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

李憲小心地答道:“陛下身體偶爾有小恙外,比較康健。”

當然,他不知道鄭朗心中想的是什麼。

史上趙頊死後,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蔡確想扶持趙頊的弟弟吳王趙顥,蔡確有蔡確的想法,不管宋太宗是怎麼上位的,宋朝也有兄傳弟這個傳統,一個思想身體都成熟的皇弟登基,國家馬上就能平穩過渡。結果遭到王珪與章惇的反對,最糟的是高滔滔突然反戈。結果趙煦登基。然後司馬光召回,對改革推翻再推翻。

但故事沒有結束,高滔滔對趙煦採取了壓制性教育,還有程小夫子這個腐儒添油加醋,趙煦少年時生活在黑暗裡,心情低落,再加上缺少鍛鍊,身體沒有多少免疫力,結果患上癆病,也就是肺結核。但開始時,這種病也不是不治之病,高滔滔害怕病情曝光,影響宋朝安定,或者其他什麼想法,居然將趙煦的病情隱瞞,甚至不讓大夫治療。

從史上北宋各個皇帝畫像裡也能看出來,宋哲宗的形象就象一個鴉片鬼子一般。

高滔滔死,宋哲宗親政,但因身體素質低下,一直無子。本來章惇爲了改革,學習司馬光等人抹黑宋神宗那樣,將高滔滔抹黑,向氏聽到後在驚失色,若那樣,高滔滔抹黑了,她地位也不能保住,於是找到了宋哲宗的母親朱太妃,朱太妃求情,事未得果。宋哲宗病危時不能說話,向氏當着宋哲宗的面就撒起了彌天大謊,說趙煦臨終遺言將皇位交給趙佶,也就是宋徽宗。其實宋哲宗還有一個親弟弟叫趙似。就是按照宋朝的傳統,怎麼傳也不可能傳給趙佶的。

向氏爲何這麼做,權利二字。

朱太妃本以子貴,再有一子爲君,就會動搖她太后之位了。

前世他曾與一人辨論。這難說,萬一趙似比趙佶更壞呢。前世鄭朗就不同意,無他,宋朝古怪的政治體制!在這種體制裡,想做好事難,想改革難,但想做壞事也不大容易。就是宋真宗晚年昏庸成那樣,北宋仍然在發展。可以說趙佶能將宋朝敗成那樣,是極品中的極品。

這中間的種種一是權利,二是能力。

三個女人的故事。一個不如一個。劉娥權利心也重,但在她經營下,交了一個大好的底子給了養子。

在高滔滔手中沒有讓宋朝崩潰,但私心極重,甚至聽信孃家的挑唆,完全抹黑兒子的成就。

至於向氏,那就是一條陰險的毒蛇了,除了禍國殃民,什麼都沒有留下。

可對此鄭朗不是很擔心。

在自己有意照拂下。曹高向三家收益不錯,雖讓他們公開了大量隱田,但各監股契讓三家肥得流油。沒有這三家的挑唆,宮中的幾個女人對改革一直不惡。

高滔滔還經常在自己給趙頊授課時隔着屏風聽講。偶爾還發出疑問,多少會受一些薰陶。而且自己的改革步伐所激起的矛盾在後來漸漸化解。當然,權貴們還會是貪得無厭,這不僅是宋朝。契丹也有,那個三百幾十萬生生就讓契丹不能發兵西夏了。也就是說趙頊死了,改革所產生的矛盾沒有史上嚴重。高滔即便採取一些保守的做法,不會象史上做得那樣絕。

但鄭朗還是希望趙頊活着,最少要活上十年。

那麼權利就能平安交接,趙煦沒有那種壓抑的環境,未必會得癆病,就是得了,也能及時治療,不會象史上那麼嚴重。甚至還會留下皇子皇孫,只要不是趙佶這種極品貨色上位,北宋就沒有那麼快滅亡。

還有,科技技術在進步,說不定在未來就研究出更強大的武器,甚至只要趙頊平安,欠負漸漸償還,國家財政越來越健康,就能試探性的對幽雲發起進攻。不需要勾引女真人,那麼金人南下的可能性無限地降低。

李憲是這樣說,但不能這樣聽。

鄭朗又看了看身邊這個清秀的少年。

趙頊身體什麼情況,只有趙頊與身邊幾個御醫清楚。

大約不會危險,否則不能讓趙煦來到西北,否則趙頊一出事,趙煦就是騎千里馬去京城,也來不及。

而且也不大可能,一無伐夏之敗,二無永樂城之敗,國泰民安,文治武功幾乎在同時達到宋朝巔峰,趙頊心情無疑是開朗的。

在他剛登基時,自己幾乎將所有事務攬了下來。非是史上,史上皆說王安石主持改革,但都忽視了趙頊的作用,趙頊實際暗中參與了,並且內外交困,嚴重地耽擱了他身體健康。

不過在皇宮裡活動少,又有n個美妹,想長壽很難很難,宋高宗長壽了,可有幾個人知道他自幼鍛鍊,武藝都勝過了一般的武將,長壽是趙構青少年時代打下的底子。

或者後來的乾隆,他長壽同樣是喜歡活動的結果。

因此趙頊現在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經常生病,略有些擔心,再加上自己西北事務越來越少,趙煦九歲漸長,所以才做出這個舉動?

因爲遠在西北,又刻意遠離權利中心,鄭朗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想不明白。

想來想去,先讓李憲與趙煦坐下喝茶,然後寫奏摺。

一是寫趙頊這樣做,有違制度。

其實這種做法鄭朗還是很歡迎的,讓這些皇太子們走出宮看一看,能看到民間的疾苦,或者未來會有權臣利用,但就是皇太子們在深宮裡,權臣們不會參與奪嫡?

但確實有違了制度,必須寫出來。

其次說可以將六皇子放在身體教導,但只是在西北,一旦西北事了,他致仕了,就必須有致仕的樣子,遠離政治,趙煦必須也要重新帶回皇宮。

最後才說另一件事。

鄭朗發了狠心搞綠化,前後僅是朝廷直接撥款就達到了近七千萬緡。他非是環保人士,而是迫不得己。中國的地形西部有高原隔阻,在科技時代未到來時,這種地形成了中國的天然保障。使它不遭到中亞與歐洲文明的波及。至於南部,那根本不成危脅的,包括現在的交趾。最大的威脅還是在北方,因此北方纔是中國未來兩三百年時間裡的重心。

但因水土惡劣,多次大旱大澇,黃河決堤,一次次地傷害了這個根本。

若是綠化跟上來,災害會減少,北方經濟糧食生產也就全部跟上,北方安定。全國安定。所以纔有河工,纔有綠化,一個個禁牧禁耕區域。

現在包括陝西、河湟與西夏許多地區出現大片大片的綠色,也看到成果,許多黃河支流泥沙量在漸漸減少。特別是西夏。

但這種安定的生活,西夏地區未來人口也必將激增,人口多了,爲了生活,又要濫砍濫伐。

這是西部地區未來的危機。

在全國還有更大的危機。

今年春天戶部統計戶數。包括河湟與西夏地區,全國戶數達到了兩千四百七十多萬戶。也就是宋朝每年戶數以五十萬到七十萬速度增漲着。

按照這個速度,二十年後,全國戶數必達到三千五百萬戶到四千萬戶之間。那時。以宋朝這點大的面積,就是有了雜糧,也會出現麻煩。但那時因雜糧出現,這麼多年種子的培育。糧食產量雖沒有激增,可每畝產量增加了近半石,也就是那時這種危機還不明顯。頂多奪佃等現象越來越嚴重,佃農與貧困戶越來越多。

但再過五十年呢。

那時戶數很有可能達到六千萬戶。一旦達到這個戶數,就是沒有外敵的威脅,宋朝最大的危機也就來臨了。

記得春天戶數出來,許多文人寫詩詞贊誦。在古代,人口增加是一個國家內治的重要表現。但他們不知道這個可怕的危機已經在悄無聲息降臨。

還有一個危機,那就是宗室子弟數量的增加。爲了防止諸王亂國,宋朝政策是將宗室子弟圈養在京城,因爲數量增加,又開始移向應天府。但這個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可怕,今年兩千,二十年後就是四千,四十年後就是八千。

到時候內藏庫的錢帛不是用來國家急用的了,連供養宗室子弟都不夠!

所以鄭朗提出了最後的那個監,鎮遠監。

這是南方開發與蕃候計劃的結合體。

先是將南洋諸無明顯政權王國的島嶼劃分出來,進行拍賣。

一是給經營權,二是給各島主伯爵虛爵位。

零星的小島嶼幾個合在一起打包,大的島嶼分成幾個或者幾十個區域。這個拍賣所得的錢,朝廷不會挪用,而是用來鎮壓各島嶼上的土著力量。

這是開始,以後則是蕃候計劃的放大版。

靠土著人是不能經營的,必須要從中原移民,給每一個島主移民數額,讓他們自己帶着貧困戶前去南洋。然後每年交納一定的錢帛給朝廷,讓朝廷養駐紮的官兵。這一過程中,朝廷會賺一點,但不會太多。

各島主經營所得,包括種植礦業牲畜,交納朝廷賦稅後全部歸他們自己。但做了種種限制,以及對中原移民的保護。

中原移民過去後,享有宋朝律法保護,儘管他們等於是各島主放大版的佃戶,但待遇不能比在國內低。其次是對中原移民的租約,所交給島主的賦稅不能高於宋朝朝廷規訂,其實這將是一個很低的賦稅,朝廷規訂百姓交納的稅賦並不高,高就高在各州縣官員的雜稅上。還有就是選舉制度。

移民過去將會出現各個新的村寨,一定數量移民讓他們自己選舉一個代表,若島主有政,這些代表將代表着各移民的心聲與要求,與島主共同議事否決,甚至提出一些政務的提案。

以後朝廷會協助各島主鎮壓反叛,但若是移民因爲島主暴政反抗,朝廷將不會配合島主鎮壓,甚至取消島主的資格。

這幾條措施實行下去,將會最大限度保護了移民過去的幸福。

但島主也有島主的利益所得,一是他們將會得到一個伯爵虛爵,二是他們能從當地土著人身上最大限度榨取利益所得。這個鄭朗不會說的,各自心領神會就是。壓得緊,土著人也會反抗,就是朝廷出面,各島主利益也會受到傷害。壓得鬆。土著人安定,但利益不會多。讓各個島主自由選擇。

其實鄭朗心中對南洋的土著人也沒有好感,後世他們一次又一次向華人舉起屠刀,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而且勝在面積,南洋有太多太多的無主之地,面積多,就是交納朝廷賦稅,各島主因爲面積廣大,收益也不菲。

還有,就是各個宗室子弟。也讓他們分封島主,安排到南洋去,那怕他們就是龍子龍孫,去了南洋,對中原王朝不會形成危害,那麼宗室子弟數量激增就不會成爲宋朝的弊端。相反的,有了這些宗室子弟爲紐帶,南洋與中原王朝關係會更加緊密。

但在以前有許多困難,一是天氣炎熱。二是瘧疾,三是船舶技術。

南方開發,減少了人們對南方炎熱天氣的害怕。

金雞納樹想要普遍移載,最少要到二十年過後。不過進一步的減少瘧疾的危害。

這些年船舶技術進步很可觀,海上出事率漸漸減少,並且人們漸漸摸索了一些海上天氣規律,雖不準確。加上大量定居點與各小型港口的成立,又進一步減少了船隻覆沒的可能。

因爲開礦,與定居點。以及供給點,各島嶼上開始出現一些兵士與百姓,現在設立少數官員與一些兵士差役,並不唐突。

多年下來,對南洋各島情況更加清楚,許多島嶼上有了成熟的供給點,燈塔,港口,與一些當地的土著人有了語言溝通能力,基礎跟上了。

以後武器越來越先進,能保證中原人的優勢。

引進了許多水果,甘蔗種植技術提高,還有在摸索橡膠的提煉技術,這會增加南方對各個權貴的吸引力。

開始時,各島主不會上島的,派的只是家中的管事,包括宗室子弟。但有一條,島主呆在中原問題不要緊,反而因爲呆在中原,他們不敢做什麼。宗室子弟呆在幾個京城,有了這個島主的分紅,不需要國家來承擔費用,而且時間久了,南洋不再是畏途,他們又得到大量分紅,估計到時候士大夫們也會將他們強行趕往南洋。

其實這個監鄭朗未指望替朝廷盈利多少,盈利的會是各個富貴島主,因此鄭朗反覆說未來還有一監,比銀行監利潤更可觀,鄭朗也更沒有指望這些島嶼將來能劃爲中國版圖,指不準一兩百年後就會紛紛鬧獨立。但它將會發揮幾個重要的作用。

減少人口暴漲的壓力,從南洋諸島到大洋彼岸,就算現在宋朝面積增加了,它們的面積也是宋朝面積的十七八倍。那麼就能容納四億戶以上的百姓。想要激增到四億戶,得多少年?

有了人口分流,各地兼併奪佃等現象自動下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南方開發後的福建路。前面百姓涌上嶺南,後面各主戶紛紛將租金下降,以留着佃農。國內矛盾也隨之減弱。

南洋開發,將會使商貿圈加大,會進一步刺激國家工商業的發展,不管怎麼說,在這一兩百年內,中原還是南洋的根本所在。

並且未來世界格局若改變的話,就不算指望他們與中原走在一起,象猶太人那樣抱成團,對這個鄭朗心中其實很悲觀的,但終是流着相同的血脈,至少可以聲援聲援,畢竟象李某某那種人物是很少很少的。

同時這種放大版的蕃候制度,其實已經接近民主議會制。這也是爲了以後摸索一條新的道路。

而無論是島主,或者宗室子弟,他們是富豪,是權貴,是宗室,是外戚,他們得利,反對聲音不會很強烈,而且他們帶着百姓移民,不會給朝廷多大壓力。

一開始時諸島分配皆是離宋朝很近的地區,這就是一個資源,因此會讓各權貴更緊張,更踊躍。

但難就難在一些古板的士大夫上,畢竟唐朝那樣開放的國度,都禁止百姓流向外國。這麼多百姓遷居海外,這些士大夫們會有什麼看法?

很早時候鄭朗就將這個想法對趙頊說了,也許權貴們很高興,有伯爵,有財富,還有對土地的渴望。儘管是在海外,那可是一圈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畝的耕地,想當初唐朝的五姓七家手中又有多少耕地?

但做爲皇帝本人,心中必然有些猶豫不決。

不過人口暴漲到這種地步,各地奪佃兼併的勢頭又再度起來,這是現在,十年後二十年後呢?

到了實施這一監的時候。

將奏摺寫好,送向京城,然後看着李憲與趙煦,喊來侍衛。吩咐他們從靈夏路各州府尋找四名醫術高超的大夫,專門服侍趙煦。

李憲不知道未來趙煦身體狀況,以爲鄭朗這是對皇室尊重,尖着嗓子說道:“鄭公做事果然謹慎也。”

“西北苦寒,不得不小心爾。”鄭朗淡淡說道。

實際肺結核發病原因主要是陰暗潮溼的環境,這種環境利於結核桿菌的生長。開封發達的水系造就了商業發達,不過總的環境是潮溼的,若是高滔滔給趙煦起居的地方不明敞,那麼就增加了得癆病的可能。還有就是自身的免疫能力。這個與西北高亢寒冷無關。

但鄭朗還是萬般的小心。

然後鄭朗又經常帶着趙煦四處察看民情。

學習治理百姓經驗。同時多運動,能使身體更健康。

對於趙煦,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鄭朗奏摺到了京城,引起喧譁。但鄭朗說的是事實。人口增加了,說明宋朝這些年內治確實不錯,可這個增加的速度太可怕了,而且宗室子弟數量激增。已成了宋朝弊端。

在吵吵鬧鬧中,趙頊下旨,選了一些就近的島嶼試驗。

果如鄭朗預料。許多酸儒大肆反對,可各個富豪權貴們卻是很歡迎。甚至許多宗室子弟也在到處遊說。他們是想不到,暫時他們能呆在京城,但未來他們有錢有勢,士大夫還讓他們呆在京城?

前面試驗,後面就有無數人擠破頭,想得到這個島主的資格。這件事甚至驚動了河湟與西夏的一些權貴。

聽到此事,鄭朗長鬆了一口氣,這是他末了的最後一件心願了。

至於收復幽雲十六州,以他的年齡,不可能能等到。就是等到了,說不定那時候他早就到了八十多歲。鄭朗是想活到八十多,九十多,但可能嗎?

……

又一年的春天來到。

遠處積雪未融化,鄭朗來到豐州視察,他馬上要做一件大事。

忽然一匹鐵騎飛快而來,到了近前,馬上兵士翻身下馬,遞了一份情報給鄭朗。

李憲與趙煦在邊上好奇地探頭看。

情報上寫着一件事。

鄭朗未離開西北,正是宋朝統治基礎未牢固。大部分對宋朝抱有敵意的部族被鎮壓了。但還有。另外就是一些忠於西夏皇室的人。

過了這麼多年,仍有許多原來的西夏貴族與大臣,時常進興慶府皇宮參拜李秉常。

看到宋朝統治越來越牢固,其中一些人急了。這些人先後在暗中聯手,想做什麼情報上未說,但這些人動靜越來越大。

看到趙煦在看,鄭朗索性將這份情報遞給趙煦,問道:“六皇子,他們要做什麼?”

“謀反。”

“可是現在人心所向對朝廷有利,他們手中沒有軍隊,沒有多少部族支持,有什麼能力謀反?”

趙煦想了一會兒道:“難道是……契丹?”

“中的也,契丹敲詐了我朝三百萬緡錢,得到一批財富,這幾年雜糧漸漸普及,終於沉不住氣了。”鄭朗微微笑道,這個小趙煦資質不錯,十分聰明,不亞於少年時的李貴。越是如此,鄭朗對趙煦越慎重。

“那要通報陛下。”李憲道。

“肯定要稟報陛下,不過河北河東不要緊,河北河東百姓忠於朝廷,因此契丹動手,還是集中兵力西下,與這些人裡應外合。”鄭朗頓了頓,又說道:“但他們來得好!”

ps:今天本書完本。新書裸奔中,我又不喜歡宣傳,只好求自己的書友頂一頂,評價票與收藏,頂上分類榜單。

《創天》,

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326章 兼霞第225章 割(三)第240章 出手(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83章 拜大神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82章 四君子(下)第30章 後生第84章 臨江仙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09章 懸壁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52章 鬥法(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30章 後生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07章 鄭體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76章 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296章 韓信第64章 天堂(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53章 鬥法(三)第295章 排陣(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255章 鬥法(五)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83章 美人(上)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39章 授筒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05章 疑問品第239章 出手(中)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66章 法度第192章 仙子第101章 區別(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200章 放榜(中)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九百十九章 輾壓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
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326章 兼霞第225章 割(三)第240章 出手(下)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第83章 拜大神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82章 四君子(下)第30章 後生第84章 臨江仙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09章 懸壁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52章 鬥法(二)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第115章 高山流水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30章 後生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八百二十二章 破車子修一修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7章 花之戰·筆筒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307章 鄭體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七百六十二章 大單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76章 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第296章 韓信第64章 天堂(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八百十七章 雍齒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53章 鬥法(三)第295章 排陣(下)第111章 閉門羹(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255章 鬥法(五)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183章 美人(上)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39章 授筒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21章 處女地(三)第305章 疑問品第239章 出手(中)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66章 法度第192章 仙子第101章 區別(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200章 放榜(中)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七百十二章 親事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九百十九章 輾壓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