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在路上(六)

鄭朗揮了一下手,又揉了揉腦袋,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大臣說道:“各位,且等一等。

然後又衝在不遠處準備宴席的嚴掌櫃說道:“你們也不能準備。”

這事兒不知怎麼的,眼看生米就要做成熟飯。

說完跑進院中,對崔嫺與樊家這個小娘子說道:“我是去西北對麼?”

“是啊。”

“我是去涇原路對麼?”

“是啊。”

“你們知道好水川死了多少將士,我馬上去做他們的父母官,沒有去,先納小妾,讓涇原路百姓聽聞後,他們會做什麼感想?”

“這有什麼關係啊?”樊家小娘子不顧害羞,反問一句。

理由太勉強了。

鄭朗又要撓頭,現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流,難道向她們宣傳自由戀愛的思想觀,也不可能,自己娶了四個妻妾,有什麼資格說自由戀愛。只好粗暴地說道:“這樣吧,即便納,也等我回京城再納。否則我就不同意。”

“這有什麼區別?”樊家小娘子萬分失望。

“有,你想到鄭家來是不是?”

“是……”蚊子一樣嗯了一聲。

別裝,鄭朗心中十分無語,說:“那你應當知道我的爲人,我對百姓如何,你也知道的。”

終是小姑娘,比較容易矇騙。

“但是……”

“你先回去,我再度回京。必然也會立下一些功勞,再讓你進入鄭家。”

樊家小娘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崔嫺伏在她耳邊低語幾句,小姑娘說道:“好。”

鄭朗派人將她送回去,然後對羣臣說道:“我與樊家說好了,回京城再納,各位不必恭賀。”

可是鄭朗疏忽了今天的場合。這不是官場,要一本正經,他也不是老夫子,歲數大,沒有人敢與他開玩笑。

特別是歐陽修與富弼等一干歲數不大的官員,早將他架了起來,說道:“早納遲納還是不納,吃喜酒,吃喜酒。”

嚴掌櫃也讓衆人竄奪着,再次準備擺起酒宴。

鄭朗無語,我被強女幹了!還是被一百多名官員強行女幹。

連趙禎沒有放過,他本人沒有來,卻派兩個小黃門,一本正經送來隆厚的賀禮。

崔嫺低聲說道:“官人,我們成親時也沒有這麼熱鬧。”

熱鬧沒有結束。

皇上送來賀禮後,曹皇后又派人送來賀禮,不是代表趙禎,而是代表皇后本人,曹家與鄭朗沒有關係,可是鄭朗力保她的七叔爲陝西長官,曹皇后心中還有些感謝。

接着苗貴妃也派人送來賀禮。

鄭朗更暈。

反正大家一起來強女幹他,那麼就來吧。

酒席擺開,被富弼拖到酒席上,一一勸酒,鄭朗借酒澆愁,衆人再勸說,一會兒喝了十幾盞酒下肚。

然後鄭朗看着衆人,越看越多,幾百人變成幾千人,幾萬人,最後模糊成一團,咚地一聲趴到桌子下面。

哈哈哈,大家一起大笑。

難得看到鄭朗失態,終於看到他醉倒的模樣,富弼樂得不行。眼睛瞅了瞅,正好瞅到將仕郎燕文貴,喊道:“燕仕郎,將鄭行知此時的樣子畫下來。”

燕文貴十分爲難。

晏殊說道:“讓你畫,你就畫。”

這對翁婿要求,燕文貴怎敢拒絕,只好作畫。

呂夷簡也笑咪咪的看着燕文貴畫鄭朗醉酒圖。

其實是好水川之敗,給京城官員太多的壓力,需要發泄,正好鄭朗此次納樊家女,給了他們一個機會,才鬧鬨成這個樣子。

樊家開始看到自家女兒回來,有些不樂意,但怎麼辦?人家是朝廷的棟樑之材,最年青的宰相,自己只是一個富商,算什麼?但不一會兒聽到事情真相,樊家上下全部大喜。

熟飯了,再也變不回成生米!

鄭朗一醉,第二天早上也沒有醒過來,但不用上早朝,於是崔嫺派施從光前往西府請了一個假。

晏殊大手一揮說道:“給假三天。”

到了下午,鄭朗起來,心頭燒得厲害,喝了幾大口涼水,崔嫺抱怨地說:“不能喝,別逞強。”

“這一回你滿意了?”鄭朗忍着頭痛,將昨天發生的事回想一遍,都鬧成這種樣子,將人送不送回去,有什麼區別?

“妾身還不是爲了鄭家,爲了你,你以爲我想啊。”

有理也說不清,鄭朗索性不說,先考慮西北。

葛懷敏誇誇其談,鄭朗自己也是誇誇其談,之所以說出那麼多東西,是歷史的知識。真要將腦海裡領先一千年的見解,與歷史知識拋去,未必做得比韓琦與范仲淹好。

有這個歷史知識還遠遠不行的,要落實到具體的實處。兵戰兇危,不象政務,在杭州與太平州,做錯了,可以及時改正。軍事上一錯,幾千幾萬人會立即傷亡,怎麼去改正?難道人死了,還能將他們吹活過來?

不過僥倖還好,有狄青在涇原軍,並且頂在鎮戎軍,不過也不好說,鎮戎軍幾乎覆蓋了後來固原所有地區,甚至超過。但宋朝控制能力有限,比如好水川已經到了後來的隆德,雖然北方海原地區屬於西夏控制區,也要經過宋朝大片的控制疆域,纔到達好水川進行埋伏。

一部分是韓琦與諸將出現失誤,疏於偵查,一部分也是宋朝只能防守,兵力有限,以至控制的前線地區出現大量空擋,才造成的結果。

還有如何利用葛懷敏這個二世祖?

想了想,來到軍營,查看這羣蕃兵,也要讓他們準備動身。

聽說要去西北,這些女真人哇哇叫。

應當來說,他們並沒有完全開發心智,甚至整個種族纔開始逐步向奴隸社會進軍。正是這種天真與愚昧,也造成了他們野蠻與強悍的戰鬥力。

十分興奮,想要象京城的那些人享受榮華富貴,就得有戰功,想有戰功,就得打仗。

鄭朗將王直喊到一邊,問:“王德用派來的幾個人表現如何?”

知道王德用對他那個妹夫十分感冒,但不代表着王德用會識人。

“學士,這批人可重用,”王直慎重地說,又道:“特別是那兩個文士,似乎很不簡單。”

“哦。”

“你看今天這些蕃子表現如何?”

鄭朗仔細地看了看,說:“比昨天站隊似乎更整齊。”

“是劉軒睿強行我下的命令,操練不齊整者,不聽軍命者,按軍法處斬,斬殺了一名蕃子,這些蕃子怕了,才變得聽話。”

“真殺了?”

“他搬出軍法,又搬出王相公,我不敢不聽。”

有軍法,可幾乎沒有人將軍法當成一回事,鄭朗喃喃道:“還真殺?”

“學士,我想到了孫武。”

不能僅靠歷史來判斷一個人的命運,有的人因爲沒有機遇,沒有碰到賞識的人,才埋沒一生。就象狄青沒有碰到范仲淹,也就那麼一回事。但達到孫武的高度,不可能的。然而如此果決,大約是一個人才。

將兩人召了過來,說道:“我馬上就要離開京城,前往涇原路。”

“學士,我們都知道了。”

“那你們有什麼想法?”

“鄭學士,延鄜路在范仲淹經營下,不易攻克。朝廷又讓范仲淹去了環慶路,范仲淹雖不求有功,但那種戰法,卻是最難進攻的。”劉軒睿說道。

“說得有道理,繼續說。”

“秦鳳路在後方,那麼只剩下涇原路與北方的府麟二州。這兩處必將成爲未來西夏人攻擊的重災區。”

常明德補充道:“涇原路已經被元昊打爛。但是想立功,還是在涇原路。”

沒有戰爭,怎麼會立下功勞?

似乎真的不錯,難怪會向王德用毛遂自薦。但不象狄青,已經有歷史證明,還要繼續觀察,鄭朗溫和地說道:“很好,與我意同,你們馬上準備準備,不日我就要動身。”

“喏。”

鄭朗不由哭笑不得,兩人更加興奮,象是兩個戰爭狂熱分子。

果然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然後又繼續看着蕃兵操練,到了京城,鳥槍換炮,全部披上宋朝的盔甲。

在隋唐明光鎧成爲主流,發展到宋朝,山文鎧取代了明光鎧,工藝也達到了巔峰。

不但工藝精湛,連尺寸都有嚴格的要求,比如造甲之法,步軍欲其長,馬軍則欲其短,弩手欲其寬,槍手欲其窄。又比如步人則直身行立,短則露足,馬軍則曲膝蹲坐,長則綰絆,馬軍甲裝裙所以獨用過膝三寸,步人則甲身腰圍吊腿連成一片,名曰全裝,而易爲披帶,馬軍則吊腿拕遴作二段,名曰摘吊。

不但有馬步軍專用的盔甲,還細分弓箭手、弩手與槍兵等兵種適用的盔甲,尺寸護具,都根據各個不同的兵種做了考究。

特別是重步兵的步人甲。

有人說歐洲的古代盔甲最好,這是錯誤的,最好最全面的是步人甲,重達近三十公斤。

加上武器在內,往往士兵會負重四十到五十公斤。

雖有效的保護自己,但犧牲了速度。

其實最強大的軍隊,不是重甲兵,而是靈活機動的輕騎兵,速度戰勝一切,什麼重甲都是浮雲。鄭朗知道,但知道了也沒有用,沒有好的戰馬,什麼速度也是一個夢想。

馬甲要輕一點,也重達近二十公斤。

但對於這些女真人來說,一點也沒有感到負擔。

論武力他們肯定不是宋朝第一,但整體均衡起來,體力絕對勝過宋兵。

無奈,北方人種本來就比南方人種高大,加上吃肉的民族,營養也比吃素的人更強壯。

不過不是每一個宋兵都能穿得起這種盔甲,別人不說,要是讓鄭朗穿上步人甲,別說走路,有可能被活活壓趴下。

所以出現了皮甲與紙甲,紙甲不是後來大白紙,厚達三寸,如遇雨水透淋,統弩難穿。能當盔甲,起到一些防禦能力,而且輕便,還能當作保暖的衣服。

相對而言,即便在前方,紙甲數量也勝過了鐵甲數量。

紙甲多是無奈,許多士兵承負不起步人甲的重量,朝廷也沒有錢帛讓一百多萬士兵全副武裝鐵製盔甲,就是能武裝起,保養費用也是十分驚人。但最怕的是紙甲也粗製濫造。

三寸厚的紙甲能擋一擋弓箭,如果變成一寸厚呢?

這種紙甲還在演變,到明朝後,被棉甲代替。以前朝代也有差的盔甲,比如唐代網兜狀的鎖子甲與皮甲、布甲。

沒有騎兵,這種狀況就無法改變,鄭朗默想片刻,又開始觀看武器,宋兵主要是一弩二弓三槍,少量配製刀、劍、鐵鞭(鐵杵)、短槍。多數配置馬軍一都當中槍手旗頭十三人,其餘人並系弓箭手。步軍一都刀手八人,槍手十六人,其餘七十餘人並系弩手。弓弩手也練習刀槍技擊之術,以防短兵交接,但多不熟練。

這支蕃兵保持着原女真人的傳統,用槍的人沒有一個,全部用刀,配弓。

鄭朗忽然靈機一動。

在延州他一直在想着擺巴士,每天又在處理許多政務,沒有時間想其他,這時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騎兵與步兵交戰,誰勝誰負,幾乎是小孩子都知道的問題。

但以步兵勝騎兵不是沒有過,劉裕的卻月陣,不算,但還有唐朝的陌刀兵,也不能算,工藝能還原出來,也沒有幾個宋兵能將唐朝的陌刀玩好。還有一例,普通的步兵勝過騎兵,岳家軍!

韓世忠與岳飛軍中還是以鐵甲長槍強弩爲主的重步軍,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金朝騎兵。但因爲沉重,往往勝不能全擊敵寇。於是岳飛在郾城之戰中想出一個辦法,裝備特製的大刀、大斧,從兩翼擺開陣勢,咱不砍你人,專砍你馬腿,馬腿砍倒後,敵人從馬背上摔下來,再用大斧大刀往胸口猛砸。端的陰險毒辣。

但這一戰將金人殺慘了,若不是趙構與秦檜這兩個王八蛋,金人都準備收拾行李,打包逃回黃龍府,僅一戰,有可能就將中原收回,連帶着外送幽雲十六州。

結果讓人無語。

想到這裡,立即站起來,奔向西府。

晏殊看到他笑嘻嘻地問:“酒醒啦?”

高興的。

鄭朗翻了一下眼睛,沒有理他,而是拿出紙筆,將岳飛發明的幾種武器畫了出來,帶有長柄的刀斧,岳飛當時佈置十分匆忙,沒有時間特製長柄,於是讓手下砍來木棍子當作長柄,然後用繩子將刀斧綁在長柄上。現在時間有餘,可以慢慢製造出專用的長柄,直接套在長刀或者大斧上。

“這是……”

“砍馬腿。”

“咦。”

“先讓作監做出一批,我帶到西北,試用看一看。”

“好。”

鄭朗接着畫出第三件武器,鉤鐮槍,這種兵器是從古代武器戟演變而來的,成名於呂光,然而西域一戰,在古代多爲中原人忽視。宋朝也不知道它的威力。

宋朝與李繼遷交戰時,不能破其連環馬,於是有人想到了戟,仿照戟的形式加了一個橫枝,刺戳之外又多了一個橫拖的作用,起了一些成效,於是宋制九種槍當中雙鉤槍、單鉤槍與環子槍皆帶着這種小鉤子。嚴格來說,還不是鉤鐮槍。岳飛在這種帶橫枝的槍上又加了一個彎鐮,將橫枝改成真正的鉤子。

交戰時先用鉤子將敵人的盔甲勾下來,再用彎鐮割敵人的腦袋。大將楊再興正是用這種鉤鐮槍,一人就殺了幾百個金兵。

武器不是萬能的,但這些武器的出現,無疑擴大的郾城大捷的戰果。放在西北戰場,也增加了一部分的威力。

“這個好啊。”晏殊高興地說。

“好那就開始製造吧。”

“我馬上下令製造一批,讓你帶到西北去。”

鄭朗這纔回到客棧,崔嫺委屈的迎出來。鄭朗搖頭,也沒有再生氣,這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差距,而是一千年思想觀念的差距。崔嫺按照這時代的做法,並不爲過,相反,這是大婦的大度,是婦德。說道:“嫺兒,我馬上就要走了。”

“嗯。”

“你們回鄭州吧。”

“爲什麼?”

“這不是杭州,西北有危險。”

“妾身不會與你各自飛。”

“都是什麼,你們去西北也沒有用。”

“有的,那個你不想了。”

“……”

杏兒四兒她們也不同意,鄭朗只好說道:“你們要去可以,但必須呆在渭州城中,不能出城,只要是城外,那怕是在渭州,都會有危險。”

“好,我們就留在渭州城中,一步不離。”

鄭朗還是象在杭州一樣,說走就走,先帶着這羣蕃兵騎馬離開京城,崔嫺她們依然在後面出發。

早到達涇原路,就能好做準備。

春花正是燦爛的時候,鄭朗眼中卻只能看到落英繽紛,與隱隱的那份殺機。

第148章 銅錢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87章 潔字(上)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七十七章 窗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3章 刻絲(下)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77章 平靜第88章 潔字(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77章 平靜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3章 選書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176章 幸福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98章 省試(中)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97章 省試(下)第289章 狐威(下)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266章 淨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149章 算計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九百零六章 資敵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261章 慶金枝九百十章 排名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84章 美人(下)第263章 悲絲(上)第75章 幽蘭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87章 潔字(上)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126章 十段文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243章 號角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六百十章 夏雷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94章 排陣(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51章 進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211章 大三元(七)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
第148章 銅錢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87章 潔字(上)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五百七十七章 窗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3章 刻絲(下)第295章 排陣(下)八百四十五章 遙指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77章 平靜第88章 潔字(下)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177章 平靜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3章 選書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176章 幸福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198章 省試(中)九百章 逆轉中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七百六十章 凝望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97章 省試(下)第289章 狐威(下)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266章 淨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149章 算計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九百零六章 資敵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261章 慶金枝九百十章 排名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84章 美人(下)第263章 悲絲(上)第75章 幽蘭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87章 潔字(上)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126章 十段文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333章 西風烈(上)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243章 號角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六百十章 夏雷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294章 排陣(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第51章 進京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第211章 大三元(七)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