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

來賀章子俊定親酒的人還是很多的,除了劉升、楊守成、 李秉彝外,還有這一次的同年夏志明、袁潔、嚴祖興、吳道宏、王存禮五位,其中夏志明第二甲第64名,袁潔第二甲第70名,嚴祖興第二甲第83名,王存禮第三甲第40名,這幾位都是留京目前在六科觀政。既然自個攀上來,也不好推辭,原因不言而語,章子俊目前是翰林院檢討從七品,岳父姚夔又是朝中大佬,在外人看來似乎是有後臺的人,而這五位現在無品,還要觀政一年,一年後也是九品開始,檔次差了許多,就得找個有門路的先依附上,藉助同年爲名,說不定有什麼機會提前結束觀政,安排個實職。

除了這幾人外,還有順天府通判王倫、儒學、訓導、坊街里正、左鄰右舍全來了。自家人有便宜舅舅李福寬一大家子、大哥刑凱一大家子、二哥徐經年一大家子,接下去就是家中各人。

一大早請來的京城醉仙樓廚子,帶着傢伙事、各種食材到位了,結果也是熱熱鬧鬧,擺了足足八桌,這是明朝版本的酒宴,門口張燈結綵,這些全是杜家人弄的,張二寶請了戲班,正在二進院內的戲臺上開唱,門口還有戲班的鑼鼓臨時敲打,很是喜氣,在章子俊看來,這樣做也是代表新進進士的排場,對女方家的尊重,對這樁婚事的看重,從側面來說對雙方不丟臉面。

章子俊雖然面上十九歲,內心裡住着一個三十八歲的靈魂和閱歷,又詳知往後五百年的歷史走向,在待人接物上從不冒失,用前世的圓滑處事之道,就討得衆人歡喜,可惜孤寡一人想要改變點什麼,實在是太渺小,也力不從心,只想着能安穩快樂地過一生。

所有這一切的排場,自有人會安排的妥妥當當,不用章子俊吩咐嘮叨,這就是現實,連定親送去女家的包頭、油包、麻餅、老酒、日用器物等全部是子雅在操辦,金銀首飾沒有,章子俊挖空心思送了一樣物件,把當初從後備箱中撿回來的幾個醬菜玻璃瓶子洗刷乾淨,讓杜壯用上好烏木做幾個托盤,雕上幾個簡單的雲紋圖案,把瓶子往上一放,在此時此刻立馬成了無價之寶,一大二小無色透明玻璃大口瓶子,妥妥地寶貝啊,杜壯又爲每隻做了木頭外罩,裡面用綠色雲紋絲綢包裹,外殼刷上紅漆喜慶啊。

當此物品在姚府打開後,連唱名的也唱不出聲了,在明代此時,男家送來的定親之物,在女方家正廳中要一件一件地“唱名”而出,禮物的多少及貴重的程度來彰顯小姐的尊貴。周圍的親戚,來參加宴會的客人全能聽到。

比如:“被蓋十八幢、木盆兩對、喜幛八對、喜軸六付,銀子三百兩等等,可章子俊沒有金銀首飾這些,當打開銀箱後,裡面放着三隻紅漆木盒,起先當是金銀首飾了,所以唱名的在邊上習慣性地喊道:”首飾三盒子,頭插… … 頭… … 頭,就唱不下去了,因爲看到的是三隻無色透明的瓶子不是瓶子,杯子不像杯子之物,在燈燭的照射下,還發出明亮反光,唉呀,我的麻吆,此乃寶物也!西域琉璃罐一大二小三隻。

“琉璃”,最早出現在西漢桓寬的《鹽鐵論》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爲國之寶。”琉璃這一名稱一直沿用到明代。而五百年後“琉璃”一詞多用於建築琉璃瓦及瓦頂琉璃飾件。而現在天順年間,對這種玻璃稱爲“璆琳” 也稱爲“瓘玉” 及”琉璃”。

章子俊的三隻瓶子貴在無色透明,因爲目前稀少的”琉璃”製品多少帶有綠色,而且渾濁不清。

隨着唱名的一聲喊叫,驚動了姚家全府,原本只是愛看熱鬧的人圍在一起圖個開心,這一下子可震驚了,接下去的場面就是鑑寶節目了。

姚惟善顫顫巍巍地手模着這三隻玻璃小瓶子對着兒子姚夔道:“此乃國中之寶,姚家受不起啊!是老夫失了眼緣了,章家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來頭?等一下這小子來巡酒時,一定要問清楚。”

此時姚府上的大呼小叫,驚慌失措章子俊當然渾然不知,在章子俊的眼中,就是想混蒙過關的東西,利用前世不值錢的工業製品換老婆走場面,沒有想要怎麼樣。家中實在是拿不出體面值錢的東西出來,想法簡單的不能更簡單了,沒有去考慮會有什麼後果。

正當章子俊興高采烈坐着馬車來到姚府時,發覺姚府的氣氛不太一樣,原本應該是喜氣洋洋,可是一進府門,裡面冷冷清清,跟隨着門房小廝的引入,進入二院後才發覺人衆全在裡面,正圍着堂廳中自己送過來的三隻玻璃瓶子觀看,不時發出嘶嘶牙疼聲。

姚璽看到章子俊前來,一把拉住道:“隨我來。”直接帶到了後院。

在後院的廳房中,姚家人全在一起,姚惟善、姚夔端坐正中,章子俊連忙跨前二步施禮道:“小婿見過老太爺,見過岳父大人。姚夔回道:“不必多禮,老夫只想問一問,親禮中三隻“琉璃”瓶的來歷。

直到此時章子俊才感覺不妙啊,弄了這麼個排場,原來是說那三隻瓶子。

其實對於瓶子的說法,章子俊很早就想過能“混蒙”的說法,就沒現出什麼慌亂,反而很鎮定地道:“這是家祖留下來的,岳父大人是知道的,小婿老家本就再邊關,當年家祖曾去過一次漠南,用三十塊茶磚從一個西域商人換得三隻“琉璃”瓶,一直放在家中,老父在世時,曾對我說過,這種寶物不應該留在家中,該有用處的地方就使用,這一次小婿定親正好用作聘禮,萬望岳父大人不要嫌棄,這禮雖然輕了點,少了一點,也是小婿的一片真心實意啊。”

姚惟善在一旁聽的連連咳嗽起來,姚璽在一邊插話道:“妹夫啊,這哪裡是少了點,輕了點,是太重了,這禮重的讓姚家承受不起了。”

章子俊厚着臉皮道:“禮已送出,又不能拿回來,要不把那個大的我拿回去?”

越說越不像話了,姚夔再也聽不下去了,一啪桌子道:“混賬,一向看你穩重,孺輕浮。”

就這樣僵住了,章子俊的腦子裡轉的飛快,當初如果只送來一隻就好了,沒想着三隻瓶子會成這樣子,想着要把目前的不利局面儘快變成有利,全屋沉默了好一會,姚惟善也不咳了,姚夔也不哀聲嘆氣了,章子俊想出了一個辦法道:“岳父大人,小婿有一個好辦法,把大的獻給皇上,說不定岳父不用去南京任職了,此時朝廷正是用人之時,說不定獻寶有功… … 。”

剛說的這裡,姚夔跟姚惟善對視一眼,微微點頭。章子俊連忙說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這種事情姚夔比誰都想得快,越想越有望,慢慢地臉色也變的緩和起來。

章子俊一看,心想這一關算是過了,三隻破瓶子鬧成這樣,不是我的初衷啊,往後千萬別唐突了,對了家中還有十幾個礦泉水瓶子,雖不是玻璃瓶,這種塑料的東西如果拿出來,也是要命的事。

還有書房中的燈,章子俊用電瓶點亮的12V汽車大燈,也不能示人,目前當作檯燈在用,不能明擺着,回去就收起來。還有電腦、太陽能板這些東西,等往後家中安全了,才能使用。

在這種等級森嚴的明代,都有規制,普通老百姓家中有什麼稀罕物,被搶奪事小,弄不好小命沒了,可是有些寶貝官宦人家也只有藏着,不然招賊,招強盜,家中銀子埋地下,藏牆裡面這些,全是無奈之舉。

姚家這麼大的反應,也是因爲考慮到了安全的問題,什麼樣的地位配享受什麼樣的東西。

姚家對這種燙手的東西處理的還是很到位的,第二天姚夔就把大瓶子獻寶給了英宗朱祁鎮,原本姚夔已經去職,早朝後帶着瓶子入宮,在養心殿求見英宗,說是謝恩,實乃獻寶也。

果然英宗皇帝很是喜歡,英宗知姚夔的爲人,也知道獻寶是想留京,可吏部文書已下,也沒法立即更改,就說道:“獻寶有功,去幾個月就調回京任吏部左侍郎吧。”就好比放你幾個月的長假如何,出去就當成是旅遊轉一圈就回來,再給你升個官,沒有委屈你的意思。

有了皇上的金口, 姚夔喘喘不安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滿心歡喜地回府了,這一次的寶算是押對了。

現在章子俊在家裡手舞足蹈,因爲姚家的回禮之豐,讓章子俊大喊:“賺了,賺了,賺大發了啊!”

章二寶在唱禮單,錦被十牀、綢緞二十匹、鹿茸二支、上好山參二支、紋銀五百兩、酒十壇、紅棗、花生、桂圓、蓮子… … 。

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七章 分析時局
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七章 分析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