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

章子俊上書南京吏部、戶部有人假冒朝廷官員,打着爲內宮採買物資之名,行騙廬州地方官府,要糧要銀巨數,現已抓了二名,不日將押送南京刑部。

文書發出後,隨即就把段英派來的二個傳俸官及一行隨從派快船連夜押往南京,這樣的事動作一定要快,估計文書送達後,人犯也就到了,讓南京這批官老爺還沒反應時,把這個燙手山芋遞了上去。

章子俊是吃準了這批不得志官老爺最痛恨宦官及傳俸官了,加上目前江南先是乾旱,後又大澇,太湖外溢,受災嚴重,而這些宦官又來盤剝,弄的一地雞毛,這怨氣沒處發,正好給他們送上人頭,讓南京跟京城去鬥吧,這纔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而此時吳江正發生嚴重饑荒,田皆芫穢,大飢,鬥米百錢,人相食。郡縣官在寺庫內賑粥,聽人就食,但吏胥從中貪污,百姓所得無幾,死者如故。加上游僧聚集山林謀爲不軌,小則興造妖言煽惑人心,爲患極大。

巡撫御史滕昭上書曰:“今蘇州等屢獲強盜,多系僧人,乞敕所司禁約。”正好廬州送來二名“假冒官員”,一查卻是傳俸出身,氣不打一處來,就跟宦官段英鬥了起來,不想這一斗來來回回三月後,結果史滕被劾而致仕。.

生活中不乏喜歡擡槓的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唱唱反調。這些反駁往往不能就事論事,甚至毫無意義。而這種“槓精”從古至今一直都有。

要說道槓精,應該是“子非魚”的惠施“濠梁之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

惠子和莊子在濠梁遊玩,莊子說:“魚自由自在的真快樂啊。” 咱們一般人聽到這話會怎麼說?一般就順着話頭“是啊,自由自在的真好”或者“我也想自由自在的”之類,對吧?

惠子偏不,他就非要說:“你又不是魚,你是怎麼知道它快樂的?”

莊子也不甘示弱,回懟:“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如果非說“槓精”有什麼優點,那就是執着!惠子繼續擡槓:“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那你不是魚,所以你也不知道魚快不快樂!” 要說這莊子也是“最佳辯手”,他說:“那就回到你問我的第一句話‘你是怎麼知道它快樂的’,你只有知道了我知道魚快樂纔會這麼問我,那我就告訴你,我就是在這個橋上知道的。”

可以說諸子百家中的“名家”,簡直就是槓精的聚集地,公孫龍是“名家”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同樣也是“詭變學”的祖師,而他最著名的詭辯便是“白馬非馬”了。白馬顯然就是馬的一種,然而公孫龍卻通過一番詭辯愣是讓人接受了“白馬非馬”的理論,而他的這種詭辯更是讓當時乃至後世的很多大儒都無言以對。

王安石與蘇軾不僅政見不合,在文學上也是針尖對麥芒。一次,蘇軾拜訪王安石時,看到桌上的詩箋: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反覆推敲,發現了不合理之處——黃花就是菊花,深秋時節開放的菊花,最能經受風霜的考驗,怎會被西風吹落?信筆一揮,寫下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過後,笑而不語,一紙文書將他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畢竟眼見爲實,不如就給他一個見識黃花的機會。

不久後,蘇東坡在黃州看到菊花在風中飄落,滿地金黃,才明白自己錯了。只能默默表示:好吧,在下輸了。然而蘇軾並沒有因此吸取教訓,當他看到王安石寫“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時,老毛病又犯了,隨手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詩中的“明月”是一種鳥,而“黃犬”則是一種昆蟲的名字。

英明一世的蘇東坡,遇上王安石,卻接連敗下陣來,或許這就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吧。

蘇軾槓王安石的時候,大概也不會想到,在他離世六百多年後,一個叫毛奇齡的“奇才”橫空出世,一句話就槓得他啞口無言。

這一切,皆源於他的作品《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毛奇齡就問: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槓的角度過於清奇,想來若是蘇子在天有靈,也只能表示:雖然隔了六百年,但還是證實了那句: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槓人者,必被人槓之。

戶部給事中王博就是一個愛槓的人,在朝中槓的人人都怕他,就因爲此,前幾月廬州知府說吳江有水患,朝中人都不信,連國師李孜省也不信,什麼高氣壓、低氣壓,什麼熱帶氣旋、等溫線,弄的在朝人等還當是偈語聽之。可王博不這樣認爲,不管說最多的偈語,吳江水發了,太湖水溢了,全被廬州知府應驗了,身爲國師的李孜省不如一位熟讀聖賢書的廬州知府,肯定是假冒的法術,就上書貶李孜省一黨,這個舉動得到了朝中所有已聖人子弟自居的文官支持,雖然這個王博不討喜,總算是幹了一件合乎衆人的事。

王博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不以聖人爲師,不以經文爲學,哀哉,以聖人爲師,以經文爲學,學以經世致用,修齊治平,這纔是一個君子應該要做的事情。李孜省之流,妖言惑衆,糜爛朝政,當天厭之。”

就這樣,一場新的爭鬥在此時朝中興起,其結果又是一地雞毛。

此時的章子俊正在家中做美味,這些年來,把家中的夫人們全培養成了吃貨,章子俊雖沒有什麼大錢,有錢也全投入到了實驗玻璃及提高鍊鋼上去了,可對吃食卻很是鋪張,這個鋪張是在明朝人看來,對章子俊看來說卻不覺得什麼,吃剩下的菜一般要麼倒掉,要麼給豬狗雞鴨吃,這是很正常的事,可在這個成化年代,卻是罪過,不管是大戶人家,還是一般小民,吃剩下的飯菜會留給下頓繼續吃,如果是在夏天,天熱容易變質,就放在蒸鍋上篜一下,中間不要打開鍋蓋,這樣的作法一般放置一整天,也不會壞,等要吃時再篜熱即可。

而章子俊就要吃現煮的,不新鮮的飯食絕不吃,這是有教訓的,應飯食吃死的人,在成化年間可不少,就是所謂的食物中毒,越是天熱,越容易發生。

別以爲在古代都能吃到美食,古代所謂的“美食”其實很普通,大多隻是能吃而以,能吃上鹽已經不錯了,可是也有皇宮大臣們,官宦世家這些大戶人家中出美食,有特別的廚子能做出幾道特別的風味,就說說吃貨蘇軾,大宋第一美食博主,要論宋朝吃貨,蘇軾若排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別人被貶:我好慘,我抑鬱了。蘇軾被貶:聽我說謝謝你,因爲有你,可以吃東西。

蘇軾一生七次被貶,就是七次美食探索之旅。

被貶到湖北黃州時,他寫下一首《初到黃州》,雖然也有些對自身境遇的不平,但很快又誇讚這裡的魚很鮮美,筍很香甜,吃貨眼裡的世界,大概要用口水去丈量。黃州豬肉質優又便宜,蘇軾便天天買來吃,還給豬肉寫《豬肉頌》。聞名“東坡肉”也源自於此,原始的做法比較樸實,將鍋洗乾淨,加少量水,豬肉放到鍋裡,蓋上蓋子燉夠火候即可。

如果按當時“東坡肉”的做法,根本不值一提,不就是白水煮肉嗎?最多放一點鹽提個味什麼的。跟五百年後的“東坡肉”炒糖色,加料酒,還有五花八門的一大堆香料,說是“東坡肉”其間不知被改良了多少回了。

再來看看被貶到廣東惠州後,蘇軾又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愛上了鮮甜的荔枝,所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吃荔枝要配肉才更盡興,蘇軾開發出了羊脊骨的新吃法:順着羊脊骨關節的連接處將其切成小段,用鐵鍋先小火燉煮一遍,撈出後澆上黃酒醃製入味,生炭火,烤羊脊骨,撒少許鹽烤至表面微微焦黃即可。

這不就是很普通的燒烤嗎?沒什麼特別的,可是在當時確是開創一種新吃法,荔枝配羊排烤着吃,味道的確很不一般。

另外也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在章子俊看來是食材高檔,加上古代全生態、無污染,許多東西不需要調味就很鮮美,比如,“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淨了的,裡邊釀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兒、糰粉裹就,香油煠、醬油醋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這是古代小說中描寫的,到了明朝中期後,特別是《紅樓夢》中一共寫到200多款菜點、茶、酒及飲饌詩文,細細探考,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食品,大多是揚州一帶的傳統美食,如雞油卷兒、風鵝、風雞、螃蟹、火腿鮮筍湯、茶麪子、五香大頭菜之類;柳嫂爲芳官特製的“醃胭脂鵝脯”和“酒釀清蒸鴨子”;寶玉愛吃的“糟鵝掌鴨信”;王熙鳳給賈璉的乳母趙嬤嬤吃的“火腿燉肘子”;晴雯愛吃的“蘆蒿炒麪筋”;大觀園姑娘們愛吃的“麪筋蘿蔔炸兒”等等,這些食物,在當時長江下游地區文人雅士們的筆記、小說如《食憲鴻秘》《揚州畫舫錄》《調鼎集》《隨園食單》中多有提及。

看看這些吃食,不覺的很普通嗎?普通到往後全是在街邊小吃攤上隨便買,曹雪芹用來塑造妙玉脫俗超凡人物形象時的細節,“……雪村有水癖,雨時引檐溜貯於四五石大缸中,有桃花、黃梅、伏水、雪水之別,風雨則覆蓋,晴則露之,使受日月星之氣,用以烹茶,味極甘美”。在章子俊看來也沒感覺到什麼好喝,不就是把茶碗弄的高大上一點嗎?說不定這種積水裡面早就成了滋生蚊蟲的搖籃。

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序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
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序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