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喬遷之喜

這一幕場景突如其來, 又這樣香豔,令阿弦瞠目結舌, 渾然失措。

桓彥範聽她說“近朱者赤”,不由笑回了一句, 誰知不見阿弦應聲,回頭見是這般模樣,心頭一動:“你……幹什麼呢?

阿弦恍若夢醒, 定睛再看, 那一幕已經消失無蹤。

可仍是極不自在, 那種有些窒息的異樣感覺,像是才從一場熏熏蒸人的熱霧中穿出來一樣。

阿弦搖搖頭:“沒,你……你剛纔說什麼?”

桓彥範笑道:“我也沒說什麼,不相干的。”

阿弦有些心不在焉,垂首默然。

桓彥範見她沉默,便故意逗道:“你差點把天都戳破了, 自己卻無事人一樣?”

阿弦竭力將方纔看見的那幕從心底揮去, 問道:“你是說我上書的這件事?怎麼是戳破天?”

桓彥範道:“你還不知道呢, 皇后將你的奏疏跟陛下的旨意一一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諸王,問他們的意見,據我所知,有幾位王爺可是暴跳如雷很不高興,只怕背地裡沒少罵你,你這幾天難道沒覺着臉紅心跳?”

這些消息,敏之卻早告訴過她。

阿弦笑道:“原來是這樣, 大概是隔得遠,我倒是沒什麼事兒。不過既然放了我出來,奏疏通過了沒有,我卻還不知道呢。”

桓彥範意味深長地看着她:“我還以爲你無所不知了哩。”

阿弦哈哈一笑,這纔將方纔所見的那一幕給沖淡了。

之前殿上那一場爭執塵埃落定,高宗發話:“朕深知衆卿拳拳維護之心,但正如崔卿所說,——子民若以君父侍奉天子,天子也該以君父之心愛恤子民。很得朕心,何況天降災禍,或兆在天子無德……”

羣臣忙都肅然垂頭。

武后看一眼身邊之人,高宗繼續說道:“想當年,太宗皇帝在時,天下大旱,太宗身穿祭祀服,親自率領百官在烈日底下跪天祈雨,何等赤誠感人,如今朕只不過自削些吃穿用度之物,又何足道?”

羣臣聽到這裡,才都齊齊點頭稱是:“陛下英明,臣等敬服。”

武后才方一笑,便也道:“衆卿可還曾記得太宗皇帝的另一句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顧惜天下百姓的安危生計,就像是治水,若治得好,自然太平無事,治的不好,則禍在社稷。今日,我跟陛下所思一致,所做決斷,也正同當日太宗皇帝言行一致,衆卿以爲然否?”

高宗所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所做,而武后所說又是他的“名言”,有這一個極大而耀眼的標杆在眼前,誰還能說半個不字?

高宗頷首道:“十八子的奏疏,貴在以民生爲根本,爲民着想。而爲民着想,也自是爲了江山社稷的太平安穩着想,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此時底下羣臣們終於分清了風向,武三思心中暗暗懊惱。

當初武后接到阿弦的奏疏之後三次摔了奏本,又命金吾衛立即將她拿下,武三思早就將這打聽的清清楚楚,故而對他來說,這一次實在是一次大好時機,可以趁機將阿弦這個越來越入肉的“眼中釘”除去。

正因爲自以爲摸清了武后的心思,他纔要迫不及待地在殿上推波助瀾一把,沒想到再一次不負衆望地站錯了隊。

武三思心中十分懊惱,同時有有些不甘的憤憤,心想:“姑母啊姑母,你如果不想爲難那十八子,爲何不提前知會我一聲兒,我也好知道如何行事,爲何每次都讓我這般出醜。”

武三思當然不知,對武后而言,他的一言一行,早就在武后的意料之中,且她不屑跟武三思說明。

一來,她不願跟愚笨的人費心解釋,第二,她也深知,就算沒有武三思,朝堂上,也一定會倒向她早就預料的方向。

果然,不負所望。

退朝之後,滿朝文武分作幾堆往外而行,跟武三思抱團的幾位,不免有些怨念:“樑侯,你當初說皇后不喜十八子的奏疏,但今日明明不似這樣?”

武三思臉皮極厚,輸人不輸陣地說道:“衆人皆知皇后原本是不喜的,只不過……誰知道有人從中作梗呢。”說着就瞥了崔曄那方一眼。

而在崔曄身旁,並立的卻是張柬之,許圉師,林侍郎跟袁恕己幾人。

其實非但武三思等人不解,就臉袁恕己跟許圉師、林侍郎也不明白。

他們也早聽說了皇后摔了奏疏的事,阿弦被下獄更是人盡皆知,且今日來,李姓諸王同樣反對的回奏也陸續傳入長安。

所以明面上看來,武后的確是旗幟鮮明地站在反對的立場上。

今日在朝堂之上,就算崔曄同林侍郎也站了出來,但以武后果斷堅決的性格,倘若不同意,她絕不會如此輕易地放過此事。

——但最主要的,是高宗的態度。

自從這位手腕了得的武媚成了皇后之後,不知不覺,高宗對她開始“言聽計從”起來,甚至連“廢后”都不敢宣之於口,因此還白白推出了一個上官儀。

就算高宗列朝,但以他平素的言行來說,高宗的表態——往往是在之前跟武后都已經溝通好了的情況下,也就是說,高宗能這樣確鑿無誤旗幟鮮明地表示十八子的奏疏極好,也必然是在武后的“首肯”之下。

所以兩個人才能這樣□□無縫地“一唱一和”,甚至將太宗陛下擡了出來。

是以袁恕己等人不明白,武后的態度爲什麼竟做了如此“南轅北轍”似的轉變。

武三思向着這幾個人投來憤而不甘目光的時候,許圉師正對崔曄提出了這個疑問。

崔曄道:“你們都錯了。”

衆人越發莫名。

“皇后原本就沒有想要治阿弦的罪。”崔曄沉聲道,“也就是說,皇后原本就覺着這份奏疏寫得好。”

衆人齊齊驚住,袁恕己先急着問道:“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覺着小弦子做的對,爲何將她投入金吾衛大牢?”

張柬之畢竟老謀深算,即刻了悟:“我明白皇后的意圖了,她這樣做,是做給天下人看的,是做給你我、尤其是各地的王爺們看的。”

崔曄微微一笑。

“女官”本已足夠引人矚目,且朝野之中引發了許多非議,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偏又上了這一道“驚世駭俗”的奏疏。

如果在這個時候,皇后旗幟鮮明地站出來表示同意,那麼底下那些本來就仇視皇后任用女官的朝臣或者百姓,一定會先入爲主地覺着皇后是在“護短”,任用女官本就破格逾矩,如今更要做出類似背棄“祖宗規矩”之舉,那時候,一定罵聲如潮。

而且對於各地諸王來說,假如削減用度是皇后大力贊同的,就如同高宗李治所說,只怕他們會齊心協力一跳三尺。

在這所有發生之前,皇后先下手爲強,把阿弦投入大牢,又命人散播摔奏疏一事……給衆人營造一種皇后大怒,竭力反對的氛圍……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因爲對“女官”跟皇后有惡感,本會立場堅定地站在反對削減一邊兒的,如今見女官跟皇后“對立”起來,自然喜聞樂見。

他們雖不至於大張旗鼓地宣佈同意,那至少會含含糊糊地維持中立,“坐山觀虎鬥”,不至於讓大多數人都齊心協力地站在對立面。

所以今天這場朝堂上的爭執便很有決定作用,崔曄帶動之下,林侍郎也據理力爭,關鍵時刻高宗把太宗皇帝擡出來,皇后隨着敲一敲邊鼓,羣臣在反應過來之前,已經蓋章定論。

許圉師嘆道:“想不到,皇后的用心竟如此之深……”

袁恕己仍有不解:“但皇后既然知道此事有益於天下,卻故意囚禁小弦子,如今豈不是會讓世人覺着她識人不明,白白擔了個污名?”

崔曄道:“這纔是皇后的高明之處。阿弦是誰人提拔?”

袁恕己一震:“當然是皇后。”

崔曄道:“‘弟子’若大有出息,世人會認爲誰更高一籌?而且不管怎麼樣,大事已諧,已順遂皇后心意而爲。”

非但袁恕己,連許圉師林侍郎也都默然驚歎不已。

林侍郎苦笑道:“正因爲聽說了皇后因奏疏而大怒,我一時、一時懼怕……竟不敢爲小弦子出頭說句公道話了,只是看天官站出來,這才忍不住……幸好、幸好,不然的話以後這張老臉都不知往那擱了。”

幾人或大笑,或莞爾。

眼見出了宮門,各自作揖辭別,袁恕己牽住繮繩,問崔曄道:“我要去接阿弦,你呢?”

崔曄頓了頓,道:“吏部還有事,你且去吧。”

袁恕己有些意外:“那好吧。”

眼見他翻身上馬,崔曄收回視線,正欲上轎,忽然想起一件事,回頭再看,袁恕己早策馬跑的無影無蹤了。

崔曄輕輕嘆了口氣:“還真是迫不及待。”略一思忖,躬身上轎。

***

且說桓彥範將殿上的情形略詳細同阿弦說罷,又道:“你呆在那齷齪地方,只怕身上不耐煩了,我帶你去洗個澡換身衣裳,再請你去吃頓好的,如何?”

阿弦道:“這幾日並沒餓着我,也不曾難爲,且虞姐姐他們必然擔心……”

桓彥範將她拉住:“急什麼,袁少卿當然會知會她。”忽地又道:“對了,你可見到陳基了?”

“陳……”阿弦幾乎沒反應過來,一怔才問道:“我在牢裡怎麼會見到他?”

桓彥範見她一無所知,便道:“原來你當真不知,他已經升爲武備郎將了。”

又笑道:“之前那些人說以他的出身資歷,能夠到六品官已經不錯,當初他求娶武馨兒的時候還人人嘲笑呢,沒想到時來運轉,竟給他挖到金了,武懿宗將是一飛沖天之勢,只怕他將來還真的是無可限量……”

不願再觸及這些難堪往事,阿弦只好奇問道:“這跟我在牢裡見到他又有何干系?”

桓彥範點頭嘆道:“這個人雖可鄙,但很會做人,金吾衛上下已不似先前那樣敵視,我前幾日還見他往這裡跑……還以爲他是見了你呢。”

阿弦搖了搖頭。

桓彥範拍拍她的肩道:“不見也罷,見了也平白沒意思的。我們還是喝酒去……”

他忽然投其所好地提醒:“還記得上次天香閣裡的那位美女麼?我們今日再去如何?後來她還問過我幾次,怎麼上回那個清秀的小郎君不去了,哈哈哈……”

見他如此快活,阿弦也忍不住樂了起來。

桓彥範正要將她拉走,就見袁恕己飛馬而來,他便笑道:“好了,又來了一個酒友。”

***

江南賑災在前,上書驚世於後,阿弦“女官”的名頭可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之前一些對女官略有偏見的人,不僅也開始接納並欣賞起來。

而在奏疏之後,很快宮中也實行了嚴格的節儉之風,從李治到武后,以及後宮妃嬪等的穿用都加以縮減,甚至有許多名貴的飾物也都拿出去變賣,許圉師領着一班人同宮中交接,算來算去,節省出來的錢糧足夠可以支撐括州,永嘉,安固等的災民過冬,但恢復重建,還須再接再厲。

高宗因得知阿弦租住在平康坊一所小宅子裡頭,便詢問宦官,得知因新查處貪墨官吏,如今在懷貞坊尚有一間兩進的宅子在冊,當即便賜給了阿弦。

阿弦本不肯領受,武后道:“這是陛下的好意,也是讓天下人看看,爲君爲民的忠義之士,君亦不負。”

長安城的房價本就極昂貴,是以從來有“長安不易居”的說法,先前平康坊的那小院子還只是租住而已,如今這兩進的院子,自然價值不菲。

桓彥範聽說後笑道:“如今你也算是有身價之人了,可喜可賀。”

袁恕己雖想阿弦去隨自己住,但如今她這個身份,卻知道是絕無可能了,再說就算不是這個身份,以阿弦的性格,知道了他的心意後,只怕也難以自在相處。

但是好歹總算能搬出平康坊——這畢竟是陳基起初住過的地方,於是袁恕己倒也替她高興。

衆人撿了個黃道吉日,便幫着阿弦把家搬到了懷貞坊。

這懷貞坊也就在朱雀大街的邊上,就是不如平康坊到崇仁坊的距離近,但好歹是個氣派非凡地勢極優的居所,甚至比袁恕己崇仁坊的房子還要講究,袁恕己進出打量了一遍,便沒了起初的一點兒遺憾,心中只是感慨,且爲阿弦欣慰。

玄影隨着虞娘子進進出出地熟悉地方,桓彥範坐在堂下笑道:“這裡極好,只不過虞娘子一個有些人手不足,你得再找兩個可靠的小廝丫頭了。”

阿弦笑道:“叫你說的,我要去當太爺了麼?”

桓彥範道:“好歹也是六品京官,難道還當不起?”

阿弦擺手:“快罷了,我可不習慣使喚人。”

桓彥範道:“這偌大的地方,你若讓虞娘子一個人收拾,何其辛苦?”

袁恕己正立在窗前看外頭那一棵偌大的芭蕉樹,那蒼蒼翠色映在他的眼底,竟有些淡淡傷感之意。

聞言回頭道:“以小弦子的性格,絕不會勤快收拾什麼,倘若真的看不過去眼,就讓小桓子來幫着收拾就是了。”

桓彥範一怔,然後笑道:“好的很,再拉上少卿,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袁恕己一笑不答。

桓彥範看出他有些異常:“少卿怎麼了,卻像是不高興。”

阿弦也忙看向他,袁恕己道:“並不是不高興,只是……是太高興了,總有種……”

在桐縣認得阿弦的最初,只以爲是個相貌古怪舉止粗魯的小子,後來更一度質疑不信她。

就算她到了長安,在他心裡,那個古怪的小子卻成了無依無靠的小丫頭,得讓人好生保護憐惜着,誰知道……一步步到了如今,她竟走到了一個他想也不敢想的地步。

此時又想起當初在桐縣跟崔曄的一番對話,如夢如幻,那時候他只當崔曄的話是無稽之談,誰又知道,真正淺見的那個人,是自己。

現在看着她搬進這新宅邸,以堂堂女官的身份,他總有種……一直看着的小鳥兒,終於翎毛齊整,要展翅飛出他看護的巢穴的感覺……

雖知這種感覺可笑,卻的確如此。

袁恕己並未說出口,阿弦走到跟前兒:“少卿。”她仰頭看着面前之人,擡手握住了袁恕己的手腕。

她還在,一直都在呀。

目光相對,一言不發,可卻如心靈相通。

“好,”袁恕己一笑,輕聲道:“我知道啦,我沒事。”

桓彥範一躍而起,笑道:“爲慶賀你喬遷之喜,總要請我們吃一次酒,上次天香閣之約你……”

話未說完,玄影從外飛奔進來,似乎也高興的錯亂了,昂首朝天,汪汪汪地連叫數聲。

三人正詫異,卻見從隔牆的二門外,有個人正拾階而上,徐徐走了進來。

第102章 你的眼睛第371章 完結篇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370章 完結篇第202章 司其職第362章 將完結第26章 撿回第36章 長長久久第74章 幻亦真第263章 想娶她第49章 百味之冠第364章 完結中第354章 母女第59章 大招第117章 你第272章 帝與後第143章 配不上第313章 狹路偏相逢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62章 貼身護衛第327章 阿弟第146章 風雷夜第312章 魂言而鬼語第284章 子綺第119章 悅第96章 不服輸第81章 說的好第286章 貓食第280章 人頭而已第329章 略恐怖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277章 帝后之爭第171章 勾魂奪魄第95章 百獸王第55章 兩位祖宗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248章 冷暖而自知第186章 再次同乘第364章 完結中第322章 心動第109章 那個孽障第139章 八卦鬼第39章 救命恩人第96章 不服輸第209章 一朵花第233章 西施之舌第130章 抱住第102章 你的眼睛第314章 只屬於殿下第225章 相親相近第239章 接旨與護花第265章 愛不移第248章 冷暖而自知第298章 這一夜第370章 完結篇第267章 紫薇垣第327章 阿弟第306章 相夫教子第243章 守着她的笑第356章 誰更狠第294章 對母后第274章 兩重冰火第96章 不服輸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201章 鳳凰鳴第132章 滴血第184章 兩門親事第126章 相顧第332章 有情人第161章 絕不饒恕第363章 將完結第156章 鬼猶如此第148章 摟入懷內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358章 酒壯膽第209章 一朵花第335章 父慈叔斥第50章 休要胡鬧第61章 父子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325章 記住第97章 了不起第286章 貓食第325章 記住第64章 是你第137章 小時候第192章 配合第264章 宮中對第218章 如此渴望第216章 誤會解開第52章 刑場之上第24章 護身符第30章 近在咫尺第360章 倒計時第198章 處刑第202章 司其職第313章 狹路偏相逢第22章 宿軍屯第103章 存神煉氣第294章 對母后
第102章 你的眼睛第371章 完結篇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370章 完結篇第202章 司其職第362章 將完結第26章 撿回第36章 長長久久第74章 幻亦真第263章 想娶她第49章 百味之冠第364章 完結中第354章 母女第59章 大招第117章 你第272章 帝與後第143章 配不上第313章 狹路偏相逢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162章 貼身護衛第327章 阿弟第146章 風雷夜第312章 魂言而鬼語第284章 子綺第119章 悅第96章 不服輸第81章 說的好第286章 貓食第280章 人頭而已第329章 略恐怖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277章 帝后之爭第171章 勾魂奪魄第95章 百獸王第55章 兩位祖宗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248章 冷暖而自知第186章 再次同乘第364章 完結中第322章 心動第109章 那個孽障第139章 八卦鬼第39章 救命恩人第96章 不服輸第209章 一朵花第233章 西施之舌第130章 抱住第102章 你的眼睛第314章 只屬於殿下第225章 相親相近第239章 接旨與護花第265章 愛不移第248章 冷暖而自知第298章 這一夜第370章 完結篇第267章 紫薇垣第327章 阿弟第306章 相夫教子第243章 守着她的笑第356章 誰更狠第294章 對母后第274章 兩重冰火第96章 不服輸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201章 鳳凰鳴第132章 滴血第184章 兩門親事第126章 相顧第332章 有情人第161章 絕不饒恕第363章 將完結第156章 鬼猶如此第148章 摟入懷內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358章 酒壯膽第209章 一朵花第335章 父慈叔斥第50章 休要胡鬧第61章 父子第261章 親的太兇猛第325章 記住第97章 了不起第286章 貓食第325章 記住第64章 是你第137章 小時候第192章 配合第264章 宮中對第218章 如此渴望第216章 誤會解開第52章 刑場之上第24章 護身符第30章 近在咫尺第360章 倒計時第198章 處刑第202章 司其職第313章 狹路偏相逢第22章 宿軍屯第103章 存神煉氣第294章 對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