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祗園精舍

鄭朗迎了出來,菊花叢外站着十幾個大小和尚。

其中有一個大和尚盤坐於地,將古琴放於膝間正在彈奏,縱然如此,琴音美妙之極乃鄭朗聞所未聞。他身邊還站着一個青年和尚,正在拾耳傾聽。除這兩個和尚外,還有其他的幾個和尚,但用恭敬的態度圍着正中的一個老和尚加上兩個青年和尚。

後者鄭朗不知道他們身份,但彈琴的與傾聽的,已經猜出,正是越州法華山的高僧義海,有可能也是眼下宋朝第一古琴高手。他在京城與知日隨老師夷中學完後,回到老家繼續苦練,於法華山積十年不曾下山,晝夜手不釋弦,遂窮其妙。因爲他的琴技高妙,天下從海學琴者輻輳,但無人臻其奧。後來他在諸多學琴者中仔細挑選,終於選了一個得意弟子,叫則全。

義海這一脈在中國古琴史上佔着極其重要的地位,赫赫有名的浙譜正是從義海這一脈發揚光大起來。

笑咪咪地來到義海面前,說道:“大和尚,不好啊,很不好啊,難道你想學習天神送玉女於佛?”

出自四十二章經二十六章天魔嬈佛,波旬送美妙的玉女給佛祖,佛祖說皮囊裡盛着污穢的物事,送來何用,去,我不會用的。

這就是小乘教法,只度自己,論境界比大乘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維摩詰經裡記載波旬冒充帝釋天王送一萬二千名玉女給持世菩薩,持世菩薩不敢收。這時維摩居士對波旬說道,這些女子全部送給我吧。波旬聽了十分惶恐不安,以爲維摩有意與他作對,想要隱身逃跑,但他使盡神力也不能離去,此時空中傳來維摩居士的聲音,波旬,將玉女留給居士,你才能離開。波旬只好留下玉女,讓維摩一一感化。

一個是度己,一個是普世度人。

但鄭朗不是說的這個。

想要辨證佛經,必須對佛經熟悉,有多少佛經?就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前來學習,一生一世也學不完。鄭朗純是臨時抱佛腳,時間更緊張,所以選擇在這裡搭一竹舍,臨時搶學佛教經義。就是這樣,還分了心思,偶爾教導一下學生,關注一下杭州的吏治。

然而鄭朗愛琴,此時義海前來,不勸說鄭朗,用琴蠱惑鄭朗,也會讓鄭朗嚴重的分心。

“琴是我彈的,耳朵是你聽的,施主連這個都不悟得,還辨什麼佛法?”

鄭朗哈哈大笑,也不怒,指了指這些和尚:“你們既然前來,又有什麼資格辨論佛法,彼此彼此,大家都不是悟道的人,看誰悟得深一點。”

這兩句卻是極深的禪機。

但不是鄭朗現在賣弄的時刻,道:“大和尚,你我算起來還是一家人,佛家也講因果,你得子我的琴譜,卻在關健的時候騷擾我,不知種的什麼果?”

“善哉,善哉,一切諸法性皆如是,唯是自心分別境界,凡夫迷惑不能解了,無有能見,亦無所見,無有能說亦無所說。見佛聞法皆是分別,如向所見不能見佛,不起分別是則能見。管它種的什麼果!”

前面一段出自楞枷經,講佛在龍宮說法,從海中出來看到摩羅耶山頂的楞枷城,說過去諸佛都在此地演說自己以正智證涅磐,我現在也爲羅婆那王開示此法,於是帶着諸多的大比丘、大菩薩、梵天、帝釋、大護法天龍演示神通,證法講經,證法後皆於空中隱而不見。於是羅婆王開悟,剛纔講法的是誰?聽法的人又是誰……世上一切諸法大約就是這樣,本來實無其物,都是自心虛妄的結果。凡夫不明白這個道理,實際世上無有能見,也無斯見,無有能說,也無所說,見佛聽法都是虛妄分別,如剛纔所看到的,不能說是見了佛,不起分別才見到微說直白一點,不能着相,一着相就落了下乘,重者墜入魔道。只要不着相,才能真見佛,不會種惡果。

“大和尚,老鼠咬琴絃啊,不過我喜歡。”

又是一個佛家典故,兩個小鬼去捉拿一個法師,法師對兩個小鬼說,我出家一輩子,只做功德,未做修持,你們給我七天時間,七天修行成了,我先度你們兩個,再度你們的老闆閻王。小鬼被他說動,給了七天期限。法師自知將死,放下一切念頭,無我相,無人相,七天後小鬼來了,看到一片光明,但看不到人,沒有辦法捉。兩個小鬼欲哭無淚,上當了,怎麼辦,觀看了半天,看到一片光明裡還有一絲黑影。

原來這個法師功德大,國君封他爲國師,賞了一件紫金鉢盂與一件金縷袈裟,法師什麼都放下了,只有這個鉢盂放不下。兩個小鬼看出來,變成兩隻老鼠去咬這個鉢盂。法師念動了,一念動光也沒有了,讓小鬼栲上鐐栲,法師還以爲自己沒有悟道,小鬼將經過說出,法師聽完後將鉢盂往地上一扔,好,我跟你們見閻王去。什麼閻王什麼鉢盂,無所謂。於是立即證道,帶着兩個小鬼也隨着悟道。

師叔,別與我講什麼禪機,先將手中這把上等的古琴砸了吧,砸完後再說禪機。

義海終於站了起來,敲了敲鄭朗的腦袋道:“師兄來信說得對,你果然是一個憊懶之徒。”

鄭朗只是笑嘻嘻的,道:“請進吧。”

義海指了指身後正中那個大和尚道:“鄭施主,這位是重顯禪師與他的徒弟天衣、義懷。”

“既來此,何來禪師?”鄭朗冷冷地道。

這個態度太過傲慢,讓一羣大和尚們十分不滿。

別的和尚不提,重顯名聲很大的,乃是雲門宗首屈一指的高僧,住持明州雪竇山資聖寺,時人稱之爲雪竇重顯,或者雲門重顯,曾寫過《頌古百則》與《拈古百則》而聞名於世,兩個弟子對佛法也頗爲精通,乃是僧侶裡有名的後起之秀。

若論此時高僧的排行,重顯能絕對排在前五之內。

如果不是因爲鄭朗引起爭戰,重顯前去皇宮,趙禎對這個高僧也會禮遇。

鄭朗對這些大和尚們的態度輕描淡寫淡淡道:“不過你們也能勉強算是佛門弟子,也可以進來吧,至於其他人等,這裡是淨地我不歡迎之,以免污了我的菊花。

前面就走,但眼角略略瞟了重顯一眼,重顯雖跟了過來,臉上秋水無波,十分平靜。

高僧總歸與衆不同的,大約自己這個師叔前來,也是重顯所託無奈重顯在佛教界名氣太大了不但在此時,縱觀雲門宗一世,能超過他的也沒有幾個和尚。要麼還有一個和尚契嵩,眼下沒有來杭州,在瑞州人洞山曉聰門下學佛。直到幾年後來到錢塘,著了幾十卷佛教經義,又重修了壇經,才超越重顯。後世所看到的壇經多是這個契嵩版。但眼下契嵩還沒有多大的名氣。

接到竹舍,鄭朗說道:“各位,且等我將這幾個字寫完再敘。”

說着拿起筆在紙上寫下幾個大字傅奕十一條,善哉善哉。

五個和尚臉上全部色變。

傅奕於唐高祖武德四年上表斥佛,陳列佛教流弊十一條,剝削民財,割截國貯,軍民逃役,剃髮隱中,不事二關,專行十惡,等等。佛教高僧法琳作破邪論作答,痛罵傅奕,俺是高僧,脫離世俗,罵你太史令豈不是小菜一碟。高祖擱置爭議未發。三年後,傅奕又再次上表,佛在西域,言妖路遠,漢譯胡書,懲其假託,故使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役,演其邪法,述其邪法,僞啓三塗,謬張六道,恐嚇愚夫,詐欺庸品。

這個很厲害的,不但直指佛教不事耕織的弊病,還指出子另一弊病,不忠不孝,出家不認家,何來父母至親,更況且國家因此鄭朗在西湖荷葉上痛罵法緣,有許多老百姓要揍法緣,正是此故。道士李仲卿與劉進喜也作辨文,託傅奕奏上疏朝廷。法琳再作辨正論駁之。但是很理虛,不過太子李建成尋找佛教支持,又是不果。

直到貞觀六年,傅奕三次上疏排佛,第二年太子中舍辛謂也開始詰難佛教。慧淨作析疑論,法琳作析疑作答,但漸漸落入下風,於是李世民下明詔說殊俗之典,鬱爲衆妙之先,諸夏之教,翻居一乘之後,也就是奶奶的,俺們中國道教的什麼成了下人,胡人的一乘之論居然成了人上人,聯不能容忍,令道士女冠居於僧尼前。法琳不服氣,說李氏並非老子後裔,也不是隴西李家,而是鮮卑拓跋達閣,勸李世民認祖歸宗,你是陰山鮮卑李家,不要攀漢人李家吧。李世民大怒,看到法琳在辨正論信毀交報篇中有念觀音者刀不能傷句,命法琳七日念觀音,到期用刀試頸,看看觀音是否靈驗。

這個能靈驗麼?

法琳嚇壞了,在獄中稱我七日裡只念陛下,未念觀音,陛下功莫大矣,陛下即是觀音,極盡阿諛奉迎,奴顏卑膝之勢,李世民才放過他,將他流於益州。佛教慘敗。直到武則天爲了樹立正統,尋找宗教支持,佛教才漸漸興盛。

總之,傅奕十一條在中國歷史上不是大事件,但是佛教界心中一個慘痛。

重顯怔忡的看着鄭朗,不知道鄭朗突然寫出這九個大字是什麼意思?難道朝廷對佛教不能容忍,又要象唐朝一段時間那樣,打壓排擠佛教?

鄭朗丟下了毛筆,說道:“義海,則全,坐。對了,重顯,天衣、義懷,不是本官怠慢,你們既然來了,也不是所謂的禪師,恕我不能對你們尊重。除非你們也有一手能讓本官佩服萬分的琴技、書法、畫技。”

雖讓你們進來,你們乖乖站着吧。

重顯卻坦然坐下,說道:“來了,已經着相,再不坐下,更是着相。坐,坐,爲何不坐?”

“你也是一個憊懶的大和尚。”

重顯微微一笑。

不管怎麼說,高僧就是高,僅憑這一坐,鄭朗無從的增加了一份好感。不過這樣的大和尚太少了。

鄭朗沏茶,義海開門見道:“鄭施主,你說三十三不淨佈施,可前面還有一段話,汝聽施報。復有施分。何義佈施。既佈施已自食自淨。施已報轉故名佈施。以何義故名爲施主。如是問者。大仙當聽。若人有物彼信心生。信心生已以財付人遣向他國。彼人將物向他國施。彼人佈施財主得福非施者福。彼所遣者雖持物施而非舍主。若人自物自手施者。則是舍主亦是施主。爲何不解?那個心經……”

“喝茶,喝茶,涉及到佛法雖然你們不是杭州僧侶,本官也允許你們前去辨佛。到重陽節那天晚上,我與你們辨一辨。今天不談。”

但這怎麼行?

之所以今天來訪,就是想今天將事情解決真到重陽辨佛大法開始,會成爲魚死網破之勢。

不要以爲佛教徒多,鄭朗代表的是朝廷,特別是剛纔九個字更給了幾個和尚沉重的壓力,最好不要辨,今天解決所有的事。於是義海又說道:“鄭施主,不能顛倒黑白,還有祗園精舍。”

祗園精舍是佛教更有名的一段典故。

尼泊爾有一個舍衛國舍衛城中有一個叫須多達的長者希望佛在舍衛國說法因而想找一地作爲釋迦牟尼說法的場所,於是看中了太子花園,遭到太子刁難,提出條件,以黃金鋪滿花園才肯出售。須多達於是用金鋪地,太子爲其誠心感動,遂將園中所有林木捐給佛陀,做爲精舍。這段典故稱爲祗園精舍或者叫給孤獨園,或者叫祗樹給孤獨園。

鄭朗道:“義海,難道你不看金剛經?”

這是佛教的一個大秘密!!!

在許多佛經中,佈施經常看到的,還有各種寶石、香味、美樂。但在金剛經裡清楚的寫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既然是邪道,爲什麼佛經裡有那麼多寶石,香味,美樂,精舍?或者說供養。

其實很簡單,想要佛教發揚光大,僅靠象乞丐一樣乞討,能不能發揚光大,所以要建華麗的佛寺,燒香,香氣氤氳瀰漫,不要寶石,但要金光燦燦,再加上莊重的梵唱,寺鐘的悠揚,宗教的莊重神聖的氣氛便有了。這樣佛教才能發揚光大。

這就是供養中的一種。

還有佈施,釋迦牟尼是王子,所跟隨的一羣人也是貴族,比如他的堂弟阿難,這些人不會耕不會種,又要脫離塵俗,不能餓死吧。因此要百姓佈施,但不說乞討,那樣的話會讓人看不起的。所以佛教又有數說,叫乞上,上乞佛法於佛,下乞食於衆生,乞這個不生不滅的食糧。還有一個,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

因此做了許多規訂,弟子喝水時必須用一塊布濾後才能喝。弟子更不能做飯,種地也是犯戒的。一碗水裡都有八萬四千蟲,那麼一鍬下來,會有多少生命?要愛惜生命,所以不能種地。夏天蟲蟻多,必須要結夏,不然出去化緣時會踩死許多生靈。只能呆在室內修行,秋後出去化緣。

但有沒有考慮,因爲佈施他們吃飯,農夫又造成多少生靈消失?彼不殺他殺,性質有何區別?或者象歐陽修所說君子朋黨是好的,朋黨就是朋黨,難道因爲他們,月亮就會變成太陽?

然而看怎麼去辨,歐陽修辨成功了一半,後來並沒有多少人批評他。佛祖辨成功了百分之九十,有誰敢說和尚化緣是要飯的?

舍衛國太子與須多達將精舍修好,釋迦牟尼進駐,在此說法二十五年,比在任何六個地方說法的時間都長,但在金剛經裡僅提了一句,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並沒有提及太子與須多達供養這件大功德。

對金剛經鄭朗還是很贊成的,首先不象其他佛經有那麼濃厚的神話玄幻色彩,很實際,即便是佛祖象百姓一樣也要吃飯,於是乞食。天熱了,也光着膀子。第二個是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說古今往來一切聖賢,一切有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個人深淺程度,時地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存己。有一定的辨證觀與包容觀。

漏洞很少,比如裡面大段的佈施。不象壇經,說什麼空,什麼了,但花了很長篇幅說六世祖慧能爲達摩那件袈裟被北派禪宗追殺。不就是一件衣服嗎?要,我給你。得道者擁有的是證道之法,而不是衣服,那樣不但着相,是着魔。

鄭朗不信佛,然而每每看看壇經第一品時,都不由皺眉頭。

但正是這個金剛經,才說了真正的佈施之道。

很大的佛教秘密!!!

鄭朗每每看到金剛經時,都會莞爾一笑,然後嘆道,殊途同歸,萬法歸一,果不欺我也。

而這個秘密,將是鄭朗在辨佛會上投放最重量的炸彈!

立即將話題隱過,又說道:“義海,還是彈琴吧。楞嚴經中各個菩薩有各個菩薩入道的法門,每一個菩薩的法門皆完全不同。昔日我不研佛法,認爲知日禪師是迷戀於琴道,今天看了這麼多佛經後,才知道琴也有琴道。”

說着指了指後面厚厚的佛家經義。

“何解?”義海不由問道。

“你學的是禪宗,有頓悟與漸悟,頓悟艱難,漸悟也未嘗不可。所以說看山似山,看山不似山,看山還是山。天下萬法,琴也是一法。先用心奏琴,心琴合一,心即是琴,琴即是心,剛纔我聞聽你彈琴,似已進入這一境界。再丟心丟琴,無心無琴,無物無我,那麼就可以悟道了。”

說完了想樂。

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師叔,別被自己這句話忽悠得走火入魔,悟個頭的道!彈好琴吧。

已經忽悠了,義海蹙眉沉思。

義海忽然睜開眼睛,道“鄭施主,我前來是受衆寺長老所託,央請你一件事,杭州諸田聽你調換,重陽之會取消則個。”

“大和尚,是我要稱你法師,還是師叔,還是其他,說一段故事給你聽,有人問藥山禪師,怎樣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藥山說道,任由外境來去,有什麼關係?回道,不會。藥山就反問,那有什麼外境能使你迷惑呢?於是又引出一段故事,許多少年擁簇一位長者飲酒,同時還有諸多歌伎作陪。因爲只有自己年齡最高,長者閉眉閉眼,硯硯矩矩的正襟危坐,不理會四周的嬉鬧。酒會散後,歌伎向他索取酬賞,長者拂衣而起,生氣地說,我根本連正眼都沒有看你。歌伎一聽,用手抓着他說,眼睛看的算什麼,閉着眼睛想的才厲害。”

王安石等人全部笑了出來,連三個更年青的和尚則全他們也憋着嘴角,想笑卻不敢笑出。

鄭朗又說道:“水澆鴨背風過樹,佛子宜作如是觀。何妨對境心數起,閉目不窺一公案。各位心境比我還俗,再說茶已涼,請離開吧。義海,若有緣,過了重陽,你我再次相會,只彈琴,不談佛。”

。!。

第308章 雞鳴山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87章 潔字(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54章 冤(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3章 選書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42章 相公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197章 省試(下)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197章 省試(下)第89章 長嘯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46章 花之戰·雅詞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九十九章 禮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93章 講仁(一)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100章 區別(上)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78章 君子守德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248章 劉郎第157章 準備第229章 大中庸(中)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第55章 鳴天下(四)第346章 在路上(二)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265章 大星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四百九十章 文臣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第164章 君子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41章 問一(三)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92章 點將(上)第56章 鳴天下(五)第317章 祗園精舍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18章 大人物(下)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29章 中(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
第308章 雞鳴山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五百七十四章 007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87章 潔字(上)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四百章 大戲·成上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154章 冤(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3章 選書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三十八章 新年新氣象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42章 相公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第197章 省試(下)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八百九十七章 大會戰九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197章 省試(下)第89章 長嘯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第46章 花之戰·雅詞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九十九章 禮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93章 講仁(一)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第100章 區別(上)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78章 君子守德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00章 放榜(中)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三十二章 謝公屐第248章 劉郎第157章 準備第229章 大中庸(中)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第55章 鳴天下(四)第346章 在路上(二)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265章 大星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四百九十章 文臣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五百零六章 渾沌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第164章 君子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41章 問一(三)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92章 點將(上)第56章 鳴天下(五)第317章 祗園精舍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18章 大人物(下)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29章 中(下)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