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

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 四

嚴榮接到詔書,沒有拒絕,但提出一個請求,父親生病了,在京城可以照料着,一旦下了鄧州後,遠離家鄉,請朝廷准許請兩個月假期,服侍父親。這是客氣的說法,若不行,我寧肯拒職,也不去鄧州了。

二選一,a還是b。

韓琦一聽,不會那麼巧吧,擔心鄭朗使詭計,派人查了一查,還真生了病。

授意肯定是鄭朗授意的,很早留給嚴榮一個錦囊,說了許多東西。朝廷財政允許韓琦將它敗壞,民間的經濟基礎不能敗壞,還有這個銀行。這有一個比喻,就象樓市,都知道有泡沫,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官員要吃要喝要玩要樂,既得利益要賺錢,統治者只好苟和,或者做一些微調。可這些微調又不敢於碰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甚至還拿出百姓的納稅錢,維護着他們。於是越調越高。具體一點,這邊在調,那邊地價越賣越高,政策越來越鬆,銀行不肯打壓等等。泡沫越來越大,最後國家,百姓,與地方官員,以及既得利益者,統統下海。

那早知道如此,爲什麼不趁早將泡沫擠出來?

關健這個結果沒有到來,皆存着僥倖心理,民間有俗語,叫不到黃河不死心。

然而鄭朗知道。

他又沒有辦法,到了萬不得己的時候,他想出另一個辦法,不是替國家縮小泡沫,而是將這個泡沫索性吹大,大的速度越快,越容易爆炸。

還是民間的那句話,叫不破不立。或者叫做長痛不如短痛,因爲泡沫炸得越早,傷害越小。否則真到了全國上下全部牽連進去的時候,一旦炸開,國傢什麼也沒有了。

但有一個前提,國家最主要的經濟基礎。也就是民間經濟不能讓朝廷傷害。破的目的是爲了立,而不是爲了破本身,立需要基礎,這個民間經濟就是立的基礎。

因此有了這個錦囊。

鄭朗也不知道嚴榮的父親會生病,錦囊上所寫的僅是讓嚴榮儘量拖上一兩個月,嚴榮父親生病那僅是一次巧合。

他這幾個學生皆很爭氣,無論範家二郎,或者呂公著、司馬光先儆臚醢彩;蛘噝∷眨鞣綞己芎茫羆篤櫻酥液瘢糝沃漚圓徊睢嘍遠裕故譴笏詹盍艘恍i隕雜行┗ǎ墒苤@視跋歟脖仁飛蝦玫枚唷?

ωωω .ttκǎ n .C ○

就是大蘇,對父親也十分孝順。

韓琦確認嚴榮父親生病,無奈之下只好同意。反正打的是銀行主意,讓嚴榮下來,目標達到,再追究下去,做得太明顯。並且到今天爲止。朝堂在鄭朗進諫下,依然在鬧,不得安寧。再加上政務,韓琦苦逼得,也沒有多少心思。

嚴榮下,上的人乃是孫思恭,爲宛丘令時,轉運使以水災時孫思恭卻在徵舂夫,兩相爭執。孫思恭棄官回家。因精通易經與算術。吳奎推薦,加秘閣校理。趙禎晚年將趙曙當成備胎。將孫思恭調到趙曙藩邸處做爲說書。趙曙即位,擢爲天章閣待制。素來與歐陽修關係十分良好。

銀行監就在三司附近,韓琦與歐陽修將孫思恭喊來,秘議一番。也沒有說其他,僅是說了西北用兵,國家多災多害,皇上繼位登基又大肆賞賜,用了一些錢帛。然外面人不懂,多責怪於中書,因此讓孫思恭將銀行的分紅挪用出來,先行解決眼下的財政危機。至於欠款,等濮儀爭事了後,再慢慢償還。

孫思恭在趙禎朝未得重用,對趙禎也沒有多少感情。嚴榮守的是趙禎詔令,在欠款未償還清前,勿得挪用。那是趙禎的詔書,非是趙曙的詔書。況且嚴榮爲了趙禎的永昭陵已挪用一回。

這也是歐陽修的說法,孫思恭卻不知真實情況,是韓琦逼迫曾公亮,曾公亮只好央請鄭朗說服嚴榮,中間韓琦利用鄭朗對趙禎的感情,替國庫節約一批支出。

但讓歐陽修一說,鄭朗師徒做得很不好的,先帝的永昭陵就可以挪用,現在皇上要錢用,爲什麼就不能挪用,難道這個錢帛不是國家的,而是你們師徒二人的?

進銀行監後,查了一下賬目。

嚴榮把關把得好,近三年下來,除了永昭陵的費用外,依然還了六千三百多萬緡欠款,也就是河工的欠款若沒有意外,今年年底縱然還不清,也不會剩下多少。

爲什麼非要今年一定要還清?況且也剩得不多,孫思恭將銀行的錢帛一筆筆拿出來,遞向中書,向中書緊張的財政輸送血液。

韓琦鬆了一口氣,達到目的,不去再管。

而是選命言臣,此時僅剩下彭思永與邵必兩個言臣,按照編制,臺諫正式的言臣必須達到十六人。這也太不象話了。而且就這兩個言臣,彭思永還一直在哼哼唧唧。於是增補。不過這一回增補的人選,韓琦與歐陽修慎之又慎之,一定要心腹進去,否則沒完沒了。

以孫昌齡爲殿中侍御史,郭勸的兒子郭源明爲監察御史裡行,黃照爲侍御史,蔣堂的兒子蔣之奇爲監察御史裡行,孔道輔的兒子孔宗翰爲監察御史。再次大譁,這是國家言臣機構,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專門用來與宰相做對的,但現在任命的這幾人皆是韓琦與歐陽修親信。這個臺諫還用來做什麼?

總之,韓琦與歐陽修此次破壞了n個宋朝制度。

特別是蔣之奇,一直是歐陽修的門生,然去年與範鎮兒子範百祿以及其他幾名官員參加制科試,範百祿等人中第,蔣之奇不中,蔯栽捫錙費糶蕹珏蹺且玻笈穆砥ǎ竺囊越巳四聳橋費糶廾畔碌諞蛔吖貳?

看到此人進入御史臺,諸位大臣吵得更兇。

然而這個蔣之奇到了御史臺,彭思永天天給他洗腦,以後他會很好玩。

但着急的不是大臣,而是趙曙。

有點兒不妙,馬上韓琦與歐陽修將宋朝化爲二人轉了,於是議西府。文彥博來到西府後幾乎消失,這讓趙曙感到很不滿。因此想替西府再添一名宰相。

他想到一個人,張方平。

此人有文武才。有經濟才,無論在三司或者治蜀,或者在西北皆建功立業。有文學之才,有吏治之才,有軍事之長。

然後議一出,歐陽修羏捶炊浴?

趙曙不樂意。

他能力不如趙禎,但簡單道理會懂的,不能讓朝堂真正成爲一言堂。論君臣典範。無疑是趙禎與鄭朗爲相之時,就是那時候,自己那個養父依然保留着一些鄭朗的政敵,默視臺諫與宰執的作對。爲什麼我僅任命一個西府二號首相就不行呢?

韓琦也有韓琦的想法,本來國家已經亂了,這一切還不是因爲你種種。若不是你做的那些事,何至於此。再讓張方平進入西府與自己對抗,鄭朗在外圍呼應,大臣們羣起而攻,什麼事也不要做了。

君臣皆不能互相理解。

最讓韓琦與歐陽修生氣的是,明明趙曙屢屢授意,讓自己幫助他替趙允讓正名皇考,可在外面,卻屢屢揚言。朕沒說哦,這乃是中書做的。

關健的一擊到了。

銀行一年這麼多的利潤,鄭朗料定韓琦與歐陽修在經濟困難的時候,打它的主意。

怕出意外,於錦囊裡授意嚴榮做了一些安排。

針對的還是財政。

具體財政的敗壞,也不能說是韓琦一人的錯,實際鄭朗南下後,財政就漸漸在敗壞。鄭朗悄無聲息地改良了一些弊端,南方大開發帶來的逼加值。將這一趨勢掩蓋下去。

經鄭朗推薦。龐籍再度爲相,又做了一些改良。成就宋朝經濟第二良好的時光。龐籍下去後。富弼爲相,已經在敗壞,再到韓琦爲首相,再度敗壞。但河工耗資巨大,至少達到前無古人的投入,又是宋朝的最中心地帶,這次帶來的附加值更大,再度將這個敗象掩蓋下去。

河工結束了,相關作坊運輸一起也就結束。韓琦的粗心大意,也非是算是粗心大意,能看穿這個經濟真面目的,至今在宋朝並沒有幾個人。因此用得有些大手大腳,結果導致財政迅速出現困難。纔沒多久,司馬光就上書,各州府向富戶借錢度過財政難關。

這纔是真正財政趨勢的真相。

中間一度是龐籍進入中書,否則財政更糟糕。

發展到這種局面,就是站在公平的立場,韓琦失誤是最大的。而且能想出來這個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皆認爲是韓琦執政的失誤。

銀行有官吏,也有私人選出來的職員,偶爾聊天時,嚴榮便發出感慨,國家財政敗壞,到處在借錢,這一年倒底虧空了多少?若是過十年八年下來,又會如何?

以前各朝各代皆有困難的時候,但縱觀整個宋朝,財政也沒有象現在這麼奇怪。不能說敗壞,至少韓琦與歐陽修並沒有想傷害到百姓的主體利益,但收支失衡,乃是宋朝從未有過之事。

發展下去,無論韓琦與歐陽修不想傷害百姓,實際必然會傷害。這個與嚴榮沒有關係,要等未來鄭朗來收拾。當時放出這句話時,百姓還沒有察覺到這種變化。

然而能擠入銀行監中樞的私人職員,個個都是精英人士,國家前後財政反差這麼大,怎能沒有察覺。韓琦未統計過,也不敢統計,倒是人口增加,爲了表政績,統計了戶數變化與增漲。

現在朝廷虧空多少,無一人能知道,但看各地官員的舉措,不會少。又不知道皇上命不久矣,現在趙曙才三十幾歲,怎麼着也能活上一個十年二十年,那麼韓琦就能做十年八年的首相。

嚴榮也未說什麼,但給了許多人猜測與遐想空間,象這樣繼續發展下去,最後怎麼辦?一個個就想到銀行,與平安監不同,平安監股契已滿,銀行纔是三十成股契。莫要說鄭朗認的制度,連祖宗家法都敢強行矯正,先帝的名份都敢改變,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隨後就是平安監。

這些年貨幣一直緊缺,得到的金屬多用來鑄幣。但鑄幣需要成本的,甚至往往貨幣不及本身金屬價值,這才導致許多人將銅幣融化,重新鑄爲器。爲了讓財政緩解。平安監停止了鑄幣。可就是這樣,最終平安監並沒有產生更高的利潤,到了去年,利潤在下降。無他,塞了更多的官吏進去,薪酬進一步提高,效率下降,等等因素。即便是公私合營的單位。也影響利潤,導致去年沒有鑄幣,實際收益反而下降了部分。事實平安監規模在擴大,又沒有鑄幣,爲何收益下降?

一個個議論,嚴榮稍稍做了講解。似乎沒有惡意,他是銀行使,又是鄭朗學生,談一談國家的弊端,有什麼不對的?

然而讓銀行各個股契們也擔心了。

嚴榮接到詔書後,還要交接的,交接那兩天偶爾又與同僚們聊天,憂心仲仲,執政不力。國家經濟敗壞,必然會打銀行的主意。有可能第一步將銀行分紅不顧先帝詔書,不用於還債,而挪用到中書,填補國家的黑窟窿。但就是挪用,這個分紅放在股契手中,是巨大的數字,但放在國家當中,又算什麼?最終必然侵奪各個股東的利益。想要侵奪。花樣很多的。比如稀釋股契,本來朝廷十五成。私人十五成,現在詔書一下,朝廷變成三十成,五十成,私人的不動,就象當初平安監那樣,朝廷一直是持着五十萬股契,那麼私人的分紅也就隨之下降。或者直接找藉口查沒。或者強行挪用,既然能向私人借那麼多錢帛,爲什麼不能強行將私人分紅用借的名義挪用到中書?

借也要還的。

但借得太多,一年五千萬緡,十年五億緡,朝蚥檬裁蠢闖セ梗恐饕緯粵9嶽矗揮薪改昕骺罩兀踔臉飼燉秸曇洹d鞘輩皇強骺眨19揮卸嗌倏骺眨皇侵乜亮稅儺鍘?

整個北宋也未有過類似的嚴重虧空現象,倒是明朝後來將韓歐陽二人的做法借鑑過來。

這便給了嚴榮維護銀行最好的契機。

擔心地說了幾句,嚴榮也就走了。

也不能算是杞人憂天。

以前數次中書向銀行討要分紅,皆被嚴榮拒絕,這卻是不可抹殺的事實。

孫思恭在替銀行的錢幣搬家,後面股東們擔心更重。有的職員提出抗議,現在未到分紅之日,爲何挪用?孫思恭精通算術,但不代表着精通經濟,甚至對銀行的運轉模式根本就不懂。銀行用什麼來賺錢,資本越大,錢賺得才越多。因爲不懂,答得很強橫,說這是朝廷的利潤,爲什麼不能挪用?甚至因爲嚴榮擔任多年銀行使,認爲這些私人代表是來找茬的,態度更加不友好。

雙方迅速發生衝突。

但這些代表背後的人物,非是各州各縣借錢的普通富戶,他們皆是各地的豪強大戶,甚至還有許多權貴宗室外戚,例如象李家,高家以及曹家,還有沒移家族等等。

朝堂的事他們不管,也不想管,可是切管到自身利益,能不急嗎?史上王安石與趙頊多強橫哪,韓琦與歐陽修的組合在他們面前也是毛毛雨,最終發生了什麼?失敗!

況且韓琦與歐陽修現在四面楚歌之時。

又不象王安石,王安石改革雖操之過急,也取得許多成效,韓琦的成效在哪裡?有,皇考!

鄭朗說天下乃是精英的天下,此次修書改了,還是不敢輕視天下的精英。

韓琦退讓一步,同意趙曙以邵亢爲知諫院,吳申讕暗熱宋罰允鏌泊鷯θ蒙郾亟肓街疲幌盜械鈉膠飩灰墜矗歡故遣淮鷯θ謎歐狡轎嗝蓯梗滴韝貌揮夢涑跡鄙願垂適隆允鏌惶捕裕@市吹娜逖蒼誑矗慘釧肌?

據傳說,自己那個養父就是經常看鄭朗的儒學,這才成爲一代明君。

鄭氏儒學中就說過一些文武大臣的用法,國家還是以士大夫爲主,武將爲輔,士大夫是治,武將是保家衛國,是平天下,雖武將是次是輔,但也不能過於忽視。

狄青就是一例,前面去世,後來西夏就數次侵犯陝西。

一個名將就當抵萬里長城。

想了想,就說道:“那麼以李端願爲樞密使吧。”

李端願乃是李遵勖的兒子,還是不錯的,趙曙在即政之初,刻意裝病喊退,李端願進諫道:“陛下當躬攬權綱,以系人心,不宜退託,失天下望。”

算是李曙的心腹大臣。

張方平不行,要用武將,李端願算是可以吧。

韓琦無法回拒,但心中不樂意,想了半天后答道:“臣以爲另外一人最好。”

“誰?”

“郭逵。”

“郭逵?”趙曙知道,鄭朗的心腹愛將,不知道韓琦爲什麼發神經病,居然推薦了郭逵,想也沒有想說道:“不錯,是一個很佳的人選。”

韓琦微笑,真的不錯。一個郭逵安了皇上的心,也塞了天下大臣的嘴巴,看看我用爲不避親仇的,實際郭逵到了西府能起什麼作用?狄青都玩成傻子,小小的郭逵還不得乖乖做一個傀儡?

韓琦舉賢不避親仇,讓郭逵進入西府,同時一面又讓親信邵必草詞,言郭逵武力之士,不可置廟堂。韓琦於是“勸解”邵必,兩相退讓,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同籤書樞密院事。

郭逵也不知道,作爲武將,升遷很難的,傻呼呼地跳了進去。前面一跳,那個古怪的頭銜戴上,士大夫們開始上書了,說曹彬父子碇凇9醯掠謾5儀啵臀煜濾圃蚩桑喻鎵u耍窨按笥茫?

狄青可以,爲什麼當初那樣對狄青?

士大夫劣根性再次發作。

韓琦再三袒護,各個士大夫上奏皆不報。當然,他也實現了自己目標,這種情況下,郭逵還敢學富弼?找死不成。

而且士大夫爲了郭逵分心,也讓他緩解了壓力。

但他不知道最大的危機來臨了。

銀行在搬錢,韓琦卻在不知不覺得得罪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乃是鄭朗頭痛萬分的,將王安石與趙頊擊敗的,唐朝中舉四大名相姚宋二張不敢碰的,宋朝最成功的改革家宋孝宗最後也妥協的。

這股力量乃是真正的天下!

鄭朗一直不認爲自己是君子,即將修聖智,不排斥用陰謀詭計,但這個陰謀詭計若是爲了國家之故,那便是智。若是爲了個人榮華富貴,那便是邪!有了這個前提,他設計設得理所當然。

提前數年就挖了一個坑等着韓琦往下跳。

沒想到韓琦跳得這麼晚,但這時候跳效果更佳。

好大好深的坑!

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98章 講仁(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八百十七章 雍齒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86章 白蛇傳(下)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29章 中(下)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80章 較勁第319章 最神奇(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十四章 糖果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90章 三家祖第239章 出手(中)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159章 撫琴(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273章 進攻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九百章 逆轉中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228章 大中庸(上)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55章 冤(下)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36章 割(五)第88章 潔字(下)第315章 宣戰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700章 逆轉(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140章 問一(二)第259章 問鬼(下)第30章 後生第117章 大人物(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52章 鳴天下(一)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284章 東風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54章 鬥法(四)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160章 八大王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138章 大案子第318章 最神奇(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296章 韓信第261章 慶金枝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83章 狐威(上)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
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第98章 講仁(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八百十七章 雍齒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202章 捉女婿(中)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86章 白蛇傳(下)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第129章 中(下)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80章 較勁第319章 最神奇(下)九百零九章 拜將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五百十四章 糖果八百八十六章 琉璃珠中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90章 三家祖第239章 出手(中)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159章 撫琴(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第273章 進攻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九百章 逆轉中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228章 大中庸(上)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155章 冤(下)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36章 割(五)第88章 潔字(下)第315章 宣戰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700章 逆轉(下)九百零四章 春天第140章 問一(二)第259章 問鬼(下)第30章 後生第117章 大人物(上)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52章 鳴天下(一)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284章 東風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254章 鬥法(四)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第160章 八大王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138章 大案子第318章 最神奇(上)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296章 韓信第261章 慶金枝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83章 狐威(上)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