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東陵大盜

毓卿趕到青島時,被捉住的賭客,已經被安娜拾掇的不成人形,口供自然也拿到了手。

她這兩年,於復辟的事,已經不放在心上,最關注的,是自己的兒子寶慈。由於孩子到了狗也嫌的歲數,雖然老實,但是她也格外在意。再一條,便是防着丈夫再去偷腥,於情治的事,並不十分上心。是以這兩年來,山東失蹤人口大爲減少,報人也覺得,自己的春天似乎來了。

被認爲改信佛教,一心向善的十格格,此時目光裡,卻流露着濃郁的殺意。口供連看幾遍,重重朝桌上一拍

“偷墳掘墓,欺人太甚!額駙,這事不能算完!我不管你有多爲難,也得替我,和我的同族討一個公道回來!大不了,就打他一仗,宗室基金的錢,也足夠打這場仗,再不夠,就把我自己名下的產業都押上。總之,我要出氣!”

根據口供顯示,這三個男子,隸屬於正府編練的邊防軍其中一部,在去年年底,該師移防馬伸橋,隨即就以剿匪爲名,封鎖了遵化縣東陵數十里交通通信,又以運輸補給爲名徵調大車。等到車輛徵調完成,該支部隊由北洋勁旅化身爲發丘中郎將。

東陵原本設有護陵大臣官署,還駐有旗兵。但是連朝廷都已經不在,象徵意義的官署加上軍隊,自然失去了作用。正府固然不發糧餉,宗室親貴,也不會給這些人開撥專門的經費,全靠少量田地生存。

少量的田地,顯然養活不了這些官員,農夫也不會承擔護衛皇陵這麼重要的任務。隨着當地形勢惡化,有土匪向東陵一帶流竄,不僅官員逃走,旗兵也已經逃散一空。一些留下來的老人,並不阻撓挖掘,反倒充當嚮導,只求能在挖掘之後,分些財物。

藉助專業工兵爆破,挖掘過程順利無比,曾經的金城湯池,成功擋住了盜墓賊和土匪,卻抵擋不住全副武裝的士兵。除了慈喜的定東陵,高宗裕陵也被盜挖,所得財物,足有幾十只大木箱,用了三十掛馬車,才運轉完畢。

這三名賭客,都是參與挖掘的士兵,在轉移財物時,各自捲了些小物件在身上,隨即就逃之夭夭。在津門,他們把一些財寶換成了現金,接着便到傳說中富人的天堂山東來過好日子。青島百樂門的名字,是在部隊裡就聽過的,既然發了財,就想來過過八國聯軍癮,不想自己一頭撞進了死路。

毓卿控制着山東的情報機構,卻未能對盜墓事件有所察覺,既懊惱,又很有些自責,恨恨道:“這……這是我自己做的不夠好。我不配當這個情報官!自己祖墳被人挖了,我卻什麼都不知道!我該死!邊防軍!我跟你們沒完!”

趙冠侯拉住她的手“格格,你先別見氣,這事也不能怪你。我們這兩年,工作重點在南不在北,這是我下的命令,要說責任,也是我負。沒想到,我們在扶桑組織人鬧事,在國內,卻有人也在鬧事。這件事,當然不會這麼算了,敢組織兵馬盜墓,我不會饒了他!這份口供,我會送到報社去,由輿論譴責,隨後,我會以督軍團名義,向正府正式提出申訴,要求正府嚴肅處理此事。如果他做不到,就別怪我山東出手,替他清理門戶。馮玉璋謀求延長任期,府院之間矛盾極深,這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不過,這事不能急,他們三個不會是惟一的逃兵,我想,再收集些證據,多找幾個逃兵,事情會查的更清楚。另外,這事很有些可疑,這種大規模盜墓,到底是該師私自行事,還是背後有人授意,其目的又是什麼?這也必須查個清楚。”

毓卿見丈夫沒顧念北洋一脈,答應出頭,臉色好看了幾分“查,必須得查!要是查不清楚,就讓我們的海軍,把船停到大沽口,調兵攻京城!”

電波在空中傳播,山東、河北兩省的警查,開始了大規模的活動。這些警查裡擔任幹部的,不是魯軍退伍兵,就是趙冠侯當初培訓的那批部下。乃至於北方各省的警查頭目,事實上都和趙冠侯有淵源。隨着昔日主將一聲令下,針對黑市珠寶、古董交易的調查開始了。

這種調查,肯定瞞不住上層的耳目,很快段芝泉那裡,就已經收到消息。金帝雖然遜位,但是在京城裡,旗人還是有些力量,一部分旗人已經開始聯絡,前往東陵觀看現場。在京裡幫着孟思遠拍電影的承振,有了幾年海外遊的經,眼界大爲開闊,首先提出,這事得請洋人。

他的電影公司很有些名氣,於洋人中,也交了些朋友。在東交民巷內,組織了一個特別記者團,由幾國報社記者組成,乘車直奔遵化。

段芝泉的臉,陰沉的一如外面的天氣,在房間裡來回走動,雖然屋子裡放着冰,電風扇在努力的製造噪音,但是段芝泉的汗水,始終就沒減少過。

“鐵珊,怕什麼來什麼,事情還是發作了。當時逃兵一共有二十幾個,咱們抓回來的不到一半,另外一半,只怕早晚都要落到山東手裡。我現在只能儘量壓這件事,可是你也知道,津門警查廳的侯興,那是趙冠侯鐵桿。在山東會戰的時候,他敢和扶桑人頂牛,就算是我把手令拍在他眼前,只怕他也不認可。這件事,壓不了多長時間。”

徐又錚的表情,反倒是比段芝泉輕鬆。一支香菸點燃了一半,臉上波瀾不驚,胸有成竹。“芝翁,扶桑的貸款,是時候該簽字了。西園寺公望閣下,對那隻翡翠西瓜很滿意,我們給的抵押品,足夠他們貸款兩千萬元。再加上答應他們的條件,總數五千萬的貸款,不成問題。”

“我現在說的不是貸款……”

“我知道您說的是什麼,可是,那根本就不算個事!一羣喪家之犬,又能鬧出什麼風波?負責挖掘的只是邊防軍一支部隊,跟我們扯不上什麼關係。只要我們保住孫金魁,他就不會把這件事說出去。大不了,就來個抵死不認,把事情推到之前在遵化的土匪頭上,誰又能把你我如何?”

“這……山東一旦知道這事,十格格那裡恐怕就先過不去,她鬧起來,我們這種推諉的辦法,怕是過不了關。”

“所以我才說,要抓緊時間把貸款辦妥。那把九龍寶劍,我送給了孫新遠,他很喜歡。還有那幾箱財寶,足夠他的開拔費。孫新遠這幾年經略西北,號稱西北五省聯軍司令。雖然這話裡水分很大,但是西北那窮鄉僻壤,確實敵不住他手下的精兵,各路山頭都要買他的帳。只要他點頭,三四個師的部隊,完全不成問題。再加上我們手裡的十二個師,還用的着擔心山東麼?”

段芝泉搖搖頭“這絕對不行!扶桑人給我們貸款,目的就是讓我們和山東打一仗,不管輸贏,都是扶桑人佔便宜。這種生意不能做,我貸款的目的是維持部隊,統一南北,不是和山東火併。這次湖南內戰,羅重軒決定和正府合作驅魯,譚延凱想要驅羅,正是我們藉機出兵,進駐湖南,收復兩湖、接下來打進西南六省的好時機。如果和山東在這個時候開戰,不管勝負,都將兩敗俱傷,對於西南的統一,都是個巨大影響。鐵珊,這次我不能支持你的看法。”

“芝翁,就像我之前跟您說過的,一個省一個省打下去,實在太浪費時間了。中國那麼大,逐個省份爭奪,曠日持久,糜費糧餉。只要我們打出一兩個漂亮仗,就足以讓各省督軍膽戰心驚,舉手來降,比打仗更省力氣。用我們的部隊打南軍那些雜牌武裝,等於牛刀殺雞,只有魯軍,纔算是堪可一戰的對手。”

“那也不能現在開戰,這件事,沒得商量。”段芝泉斬釘截鐵道:“扶桑那裡,就當我賣了一批古董給西園寺公望和扶桑那些財閥銀行家。他們不是喜歡中國的老物件麼,我這次一發處理給他們,大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公平合理。後續貸款,我可以答應,但是不能以向山東作戰爲前提。我與趙冠侯的恩怨,總歸是自己人的事,不能讓扶桑人得利。只要打贏了南方,大勢在我,山東再強,也不可能以一省而敵全國。我到時候以大勢相壓,不怕他不低頭。對山東,務必保證以和平方式解決!”

段芝泉又轉了兩圈,才下了決斷“東陵的蓋子,估計是壓不住了。只能把一切問題,都推到土匪頭上。命令孫金魁,嚴查自己的部下,不管誰藏了什麼東西,近期都不允許出手。組織部隊,準備在河北實施大規模剿匪,再和曹三傻子那打個招唿,希望和第三師聯合組織剿匪工作。放個交情給他,他和趙冠侯是結拜弟兄,讓他去關說一下,現在以大局爲重,不能自起衝突。未來……我會把孫金魁那個師,派到湖南打先鋒,就別讓他們回來了。”

徐又錚並沒有阻撓段芝泉的意見,臉上依舊掛着若有若無的微笑。因已經種下,果就逃不掉,不是想躲就躲得開的,該來的總會來,怕也沒有辦法。皖系和魯系的鬥爭,從一開始就是註定的因果,逃不掉。天無二日,山無二虎,一箇中國,容不下兩支強軍,自己必然要和姓趙的,見個高下才是。

孫金魁師對東陵破壞的很嚴重,事後雖然做了些掩蓋的工作,但並不是很用心,只要用心尋找,不難看出端倪。宗室和記者們,沒用多少力氣,就發現了被炸開的金剛牆。哭天搶地的宗室親貴,哀號着祖宗死後,仍然不得安寧。興奮的泰西記者,將一蓬蓬藥粉化作白煙,拍下一張又一張照片。

帶頭的羅德里,對於這些宗室或是前金,並沒有多少好感,但是能拍到這種醜聞,對他而言,就是最大的戰果。阿爾比昂在泰西戰爭中雖然成爲贏家,但是自身損失也極大。想要繼續在東方發揮影響,第一固然是要扶植代理人,第二也是不能讓中國形成一家獨大,乃至南北一統的局面。

從當初孫帝象成功獲得兩萬支步槍,到後來對南軍的支持,阿爾比昂的用意,始終在於形成兩強分立局面,以便自己左右魚利。

南北和議達成,對於阿爾比昂實際非常不利。好在最後的發展,證明了兩方都對和平缺乏誠意,阿爾比昂依舊可以維持自己的影響。但是這兩年的太平,已經讓阿爾比昂感受到壓力。中國龐大的體量,決定了其驚人的回覆能力。在山東帶動下,共合經濟及工商業的發展勢頭,已經讓阿爾比昂人有所忌憚。

在這次湖南衝突中,阿爾比昂有意爲南軍提供了部分便利,也是希望於將水攪混,限制中國發展的速度。可是比起東陵事件,湖南衝突又顯得微不足道。

敏銳的嗅覺,讓羅德里認定,這次的盜陵事件,只要自己運籌得當,不但可以讓共合局勢變的更爲惡劣,阿爾比昂的影響,也將大爲提高。

“奴才無能,不能守護祖宗陵寢,奴才該死!老天啊,開開眼吧,落幾個雷下來,噼死那些偷墳掘墓的賊子!”耄耋老人,跪在地上,用力的磕頭大哭,年紀略輕一些的宗室則面色陰沉如鐵,有幾個人,找上了承振。

“振大爺,優待宗室條款裡,冠帥可是保人,這事,他怎麼說?”

“幾位,聽我一句,我妹夫那對這事絕對不會不管。可是現在話說回來,咱就算想要找罪魁禍首算帳,這罪魁在哪了?這事是誰辦的,是您知道,還是我知道?總不能隨便找個人來,就說是他辦的吧。這事要辦,但不能急辦,總得緩緩圖之……”

“別緩了!典守者不能辭其咎!不管是誰的責任,找歪鼻子講理準沒錯。我們這就回京,先遞摺子進宮,跟皇上還有瑾太妃說明,接着,咱就找內閣說理去!內閣不管,咱就找大總統,再不行,就去東交民巷,請各國洋人出面,這天下我就不信,沒有說理的地方了!”

羅德里滿意的看着一干宗室,心內暗自爲自己的謀劃而得意。他點頭道:“阿爾比昂帝國,在金帝遜位詔書上,也是擔保勢力之一,絕對不會允許這種公開破壞皇帝陵寢事件在一個法制國家發生。各位放心,我國一定會對此事追查到底,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姑息養奸!”

扶桑公使館內,日置益望着眼前年輕的書記官問道:“人,已經安排好了?”

“閣下放心,一切都按照您的吩咐,進行的非常順利。現在,他應該已經和目標開始接觸了。接下來,就看目標是否像傳說中那樣,鐵面無私,頑固不化。”

日置益冷冷一笑“我跟目標打過交道,對他的爲人十分了解,正如你總結的一樣,他是個耿直忠誠,但又缺少變通的人。在原則問題上,他絕對不會妥協。我們的國家經了這麼久的騷亂,共合卻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這對於帝國顯然是極爲不利的。如果真的讓他們統一,那帝國將變的非常危險。就利用這次機會,讓他們把從帝國手裡偷走的一切,都還回來!未來,註定屬於我們!趙冠侯……這次,我要你爲山東的戰爭,付出代價!”

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自污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一百九十一章洪流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入股四恆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玉竹低頭(下)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七十七章巧設機關(中)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夜(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
第三百零七章 載譽而歸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六百二十七章 木馬(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因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驚夢(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飲血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自污第三百零六章 定約第三百零一章 尋蹤第一百九十一章洪流第二百五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元帥之威(上)第五十二章 得理不饒人(下)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劍拔弩張(下)第三百二十七章當頭炮(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借餉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厲兵秣馬(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易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以友爲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入股四恆第四百五十四章 股掌之間第八百一十三章 教科書式的勝利(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勢成名(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制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鬼記(上)第二百五十章 脫險第九十九章 請救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遊子還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軟刀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玉竹低頭(下)第五百一十四章南北合(下)第七十一章 路見不平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六百一十七章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四百零七章 鐵甲連環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一)第八百零八章 法寶(下)第二十九章 奪位(上)第五百三十章 狼蹤第四十八章贖指(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師第四十四章 昔日裡有個三大賢(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江寧攻防戰(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純潔的交易(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夜宴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五百二十八章 殭屍第六百八十二章 休養生息第十四章 識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名利兼收第三百七十七章 太后病危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徐州第三十二章 十萬金洋(下)第十一章 有事登門(上)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流亡者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位一體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三十章 出賣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津門(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災**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一百九十三章 凶信第五十九章 海底撈金印(下)第九十四章 殺馬砸車第七百七十九章 鐵骨丹心第七十七章巧設機關(中)第二百一十九章舐犢情深(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穩定根基第二百零四章 萬象更新第三百八十三章 顧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五百八十一章 鎮嵩之亡(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奪親(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鬧衙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夜(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后賜婚第一百二十章 血夜(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袁慰亭的決斷第五百五十章 多省戰陝第六百五十二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第七百七十二章 舉杯痛飲 同聲歌唱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子落魄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一百一十章 二進京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六十四章 陰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四十一章 路縱不通,也要去闖第六百三十五章 虎狼第六十二章 紅鸞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