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無彈窗 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 頂點

一秒記住

“行知,有何不對?”文彥博看着鄭朗表情,問道。

鄭朗說道:“寬夫兄,有兩種選擇,一是不怕麻煩,我還有數條策略必須補充。二是怕麻煩,我會說出麻煩的原因。”

“行知,請言,”陳執中說道。

兩人皆名首相,其實趙禎任命不對的,就象當年王隨與陳堯佐,或者象夏竦與陳執中,兩首相併立,容易引起矛盾,使中書產生分裂。並且鄭朗後來居上,兩人皆名爲首相,實際鄭朗凌駕於陳執中之上。唯獨的亮點只有嚴榮,可是這條紐帶太弱了。

不過來到中書後,鄭朗十分低調,對陳執中很尊敬,居然奇蹟般地兩人沒有發生大的衝突,頂多政見上一些見解不合,產生些許爭論。有鄭朗之功,也有陳執中之功,陳執中能力不算最撥尖的,但德操並不是象何郯所說的不堪,若是夏竦,鄭朗必與夏竦發生矛盾。

鄭朗說道:“我先說不怕麻煩的,範祥所獻之策直指鹽政時弊,但還不夠完善。第一個便是他所針對的僅是川北地區,突破地域性的禁錮,沒有涉及到全國。例如虔州,應屬於廣鹽地區,因其地歸於江西南路,朝廷將它劃分爲淮鹽區,不得廣鹽流入,結果運費高昂,使其鹽貴,私鹽現象屢禁不絕。再如東川地區地廣人稀,鹽價只有五十文主,但成都府路人多地狹,卻接近兩百文,若是略加推廣,便可以調控成都府路鹽價,使民得便。相對於這些地區,福建路做得更好,武平、清流、寧化等縣交通不便,相互閉塞,然而調控得當,鹽價懸殊不足十五文。但歷來朝廷一直使用暴力的抑配製度,不注意調節。使鹽政矛盾激化,其實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做一些變通,國家收入不會下降,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避免。”

當然。不是範祥沒有想到。而是範祥此次改革主要針對解鹽地區,不是面對全國,因此只提到了川北之鹽。

陳執中三人一起古怪的盯着鄭朗,不知道說什麼好。

範祥牛。鄭朗更牛,爲什麼鄭朗以前不提。不是不提,太麻煩,其實無論各項專營,或者冗官。鄭朗心中都有一些改良之策,但有一條避免不了,既得利益集團!

鄭朗又說道:“其二,例京西地區,鄭潁汝許孟等州乃是禁榷區,蔡襄鄧唐均等卻是通商區,這些州府犬牙交錯,禁榷區乃是官鹽,價格穩定。通商區乃是商鹽,價格浮動巨大,價高者禁榷區鹽向通商區流動,價低時通商區鹽向禁榷區流動,特別是澶州。有南北兩城,一在河南,一在河北。河北是真正的通商區,鹽價僅是十幾文。河南乃是禁榷區,鹽價能達到三十多文。朝廷用酷法禁之。鹽政非乃是免役法。各地差前徵役薪酬不等,低酬者雖不滿卻不能爲此舉家搬遷,代價太高,況且搬遷後能否應徵差前?往往僅是一村之隔,一溪之隔,便會產生巨大的差價,讓百姓如何不去私鹽?”

就象沒移氏,若將茶樓那間雅室門封死,自己逃不出,沒移氏寬衣解帶,絕色當前,什麼後果自己也會不顧,該做的事必會做下。繼續說道:“是否適當的做以調整?其三減輕對商人的徵算,鹽流通會更快,百姓就會受益。其四,設買鹽場,朝廷撥出一批款項,作爲收購鹽的本金,使之與都鹽院共同調節鹽鈔價格與數量,穩定鈔價,保持鹽鈔與產量的平衡。”

這便是後來薛向在範祥鹽法基礎上實施的完善之法,但有一個均輸法在裡面,因此三四兩條鄭朗沒有多說。重點還是前兩條,只要操作得當,會減少鹽政許多不好的弊病。

文彥博又問道:“麻煩會是什麼?”

他隱隱察覺到會有什麼麻煩,但沒有準備,想聽聽鄭朗的說法。

“麻煩麼……”鄭朗遲疑一下,因爲鹽商的貪婪,導致各種鹽政改革失敗,於是有了蔡京的鹽鈔法、對帶法、循環法,商人要賺錢,賺得黑心,用重金美女誘官吏下海,禁止不得,行,先是全國性的通商,國家不管了,讓你們賺。然後不斷地推出新鹽引,只要新鹽引一出,舊的鹽引只能做原價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

有兩者得了利,一是真正的權貴,他們能提前得到內幕消息,不但利益不損,還能提前處理鈔鹽,大賺一批。其二便是經營交引的大中小商人。前者是必須的,若是沒有這些權貴支持,鹽法不得推廣執行。

然後呢,各個大中小商人,只要沒有人在權利核心,因爲鹽鈔迅速推出,迅速貶值,那怕是豪賈鉅商也紛紛破產,輪爲流民,至有赴水火死者。但不是殺富濟貧的做法,影響最大的還是更可憐的鹽業生產者,但讓蔡京將鹽利終於逼出來,若是沒有不必要的浪費冗貪,鹽真正能謀多少錢?蔡京的做法除了讓於交引商與核心權貴,幾乎將鹽利六成逼出來了,一年獲利兩千多萬貫,高者達到三千多萬貫!如果這兩者他還能逼出來,那麼一年能獲利四千多萬貫,甚至更多!

鄭朗在寫儒學,特別是仁義,許多方面涉及到對人性的反思,對人性的貪婪深有體會,可想到這些商人爲財富不擇手段的瘋狂程度,仍然不免心寒。徐徐說道:“寬夫兄,你在益州應當知道鹽價。”

“非是我所管轄的,真的不知道,”文彥博攤手說道。

不知道他說的是真話或是假話,鄭朗沒有追究,微微一笑,說:“無妨,即便知道,處理有處理的理由,不處理有不處理的理由。不處理,益者一帶百姓食高價鹽成爲習慣,雖有怨言,但不會反對朝廷。若將東川鹽組織起來向益州流動,東川鹽必貴,益州百姓未免感謝,然東川百姓必恨之。百姓態度無妨,只要讓他們不餓死凍死,就不會動搖朝廷的統治。但寬夫兄,東川離成都府這麼近。而鹽價懸差如此,當真當地的豪強們不注意?這些年來形成多少利益鏈?一旦朝廷大肆使東川鹽向成都路府流通,這條利益鏈等於消失了,豪強們對朝廷會持有什麼樣的態度?他們纔是當地真正的統治者,豪強穩。地方穩。豪強亂,地方亂!”

中心就點了出來。

三人全部緘默。

“但是不管呢?成都府路鹽價會越來越貴,最後百姓忍無可忍,又會發生什麼?範祥鹽政改革也是如此。只要認真分析,鹽茶礬香都出現無數弊端,特別是商人用那些黴爛的糧食換取交引,造成一年幾百萬貫無恥的浪費。而且範祥之改革,針對的對象也僅是以陝西爲重心。以及部分河東西部與川北地區,不牽及到全國。就是這樣,陝西當地許多商人利益會受損,因爲陝西乃是各種鈔引的重要去處,又導致全國的商人利益受損。寬夫兄,醇之兄與陳相公家庭是寒門,不會參與,然文家乃是大家族,說不定其中就有你們文家子弟的利益。最後必有許多大臣替這條龐大的利益鏈說話。甚至說話的人讓你都想不到。當年呂夷簡與李諮改革茶法,不可謂不小心矣,僅落實了很短的時間,便遭到大臣們一致反對。何,使這條利益鏈受損了。說話的人是誰?天下有名的長者、君子、大儒。帝王之師,孫奭!”

中年時的文彥博還是不錯的,謀事多站在國家角度,到了晚年。無論文彥博或者韓琦,全部退化了。

“故我認爲此次範祥改革雖佳。可是必敗。我之數策補充進去,此次鹽政改革漏洞更小,然範祥幅射的僅是陝西以及附近地區,一旦實施我的辦法,幅射的範圍會波及到全國,反對的聲音更大。三位相公,請你們考慮一下。”鄭朗說完了喝茶。

陳執中擰眉說道:“如此,先依範祥之策,在陝西試行如何?”

“可以啊,”鄭朗說道。其實對這幾項專營,鄭朗暫時都不想動。主要是國家財政不足,若是充足,都好解決,至少能進行局部改良,例如放寬通商法,減輕商人稅務與手續,增加其速度以及商人的利潤,會有人受損,但會更多的人得利,出鹽速度快,種種弊端以及鹽價就會迅速下降。現在朝廷依然還想賺這批錢,並且想大賺特賺,鹽價底數在朝廷手中就起來了,與後來房價一樣,政府先將地價賣得高高的,讓房價如何下降?最後會出現什麼結果呢?鹽讓百姓揭竿而起,房成泡沫炸掉,大家一起息菜!

故先讓範祥折騰一下,不管成敗,有這個寶貴的經驗可以借鑑,爲下一次改革打好基礎。

文彥博又問道:“朝廷開私鹽通道,刻意放寬西夏私鹽進入,以便暗中支持西夏,範祥前去陝西主持此次鹽政,九策中兩策與其有衝突,如何之?”

“寬夫兄,無妨,因爲朝廷放寬,私鹽氾濫成災,西夏又一次擊敗契丹,我朝可以收一收私鹽規模了。是支持,但這個度必須要控制好。”

“我以爲也確實要收一收,”龐籍說道。

就是鄭朗放過話,派人暗中查訪私鹽商以及規模,日後必懲戒,然而許多商人爲逐利,不顧一切,私鹽規模越來越大,再不控制,有可能整個陝西的鹽,會讓西夏青白鹽替代。

議定,鄭朗寫了一個札子,遞給趙禎。

趙禎將札子看完,啼笑皆非。準中書書旨,詔範祥爲陝西提點刑獄使制置解鹽,主持鹽政改良。範祥受命,前來中書,看着幾位宰相說道:“諸位相公,若讓我前去主持陝西鹽政,然作爲提點刑獄使非掌許者,有諸多不便。”

我僅是獻策,可讓我去主持鹽政,得讓俺做轉運使纔對啊,提點刑獄使是做什麼的?

陳執中喝道:“你擔任提點刑獄乃是資序合入,制置解鹽自是朝廷委任,已敕陝西都轉運使,凡解鹽事務悉數交與制置司矣。公復何求?若有成績,朝廷固不惜一轉運使,若靜言庸違,誅責隨至,豈可奢擇官乎?”

 你去陝西主持解鹽改革,朝廷也給了你這個權,你還想怎麼樣?

可能是範祥奢望更升一級,可能範祥確實感到這個職位有些不便。但讓陳執中一頓責斥,不敢言,嚅嚅退下。

不過鄭朗臉上卻出現了尷尬,這句話不認真聽沒有什麼,僅是責備範祥得隴望蜀。認真聽。會很不好的,若是按資序謀官,自己根本就不能擔任國家的首相。

這句話暴露了陳執中內心的想法,可是鄭朗行事越發的低調。

不必要與陳執中相爭。就是沒有言臣對陳執中的憎恨,陳執中也要下去了,他持繼性的做了多少年宰相?在宋朝前期,很難有一個人持繼地擔任十年八年宰相,有。例如王旦,少之又少。並且象王旦那種低三下四的超低調做人行事的態度,一般人很難做到。讓鄭朗來學,同樣辦不到,那怕不做宰相又如何?

隨後宋祁被李淑陰了下去,鄭朗不問。李淑不是好人,宋祁同樣是一個花花公子,差不多,沒有必要提醒。

然後進王贄爲天章閣待制。初張貴妃得立,感謝王贄替其說話,密賜金幣數萬計,對人說道:“贄,我家諫官也。”

及將受冊禮。張妹妹想讓她家的諫官捧冊,陳執中進諫捧冊者必須待制以上官員纔可,於是驟進贄職。

聞詔,鄭朗略略皺了一下眉頭。

趙禎問道:“鄭卿。你想說什麼?”

鄭朗道:“陛下,臣缺陷很多。又非乃諫官,如何要求陛下完美無缺呢?”

略略譏諷之。

沒有深說,張妹妹無奈,從她得寵後,幾乎所有大臣全部反對,故讓趙禎重用王贄。若是自己帶頭反對,又會出現苗尚二位美妹的故事,讓大臣強行將張妹妹拖出內宮,出家做女道士。雖不滿此次後宮干政,但想到這個後果,鄭朗不作聲了。

趙禎明白,很聰明的沒有多問。

臘月,以雨害莊稼,壞提防,兩河受災嚴重,改明年年號爲皇祐,降天下囚罪一等,徒刑以下者盡釋之。又出內藏庫錢帛,讓三司買糧粟,賑災河北,官府替返鄉災民修葺房屋,以解冬寒。

西夏傳來情報,契丹大將耶律敵魯古率阻卜諸部軍,兵行奇鋒,從大漠奇軍挺進涼州北邊,再從涼州北用很快的速度行至賀蘭山,因爲出忽西夏的意料,沒藏訛龐只來得及調動三千精兵扼險拒戰,擊斃數員阻卜部勇將,敵魯古大呼奮擊,夏兵潰敗。敵魯古率兵殺進了賀蘭山,軍到離宮,將離宮裡許多貴族官員一起抓走。但是興慶府城牆高大,許多西夏軍隊從東方返回支援,敵魯古看到興慶府城拿不下,帶着抓來的西夏貴族官員,以及離宮裡的珠寶財富,撤回契丹境內。

因爲沒移父女投奔宋朝,沒有得到沒移氏這個國母,契丹兩次失敗,面子依然放不下,西夏因爲對方手中有寧令哥,又讓契丹兵入賀蘭山離宮,同樣懷恨在心。

樑子結下了。

看到兩國殺紅了眼,宋朝君臣一個個捂嘴偷樂。

年底,賈昌朝上奏,大禹治九河,只存漯川,歷代雖有徙決,然不越鄆濮之北,魏博之東,即澶滑大河歷北京朝城,由莆臺入海之河道也。國朝以來,大河屢決,天禧三到四年夏連連決堤,天台山尤甚,凡九載才塞之。天聖六年,又敗王楚。景祐初,潰於橫壠,分金、赤、淤三河,經棣濱之北入海。近來海口壅塞,淖不可浚,所以去年河敗德博者凡二十一起(因爲分流,泥沙沉澱,三河多塞,故多起小型水害)。今年夏潰於商胡,經北都之東,至於武城,歷冀瀛,抵乾寧軍南達於海。自古河決爲害,莫過於今年。朝廷以朔方爲根本之地,御備契丹,取材以饋軍師者,惟滄棣濱齊最厚。自橫壠決,財利耗半,商胡之敗,十失其**。然中書不言,復讓人不痛惜也。

這麼嚴重了,中書不管不問,中書在幹什麼!

刻意刺鄭朗的,不是說能臣嗎,這就是能臣做的事?

欲救其弊,復東故道,盡塞諸口,案具橫壠以東至鄆濮間,堤埽具在,宜加完葺。其甄淺處,可以時發近縣民夫,開道至鄆州東界。謹繪橫壠、漯川、商胡三河爲一圖上進,望陛下留省。

奏摺到了京師,趙禎召諸相議,鄭朗搖了搖頭說道:“河已壞,此策不會得功,不過可以派大臣查看。”

契丹國母蕭耨斤遣保安軍節度使蕭侶、永州觀察使馬泳,遼興宗遣彰信軍留後耶律慶、崇祿少卿王元基來賀正旦。

耶律慶還帶來一封國書,乃是遼興宗所請,說沒移氏乃是寧令哥妻子,雖爲元昊所搶,但婚禮已備,名份始定,請宋朝望成人之美,將寧令哥的妻子交給契丹。

宋朝君臣一起啞然失笑,你們契丹得到一個寧令哥還嫌不夠,又想得到沒移皇后?

但一個個沒有回答,一起看着鄭朗。

鄭朗也是啞然失笑,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宋夏交戰,契丹能勒索,如今宋朝不在後面抽梯子就不錯啦,還想勒索?但不便公開說出,從容說道:“西夏去年大變,是非黑白,我們也不清楚。只是沒移父女害怕沒藏兄妹迫害,來投我朝,讓我朝收留下來。其女雖與寧令哥拜堂,但婚禮當中發生變故,已非是寧令哥之妻。不過婚姻之事,我朝不便阻攔。這樣,一會散宴後我帶你去沒移尚書府上。若是沒移父女繼續默認這門親事,我朝會派人將其護送至貴國邊境上。若不同意,我朝既然將其收留,就不能不顧他們的想法,強行交給你們契丹。”

耶律慶只能答應。

宴後,鄭朗將四位使者帶到沒移皆山府上。

沒移皆山聽罷,蹙眉看着鄭朗,不知道鄭朗是什麼意思。沒移氏忽然對鄭朗說道:“鄭相公,能否隨妾身赴內廳說幾句話?”

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100章 區別(上)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五百十六章 問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225章 割(三)第356章 猙獰第200章 放榜(中)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96章 講仁(四)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十三章 衣服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796章 二更第89章 長嘯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76章 最要得第278章 無敵(下)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43章 問一(五)第282章 魚鱗塘九百十章 排名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78章 君子守德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612章 賢相(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41章 花會(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313章 瘦身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30章 後生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35章 割(四)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186章 第二抓·抓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五百十二章 朋黨九百零八章 殿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184章 美人(下)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175章 興趣第86章 第一觀(下)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257章 菜刀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12章 刻絲(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99章 琴瑟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第255章 鬥法(五)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47章 狼變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
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100章 區別(上)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五百十六章 問邊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225章 割(三)第356章 猙獰第200章 放榜(中)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96章 講仁(四)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五百十三章 衣服六百四十二章 臨行上第796章 二更第89章 長嘯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76章 最要得第278章 無敵(下)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43章 問一(五)第282章 魚鱗塘九百十章 排名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78章 君子守德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第612章 賢相(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七百九十七章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41章 花會(中)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313章 瘦身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30章 後生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35章 割(四)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第186章 第二抓·抓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32章 岳父的糊塗五百十二章 朋黨九百零八章 殿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184章 美人(下)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45章 在路上(一)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175章 興趣第86章 第一觀(下)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257章 菜刀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第12章 刻絲(上)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99章 琴瑟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第255章 鬥法(五)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第147章 狼變羊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345章 在路上(一)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