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一片船契

“蔡府君說笑。吾等盜墓掘墳之輩,怎會是赴湯蹈刃、死不旋踵的墨者。”書房裡林飛戲謔地笑了笑,彷彿對面的蔡吉說了個不怎麼好笑的笑話。然而蔡吉卻不爲所動地繼續自顧自地分析道,“林郎君是否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本府不得而知。然本府卻知,墨家自墨子歿後,逐漸分離爲二支。一爲‘墨俠’,以‘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口言之,身必行之’爲信條,堅持墨子殉身赴義、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以絕墨自矯而備世之急之風範。如孟勝、田鳩。二爲‘墨辯’,着重鑽研《墨經》,辯說文辭之言。林郎君既然不承認是‘墨俠’,那莫非是‘墨辯’?”

聽罷蔡吉一番侃侃而談,林飛臉上的笑意漸漸退卻下去。卻見他仔細端詳了面前的少女半晌之後,忽然擡手鼓掌道,“段氏兄弟曾言,小蔡府君博學多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墨學自漢武之後幾近湮滅。能知墨辯存在者更是鳳毛麟角。”

蔡吉見林飛變相承認了墨家的身份,便以謙遜的口吻圓了個謊道,“林郎君過獎了。本府也只是早年在洛陽聽人提起‘白馬非馬’一說,這才知天下間有墨辯存在。再一見林郎君精通機關之術,便斗膽猜測林郎君家學乃墨學。” 不過林飛聽罷蔡吉所言,並沒有去打聽她究竟是從何人口中聽到“白馬非馬”一說,而是直接張口沉吟道,“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驪馬,馬也;乘驪馬,乘馬也。”

“獲,人也;愛獲,愛人也。臧,人也;愛臧,愛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蔡吉不假思索地跟着接口道。

林飛眼見蔡吉輕而易舉地就接上了《墨子?小取》中的記述,在驚喜之餘,臉上也頭一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看來蔡府君並非葉公好龍。”

“吾也只知這一段。雖久仰墨子大名,卻無緣一睹《墨經》。”蔡吉略帶黯然地嘆息道。這倒並不是蔡吉在故意做作。而是在紙張尚未普及的年代,書卷本就是稀有之物。加之墨家又已勢微數百年,此刻若想找點關於墨家的典籍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不僅是東漢,自秦統一六國到清朝的兩千年裡,墨學基本上是處於停滯階段,研究墨學的學者更是屈指可數。畢竟墨學特有的理工思維模式,與中國傳統的官本位思維模式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真讓墨學再一次被中華學術界注意的契機是清末的西學東漸。西洋人用堅船利炮砸開天朝大門的同時,西方的邏輯學也隨之傳入中原。面對這一陌生的學說,中原的夫子們開始翻找古文獻以求證明此法古已有之。結果考證了半天,考證出了一直與儒家唱反調的墨家。事實上,墨辯邏輯學是與亞里士多德邏輯學、古印度因明學並肩的古代形式邏輯三大源流。只不過古希臘的邏輯學在西方一脈傳承不斷完善,古印度因明學藉由佛教而傳播,而墨辯邏輯學則被塵封了千年之後,才被孔門子弟翻出來撐門面。 當然也正是靠着清末民初梁啓超、章太炎、胡適等學者對墨學的研究,上一世的蔡吉纔會對墨家產生興趣。同時這會兒也能與面前的東漢墨者聊上幾句。這不,聽罷蔡吉的一席感慨之言,林飛當即熱情地抱拳道,“蔡府君若是有志研習墨學,林某可送府君一套《墨子》。”…,

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爵位別稱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四十三節 舍與得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69節入北海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七十五節 禍事將至第四節入虎穴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二十八節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七十五節 禍事將至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六節睢水血戰第41節鳳雛龐統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32節反客爲主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61節張繡投降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一百二十八節 豐西澤會盟第二十六節成難久養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38節說曹操曹操到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57節雲臺面聖第32節反客爲主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2卷青州之鵬第78節不宣而戰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
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一百零九節 作繭自縛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八節 醫署病坊第七十五節 風起蓬萊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爵位別稱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一百四十三節 終得子房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四十三節 舍與得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69節入北海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七十五節 禍事將至第四節入虎穴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六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二十八節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九十七節 兩遼定局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七十六節 聚首平原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七十五節 禍事將至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六節睢水血戰第41節鳳雛龐統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32節反客爲主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八十一節 與子同袍第61節張繡投降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九十五節 磨刀霍霍第九十節 東西合圍第一百三十八節 叩關求封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十九節 審時度勢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十九節 歲末亂流第六十七節 蔡伯起之子?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一百二十八節 豐西澤會盟第二十六節成難久養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一百零六節 說客魯肅第38節說曹操曹操到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四十四節 送汝橫財第五十八節 東萊五銖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九十六節 又一枚首級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八十五節 趁勝追擊第57節雲臺面聖第32節反客爲主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第2卷青州之鵬第78節不宣而戰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2卷青州之鵬第80節無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