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

麥哲倫瘸着的腿,在甲板上有節奏的敲打的地面,使他的身形更加狼狽。但是如此他已經想保持着自己的尊嚴,作爲一名貴族的尊嚴,他努力昂起頭,心中暗道:“看這船隻與火炮,他們就是傳說之中大明的艦隊吧。”

麥哲倫並非第一次來到遠東地區,最少當初他曾經以葡萄牙士兵的身份來過遠東地區,並且參與了征服馬六甲的行動。雖然再一次來到這裡,他身後的旗幟變幻,從葡萄牙國旗,變成了西班牙國旗,但是這些並不足以磨滅麥哲倫的智慧。

麥哲倫努力回想對大明的印象,想怎麼才能從這個大明貴人的口中得到活命的機會,麥哲倫心中暗道:“上帝保佑,我的妻子和孩子,還在這裡等着我的。我一定要活着回去。”

朱厚煌看着褐色頭髮的大鬍子,一瘸一拐的在士兵的看押之下走過來。他已經有幾分確信眼前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麥哲倫了。

朱厚煌忽然想到,哪怕他現在死去,或許也能因爲與麥哲倫的接觸,在西方史學之中留下一點點微弱的名聲。

雖然他就將這個荒謬的想法從他大腦之中摒棄掉了。

他要的是未來世界的解釋權,他要的將來,整個世界的歷史,必須從二十四史之中找出權威的解釋,而不是相反。

朱厚煌沒有直接問麥哲倫的問題,而是問魏瑞舟,說道:“宿務島上的事情,你怎麼會立即知道的?”

“殿下,”魏瑞舟說道:“以蘇祿以北,呂宋以南諸多島國,都是南洋艦隊的巡查範圍之內。而且諸部落都仰仗大明天威,甘爲大明子民。故而南洋艦隊所到之處,盡皆臣服。故而臣不費吹灰之力,就以上諸島,皆爲明臣妾。”

朱厚煌還是低估了中國古代在東亞的領導權威。即便是有滿刺加國失陷於佛郎機之手,有一點影響大明的權威。但是大明積威之重,只需掛着大明的旗幟在南洋走上一圈,一些大國固然還有保持着自己的獨立性,但是對一些小國來說,面對大明的威勢,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所以,當麥哲倫一到宿務的時候,宿務就立即向呂宋方面報告了。

當時,魏瑞舟以爲麥哲倫是佛郎機人的先鋒,纔是這樣向朱厚煌彙報。纔有下面的行動。

朱厚煌點點頭,不再說什麼了,他轉過頭看想麥哲倫,說道:“你是什麼人?”

朱厚煌話音剛落,他身邊通譯立即將這一句話翻譯城佛郎機話。

麥哲倫是葡萄牙人,自然懂的這些佛郎機話,也就是葡萄牙話。說道:“在下乃西班牙皇家海軍上將麥哲倫。如果能善待我們,殿下則能得到紅毛夷的友誼。”

現在的麥哲倫還不懂的漢語,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翻譯轉述。

朱厚煌聽清楚眼前這個人就是麥哲倫,恨不得仰天長嘯。但是硬生生的忍住了。朱厚煌說道:“整個呂宋羣島,都是大明的領地,孤不管你是誰,你擅自闖入大明領地,並且殺死大明屬國直子民,就必須爲此付出代價。”

麥哲倫皺起了眉頭,他根本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纔能算是進入大明的國家。他渡過太平洋以來,在很多島嶼之上,做過不少事情。

畢竟在太平洋上漂流了好幾個月,食水將近,所有人都快瘋了,他們再不發泄一下,就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了。所以,在很多好幾個島嶼上,他們做了不少不光彩的事情,如今,朱厚煌說起來了,麥哲倫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反駁。

“那麼尊貴的殿下?請問我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想要贖金的話,我可以寫信給西班牙人來贖。”

“孤豈是貪財之輩?”朱厚煌冷哼一聲,他這一句話說的義正言辭,好像沒有一點虛假的成分一樣。好像前一段時間爲了錢財攻打安南的人並不是他自己一樣。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孤罰你們統統的在東雍做苦役。帶下去。”朱厚煌說道。

他也慢慢的思忖出一點經驗了,有些人根本是給臉不要臉,你對他太好,他反而會蹬鼻子上臉。

所以,他即便是想用麥哲倫也不會做什麼禮賢下士的樣子,反而要先打一頓殺威棒,打過殺威棒之後。再慢慢的收拾他。

對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手腕,如果他用這個辦法對付大明國內的文臣士大夫,不僅僅會壞了名聲,甚至還得不到得力臂助,但是用來對付麥哲倫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朱厚煌這邊如此之想,但是對麥哲倫卻是晴天霹靂。麥哲倫經過重重險阻,終於來到了呂宋,可以說剩下的航線都是已知航線。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最困難的已經過去了。

麥哲倫剛剛想在宿務島上建立出自己的王國,就在轉眼之間,成爲階下囚。要服不知道多少年的苦役,一時間麥哲倫連死的心思都有了。

朱厚煌要想麥哲倫晾一晾,一揮手,立即有士卒將麥哲倫給拖了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厚煌對他的決斷,讓麥哲倫一下子絕望起來,還是士卒粗暴的拖拽,讓他的傷腿承受不了,只能跌跌宕宕的下去了。

朱厚煌眼看麥哲倫下去之後,他對魏瑞舟說道:“魏卿。”

“臣在。”魏瑞舟說道,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與佛郎機人撕破臉,說不的得,佛郎機人說不得這幾日就北犯。所以,孤要你即可南下,在宿務,或者在宿務以南駐紮,警戒佛郎機人。”朱厚煌說道。

朱厚煌早就想將魏瑞舟與許北望分開,正好乘着這個機會。讓他們兩方分開。再者警戒佛郎機的事情,也越發重要了。

朱厚煌明白的很。

朱厚煌征戰安南,奪下峴港,海防。並且有占城爲附庸,又有呂宋內附,可以說朱厚煌的攻勢就好像是一對臂膀將整個南洋抱在懷裡面。

這樣咄咄逼人的氣勢,想讓佛郎機人沒有反應都很難。

不過朱厚煌也知道,他還有一點時間。不是因爲別的,就是貿易的利益。

朱厚煌努力發展之下,與佛郎機人的貿易利潤,不再是朱厚煌的最大的財政收入。但依舊是支柱之一,對佛郎機人也是同樣如此。

佛郎機人千里來去,就是爲了錢財,與東雍開戰,就意味着,大明東雍馬六甲商道的徹底斷絕。這樣的損失之大,佛郎機人不會輕易下決定的。

其實朱厚煌本來不想這麼快激化與佛郎機人的矛盾,朱厚煌就是想好好的種田,等着東雍的實力一點一點的壯大,等有了足夠的把握,然後在揮師南下,解決佛郎機人。

在升龍一戰給朱厚煌的教訓,就是不要弄險。

朱厚煌每一想起當日升龍一戰的時候,如果沒有人臨陣倒戈,他那一戰到底該怎麼樣收場,朱厚煌現在還不敢去想。

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朱厚煌打仗打多了,非但沒有養出足夠的勇氣,反而越發謹慎起來。所以,朱厚煌並不想這麼快與佛郎機人撕破臉。

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快,沒有想到突然來到的麥哲倫。打亂了朱厚煌所有的計劃,一場對峙下來。讓朱厚煌想要維持的表面和平。一下子破碎了,將來的情況向什麼地方發展,讓朱厚煌自己也看不清楚了。

不管怎麼說,朱厚煌也要做好準備。準備應付好佛郎機人突然發難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
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