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

鄭朗問了一句:“孫沔可如孫拚?”

吏才與德操,另外一個孫更差。

鄭朗又說道:“夏公,當學呂公。”

“呂公年老病重……”夏竦含蓄地回答一句。

“君臣做宰輔,須有宰輔之量。”

“我不是想做宰輔,陛下讓臣去嶺南,臣都甘死不辭,主要我不想別人往我身上潑污。”

談到這裡,已經談不攏了,鄭朗也不想多說,不要說夏竦,君子黨掛着君子的名義,自己又能勸動那一個人?於是不去管,但在晚上寫了一封長信,寫給司馬光的。

記得後世有一句話,中國知識分子,教授與政治流氓只是一水之隔。雖重,頗有幾份道理,北宋前後有兩大政治流氓,前面是歐陽修,後面是司馬光。兩人在文學上皆有巨大的建樹作用。

有人不明白續資與資治通鑑區別在哪裡。文字功力,通鑑文字流暢。敘述能力,通鑑主次分明。真實度,通鑑忠於史實,敢言,續資治通鑑隨意篡改,比如范仲淹爲朝廷形勢所逼,進諫賣官,續爲“君子諱”是不會記載進去的,類似的事倒有很多。可以說作爲史書,資治通鑑的價值還在史記之上。但到司馬光做的時候,連夏蛛都比不上。

司馬光纔是宋朝最大的政治流氓。

不是蔡京,蔡京一直就是小人,頂多掛一個新黨的皮,從來沒有將君子這一頭號往自己身上加冠。

第二便是歐陽修,他危害不及司馬光,可同樣是文壇宗師,但正因爲他的戾氣深重,不識大體,在政壇上胡說八道,上竄下跳,不僅壞了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後面還搞出了許多是非。這個人也是一個文學上的巨人,政治上的小丑。

自己影響不了歐陽修,只能寫信給司馬光,再三說了一些政局的形勢,各人的得失長短,讓司馬光看,去想,以免走向歐陽修的老路子。

這封信很長,幾達萬言,鄭朗花了近三個時辰,寫到半夜,纔將它寫完。第二天派人送給司馬光,讓他引以爲鑑,然後匆匆離開亳州。時間拖不起,還有一大堆事務,隨後的數起農民起義,以及與西夏人的議和。

向宿州衝去,下令揚州知府率領部分軍隊北上,傅永吉率軍南下,一南一北夾擊,將王倫的起義軍逼向天長。

自己率領騎軍匆匆南下,經宿州到泗州,來到天長將軍隊駐紮。

然後打開各地情報到覽。

相比於北方的大旱,過了淮河,旱情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夏收比較順利的收上來,秋收未到,可是糧食長勢很旺盛。天長屬於揚州管轄,此時受許元命令,正在準備籌集大批糧食北上。但因爲受到王倫影響,人心惶恐不安,徵糧事宜有些延誤。但已有大批糧食經漕船順着大運河北上,向京師運送。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這次因爲自己,撥出的款子很多,再加上朝廷本來的夏稅,其中包括糧食,最少能調一千多萬石糧食送到北方去。時間有些慢,江南糧食也不是無底洞,就是有錢有人有船,也未必能立即將這麼多糧食湊齊,必須要等到秋後,糧食才能逐一籌集。並且朝廷籌糧,波及到了糧價,部分地區糧價開始小幅度的上揚。

這樣的大災害面前,弊端肯定是有的,不過關健還是糧食。只要能調動一千幾百萬石糧食,整個北方今年將會無憂矣。要麼就是下面的官吏做得不好,那隻能危害局部地區,不會妨礙整個國家的運行。

將這些情報放在一邊,又看敵人的動向。

傅永吉帶的兵不多,只有兩營軍隊,且編制不齊,多是部卒,所以一直吊在後面,不敢正面作鋒。王倫也不敢調過頭將這支宋軍吃下,他手中的人更少。

揚州官員接到鄭朗命令後,同樣不敢怠慢,撥出三營指揮,一千餘人,徐徐逼向高郵,可是行軍速度很慢,自保意味很濃厚。也怕王倫從包圍圈中殺出,正好揚州一半兵力調向北方,城中駐守的兵力比較空虛,怕王倫殺進揚州城中。但起到一些作用,在兩軍大張旗鼓下,王倫在高郵坐不住,放棄了大魚大肉,美酒美妓的生活,將軍隊拉出來,向西越過五蕩十二湖,向白馬塘進發。

鄭朗又下了一條命令,讓傅永吉與揚州的官軍繼續尾隨,戰爭爆發後,協助自己對起義軍實施抓捕。

只要打敗了王倫,比較容易辦。

王倫手下多是貧苦百姓,這是值得同情的地方,但還要加冠一詞,多是亡命百姓。起義之初是值得同情的,可是一個月以來,壞的帶累好的,一路燒殺搶掠,使無數百姓慘死於他們兵器之下,也有一些清白的黃花閨女被他們糟蹋。這一點也是後世磚家多不記載的。起義之初頗讓人值得同情,但在這時,他們個個都是該死的人。

雖是亡命之徒,可形同謀反,少數人看到形勢不妙,偷偷溜掉了。於是王倫想出一個主意,在他們臉上刺了“天降聖捷指揮”六個大字。就象後來水滸傳中王倫的主意一樣,想上水泊梁山,先殺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好是壞,先背上人命官司,這樣就不擔心重新投誠官府,用這個投名狀使部衆團結一致。

刺字是一個性質,有了這六個大字,到哪裡都是王倫的義軍,想叛逃都沒辦法逃走。被王倫這一逼,逼上絕路,作戰更勇敢。但只要擊敗他們,抓捕也容易,並且自高郵向西大片區域都是坦蕩的平原,要麼就是一些湖蕩,這一條對鄭朗手下不利,但王倫手下部屬同樣多是北方人,也不利。再說,抓捕不是鄭朗的事務,交給了地方軍隊實執抓捕,這些湖蕩子反過來成了官軍的保護符。

然後等待。

王倫率領兩百餘人一路向西緩進,一路就象蝗蟲一樣,使許多百姓殘遭殺害。

開始鄭朗是同情的,但接到一條條人命慘遭殺害的消息後,終於這份同情被滿腔怒火替代。

然後沒有動,而是坐看着這羣人向高郵軍與天長交際的白馬塘進發。

義軍漸漸臨近,鄭朗這才從縣城動身,拉着天長知縣江奎一道騎馬向南出發。江奎騎術不精,但慢行能騎穩馬,比步行快,騎了近百里路,離揚州大儀鎮不遠,這裡便是鄭朗即將選作交戰的主戰場。

鄭朗認真的觀察着地形。

也不算太理想,陸續有一些小河,向東會入大運河,有的小河並且很深。農業灌溉系統比較發達,這導致產生大量灌溉的溝渠塘泊。有的地方地形低窪,儘管馬能在上面跑,也能種莊稼,可低窪處有許多積澱的淤泥,沒過一半馬腿,妨礙了戰馬奔跑的速度。

也有好的地方,總體地形平坦開闊,除了莊稼與村莊樹木外,一望無際。其實地形更好是在淮陽軍與宿遷,水田少,地勢更平坦,要麼就是低矮的桑麻田,更適合騎軍奔馳。但那樣奸滅了這支義軍,後面的舉措卻沒有說服力。於是才選擇到了天長交戰。

另外略有些土坡,土坡處地勢就比較高亢,多是桑麻田與旱地,相對而言,也比向東與向南大量的圩田有利於騎兵的施展。轉了轉,將實地地形對照着天長縣衙內不規則的地圖,比較一番。江知縣說道:“鄭相公,要早日將這些盜賊平定啊。”

天長是江北,沒有南方溫暖,多是種植單季稻,這個影響不大,但也種植了少量雙季稻,聽聞王倫起義軍前來,南方各村莊百姓全部逃亡,也不顧收稻穀了,然而有少數早稻沒有來得及收割,一起倒在田中。不僅如此,不割起來,晚稻也種不下去。

江奎不是一個好官,與鄭朗岳父崔有節一樣,是一個混資歷的宋朝官員,但爲官不惡。看到這大片大片的早稻馬上就要爛在田中,心中也是火急火燎。

“江知縣,你不用急,不日盜匪便會抵達天長,便是剿滅的時候。我在拖,也是不得己,往東去,臨近大運河,又有五蕩十二湖,地勢低窪,我手下士兵又少,不利於騎兵作戰,不得不將他們放到天長來決戰。”

江奎氣憤不能言,心中卻在想到,你可是一個堂堂的宰相,就是出行,也不會只帶兩百人。怎麼就帶了兩百來人剿匪?若是帶了一千兩千人,何至於要等待時機,將戰火蔓延到我們天長縣?

敢怒不敢言,兩人級別相差太遠。

兩人回去,可計劃也略略出現一些差池。

王倫本身是一個低級武將,級別不高,若是指使等官職,拿着高薪厚祿,也不會窮極到極點想要謀反。之所以成事,完全是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攏的人少,但都是亡命之徒勞,一個個窮兇極惡,不要命,就象水泊梁山那羣英雄好漢一樣,一不要命,二個個有一身好武藝,所以兩百來人橫掃無敵。

說軍事指揮能力,王倫更是差勁到極點。往南逃有什麼作用?南方沒有受災害影響,附從者不多,遲早會被滅亡。相反,倒是後來的張海眼光更長遠一點,將郭邈山、黨君子、範三等義軍攏在一起,一度聲勢浩大。若是王倫向西或者向北,藉助山東複雜的各個山脈,以及災民,說不定還能多堅持一段時間。一逃向南方,註定是覆滅的命運。

這也是鄭朗沒有高估他的原因。

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否則也不會將軍隊領到這裡,逍遙快活。

聽到鄭朗親自率軍前來,王倫心中很害怕,這個人是讓西夏元昊屢次吃弊的人物,民間裡有各種奇怪的傳聞,他心中很害怕。不過聽聞鄭朗只帶了兩百來人過來,一顆心才稍稍安定下來,人不多,不用怕。可多少有些忌憚,將手下的一羣兄弟集中起來商議,說道:“我們不能向和州進發,而是去滁州。”

“爲什麼到滁州?”

“滁州多山,宋朝派了小相公前來,率領的是二百餘騎兵,在平原上交戰對我們不利,只有進入山區,我們纔可以進退自如。”

對此,大家一起茫然,因爲以前沒有與騎兵作戰的經驗,於是同意。

王倫又說道:“但從白馬塘進入滁州山區還有一百多裡的道路,我們必須放下輻重,輕裝前進,連夜前進,這樣天明時,我們最少能抵達滁州境內,等消息反饋到那個小相公耳朵裡,即便是騎兵,沿途多溝渠,影響他們追趕速度,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容進入山區。”

“那吃的怎麼辦?”

“滁州多有糧田,大戶人家,只要進入滁州地界,還愁什麼供給?”義軍不做了,要去做小大王。

其他人也沒有什麼好主意,商議後,燒掉鍛重,但帶了許多錢帛,這個萬萬不能燒的,藉着夜色掩護,一路向西狂奔。

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47章 在路上(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43章 問一(五)第302章 殺雞(上)第96章 講仁(四)第307章 鄭體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346章 在路上(二)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100章 區別(上)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54章 冤(上)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29章 陽光普照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299章 琴瑟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75章 留第258章 問鬼(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157章 準備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08章 雞鳴山第456章 不能答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148章 銅錢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02章 殺雞(上)第121章 喜訊五百六十二章 歸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02章 殺雞(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231章 黃河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十八章 五問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十一章 逆天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700章 逆轉(上)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五百十八章 五問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29章 大中庸(中)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116章 談生意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75章 幽蘭九百十章 排名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273章 進攻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
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第347章 在路上(上)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143章 問一(五)第302章 殺雞(上)第96章 講仁(四)第307章 鄭體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346章 在路上(二)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100章 區別(上)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九百十二章 後背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七百五十二章 決策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54章 冤(上)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29章 陽光普照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299章 琴瑟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275章 留第258章 問鬼(上)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208章 大三元(四)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157章 準備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第308章 雞鳴山第456章 不能答七百十章 親事一第148章 銅錢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第302章 殺雞(上)第121章 喜訊五百六十二章 歸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02章 殺雞(上)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五百零九章 前兆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第231章 黃河四百十五章 惡化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十八章 五問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五百十一章 逆天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700章 逆轉(上)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五百十八章 五問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29章 大中庸(中)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116章 談生意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75章 幽蘭九百十章 排名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273章 進攻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