲依條支給,數多不得過一百貫,從之。

爲什麼如此。朝廷同樣痛恨偷稅現象,若是無權無勢,執行力度會從嚴。不過朝廷憎恨舉報,認爲有傷民風,因此一百貫乃是上限。僅是一百貫錢,誰願意冒風險得到這些大賈。資州殺人滅口,江東兩浙多半不會,可得罪了這些有錢有勢的大賈,天知道以後他們怎麼報復。由是商稅銳減。爲了彌補商稅,天聖二年又做了新規訂,婚姻所用的聘禮物色匹帛,如在本州縣內,可以免納商稅,若到其他州縣,即依例收稅,所在不得出聘禮公驗。當然,執行的結果只是針對那些無權無勢的人。鄭朗迎取崔嫺。也未看到那一個官吏前來徵什麼稅務。

一個一百貫上限。舉報人漸漸消失,慶曆時最高將商稅斂到兩千三百萬貫。別當真,權貴利益受到的傷害很小,悲催的依然是中小商人,甚至小攤小販。

鄭朗改革商稅時,重新確立了舉報制度,奢侈品舉報驗實者,就此貨物實價罰款一百倍,那怕以前偷掉一千倍數量,也是一百倍,或者初犯,還是一百倍。以前不究,省得越理越亂,捉不到幸運,捉到了就倒黴。可奢侈品更容易偷稅,故起步價乃是一千緡。舉報人查驗得實後,能得錢一半之數,起步價是五百緡,不作上限,若是罰了一萬緡,就能得五千緡。

普通貨物偷稅同樣很嚴厲,不僅是罰沒,而是按照等級,同樣分爲三等,分別罰兩倍、三倍、四倍之數,舉報人仍得一半。正是因爲這個森嚴的罰沒制度與舉報制度,朝廷名義上的商稅減少,實際商稅卻在增加。從制度上來說,有效地保護了中小商人,但這一來,大商人會易被盯上,他們每次販運物貨數量非同小可,只要罰一次,舉報人就會得錢無數,新商稅法本身有許多積極意義,但就是這個舉報制度,引起很大的爭議與反對聲。

實際執行時,鄭朗並沒有催促,相反的,默契地示意,大家清查時稍稍收斂一點,以減少爭議聲。還有舉報的人,對象乃是無權勢的人,真正有身份地位的人,誰敢得罪啊。正是因爲如此,新商稅法爭議聲漸漸平息了。罰沒的,沒有身份地位,想鬧事都不大可能。

周姓商人居然不顧盧家有人在朝堂擔任中等京官,居然敢舉報,普通人認爲他是想錢想瘋了,但讓鄭朗看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那就是兩字,反抗!

這肯定是好情況。

不過鄭朗不敢說出來,剛剛說的一句話,非是爲了鼓勵什麼,那是找抽的。讓這種情況慢慢發展,就象格物學一樣,一個是朝廷,一個是鄭家莊,現在的鄭鎮,俺不想用格物學代替儒學,相反的,一直將儒學看得很重,兩處,讓它自由發展。

說出來的原因,還是爲了錢,與王安石一樣,想到財政,鄭朗也快得錢魔了。

曾公亮凝眉,說道:“行知,朝廷已經嚴查了。”

“嚴查,那是那個船伕僥倖逃了出來,若沒有逃出來呢?”

趙頊問道:“行知是指何?”

“不是嚴查,臣看到許多問題,爲了杜絕這一現象,陛下請下詔,各地官員不得對舉報商人進行包庇,若有,輕者降職三級,若是導致毆打乃至殺人現象者,免去所有官職,永不錄用。若是各路監察司官員包庇,無論輕重,一律免其所有職務,永不錄用。”

“是啊,僅是爲了一些錢帛,居然出了五條人命,何等殘忍!准奏!”

“另請陛下準臣奏,臣本來準備退出三司之職,可商稅居然出了此等大案,臣懇求陛下讓臣再兼知三司使一年時間。”

“行知,我只怕一是有損名風,二是自此又多事矣。”曾公亮說道。

鄭朗兼三司使,大家先歡迎的,他不兼三司使,相反的,大家反而不放心了。曾公亮就怕下面又亂了,他這種想法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前面一說完,後面一起附和。

“明仲,這就是所謂的民風?”鄭朗拿着案卷說道。又道:“前年推出新商稅法,防止避稅,設立嚴厲的罰沒制度,由是商稅增加,我也怕自此多事,故制度雖嚴。執行卻十分寬鬆。由是去年商稅名增實減,今年情況更惡劣。這使我想到祥符二年林特實施茶法,一度使茶法收錢從前年的七十三萬緡增至七百萬緡,由是實興利以除害,亦贍國而濟民,但隨後在官吏與豪強默契的聯手下,不斷地增加茶引,使林特茶法破壞,到了天禧二年僅短短數年時間。官商勾結,丁謂氣憤之下,上書說邊糴才五十萬,而東南三百六十萬茶利盡歸商賈,到了天禧五年,朝廷實得茶利僅五萬緡,實際再拋除人力成本,已經嚴重虧本。商稅前年猛增,我示意執行務必寬平。去年名增實減。今年僅四個月,就減少近百萬緡收益。兩者何其相似?”

前四個月虧空近百萬緡,不能作常年數,可能全年會虧空兩百萬,可能會一百萬,但肯定一條,不可能與去年持平了。這個劇烈滑坡的速度,似乎是與真宗末年茶法相似。

但是不可能的,中小商人永遠是逃不過去,即便下滑,也不會滑出一千萬以下。然而鄭朗缺錢用啊,並且周姓茶商的做法,讓他隱隱看到一份可喜的一面,爲什麼不保護這個萌芽成長?

又說道:“明仲,至於爭執,非是我想爭執,然我示意地方官吏執行寬平,寬平了,可這些人卻立即對朝廷緊逼。讓我怎麼謙讓?說爭執,我還是不想爭執,若不害怕爭執,有兩條,第一條不準士大夫與其家人行商。第二條,從源頭抓起,不僅販運避稅者懲罰,購買避稅貨物者也進行懲罰。還有多少人敢避稅?”

士大夫與家人不準行商,不公平現象會減少三分之一。從購買者入手進行罰沒制度,避稅的渠道也必將下降三分之一。

也是不可能的,若真做了,不要半年時間,不但鄭朗,就連兩府三司許多重臣,都會在洶涌澎湃的反對聲音中下臺。

“此事給我提了一個醒,下面官吏執法混亂,必須將貨物從生產到販運規範起來,這裡是臣的一奏。”鄭朗遞出一個奏本。也就是作坊稅,這個稅務真的很亂,有的計入兩稅,有的計入商稅,有的計入作監的收入,從現在起,一律徵稅,與改良型免稅法一樣,對大戶人家進行一些照顧。不說不公平,執行了就已經是最大限度的公平。凡是產值兩百緡僱傭兩名工人的作坊,開始徵稅,這是對四五等戶的一稅保護,有的自家編織一些小東西,補貼家用,產值會超過兩百緡錢,但不在徵稅行列。兩百緡到五百緡之間的一年徵五緡錢稅務,五百緡到一千緡的徵十緡錢稅務,一千緡錢到五千緡錢徵收五十緡錢稅務,五千緡錢到一百緡錢徵收一百緡錢稅務,以此類推,若是六十萬緡錢的產值,就要徵收五千緡錢的稅務。

徵過作坊稅後,不得再向作坊徵收任何變相的稅務。還是一種理上的徵稅,首先這個產值多少,如何盤查?

至於豪強,繼續意思意思罷了。

徵稅對象仍然是那些無權無勢的作坊主,但有兩個積極意義,將稅務規範,不再交其他稅務,就沒有小吏利用苛捐雜稅來苛剝,國家收入不會減少,若執行良好,甚至稅務會增加,減少的是小吏們腰包。進一步有效保護中小產業主,使得原始的資本市場逐步茁壯成長。

其次就是規範本身,從生產到販運稅務規範起來,工商業稅務制度完善,將會產生無可擬代的意義,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形成。

鄭朗所做的,僅是制訂了一個寬鬆的框架,後來怎麼發展,怎麼完善,要看鄭朗在中書以後的成就,帶來的影響,對官場風氣改變多少,還有。他致仕後依然有影響力存在的,致仕後能活多少年,若是壽命短,僅六十歲,那隻能出使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包括鄭朗眼下所做的種種良性改革都會半途而廢。若是七十歲,那麼比趙頊這個苦命的娃還能多活上兩年。

應當沒有這麼苦。鄭朗教導他不要貪色,即便政務那麼重,也沒有交多少政務給趙頊處理,鄭朗保姆式的服務,也讓趙頊省心不少。那麼鄭朗將會產生無可擬代的影響。若有文彥博的壽命,能活到九十一歲。岳飛都五歲了。真要有這個壽命存在的話,中書再給宋朝帶來前所未有的大治,順便替宋朝將西夏解決,不是兩宋危機,宋朝在他的指導下,將會出現一個歷史上根本就不曾有過的怪胎。

眼下這個作坊稅僅是一個框架,就象他在趙禎朝所做的那些事一樣,看似的改良,實際的改革。若沒有在趙禎所打下的底子,如今無論他有多少金手指,只要不想苛民,經濟危機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

大家看了這個所謂的作坊稅。

不算很重的稅務,所謂的產值就存在着許多貓膩,倒也不怎麼反對,僅是擔心嚴厲執行舉報制所引發的後果。

詔書頒發。

有支持的,第一個乃是人命案的可惡,第二認爲鄭朗迫於國家財政壓力。斂財之舉。雖開始還債,西北戰事又起。任誰挑着這個擔子,也會急的,當然,小吏們也不爭氣,若是意思意思,何苦牽連到大家?

然而反對聲音又掀起。

不是說不改革了嗎,怎麼又來了?事實它非是改革,而是一次改良,其中的奧秘鄭朗僅對幾個學生與趙頊母子說了,商稅法條例比較寬鬆,包括新的作坊稅,若各種不好的現象發生,或者商稅嚴重下滑,緊一緊,馬上商稅就能增加,風氣能扭轉。若是商稅增加了,鬆一鬆,反對聲音也就弱了下去,壓力減輕。

自己請求在三司還呆一年,這一年必緊,然後自己離開三司,徐徐鬆壓。

高滔滔聽了啞然失笑。

她產生誤解,以爲鄭朗懼怕功勞,功高了震主,主動往身上潑一些污水,以來避嫌,於是默然,實際鄭朗這樣做,根本就沒有想過避嫌。

而且財政狀況確實在轉好。

西夏今年風調雨順,宋朝同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隨着秋收來臨,前線戰事爆發,可是後方因財政寬鬆,卻在陸續償還欠負。先是陝西路輾轉到河北路,不僅三路承負着沉重的勞役與兵役,還關係到鄭朗年底的一個計劃,也就是給曾布那份策子上所寫的事。再到巴蜀,主要是成都府路,其他三路幾乎沒有欠負,敢徵嗎?再到兩廣,欠負不多,並且是自發借給朝廷的。

鄭朗在兩廣與荊湖路樹立起一座豐碑,百姓立了許多生祠,鄭朗入主中書前兩年一直在借債過日子,消息傳到南方後,許多人主動借錢給朝廷。數量雖不多,心意頗佳,償還後,至少一半人將其利息捐給了慈善會,我只得本金,利息不要了,拿去做好事吧。但這卻讓鄭朗與崔嫺感到不喜。對一個大臣來說,聲望高過人主,不是好事情的。

接着又到了荊湖南種,年底又輾轉到京西路。名義上一半地區欠負償還,然而接下來纔是大頭,第一是兩浙,其次是江南西路、淮南路、京東路、江南東路、荊湖北路。最多的兩浙欠負加上利息,以及透支,六七年下來,達到四千多萬緡。

反對聲音越來越多,有人又用鄭朗專權說事,鄭朗迫於無奈,再度提議,將文彥博調入西府,擔任樞密使。吳充不行,得在朝堂裡樹立一個強敵。反正文彥博在洛陽,也沒事找事帶人反對,不如將他擱在眼皮底下。

鄭朗這些做派,讓高滔滔與趙頊皆有些哭笑不得。趙頊說道:“鄭公,勿得那麼小心,若說起來,朕還是鄭公的學生。”

不過最終同意了鄭朗建議。

可下面舉報興起,一個個的處罰,反對聲音依然不能平息下去,相反的,越來越大。

就在這時,西北來了一場及時雨。

先是王韶改提舉蕃部兼營田市易,這是爲開邊謀錢帛的,因此比鄭朗於渭州羅法更嚴密,於是與李師中發生爭執。原來王韶流蕩陝西的鐵哥們向寶也不同意,說道:“蕃部不可以酒食甘言結也,必須恩威並行,且蕃部可合而不可用。”

此人乃是鄭朗力薦的蕃子向進之子,善騎射,十四歲時就曾斬首兩人,郭邈山起義時,曾多搶金帛子女入山。向寶弓箭齊發,將其部擊退,使所得全部歸還。樑適曾誇獎其今飛將也。趙頊也曾贊其勇,可比薛仁貴,雖比不了薛仁貴,可算是西北勇將之一。

他少年時就眼觀鄭朗在渭州的種種做法。因此不贊成。你這個營田與市易非是鄭公的那種營田與市易,俺不同意。

朝廷聽聞後,趙頊對向寶也很喜歡的,便想用向寶兼提舉,以便輕重適度,王安石贊成王韶開邊,害怕沮王韶計劃,罷之,繼續用王韶提舉。並且又提撥了一個人,高遵裕同爲提舉。高滔滔自然很高興了,這個小石子不錯,能想到哀家的伯父。高遵裕下去後,與王韶共穿一條褲子,排擠向寶。王安石又不喜李師中,進奏說:“師中前後論奏多侮慢,今於韶事又專務齟齷,陛下若欲保全。宜加訓飭。使知忌憚。當雲:‘付卿一路,宜爲朕調一將佐。使知朝廷威福。今用一王韶,於向寶有何虧損,遂欲怨望不肯盡命?若果如此,朝廷豈無刑戮以待之?卿爲主帥,亦豈免責?韶所建立,卿皆與議,事之成敗,朝廷誅賞,必以卿爲首,不專在韶。’”

李師中又奏,寶在邊無由得安,乞罷寶,專委韶及遵裕。

正好秦州託碩、隆博二族結仇,董裕以兵助託碩,導致一些蕃部感到不平,李師中復奏道,蕃部非寶不能制,臣已令將兵討託碩族,乞依舊留寶,仍敕韶等令協和。

曾公亮擬從其請,富弼說要責韶戒勵,王安石則說,韶等豈可但責戒勵,當究見情狀虛實、道理曲直行法。

三人奏呈,趙頊怪李師中奏前後反覆,一會兒要罷向寶,一會兒要用向寶,於是同意王安石的建議,文彥博則說:“韶、遵裕得專奏事,不由主帥李師中,李師中反奉韶等乎?”

趙頊說道:“韶所措置事皆關白主帥。”

王安石說道:“若韶措置有害,師中自合論奏。師中素無忌憚,專侮慢朝廷,何至奉韶等?”

論吵架功夫,文彥博可不是王安石對手,文彥博華麗麗的敗退。

但將帥不和終不是辦法,趙頊想移郭逵代李師中,曾公亮說道:“延州不可缺人。”

西夏吃了悶虧,萬一如鄭朗所說的那樣大軍前來報復呢?

趙頊又想移蔡挺,王安石說道:“移挺不如移逵。”

文彥博說道:“王安石不知陝西事,延州乃重於秦州,逵不可移。”

王安石說道:“臣固不知陝西事,然今秦州蕃部旅拒,夏國又時小犯邊城,或遂相連結,則秦州事豈不甚重?且陝西諸路皆與夏國對境,苟一處有隙,夏國來窺,則來窺處即是緊切要人處。逵若不可移,盍使竇舜卿攝領?”

竇舜卿於懷德軍戰中,名義上是受王韶指揮,但一直官職在王韶班上,兩人合作算是很愉快,讓竇舜卿知秦州,應當沒有多大關係。而且確實前方吵得不可開交,王韶在與李師中吵架的時候,又於渭源上下連築兩城,屯兵以脅武勝軍,沒有辦法,若沒有一點動作,將嘴皮子說破了,蕃部也未必肯降。李師中又出言反對。要麼聽東的,要麼聽西的,象這樣下去,秦鳳路會亂了套。鄭朗在邊上終於開口:“讓竇舜卿去也好,頗懂軍事,又久在西北,與蕃羌熟悉。再者,向寶乃是勇將,不用誠爲可惜,不如將他調到涇原路,再從涇原路將德順軍蕃將曲軫調入秦州,以安秦州諸蕃之心。”

趙頊同意。

無論是竇舜卿,或者曲軫,都不會反對王韶的,這是最大限度給王韶空間。並且秦鳳路還有副總管楊文廣,都監張守約等勇將。其實若是郭成、苗授等大將成長起來,將才上宋朝已經很可觀了。

到了七月,樑乙埋以金湯被掠,增兵戍之。李復圭派大將李克忠與蕃將趙餘慶率衆襲之,西夏這一回早有準備,伏兵於洛河川以待。宋軍進入埋伏圈,西夏兵出,將宋軍一切兩斷,突騎衝擊,官軍大敗,李克忠歸路被切斷,只好領着殘衆順着東面的山道逃亡,繞了一個月,才逃回慶州。

這次讓梁氏大怒了,正好風調雨順之年,於是梁氏悉發境內蕃從七十以下,十五以上者爲兵,備百日糧,準備攻打沿邊五路,探子看到環慶防備最爲鬆懈,分數兵入道,號三十萬,最少有二十五萬軍隊,向環慶發起進攻。

消息到了京城,這一回富弼終於明白鄭朗爲什麼說十五萬人馬不多了。名爲十五萬人馬,三萬留在蕭關,只有十二萬人,這一回是二十幾萬兵馬,整多出兩倍之數。

與元昊相比,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至於這一戰過後,西夏百姓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也許梁氏根本就不會去想。

近三十萬軍隊漫山遍野蜂擁而來,大順城、柔遠寨、荔原堡、淮安鎮、東谷寨、西谷寨、業樂鎮等慶州前方諸寨全部被圍。幸好調到環慶路的副總管楊燧十分英勇,主動率軍抵達大順城前線大義寨,使夏兵不得東進。於是夏兵又攻大順城水寨,水寨搖搖欲墜,楊燧派前鋒高敏前去營救。向敏力戰通路,雖斬獲頗豐,可圍敵越多,至達慶州西四十里外的榆林時間,援兵不至,不能怪楊燧,到處吃緊,無兵可援了,西夏兵圍重,高敏中流矢犧牲,全軍幾百名將士一起覆沒。

樑乙埋又率主力攻打柔遠寨,守將林廣固守,戒士卒勿妄動。半夜時,樑乙埋讓兵士揹着乾柴於寨下放火,以亂宋軍,林廣屯守自若。樑乙埋計不得逞,第二天又大持攻城器械攻城,林廣隨方捍禦,夜晚來臨時,林廣反過來又募死士夜出襲營,一度使西夏近十萬軍隊產生混亂。若非是寨中宋軍少,有可能這夜會讓西夏軍隊大敗。

柔遠寨難啃,樑乙埋又分攻荔原寨與淮安鎮,抓獲了守卒張吉,押到東谷寨下,讓其勸降東谷寨宋軍,詐稱淮安諸寨已破,宜速降。但沒有想到張吉來到寨下卻大喊道:“努力!諸寨無虞,賊糧盡就會不得不退,不能投降。”

樑乙埋大怒,將張吉殺死。又轉攻西谷寨、業樂鎮,屯軍榆林,出軍慶州。巡檢大姚姚兕率領城中少量宋軍頑強應戰,西夏軍隊連攻九天,魏慶宗、秦渤等大將先後犧牲,陝右大震。

不好的消息源源不斷傳入京城,非是開玩笑的,當初樑乙埋率領十二萬兵馬進入懷德軍,就已經讓宋朝君臣震恐萬分了,這一回卻是三十萬兵馬。一旦慶州破,陝西局面危矣。

幾乎所有重臣一起聚於都堂商議,鄭朗說道:“陛下,諸位臣工,莫要擔心。有兩策可以從容化解,第一策若是沒有意外,將會出現一個第三者,替我朝解決一場危機。若沒有,臣還有一策。”

“第三者?”趙頊狐疑地問道。

“董氈!”鄭朗說出這二字時,心中實際是五味雜陳。

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272章 衝動第2章 修剪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175章 興趣九百十三章 打壓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295章 排陣(下)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186章 第二抓·抓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第247章 春雨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208章 大三元(四)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13章 瘦身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334章 西風烈(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七十七章 窗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29章 陽光普照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100章 區別(上)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37章 小戰(下)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123章 去第155章 冤(下)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156章 交接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231章 黃河第140章 問一(二)第304章 殺雞(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178章 蓋棺第160章 八大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275章 留第217章 找朋友(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72章 糊塗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348章 在路上(四)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32章 岳父的糊塗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58章 道(二)
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272章 衝動第2章 修剪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175章 興趣九百十三章 打壓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四百十五章 惡化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295章 排陣(下)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186章 第二抓·抓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第247章 春雨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第208章 大三元(四)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313章 瘦身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九百零八章 殿下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第334章 西風烈(下)九百十二章 後背第331章 最強的聲音(下)五百七十七章 窗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329章 陽光普照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100章 區別(上)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337章 小戰(下)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123章 去第155章 冤(下)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132章 小皇帝又要使壞了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九百十三章 打壓第156章 交接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231章 黃河第140章 問一(二)第304章 殺雞(下)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第178章 蓋棺第160章 八大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275章 留第217章 找朋友(上)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72章 糊塗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第188章 第二抓;拖第348章 在路上(四)七百六十五章 退第32章 岳父的糊塗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第58章 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