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

像王秋生這樣的的書生,到平安鎮後很快就能找到事做,各種工廠作坊中的管理人員、農場中的賬房、衙門中的書記員,缺的就是有文化的人,加上王秋生有秀才功名,很快就在食品加工廠尋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就是記錄每天進貨的原料,出貨的賬目,登記員工信息,月底彙總,月銀二兩八錢,對一個秀才來說簡直太容易了,二兩八錢的銀子等於白送,隨後還真的分配了一間磚瓦房,雖然地方不大,卻能住下一家,對於這樣的工作王秋生感到很滿意,如果回神木的話,根本找不到事做不說,往後怎麼養活兩個小兒也成問題,這一下子就解決了這些天來一切的煩惱。

咱們回過頭來最說說楚德清冒牌“楊六郎”跟美人婉琰在平安鎮事發的經過,王芿嶠原爲廬州通判,現爲米脂縣丞,雖然只是掛名,每月還得去米脂領取月俸銀,碰到縣令姚尚悟正在指責手下衙役辦事不力,衙役回道:“我等輪流監視楊六郎幾月了,未發現家中有女子出入,也未發現楊六郎去往別處,每日不是耕地就是在家讀書,按小人看來,一定是那個老婆婆聽差了。”

王芿嶠一聽楊六郎不就在平安鎮的照磨所任書記員嗎?怎麼這裡又冒出一個楊六郎出來,本想可能同名同姓,不過也是多一嘴問道:“姚大人,請問這楊六郎是不是年輕後生模樣。”

姚尚悟很奇怪地看着王芿嶠回道:“難道跟王大人認識?”王芿嶠說到:“可能是同名同姓,平安鎮上的照磨所有一個後生也叫楊六郎。”可隨後的描述就讓姚尚悟越來越疑惑了。“你是說是一對年輕夫婦?”邊上的一個衙役插嘴道:“你說的這個楊六郎怎麼像是楚德清啊,好幾個月沒見過此人了,還當是去考功名去了。”姚尚悟決定讓這個衙役跟王芿嶠一起去平安鎮查看另一個楊六郎,就這樣楚德清事發了。可是接下去的事情讓這位姚大人犯難了,楚德清所作的事讓人不齒、痛狠。而婉琰的輕信讓人感到很無奈,原夫錢德茂嘴巴太碎引來了禍事,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卻是馮家的這位叔伯馮寶。

事發在米脂,可目前人在平安鎮,屬於平安伯屬地,姚尚悟也犯難怎麼判決楚德清拐騙良家婦女,要把楚德清歸案的話,就要有平安伯首肯才行,嚴格來說,凡是在平安鎮上居住的人,全屬於平安伯府的人。這位姚尚悟乾脆一紙文書,把案情全部移交給了王芿嶠帶去給平安伯。

當章子俊看到米脂縣令這文案後,就對王芿嶠說道:“王大人是米脂縣丞,發生在米脂的刑案,當然是由縣丞察辦了,不過我的意思是,楚德清肯定要伏罪的,關鍵在於女子婉琰將怎麼辦,如果硬配給原夫錢德茂的話,怕婉琰不願,所以說,這事還的去問一下婉琰是什麼打算的。”

王芿嶠一聽很是詫異,作爲綱常道義來說,一個女子因從一而終,既然已經爲人妻,就得跟着原夫錢德茂,用不着再去詢問一個女子的願不願意,倒是楚德清將怎麼判爲好,拐騙人妻在《大明律》中屬於拐賣人口一類,可是楚德清並不是把婉琰賣掉獲利,跟拐賣人口不一樣,屬於有傷風化案,最多杖六十。

王芿嶠問道:“依伯爺因如何判決。”

章子俊道:“這要看女子的打算,雖然楚德清誘騙了那個叫婉琰的女子,如果此女子還是選擇了楚德清爲夫的話,官府硬要把女子往錢德茂身上按,豈不是斷了女子一生的幸福。反過來如果此女子知道被騙了,爲楚德清不齒,決意離開他,願意跟錢德茂迴歸,重修已好做長久夫妻,那麼作爲官府也樂得其成。”

王芿嶠聽了章子俊的話若有所思起來,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女方的感受,只要按律判即可。可如今伯爺的意思很明白,那女方等同與男方一樣的權利,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伯爺對此女子有好感,或是看上了這個叫婉琰的女子?

章子俊是想當然了,潛意識中把男女享有同等權利作爲了依據,婚姻只要雙方願意即可,可是也不想想這是在明朝這樣的一個社會,女子根本就沒有地位及權利。

王芿嶠也是想當然了,那就跟婉琰說道:“楚德清假冒楊六郎,接下去將夫人送去夫家錢德茂處,還是去找真正的楊六郎?”

婉琰回道:“什麼地方也不想去,只想入空門,就在平安鎮上的尼姑庵中爲尼。”看來婉琰真是傷透了心,本想追求幸福,跟自己喜歡的人共度一生,不想被楚德清給騙了。不過王芿嶠卻說道:“其實小娘子可以給巡護大人爲妾,你看如何啊?”婉琰立馬就懵了,堂堂巡撫大人會要奴家這樣的殘花敗柳?還能嫁給一位伯爺?

王芿嶠的騷操作,可把章子俊也搞懵了,說道:“王大人啊,荒唐萬萬不可,婉琰想入空門,證明她其實不愛楚德清,也不想維持錢德茂的婚姻,只想逃避這紛亂的世俗,內心中真正的楊六郎纔是她願意的,這樣這案子不就迎刃而解了,本伯要她做什麼?家中的女人夠多了。”

哎吆喂,王芿嶠一拍腦門,想差了,險些把事情弄的很尷尬。章子俊只搖頭啊,跟這些古人打交道,心真累。不管做什麼事,先要盤算一下總有自己的小九九。

自從周辰宇跟景花小姐來到平安鎮後,同樣先在知事府登記入冊,分配了一間排屋住房,還帶了一個丫鬟,過起了兩人世界的生活,周辰宇有功名,又能吃苦,在工業區鍊鐵廠、水泥廠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爲二個廠之間做統籌,採辦各種礦物原料,登記各種庫存及成品等等。屬於管理人員了,月薪三兩三銀子。這讓周辰宇一下子擺脫了窮困的生活,所以對目前工作很滿意,每日回家後,享受着景花的溫情,丫鬟的伺候。

此時的郝知府正在暴跳如雷中,家中女兒跟人私奔這樣的醜事,也不好到處聲張,只能暗中派人慢慢地尋訪。

什麼叫做無巧不成書,還真的很巧,自從彭韶娶了芸娘後,芸娘算是過上了“正常”的生活,這一日在家中廚娘的陪同下,在鎮上誑商鋪,迎面就碰上了王秋生,其實目前平安鎮就這麼大點地方,兩人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遲早會碰上,王秋生只是淡淡地對着芸娘一禮道:“可安好。”芸娘只是問道:“邱仁、邱禮可好。”兩人所關心的事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對話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邊上的廚娘是過來人,知道主母遇上了舊主,很自覺地在一旁“望風”。

昔日的夫妻形同陌路,在王秋生看來,自己的妻成了他人的老婆,內心很不是滋味,頭上有點綠的感覺。而芸娘只想要回邱仁、邱禮,這讓王秋生很惱火。

古代夫妻“離婚”不是那麼簡單,王秋生跟芸孃的分離有特定的因素,是爲了能活命纔不得不各奔東西,王秋生並沒有寫休妻文書,從道義上來講,芸娘還是王家的人妻,可是現在又嫁給了彭韶爲妻,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雖然邱仁、邱禮還很小,芸娘想要孩子已經不可能了,爲什麼?因爲古代如果“離婚”的話,孩子歸男方所有,女方連嫁妝也不能拿回。

目前芸娘雖然與丈夫沒有法律上的關係,但與兒女始終在血緣上沒有變。子女絕對不能與母親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禮記》記載“母子至親,無絕道也”父母雖然分離,子女由父親撫養長大,但長大後必須孝順自己的親生母親。畢竟芸娘已經成爲他人婦,好歹總算得到了孩子的下落。

張懋一家來到了平安鎮後,很快就在鎮西頭,自建了一座宅第,像這樣的“有錢”人家,來平安鎮自建房的越來越多,大多是商人,原因是在這裡建房沒有什麼規制,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想建造多高,就能建多高,只要你有銀子,伯爵府還鼓勵修建,知事府倒着問你,需要多大的地,小了,小了,可以建三進宅院子,可以營造三層高樓。

因爲這些有錢人家,在平安鎮造房,所要的材料就能拉動平安鎮的雞地屁,你建的越好,建的越大,需要的磚瓦木料就越多,用工也多,大批的閒散人員隨便做點什麼就能生活富足。以前的一家人同穿一條褲子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女人們最也不用光着身子放馬了。這就是這一年來平安伯帶來的好處。想想幾萬兩銀子砸在只有幾千人口的小鎮上會是什麼後果,就是錢變的好賺了,吸引了大批的商人前來,把周邊的所需生活物資往小鎮集中起來了,隨後就是豐富了市場,大家各取所需,生活立馬就改善了。所以不能對比,昔日沒衣服穿,沒糧食吃的苦日子就像是在昨天一樣,這是一夜暴富的節奏。

百姓的生活變好意味着官府的威望越高,那些想耍小聰明的,偷雞摸狗的人也被旁人相互監督着,想做點啥成本有點高,還不如挖點煤,挖點土,挖點河沙來賣實惠。

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
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