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

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

水洛城也不是象韓琦與尹洙所說的那樣,一修,天便塌了,修建後,水洛城確實有地利之便,若利用好,可以加強籠竿城的力量,爲通達秦州瓦亭川道提供一處重要的供給點,若是經營吐蕃,提供一處戰略要塞。

但作用不大。

該叛的還是要叛,若與西夏人作戰,怎麼也不會戰到水洛城地區。實際西北諸羌蕃叛亂還是與官員有直接關係,若官員有能力,能稱爲父母老子,若官員沒有能力,叛亂始終不休。這個能力不是官員作威作福,那必然會叛,有的官員能軟弱,讓羌蕃輕視,產生矛盾,同樣也會叛。好的官員能文能武,能軟能硬,教化羌蕃,發自內心,但羌蕃不聽話,馬上就能摸起傢伙,率領手下鎮壓,殺人如麻,刀子鋒快鋒快的,遇到這樣的主,給蕃子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叛。

水洛城根本起不了作用。

這種中肯的意見,范仲淹聽不進去,韓琦也聽不進去,鄭朗更不會說,答道:“水洛城事件我一直沒有想通,肯定沒有那麼重要,但稚圭兄,僅是一個水洛城,值得你興師動衆嗎?”

皮球踢回給韓琦。

肯定值得的,老大之爭,然而韓琦怎麼能回答出口?

鄭朗裝瘋賣傻,說道:“稚圭兄啊,新政做了那麼多大事,是你與希文兄發起的,你更應當與希文兄協手同心,將新政做好,國家變得更健康,這比一千個一萬個水洛城還重要啊。”

崔嫺心中好笑,丈夫經常嘲笑人家腹黑,結果現在變得越來越腹黑,這種無恥的推卸話居然說得正大光明,絲毫不羞澀。但……喜歡!

不然怎能在官場上立足呢。

忽然想起悲催的父親,兩個在下面做小知縣的兄長。不行啊,他們離丈夫差得太遠,不僅是學問,腹黑也差得太遠。這還是爲了爭一個小行首。連小jj都被差點踩廢掉的荒唐少年麼?這時,崔嫺覺得自己一生真的很幸運,幸好那時候父親堅持己見,沒有退婚,否則上哪裡找這樣的丈夫?想到這裡,緊緊將鄭朗手攥着。

韓琦弄得沒辦法,草草吃了一頓飯。又跑到富弼家中,他是不怕的。

似乎效果不大好,但富弼讓他一折騰,大約以後在樞密院又反覆折騰,不敢公開出面支持范仲淹。可是富弼終於產生一些迷茫,一天早朝過後,對鄭朗說:“行知……”

“彥國兄,要說什麼?”

“我心中有些不安。”

“我理解。大約幾個月後,這樣吧,八月中秋佳節。我約你到去樊樓,還有君謨兄,伯庸兄,樂正兄,我們一道慶祝中秋,那時候我可以向你,以及諸位敞開心扉,說出這段時間來的一切原因。”

“爲何要到中秋?”

“你們一個個都是屬驢子的,不撞南山不回頭啊。”

富弼,暈倒。

鄭朗是爲以後打算。咱不樹黨,可也要結交朋友,歐陽修以前多有來往,可這小子太躁,韓琦一心想做老大,惹不起。龐籍與王拱辰等人一門心思,小手段太黑,更惹不起。想選人,還得從君子黨中選人,但選擇一些心地光明,性格相對溫和的人,比如富弼,蔡襄,王堯臣,另外還有曾公亮,因爲時常給趙祉講學,倆人思想很相近,關係也變得漸漸融洽,再加上張方平,一套班子就搭起來。再過一段時間,幾個學生成長起來,司馬光與王安石多猛啦,兩抵兩百!那麼承前啓後,自己就可以做一些實事了。

不急,年齡的因素,但不能讓這幾人消沉下去。

趙禎要選人,他也要選人。

否則以後就是在朝黨上也玩不轉。

韓琦回來,范仲淹又做了一件事,於待漏院與大家商議,復古勸學,興修學校。

說白了,就是於各州各縣興辦鄉學,那怕是偏遠的州縣也要興辦學校,讓士子到土著蠻夷子弟一起能有一個讀書的條件。打着復古的旗號,這是不對的,春秋時諸子百家大收弟子,畢竟是少數,條件制約。到漢唐後,各大士族敝帚自珍,將經書藏在家中,連皇上都不一定給,這些經書存在,就能教出更多弟子,家族就能出更多人才,能掌控更多資源。所以貧困弟子很難有出人頭地機會。

直到宋朝才放開。

這也是宋朝軟弱可恨一面的反面,平民化,極其可愛的一面。

說重視民生,能找出宋朝一大堆毛病,但這是封建時代,內治做到象宋朝這樣,確實不容易。

或者從更高的角度分析,便是漢唐使用道家的愚民思想,使百姓無爲,而便以治理。到了宋朝,才真正放開對百姓的防範,使之教育普及,大批貧寒子弟進入官場,太多太多了,歐陽修、范仲淹、張齊賢、晏殊、夏竦,等等,這些人原來都是一無所有家庭走出來的。

在范仲淹提議之前,各州已有許多州學縣學,還有民間自發辦起的義學,鄭朗與張方平科舉時,還大張旗鼓組織過一些義學。直到現在,鄭家還養着那兩個義學,花費不多,已經產生十幾名舉子。因爲久不科舉,沒有進士產生。

這些都是自覺性的組織,威力小,直到范仲淹提議後,州學才大興,陸續出現四大書院。總的來說,這是文化界的盛事。范仲淹說完後,看着韓琦。

我是老大,你是老二,你要發言吧。

韓琦未吭聲。

范仲淹不理解,但鄭朗理解,這是范仲淹提議的,韓琦附和,他又要變成小弟……

那怕是中肯的意見,韓琦也不會答應。

但這時候王拱辰說道:“希文兄,你這條進諫好,我同意。”

他是御史臺的大佬,他同意,手下小弟也立即附議,殿中侍御史梅摯,監察御史劉湜隨聲附合。這三人皆以文學見長,在文壇頗有聲名。

歐陽修用古怪的眼神盯着王拱辰。自從率領知諫院與御史臺對掐已來,這一對聯親成了宋朝官場上有名的仇敵。民間卻有很多笑話,王拱辰娶了薛奎第三個女兒,後來死了。正好薛奎第五個女兒待字閨中。

原來有些來往,看姐姐,很正常的,但看啊看的,結果看中她這個姐夫,不能姐妹共事一人,可是機會來了。三姐因病去世,王拱辰光棍一人,這可是一個金光棍,此時在官場上十分順利,又是狀元,長相清秀,於是許多人家提親。薛家五小娘子竄奪母親要嫁給王拱辰,這些薛奎已經去世。雖然傳出去不大好聽,然薛夫人被女兒苦苦央請,秘密派人與王拱辰說了一聲。

王拱辰對這個小姨子印象不錯。反正傳出去是薛家不中聽,與自己沒有關係,結果小姨子又成了他的新夫人。另一邊歐陽修娶了薛奎第四個女兒。他官場一直不如意,外面便有言論說,歐陽修娶妻娶不過王拱辰,仕途也不及王拱辰,到了兩制鬥也沒有鬥過王拱辰。

不對的,歐陽修也是二婚,原來夫人是胥偃的女兒,也是生病死了。成了光棍,這才娶了薛家四娘子。

歐陽修想不明白,王拱辰自從反水後,一直對新政心懷不鬼,這次怎麼換風頭了。

但這是好事,鄭朗說道:“若如此。我也同意,若是全國興辦州學、縣學,我會抽空將格物與算學寫出來,編兩本書,授予學子,以便國家培養更多實用人才。”

“不妥,行知,你那個格物學不能放,以免爲外國刺探而去。”張方平緊張地說。多厲害的格物學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算到外國的礦藏,能推斷出明年的部分天氣,這若讓西夏與契丹人刺探過去,還了得?

“安道兄,不用擔心,這兩門學問博大精深,若寫,要寫很多本書,我現在那來的時間?留作以後,出使契丹,恐怕沒有一年兩年休想平安脫身,在那時候我抽空,寫一些儒學的心得,重修中庸,再寫仁義,順便寫一些更深奧的書,現在頂多寫一些基礎知識,即便外國得知,也不要緊。”

“在契丹更不能寫。”

“如果我讓契丹得到它們,那我還能平安脫身回來麼?放心吧,要得到,我會讓儒學的書給他們得到。他們是遊牧民族,若真放下馬鞭,學習儒家,契丹會沒落更快。這個你不用擔心了,還是說一說希文的復古勸學,興辦學校。”

早朝開始,范仲淹率領宋祁、王洙、歐陽修、孫甫,王拱辰率領劉湜、梅摯,鄭朗率領曾公亮與張方平,一共十一人進諫,教不本於學校,士不察鄉里,則不能核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於記誦,則不足盡人材。謹參考衆說,擇其便於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於學校,然後州縣察其履行,學者自皆修飭矣。故爲設立學舍,保明舉送之法。夫上之所好,下之所趨也。今先策論,則文詞者留心於治亂矣;簡程式,則閎博者得以馳騁矣;問大義,則執經者不專於記誦矣。其詩賦之未能自肆者雜用今體,經術之未能亟通者尚如舊科,則中常之人,皆可勉及矣。此所謂盡人之材者也。故爲先策論過落,簡詩賦考式,問諸科大義之法,此數者其大要也。其州郡彌封謄錄,進士、諸科貼經之類,皆苛細而無益,一切罷之。法行則申之以賞罰。如此,養士有本,取才不遺,爲治之本也。

這個意義後世許多專家疏忽。

不管培養的是什麼人才,但其意義非同小可,直接使統治者愚民政策變成開民智化的先進政策。事實正是這次看似不顯眼的進諫,使宋朝逐漸形成封建時代文化、藝術與科技的巔峰時代。

明代傻了,學八股文,能學成什麼?若是鄭朗將格物與算術編著出來,往裡面一塞,意義更是非同小可。

沒有一個人真正明白它的含義,只是多數人覺得很好,與宋朝政治理論相同,也就是理論上儘可能的實行貧富均等,給貧困百姓更多上進的機會,使貧困百姓減少怨言,爆發大起義的可能性也會隨之降低。

但趙禎也用懷疑的眼神盯着王拱辰。

下面這些大臣的動向他十分清楚,也需要,當真不知道燕度在下面做了什麼。爲什麼默視?朝中需要一支力量與君子黨抗衡,不然最後全部推范仲淹做老大,自己這個皇帝往哪裡擱?

趙禎糊塗了,看一看。韓琦作爲君子黨的老二,默不作聲,作爲反對派的王拱辰,卻率領手下支持范仲淹,這個局勢真渾沌啊。難道經過水洛城事件事,王拱辰想與范仲淹聯手,對付韓琦?

這羣大臣心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

不能想的。一想這個皇帝做得很悲催。

至於鄭朗,他倒沒有擔心,贊成的贊成,反對的反對,對事不對人,沒有派別之爭。沉默半響,說道:“準。”

君子黨與“小人黨”再次聯手,這道詔書沒有任何異議。執行下去,下詔各州縣皆立州學縣學,這是全國性的。本道使者選屬部官爲教授。三年而代。若是吏員不足,從鄉里選宿學與有道業者代之,若三年沒有爭議,上訴嘉獎。士子學習一段時間,再根據十一人提議,進行科舉,爲朝廷備才。

作爲提議者,范仲淹並沒有想到它長遠的意義,僅是爲他所提慶曆新政中的精貢舉,做爲一個補充條款。這條時間已經落實太多太多的條款法令。於是不露山不露水的推廣下去。

然而鄭朗心中卻十分高興,甚至將這項法令當作慶曆新政最有意義的法令。

跟着一條好消息到來。

狄青在南方磨蹭一個多月,終於動手。

時常派人求和,每次求和都帶着大量禮物,償到甜頭,每次使者來。唐和派人敲鑼打鼓迎接。最後連陳執方、郭輔之與楊畋都看不下去,這也太軟弱了。三人找狄青交流意見,詢問原委,狄青原來還尊重他們,最後相互會談,將他們看透,傲氣發作,問了一句:“諸君懂什麼軍旅之事?”

你們都不懂,別來煩我。

這幾人都是正統的士大夫,哪裡受得下一個小小武將的氣,上疏朝廷。東府上報趙禎,趙禎問鄭朗,鄭朗說道:“狄青之言難道錯了嗎,他們是不懂軍旅之事。此乃誘敵麻痹大意之計,連這個都看不出來,何必干涉,請陛下下詔,讓三人勿必配合狄青,成敗之舉,恐不久矣。”

趙禎也不懂啊,並且對狄青蠻有好感的,長得帥,不僅妹子愛,皇上也愛。於是下詔,讓三人配合狄青行動,勝敗之後,再來進言,現在以敵爲重。畢竟唐和、盤知諒以及黃捉鬼的大弟子鄧和尚,大頭項李花腳等賊衆越加膨脹,漸漸逼近三千人數,大者如唐和等人,有衆二千餘人,小者數百人數十人十幾夥,局勢越來越惡劣。

詔書還沒有抵達桂陽,戰事已經拉開。

狄青示弱,一個勁的求和,不但求和,爲了表示尊重,還讓手下諸多將領前去親自議和。不但唐和盤知諒一夥,還派將領與鄧和尚、李花腳等頭項聯繫,一次次苦勸。

一部分人起到分化作用,可這些賊首看到朝廷軟弱,越發猖獗,有的人同意求和,但提出種種無理條件,要做知州,要做大將軍,各種異想天開的要求,讓人瞠目結舌。狄青再次苦勸。最後連唐和也參與進來,議和可以,讓俺做桂陽國主。

桃花瘴來了,更加肆無忌憚。

實際這一次次議和過程中,諸將已經將各賊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不但人數,還有各個崎嶇的道路,以及各個山洞的分佈,都掌握在心中,這不是斥候打探出來的,而是郭逵、趙珣這些將領親自察看過的。

並且一部分叛黨認爲朝廷有誠意,想一想還是和平求一個安吧,悄悄地與狄青聯繫。要求不過份,狄青也放下姿態,與他們認真談判。這些人是真同意他們投降,分化政策起到作用了。

特別是唐和的部下江大麻子倒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他幫助下,狄青悄無聲息地派出一部分兵士,裝作當地山民,潛入到孤漿峒的後山,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孤漿峒。

唐和據山而守,郭逵突然從後山殺出來,江大麻子率領部下手下反戈,裡應外合,不是,是多方面的合,後山郭逵衝出,前山狄青進攻,裡面內亂,什麼地形,天險也失去作用。

雷霆一擊,除了部分降衆外,其餘反叛生蠻盡殺。

狄青再次將大軍分成五部,撲向大大小小的反叛軍隊,僅在四日間,許多頭項還沒有反應過來,軍隊如排山倒海一般壓來,悉數被平。

這一戰勝得極其光彩。

鄭朗也不感到意外,儂智高多厲害哪,僅是崑崙關一戰,儂智高便失敗了。這些人算什麼?

大勝固然高興,可狄青與陳執方、郭輔之發生一些爭執後,心中不平,又聽到他們居然打小報告,你們能打小報告,俺也能打小報告,於是找了一個麻煩。()

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39章 問一(一)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第337章 小戰(下)第53章 鳴天下(二)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326章 兼霞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114章 粉琴第64章 天堂(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64章 悲絲(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252章 鬥法(二)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209章 大三元(五)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211章 大三元(七)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8章 危機第154章 冤(上)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17章 好兄弟第258章 問鬼(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57章 準備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120章 內定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114章 粉琴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94章 講仁(二)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五百七十七章 窗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24章 火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264章 悲絲(下)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七十一章 怒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十二章 秋後第315章 宣戰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177章 平靜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204章 老匹夫第71章 告密第183章 美人(上)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197章 省試(下)第2章 修剪
八百零三章 道心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39章 問一(一)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第337章 小戰(下)第53章 鳴天下(二)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326章 兼霞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114章 粉琴第64章 天堂(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64章 悲絲(下)第251章 鬥法(一)第252章 鬥法(二)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第209章 大三元(五)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211章 大三元(七)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第8章 危機第154章 冤(上)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17章 好兄弟第258章 問鬼(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57章 準備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120章 內定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114章 粉琴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94章 講仁(二)三百八十七章 阿干城二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五百七十七章 窗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124章 火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第264章 悲絲(下)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七十一章 怒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十二章 秋後第315章 宣戰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177章 平靜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204章 老匹夫第71章 告密第183章 美人(上)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197章 省試(下)第2章 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