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雙鷂

他不覺將手一鬆,那孩子頓時一陣猛烈的咳嗽,癱坐在地上。

葉知秋靠近孩子的臉龐,復了溫和的笑容輕聲說道:“你聽好,要是想保護好你父親,就要多想,多看,少說,少發脾氣。不然,你就只有死路,可記住了?”

男孩一臉驚恐地看着他,勉強點了一下頭,已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葉知秋站起身來,對着男孩款款一禮。

“世子殿下保重。”

這纔對身邊的太監吩咐道:“咱們繼續走吧,那鴿鷂房離這裡還有多遠?”

“馬……馬上就到,只消再拐兩個彎就是!”太監生怕葉知秋又節外生枝,急忙搶了幾步走在前頭,引着他向東南方走遠了。

* * * * * *

育鴿高手宋三郎,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養出來的鴿鷂會左右着蒼梧國的命運。

慕雲三太師曾藉着鴿鷂重創常氏大軍奪得建國的機會,溫帝李厚琮以鴿鷂算計得朱芷凌與明皇反目成仇,而大巫神溫蘭放出鴿鷂將樟仁宮攪得一池渾水。

鴿鷂,看似人畜無害,卻堪比快刃。

如今,這把快刃落入了葉知秋的手中。

怎麼用?什麼時候用?他早已有了主意。

既然碧海的鴿鷂已經飛了回來,既然溫蘭已經控制了太液城,那麼意味着他和溫蘭之間也可以互通密信了。

葉知秋一路走到鴿鷂房,取出前日裡備下的兩封密信,和大半年前的溫帝一樣,分別縛在了兩隻鴿鷂的腿上。

一隻還是飛往太液城。

一隻還是飛往瀚江邊。

以太子遇刺病重的消息誘使溫帝回頭,同時邀溫蘭趁機渡江於後方掩殺,要的就是雙管齊下。

葉知秋看着那兩隻鴿鷂撲楞着翅膀飛向天邊,心中默唸:溫蘭,這良機不是天賜的,是我葉知秋費盡心機才營造出來的,休要浪費了!

溫帝愛子心切,多數會調頭轉向趕回帝都。然而十萬大軍冬日進軍不便,溫帝絕不會等着與大軍同行,而會下令以輕騎護衛先一步急行。如此一來,只需自己將兩萬五千人埋伏於帝都東郊,待溫帝入了伏擊圈,就是甕中捉鱉了。

溫帝一倒,李氏子嗣凋零,慕雲氏也沒了可用之人,蒼梧國自然容易掌控,雖然名不正言不順不能長久,但只要堅持到溫蘭的大軍壓境之日,再將帝都拱手相讓,加上蘇曉塵的情分尚在,必定能換得北境重建淞陽國的一席之地。

葉知秋反覆思量再三,覺得這番計策應是沒什麼紕漏,即便暫時走脫了一個太子妃,大約成不了什麼氣候,當下心中篤定。

然而世事變幻豈能由人所願。

鴿鷂毫無差池地將兩封密信分別送到了瀚江邊和太液城中,緊隨鴿鷂其後的,是一陣猛烈的西北風。

一陣寒風……能有多大能耐?

有詩云:

風捲凌絕半山雪,冰鎖瀚江萬步封。

這陣西北風席捲着凌絕山脈的積雪呼嘯而至,連吹了兩天兩夜,將瀚江兩岸邊的淺灘處凍了個結結實實,碼頭邊的每一條船都被禁錮在冰層之中!

這若是再吹上幾天,索性將整個瀚江江面徹底凍住,那麼溫帝的十萬大軍想要過江,連船都不用了,可偏偏兩日後西北風停了。

瀚江兩岸都成了一馬平川的冰原,最河心的部分依然是波濤洶涌沒能凍上,靠近江中的江面冰層也就成了不夠厚實而無法踏足的危冰。

於是瀚江兩岸碼頭的船既離不了岸,大軍也過不了江,真是進退兩難。

大巫神溫蘭在太液城中收了密信,情知是個好機會,即刻點了城中的兵馬,急急地率着三族人朝濱州趕來。

國主之位空懸,若無外敵,只怕時日一長,便生出些嫌隙來。只有敵軍的存在,才能以對敵爲名暫時能將三族人聚攏在自己的麾下。

然而還沒到濱州,就有前方軍士來報瀚江東岸全被凍住出不得船的消息。

時值刃族從寶坻城的後續增援已陸續趕到,伊穆蘭的總兵力已差不多恢復到了八萬左右。可就是這樣的兩支大軍,被瀚江攔在了兩邊只能隔江相望,讓人覺得有種是不是老天爺都出手勸架的感覺。

溫蘭有些悶悶不樂,卻也無可奈何。在異國的疆域上作戰,本就該慎之又慎,碧海國如今雖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但民心不穩,後方未平,每一步都需行得謹慎。

不過相比伊穆蘭這邊,溫帝要痛苦得多。自打開密信後,溫帝便一直臉色蒼白,足足一個多時辰一言未發。

他覺得,太子已經死了。

帝都中潛藏着一股勢力,這他早有感覺,除去韓復之後他以爲剩餘的黨羽已不足爲奇,不料自己前腳離開帝都,這股殘餘的勢力便後腳發難。

李公公勾結曹飛虎謀逆行刺?

然而這等把戲也只能掩愚民之耳目,終騙不過實爲慕雲氏的溫帝。

溫帝不怕這些幺蛾子,他唯一顧忌的就是太子的安危。

帝都中他並非沒有留下眼線密探,這些密探也會日日將朝中的動向傳遞消息過來。然而大軍開拔以來,毫無任何可疑之處,就連太子也還是暗地裡偷懶,朝議越來越馬虎,擠出來的時間不是吃喝就是玩樂。

溫帝聽了這些消息反而覺得心安,這纔像太子,他能偷懶,就說明帝都無大事。可如何一夜之間就遇刺了呢?還劫走了太子妃?

龍鱗軍四處殺人,且絲毫沒有秉承自己的旨意,顯然已脫了自己的控制。一支連統領都被殺了的軍隊,一定已經成爲了另一個人物的手中利刃。

最關鍵的是,掌控鴿鷂房的李公公死了,如果太子也已遭不測,那麼連這封鴿鷂傳書都極可能有鬼。如果是這樣,那麼送信誘朕回帝都的動機必然是一出連環計。

溫帝前思後想,決定按兵不動,等待帝都眼線傳來探報,看看是否與鴿鷂密信所報的一致。

四日後,探報送到。

果然,太子的現狀依然無法探清,既沒有人親眼看見病況,也沒有人知道醫治得如何,唯一能夠提供些許消息的只有一張太醫院出具的藥方,不過是寥寥幾筆的敷衍,看不出什麼端倪。

溫帝的心徹底沉了底,儘管自己的人生已是一片殘缺,然而他沒有料到當太師府倒,自己終於得以君臨一國時,卻連膝下的兒子都沒能保住。

太子不是親生的骨血,但已然是他餘生中唯一的精神寄託。

溫帝將自己關在帳中不吃不喝一整天,他覺得這是他十歲即位以來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他細細地從頭到尾把所有的來龍去脈又想了一遍。這一次,他想得很透徹。

既然已經失了太子,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唯一的軟肋。

我李厚琮從此行事再無顧忌,再無掣肘!

他重新叫來了帝都密探細細詢問了一番,發現探報中所有的疑點都指向了裴然。

既是他引着太子去家中吃飯,又是他帶着龍鱗軍去抄家,隔日朝上還是他帶頭表了忠心,難道是此人在裝成賊喊捉賊?

不!

裴然雖然貪得無厭,卻沒有這份深藏不露的謀略。

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去暗算太子。

何況裴然的世家背景還不如陳麒和鄭崙,他一個戶部尚書如何能讓心高氣傲的陳鄭二人甘心聽他的調度?

溫帝請大臣們喝了幾十年的茶,對這些人的秉性,他自信還不至於看走眼。可他也想不明白到底還有誰能夠如此乾脆利索地將行刺太子、借樾王爺把控帝都、誘騙自己回頭的這一系列計劃安排得如此周密。

到底會是誰?

溫帝緊緊扣着御座的把手,指甲幾乎要摳出血來。

不管是誰,朕日後定要將這些叛黨個個都碎屍萬段!

當務之急,必須探清被劫持的太子妃,她是親歷之人,自然也知曉其中真相。保得了她,才能保得住我皇家的血脈。

溫帝想到此處,忽然一個念頭閃過。

逆黨行刺太子,劫持有孕在身的太子妃,莫不是盯上了我李氏帝裔的根基?若暗中行刺朕,縱然得手還有太子,還有皇孫,換成哪一個都能佔着皇裔的地位重新集結羣臣抵抗。所以他們纔要先除去皇子皇孫,待只剩下朕一個孤家寡人了再出手,便能連根掘起李氏的基業了。

果然是老謀深算。

溫帝站起身來,將密信投入一旁的火盆,頓時生出一陣青煙。

這時,門外兵士急急來報:“陛下,車騎將軍霍青林有緊急軍情求見。”

“宣!”

車騎將軍霍青林,驍勇善戰,極善進攻突圍戰術,論衝鋒陷陣下城掠地,無出其右,是當年太師府門下最得意的戰將。所有將領中,韓復擅守,霍青林擅攻,被譽爲蒼梧雙璧。

只不過韓復常年駐守京畿,霍青林基本都駐軍四方,彼此間倒沒什麼交集。溫帝也是看在他與韓復素來針鋒相對這一點上,才肯對出身太師府門下的霍青林肯委以重用,畢竟太師府如今也沒了,此等將才不用豈非可惜?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朧月第二百零五章 大虯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三百零零章 埋策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七十章 破釜第四百一十零章 翻牆第四百二十五章 託付第三百七十六章 逢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對飲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錯第二百一十八章 鸞香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劫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並濟第五百零七章 貴和第三百七十一章 毛賊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七章 同遊第四百七十六章 伏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蓄勢第六卷 盤根生錯節 第五十二章 不測第二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二百四十章 斬魂第二百零六章 祈福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四章 登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追跡第三百一十四章 守株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五章 潮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棗核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章 夜行第四百六十零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零章 貞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嶝巖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六章 誘餌第三百八十九章 吐信第二百七十章 隔牆第二百九十二章 患失第一百六十六章 思疾第一百九十四章 託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裂原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兔第二百三十一章 險象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十章 失衡第一百一十六章 隔閡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網第三百九十三章 是非第一百七十章 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奇珍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九章 人面第四百九十零章 黎明第四百六十九章 待兔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七章 救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落香第四百三十三章 質問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七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脫殼第二百九十六章 僥倖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膠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顯山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二章 陸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龍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官第四百七十零章 崩壞第二百七十一章 鷹視第三百八十三章 急召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七章 探洞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八章 落英第二卷 寂夜暗潮生 第十五章 陸翁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牆第三百六十一章 無念第三百五十四章 觀禮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鋒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六章 供詞第四百六十二章 徽紋第二百九十七章 烏合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四章 入甕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九章 鴿鷂第二百一十九章 伏骸第二百五十四章 賜茶第二百四十五章 衣錦第三百二十八章 兩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納降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六章 歸雁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三百一十九章 泥沼第一百八十二章 舊人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二百九十六章 僥倖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二章 銀泉第四百七十七章 靜觀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毒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兔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朧月第二百零五章 大虯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四百四十四章 傀儡第三百零零章 埋策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七十章 破釜第四百一十零章 翻牆第四百二十五章 託付第三百七十六章 逢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對飲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錯第二百一十八章 鸞香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劫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並濟第五百零七章 貴和第三百七十一章 毛賊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七章 同遊第四百七十六章 伏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蓄勢第六卷 盤根生錯節 第五十二章 不測第二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四百三十九章 小別第二百四十章 斬魂第二百零六章 祈福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四章 登島第三百六十二章 追跡第三百一十四章 守株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五章 潮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棗核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章 夜行第四百六十零章 備戰第二百九十零章 貞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嶝巖第四卷 冬冷復春寒 第三十六章 誘餌第三百八十九章 吐信第二百七十章 隔牆第二百九十二章 患失第一百六十六章 思疾第一百九十四章 託夢第二百七十七章 裂原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兔第二百三十一章 險象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十章 失衡第一百一十六章 隔閡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網第三百九十三章 是非第一百七十章 夜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奇珍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九章 人面第四百九十零章 黎明第四百六十九章 待兔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七章 救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落香第四百三十三章 質問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七章 入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脫殼第二百九十六章 僥倖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膠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顯山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二章 陸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龍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逢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官第四百七十零章 崩壞第二百七十一章 鷹視第三百八十三章 急召第五卷 柳暗花未明 第四十七章 探洞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八章 落英第二卷 寂夜暗潮生 第十五章 陸翁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牆第三百六十一章 無念第三百五十四章 觀禮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鋒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六章 供詞第四百六十二章 徽紋第二百九十七章 烏合第八卷 白晝起驚雷 第六十四章 入甕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九章 鴿鷂第二百一十九章 伏骸第二百五十四章 賜茶第二百四十五章 衣錦第三百二十八章 兩君第三百四十一章 納降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零六章 歸雁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九卷 隨風潛入夜 第七十四章 愁傷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三百一十九章 泥沼第一百八十二章 舊人第三卷 山雨風滿樓 第二十五章 伯仁第二百九十六章 僥倖第一卷 古梧生煙雲 第二章 銀泉第四百七十七章 靜觀第十二卷 歸雁入胡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毒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