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阿弟

這會兒那桃樹之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卻都不敢靠前, 只隔着一段距離屏息聽看。

武承嗣雖然不通音樂,可那琴音入耳,仍覺着一陣心曠神怡,纔要問“那是誰”, 阿弦卻早已邁步往那邊去了。

武承嗣見狀忙跟了上去,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近前,分開前面圍看的人羣,定睛看時,一個喜且驚豔, 一個卻是驚妒交加。

喜而覺驚豔的自是阿弦, 她看着眼前的人,只覺風景如畫,斯人更是美不勝收。

這瞬間,無端竟跟她先前所見的那個七八歲的崔曄的場景儼然“不謀而合”了。

桃樹下還坐着另外三人, 或坐或靠,或凝神看着崔曄, 或仰頭看着別處實則細細傾聽, 各有一番瀟灑風度。

但阿弦眼中卻只看見了崔曄,只見他正襟危坐於桃枝之下, 身着尋常的赭紅圓領袍, 如此普通的衣裳, 卻給他穿的貴不可言, 清雅端方。

他心無旁騖地垂眸凝視琴絃, 似乎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琴音已經像是最香甜的盛放的花朵一樣,把所有的看客遊客們都如蜜蜂蝴蝶似的吸引的紛至沓來。

就如同周圍的觀者、聽衆一樣,阿弦同樣雙眼閃閃地看着端坐撫琴的崔曄,只覺得每一聲琴音都像是撓在自己的心上,連心絃也隨着那琴絃的顫動而顫動不休,陶醉之餘,不覺傾倒。

當然,在場衆人裡也有對此場景免疫的,但都是些“特異”之士,比如這會兒站在阿弦身後的武承嗣。

正在觀者雲集紛紛迷醉之時,琴音節奏加快,惹得聽衆的呼吸都隨之急促,卻又不敢把呼吸放的過於粗重,怕打擾了這天籟之音。

琴音如同流水潺潺,奔騰起伏之際,一陣春風似也按捺不住,飛舞而起,頓時滿樹的桃花瓣也隨之飄零。

桃花沐浴着春風,如此多情,紛紛地貼着彈奏者的髮鬢、臉頰,肩頭飄落,有的還順着他纖長的手指,頑皮地墜落在琴絃上,像是故意要引起他格外的注意一樣。

直到那修長的手指終於在琴絃上一按,止住了所有顛倒衆生的音調,同時他的目光似有若無地向着阿弦的方向掃了一眼。

琴音停歇,而聽衆們卻兀自像是飲了太過醇濃的香醪,醺醺然飄飄然。

直到有人拍手稱讚:“好一曲《流水》。往常聽人多彈此曲,本已不覺新鮮,今日才知道先前所聽的皆是嘔啞嘲哳,不堪入耳,難登大雅之堂,今日天官親撫這曲,卻是給《高山流水》正了名了。”

發話的是崔曄身旁一名看似身形略顯單薄的青年,但顧盼間卻自有一股不同流俗的氣質。

阿弦不認得此人,可卻認得他身旁隨行的那位面帶瞭然笑意的青年,竟正是當初在飛雪樓上、蒙盧照鄰引薦過的初唐四傑之一,楊炯。

而那人說完後,在兩人身旁,另有一名看似面目尋常的少年發話道:“我這才明白王子安爲什麼執意要天官彈奏,果然是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他站起身來,端正恭敬地向着崔曄躬身行禮。

崔曄並不動,只是矜持而不失禮貌地向着這少年略微垂首致意。

阿弦雖還在打量,但圍觀衆人卻終於從琴音中清醒過來,又聽到這幾個人的對談,其中便有眼明者叫道:“是吏部的崔天官!”

“還有王勃王子安,楊炯楊盈川!”報出了兩個當世風流的名字,更引起一陣陣驚呼聲此起彼伏。

只有那名年紀最小的少年,衆人並不認得。

那少年左顧右盼,略有些黯然地低下頭去。

雖然引發了圍觀者的騷動,被圍觀的其他三人卻分毫不爲所動,王勃離崔曄最近,正帶笑不知跟他說什麼,楊炯則屈起右腿靠在桃樹上,笑聽兩人說話。

阿弦一看見王勃,頓時就想起那篇《滕王閣序》,一想起滕王閣序,桐縣的種種又走馬燈地出現在面前。

忽然身後武承嗣道:“你瞧瞧他們,出什麼風頭,不就是會做兩首詩,彈幾首曲子嘛,竟然當衆如此招搖。”聲音有些酸溜溜地。

阿弦笑道:“雖然這不算什麼過人的本事,不過我自己是不會的,所以我最敬重會這些的人,但……殿下應當是都通懂的,所以並不覺着稀奇。”

像是羊吃草吃到了一枚荊棘,武承嗣想吐又吐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只咩咩地乾咳着笑了兩聲:“我也只是略懂,略懂而已。”

他忽然又跟柔弱的小羊發現前方有狼出沒般,驚恐地指着那邊桃樹下道:“了不得,你看那些少女,都快要投懷送抱了!哎呀呀,傷風敗俗,成何體統!”

阿弦忙回頭看去,果然見那些妙齡少女們,一個個臉紅心跳,眼神羞澀地上前,或圍着王勃,或圍着楊炯,或羞答答地跟崔曄攀談,有大膽的,便在他們身旁也坐了。

正有一名粉色衣裳的少女向着崔曄遞出了一枝桃花,她的女伴在旁咬着脣嬌憨傻笑。

阿弦冷眼看崔曄如何舉止,卻見他衝那少女輕輕一笑,似乎說了句什麼。

阿弦一看,頓時滿心地醋山醋海,覺着崔曄不該跟那女孩子笑的那樣,她顧不得去理會那女孩子如何,便哼了聲,沒好氣地瞪着崔曄。

誰知正斜睨中,崔曄起身。

旁邊王勃跟楊炯頓時都擡頭看來,卻見他徐步往前,目不斜視地穿過人羣。

所到之處,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給他讓開一條路。

在阿弦驚訝的注視中,崔曄走到身旁,沉靜地看了她片刻,擡手握住她的手,溫聲道:“過來,我給你引見兩個知交。”

幾乎就是在崔曄徑直走過來的時候,阿弦的臉就像是燒紅了的炭,呼呼冒熱氣。

身不由己地被崔曄牽着手領到了樹下,他對着王勃跟楊炯道:“這就是阿弦。”

楊炯是跟阿弦見過的,衝她一眨眼,調侃道:“原來真的是你,久違啦,十八弟。”

阿弦舉手一撓癢癢的臉:“楊先生向來安好?”

王勃則道:“這就是天官心心念唸的人麼?果然是天然脫俗,可喜可敬。”讚了兩句,又看向崔曄笑道:“我當天官爲什麼有閒心答應我輩的邀請,原來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阿弦覺着自己將暈過去了。

幸而旁邊那名少年道:“哈,如果不是天官親自介紹,我還當是個小兄弟呢,原來竟是大名鼎鼎的女官大人,失敬失敬。”

楊炯知道阿弦不認得此人,便說道:“這位是宋之問,字延清。”

***

阿弦被崔曄領走之後,武承嗣被扔在了原地,他憤憤地看着前方那一幕,想要強行參與,卻又有些缺乏底氣。

跟那些擅長琴棋書畫的傢伙們在一起,如果也叫他也做兩首詩彈些曲子,豈不是反而要在阿弦面前露出所謂“略懂”的馬腳?

武承嗣悻悻地轉身走開,只覺得就算周圍鶯歌燕舞佳人如雲,他的心裡也是愁雲慘霧無法開懷,當即沒了遊樂的興趣,帶人返回都城。

怏怏地騎馬正走,突然被人攔住,武承嗣垂眸看去,卻見是路邊停着一頂轎子,轎子裡的人走出來,道:“在這裡遇到殿下,真是巧的很,不過殿下不是去踏青了麼,如何這樣快就回來了?”

這人身形傴僂,面貌奇異,笑得也討嫌的很,竟正是武懿宗。

武承嗣見他哪壺不開提哪壺,很不開心,隨意敷衍了兩句就要走,武懿宗卻似乎窺知他在外頭情場失意,不憚以瘦弱軀體螳臂當車般攔住馬兒:“所謂詳情不如偶遇,我在前頭的閣子裡訂了位子,今日有個新來的西域女樂,聽說生得碧綠的眼睛,金色的頭髮,而且那腰還會……”他及時地打住,對武承嗣道:“殿下可有興趣一同前往鑑賞鑑賞?”

武承嗣原本是懶得去參加什麼酒宴,然而聽說有奇異的女樂需要鑑賞,這卻比鑑賞什麼詩詞、什麼琴音要通俗易懂的多了,當下轉怒爲喜,欣然答應。

當即,兩人來到翠紅閣,小廝們畢恭畢敬請了進內,踏步其中,就彷彿到了極樂之地,處處歌舞昇平,身着各種服色的姬人穿梭,好一派旖旎的溫柔鄉景緻。

武承嗣還未落坐先心曠神怡,更覺着這裡實在比曲池江畔看別人恩愛自個兒幹吃涼風要好的多了。

服侍的垂髫少女奉上酒食,兩人各吃幾杯後,武懿宗問起今日踏青景緻。武承嗣忍不住牢騷:“起先倒是好的,只是被不識相的人攪了局。”

武懿宗打聽明白,笑而不語。

酒力上涌,武承嗣咬牙又道:“明明是我請了來的,最後反被他拐帶走了,沒有天理。”卻渾然不去提阿弦已經許配崔曄、他正挖人牆角的事實。

武懿宗這才笑道:“周國公你實在是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這位女官早就名花有主了,何必還苦苦往上湊?天涯何處不芳草,再者說,我實在覺着女官的姿色其實一般,而且行爲舉止,也絲毫沒有名門淑媛的高貴氣質,着實配不上殿下。”

武承嗣道:“你懂什麼?我就是喜歡她那樣的。”

武懿宗被毫不留情地甩了一句,心裡輕蔑地想:“你就算喜歡,也是看得見摸不着,有個屁用。”

面上卻大拍馬屁:“當然,殿下的品味總是跟我們這些俗人大不相同……”他打量着場中的鶯鶯燕燕們,色迷迷笑道:“我就只喜歡這些身上有些肉的。”

武承嗣不由噴笑。

酒過三巡,西域的女樂終於登場,金髮碧眼,倒也罷了,只是看個新奇,但腰肢果然扭動的異常**,就算是最善於肢體扭曲的蛇也自愧不如。

武懿宗看的目不轉睛,口水吞嚥個不停。

武承嗣瞧在眼裡,又看着那女樂赤/裸的長腿,心中暗自忖度:這美人兒的一雙腿,幾乎就有武懿宗整個人高了,而武懿宗如此垂涎這女樂,如果真的滾在一起,那場景實在是叫人無法想象。

忽然武懿宗道:“殿下,最近可聽沒聽說,樑侯似乎要回長安了?”

武承嗣回過神來:“隱約聽說了,怎麼,消息確鑿了麼?”

武懿宗道:“如今長安消息最靈通的當數殿下,我還想跟殿下打聽打聽呢。”

武承嗣道:“天后並沒有跟我提過。”

武懿宗點了點頭,想了想,道:“說來,這樑侯可也是栽在了女人手上。”

武承嗣一愣,旋即反應過來他說的自然是阿弦了。

武承嗣便說道:“倒也未必,樑侯自己身上不乾淨,倒有一大半怪他自己,如果他是清白無辜的,別人當然也奈何他不得。”

武三思是被貶出長安的,先是名頭不佳,且武三思性子陰狠,武懿宗雖然也並非善類,可想到要跟武三思沆瀣一氣的話,有些與虎謀皮的意思,心裡忌憚。

幸而武承嗣看着是個“容易”相處的。

武懿宗生得別具一格,心思卻也精彩紛呈,他知道自己能上位的原因,跟武承嗣回長安步步高遷的原因如出一轍,只可惜一來他的身體殘缺相貌醜陋到舉世震驚,有目共睹,二來在武氏族譜上他跟武后的親戚關係略有些遠。

所以雖然也沾光高升,卻遠遠不及武承嗣猶如青雲直上般迅速。

但武懿宗清楚的知道,如今的情況下,武氏皇族的人一定要同心一致,顯然在武三思之後,武后最青眼的人就是武承嗣,如果抱緊武承嗣,跟他同氣連枝的話,武后一定會高興,而他的地位也一定會固若金湯。

只是武承嗣偏好像不開竅,總要去親近他們的對頭。

武懿宗不得不說的明白些:“殿下,您覺不覺着,二聖對待女官的態度,有些太過……太過親信了?”

武承嗣眨了眨眼:“不錯,我也這麼覺着,不過女官爲人能幹,你我只怕也不及她,而且又是本朝第一名女官,所以二聖格外寵愛她,也是有的了。”

武懿宗心裡暗罵蠢材,他不得不戳一下武承嗣的痛腳:“但是這女官是要嫁到崔家的。”

武承嗣轉頭看他,武懿宗趁熱打鐵:“要知道那些門閥士族,最看不慣的就是我們這些人,一直暗中針對呢……您看,當初本來聽說是要把女官許配給您的,卻不知爲何又給了崔曄,若是許給您,是代表對咱們武氏族人的嘉許跟信任,但是偏偏給了崔曄,這其中的意思您可細想。”

這卻也是武承嗣的一樁心病,他愣愣地看着武懿宗,渾然想不到對方居然能從這個清奇的角度分析的合情合理。

武懿宗吃了口酒,語重心長地說道:“已經有個樑侯是前車之鑑,我可萬萬不想殿下也出任何意外啊。”

***

讓人沒想到的是,等不到武承嗣出什麼意外,武懿宗倒是先出了意外。

而導致這意外發生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阿弦。

聽說這消息之後,武承嗣無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有點驚悚,有點無奈,又有點啼笑皆非。

阿弦在皇后面前,告了武懿宗。

那也是阿弦第一次動用進宮腰牌。

到底是知女莫若母,武后在聽說阿弦求見的時候,便笑對身旁的牛公公道:“這孩子一定又是來給我找事兒的。”

牛公公忙道:“娘娘爲何這麼說?”

武后道:“她的性情我最知道,如果不是有要緊事情必須面見,你當她會主動前來麼?”

牛公公還半信半疑呢,但很快就變成了深信不疑。

可對武后而言,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在聽了阿弦的第一句話後,還是忍不住心頭一沉。

武后眉頭微蹙:“你說你要告河內侯,爲什麼?”

阿弦道:“他虐殺了一名府內的婢女。按照《唐律》,無罪而殺本府奴婢,服刑一年,如果是故意殺害,罪加一等。”

武后沉吟:“你有何證據說他殺人?”

阿弦臉上露出又是難過又是憤怒的表情:“我沒有證據,但我就是知道。”

牛公公忙看一眼武后,假意責備道:“哎呀女官,你這不是鬧着玩兒的麼?無憑無據,怎麼告河內侯殺人呢?”

武后則寬容地一笑:“讓她說下去。”

阿弦握拳道:“我沒有證據,因爲河內侯府內的人都懼怕他,就算是知情的人也絕不會站出來說明真相。而且最能作爲證據的……”

閉了閉雙眼,輕輕地吁了口氣:“被害者的屍身,早就給他命人扔在亂葬崗,讓……”

阿弦噤聲,耳畔響起野狗搶食狂吠的可怕聲響。

牛公公瞪大雙眼,卻迎來武后示意地一瞥。

宦官忙後退,殿內其他宮女內侍也隨着退下。

武后看一眼桌上的卷宗,又掃向面前的阿弦,終於道:“不必着急,假如你所說的是真的,我是不會輕饒過他的。”

兩個人四目相對,阿弦終於道:“我、我明白……原本不該向您來說此事,本該先報大理寺,但我知道就算大理寺也不能查出什麼來。”

把心一橫,繼續道:“可是、如果連我也不能說出這件事,那個女孩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了,連個爲她喊冤的人都沒有。”

“所以你想爲她出聲,這很好,”武后道:“我並沒有責怪你,事實上,你有權利這樣做,我也很高興你能這樣做。”

武后能說出這番話,對阿弦來說同樣意外。武后道:“既然如此,這件事交給誰來查證呢?”

她思忖片刻道:“不如就交給……侍御史狄仁傑如何?”

阿弦愣了愣,忙道:“這很好!多謝娘娘。”

武后微笑:“我並不需要你道謝。”

阿弦倉促看一眼武后示好的笑,又不敢一直盯着看,她轉開目光望着桌子上堆積的奏摺卷宗等,知道武后政事繁忙,不便久擾。

而且說完了此事後,她再也沒有別的話題可說。

正想告退,武后道:“你最近見過雍王沒有?”

“並沒有。”阿弦回答。

武后道:“他好像有些舉止反常,我知道太平把你的事告訴了他,想必這就是讓他一反常態的原因。阿弦……”

武后思忖着,說道:“如果得閒去見一見雍王吧,畢竟心病還須心藥醫。”

阿弦略一猶豫,才說了聲“好”。

武后目露欣慰之色。阿弦忽地又問:“陰陽師那件事,雍王惹了娘娘不快嗎?”

武后挑了挑眉,繼而帶笑淡淡說道:“兒女們有時候不懂做父母的心意,父母自然有些不高興,但永遠不會怪罪自己的孩子。只是……有時候難免會覺着他們不夠聰明罷了。”

***

李賢回到長安,仍是住在原先崇仁坊的府邸。

找到地方並不費力,有些費力的是如何進內相見。

阿弦在門口徘徊了一刻鐘,眼看天色不早了,幾乎就想明日再來,正轉身要走開,身後路上,卻見李賢跟幾名侍衛正騎馬緩緩靠近。

避無可避,場景有些尷尬,至少對阿弦來說如此。

可是李賢面上並沒有多餘表情,他淡淡地掃阿弦一眼,倘若不是他身後的近身侍衛主動招呼了阿弦一聲,也許他就會這樣走了過去。

這一聲同時也提醒了阿弦,她上前道:“殿下。”

繮繩微微勒住,李賢垂下眼皮:“有什麼事?”

那侍衛正是之前在雍州王府配合處死趙道生的,原本知道李賢同阿弦關係極親近,突然見雍王如此,雖不明原因,卻即刻識相地先帶人回府。

先前衆目睽睽下,阿弦倍覺不安。尤其是李賢並不下馬,如此一來便居高臨下,就像是巨人俯視着地上渺小蒼生。

阿弦道:“我……有幾句話想單獨跟殿下說。”

“不必了吧,”李賢漠然擡起雙眸,“女官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話跟我說。”

他打馬要走,阿弦一把拉住繮繩:“殿下!”

李賢淡淡垂眸,目光在她原先受傷的手上掠過,傷口已癒合大半,只是爲了避免磕碰,仍是裹着一層薄薄地巾帕。

李賢脣角一動,過了片刻才終於說道:“入府吧。”

***

沛王府舊宅,堂下兩人對坐,李賢並不看阿弦,只是一心一意地看向別處,彷彿這並不是他的宅邸,而是什麼第一次來到的新鮮的所在,所有一切都值得注目留意,長久觀摩,除了眼前的這個人。

阿弦卻懊悔自己答應了武后。

但已經沒了回頭的路。阿弦硬着頭皮開口:“殿下,近來可好麼?”

“如你所見。”李賢仍是那副漠然的模樣,絲毫不看阿弦,“女官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這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陌生的李賢了,原先聽了太平描述還以爲是誇大其詞,親眼所見才知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心裡隱隱作痛,阿弦忍不住道:“殿下……是恨我嗎?”

李賢的臉色,看不出什麼表情,像是從哪裡找來了一張玉石雕刻的堅硬的假臉,所以做不出別的表情。

他不回答,雙脣抿在一起,像是竭力封印着什麼。

“公主跟我說過了,”他不開口,阿弦只得自己繼續說:“您已經知道了。”

“知道什麼?”李賢陡然開口,聲音有些尖利而高。

阿弦卻無法回答了。

面對如此拒人千里的雍王,阿弦覺着有一雙手用力擰着自己的心,似乎想把她絞成扭股繩一樣的模樣,疼的滴出了苦澀的汁子。

“你知道的。”她虛弱回答。

“不,我不知道。”李賢似賭氣,又像是傲然地擡頭。

他冷冷地看向阿弦身側空白的地方,像是那裡纔是跟他說話的阿弦,而現在開口的這個是空氣。

阿弦心中茫然地想: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比如武后之前是選擇了掩蓋的方式,比如李賢現在則是徹底的否認。

阿弦覺着自己連坐在這裡的資格都沒有了,她緩緩站起身來。

李賢仍是堅定地盯着旁邊的空白。

阿弦轉身走出了兩步,將到門口的時候,她扶着門站住,回頭道:“你可以討厭我,不理我,但是,有一句話我很早就想跟你說……就在我才進長安跟你認識,後來知道了你是沛王的時候,就想跟你說。”

李賢的喉頭動了動,終於問:“什麼話。”

阿弦道:“我很高興你是那樣出色的人,很高興那樣出色的人是……我的阿弟。”

李賢額頭有細細地汗滲出。

阿弦道:“你不忍殺趙道生,說是想身邊有個肯聽你說話的人,我只是想你知道,不管怎麼樣,我都是那個願意聽你說話,願意陪着你的人,阿沛。”

阿弦說完之後向着他一笑,這會兒,她不再在意李賢刻意的冷淡,而是看着一個孤單的值得關愛的親人一樣望着他,然後她轉過身,出了堂下,往外而去。

身後,就像先前武裝在身上的堅冰做成的鎧甲等在剎那分崩離析,李賢低下頭,身子抖的像是才從冰河裡被撈上來,大顆大顆的淚卻從他的眼中跌落下來,他的雙手緊握成拳,蒼白的指骨幾乎要從那薄薄地肌膚底下崩裂刺破出來,最後他用力一拳打在面前的桌子上,從喉嚨裡發出了一聲彷彿月夜下受傷的孤狼一樣的嚎叫。

***

狄仁傑帶人前到河內侯府邸調查的時候,武懿宗才知道大事不妙。

因爲震驚,驚懼,憤怒等交織,他的臉越發扭曲的叫人不忍直視。

狄仁傑卻老練地視而不見,有條不紊地監管底下人做事。

當然,武懿宗其實並不怕真相暴露,府內的丫頭小廝們,都是經過嚴格調教的,就算狄仁傑老於刑獄,也未必能從他們嘴裡得到什麼,因爲武懿宗知道,有些折磨人的手段狄仁傑未必會用出來,但他卻可以隨心所欲,這些底下的人自也心知肚明,沒有人敢得罪河內侯。

武懿宗怕的是,到底是什麼讓武后親自下旨叫徹查此事。

他很快知道了答案。

因配合查案,被請去御史臺吃了大半天的茶,等放出來的時候,正陳基匆匆來到,翁婿見面,武懿宗先冷冷一笑:“可是來看我死了不曾的?”

陳基擰眉:“到底出了何事?我纔回家,馨兒就哭的淚人一樣,我正安撫她……狄御史命人傳我前來問話。”

武懿宗道:“你想知道什麼事,回頭問那個賤……哼。”他沒好氣地哼了聲,擡足要走的時候又回頭盯着陳基囑咐:“狄仁傑很精明,回答他話的時候你多加留意些。”

陳基忙道“是”,又說:“您慢走。”

武懿宗瘸了一條腿走動不靈便,聞言卻偏說:“不快點走,難道要留在這種不是人待的地方讓人當奴才般呵斥嗎?”

“奴才”兩個字,在陳基耳畔迴盪。

一直目送武懿宗隨車遠去,陳基才轉身進御史臺。

而另一邊,趕車來接的家丁問是否回府,武懿宗道:“不,即刻去周國公府。”

武懿宗自然是想去搬救兵的,之前他在樂館跟武承嗣所說的那些話,沒想到這麼快就成真了,簡直像是報應,最先落在他自己身上。

他到底有些不安,怕自己會先武承嗣一步重蹈武三思的覆轍,現在只希望武承嗣可以幫着在武后面前美言開脫。

***

這日傍晚,懷貞坊來了一人。

玄影聽見動靜先迎了出去,那隻小黑貓跑到堂下,往外張望了會兒,卻又撒腿跑了回來。

來者卻是陳基。

兩人相見,並無寒暄,陳基開門見山地問道:“弦子,是不是你在皇后面前告了河內侯?”

阿弦道:“是我。怎麼?”

她的直接承認,讓陳基愣了愣,然後道:“你爲什麼要這樣?”

阿弦輕笑:“我爲什麼不?你也是金吾衛的統領,負責長安安危,有人被謀害,自也有人爲此報官,你問的實在多餘!”

陳基訥訥道:“可那是我的岳丈啊。”

先前武懿宗回府,那時陳基也纔回來不久,兩人見面,武懿宗問起他在御史臺的情形,陳基道:“狄大人只問我知不知道那婢女是怎麼死的,是何人殺死,我只說不知道。”

武懿宗並不滿意:“你也算是一家之主,怎推說不知道?你該說她是被她的遠房家人接了去了。”

陳基道:“我也曾想過這個,但我擔心他們再追問那家人在何處,如果刨根問底起來,恐怕又另生事端。”

武懿宗道:“想要不生事端,你不如去找那個人。”

陳基不解,武懿宗道:“如果不是她在皇后面前告了我,皇后會特意委派狄仁傑?她這是要我走樑侯的老路或者讓我死呢!虧得你們還是豳州出來的情同手足的‘好親戚’,就是這麼親戚相幫的?還是說她因爲什麼記恨了我們武家?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們姓武的過不去?”

武懿宗大發雷霆,最後對陳基道:“你去問問她,她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聽完陳基的話,阿弦臉色冷峻。

陳基甚是艱難地開口:“弦子,不要再跟河內侯過不去了,他、他雖然不比樑侯,但……卻也是個極可怕的人,甚至遠超你的想象……”

“不,”阿絃斷然回答,“正是因爲我知道河內侯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才選擇在皇后面前揭破他。”

“你知道?”陳基詫異地擡頭,“但……”

阿弦看看他,又看向他身後:“我當然知道,你也該明白我是怎麼知道的。”

陳基被她的目光看的毛骨悚然,隨着轉頭,卻驀地發現原本在自己身旁的玄影,不知何時已經跑到了他的身後,它蹲坐在門口處,靜靜地不知在看什麼。

“玄影……在看什麼?”陳基忐忑。

聽見叫自己的名字,玄影回頭瞧了他一眼,最令人奇怪的是,狗子的臉上帶着笑容,咧着嘴,伸出舌頭,樂呵呵的樣子,像是之前在跟什麼人逗趣。

但……那裡明明並沒有人。

玄影卻跳了出去,向着虛空搖動尾巴,似正跟人嬉戲。

陳基駭異地看了會兒,重僵硬回頭:“難道、我身邊……”

www_ Tтkā n_ ¢ ○

“你知道那是誰,”阿弦垂下眼皮,“你不明白我是怎麼知道河內侯的可怖的?我是從她身上看出來的。”

阿弦停了停,不讓自己想的更詳細,只道:“奇怪的是,玄影不怕她,她也不怕玄影,他們兩個像是認識。”

掃一眼玄影,——那個女鬼正擡手撫摸玄影的頭,玄影受用地微微昂頭接受愛撫。

玄影雖然性情溫順,但只有對熟稔的人才如此,且平日裡若是見到鬼魂它必狂吠示警,可對這女鬼卻一反常態。

陳基的嘴角牽動了兩下:“她……莫非一直跟着我?”

阿弦道:“你該清楚,她已經不能開口說話了,我也是經過很長時間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我……不能忍。”

堂下一陣寂靜,又過片刻,阿弦道:“陳大哥,如果你還願意我這樣叫你,我便多嘴奉勸你一句:千萬不要跟河內侯沆瀣一氣。榮華富貴雖好,但不至於要把自己所有的運氣都敗在上面……要知道,這還只是剛剛開始。”

陳基去後,那跟玄影玩的女鬼站起身,兩隻空洞的眼睛裡流出血淚,她的嘴裡也是空蕩蕩的,只是向着阿弦深深地行了個禮,又隨着陳基去了。

玄影依依不捨地往前幾步,衝着她離去的影子吠叫了聲。

阿弦看着這幕,搖頭道:“連玄影都知道念舊情,怎麼人一個個地反這樣冷血。”

才嘆了聲,身後有人道:“你遇見的冷血的人是有,但是熱血的人也同樣不少,何必如此感慨。”

回頭卻見崔曄從屏風後走了出來,阿弦呆了呆:“你不是先回去了麼?”

先前他們兩個正在說話,聞聽陳基來到,崔曄就叫阿弦去見,說他自己會便宜行事,阿弦只當他已走了。

一念至此,忽然想起先前那女鬼今日竟沒有進屋,只在屋外,原來是因爲他在。

崔曄道:“我不放心,便多留了會兒。”

他走到阿弦身旁,擡手在她的頭上摸了摸,把她輕輕攬過來,讓她靠在自己身上:“覺出來了麼?”

“什麼?”

“我的血是熱還是冷?”

當初磕磕絆絆要靠近的“光”,變成現在牢牢抱在懷中的“暖”,阿弦笑出聲,把他抱的更緊了些:“當初我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啊。”

第196章 蔓延第72章 難承受第64章 是你第69章 不繫舟第124章 出息第370章 完結篇第27章 免死金牌第29章 將要財第128章 親事第126章 相顧第293章 不要逃第155章 做的很好第222章 火中孔雀第90章 疼不疼第120章 狠第202章 司其職第245章 我喜歡阿叔第333章 金口玉言第133章 期待第332章 有情人第33章 以誠相待第28章 錦衣玉食第122章 意義第87章 小東西第266章 子夜歌第31章 扶我起身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214章 喬遷之喜第222章 火中孔雀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272章 帝與後第270章 書房裡第73章 夜之魘第143章 配不上第106章 從天而降第149章 守夜人第200章 在潮頭第255章 產房驅鬼記第293章 不要逃第224章 切膚之痛第357章 無情郎第114章 我第334章 夤夜闖宮第327章 阿弟第259章 坦白與白第344章 喜歡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143章 配不上第81章 說的好第86章 我要他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341章 大婚第282章 生死問答第216章 誤會解開第293章 不要逃第167章 駁斥天后第131章 密室第324章 陰陽第98章 我願意第240章 逢生跟玄影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121章 自信第324章 陰陽第220章 登堂入室第60章 誅惡第146章 風雷夜第132章 滴血第124章 出息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198章 處刑第73章 夜之魘第295章 兩種情第91章 盧先生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53章 臨別贈言第276章 賜婚旨意第145章 被鬼追第52章 刑場之上第370章 完結篇第157章 三車法師第44章 暮色四合第347章 除周第63章 殺之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68章 鳶莊第69章 不繫舟第45章 還我命來第151章 皇后欽點第194章 眷戀第43章 鐵石心腸第44章 暮色四合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63章 殺之第156章 鬼猶如此第145章 被鬼追第82章 教壞我第221章 有女同車第55章 兩位祖宗第280章 人頭而已
第196章 蔓延第72章 難承受第64章 是你第69章 不繫舟第124章 出息第370章 完結篇第27章 免死金牌第29章 將要財第128章 親事第126章 相顧第293章 不要逃第155章 做的很好第222章 火中孔雀第90章 疼不疼第120章 狠第202章 司其職第245章 我喜歡阿叔第333章 金口玉言第133章 期待第332章 有情人第33章 以誠相待第28章 錦衣玉食第122章 意義第87章 小東西第266章 子夜歌第31章 扶我起身第104章 一個好人第214章 喬遷之喜第222章 火中孔雀第308章 一個傳奇第272章 帝與後第270章 書房裡第73章 夜之魘第143章 配不上第106章 從天而降第149章 守夜人第200章 在潮頭第255章 產房驅鬼記第293章 不要逃第224章 切膚之痛第357章 無情郎第114章 我第334章 夤夜闖宮第327章 阿弟第259章 坦白與白第344章 喜歡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143章 配不上第81章 說的好第86章 我要他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341章 大婚第282章 生死問答第216章 誤會解開第293章 不要逃第167章 駁斥天后第131章 密室第324章 陰陽第98章 我願意第240章 逢生跟玄影第254章 寂寞何以堪第121章 自信第324章 陰陽第220章 登堂入室第60章 誅惡第146章 風雷夜第132章 滴血第124章 出息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198章 處刑第73章 夜之魘第295章 兩種情第91章 盧先生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53章 臨別贈言第276章 賜婚旨意第145章 被鬼追第52章 刑場之上第370章 完結篇第157章 三車法師第44章 暮色四合第347章 除周第63章 殺之第241章 除晦與誅邪第68章 鳶莊第69章 不繫舟第45章 還我命來第151章 皇后欽點第194章 眷戀第43章 鐵石心腸第44章 暮色四合第226章 掌中美人第63章 殺之第156章 鬼猶如此第145章 被鬼追第82章 教壞我第221章 有女同車第55章 兩位祖宗第280章 人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