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節 官渡一夜

袁紹緊握劍柄立於龍輦車架之上,舉目遠望正被火光與雲梯團團包圍的官渡城,腦中閃過的卻是當年他與曹操在雒陽年少輕狂的日子。想起兩人一同劫人新婦,自己跌入棘叢時,曹操的那聲“偷兒在此”;想起與蹇碩、鮑鴻、趙融、馮芳、夏牟、淳于瓊、曹操並列西園八校尉制衡的大將軍何進時的風光;想起舉兵討伐董卓時的豪邁。然則,雒陽早已被董卓焚爲一片殘垣斷瓦,曾經縱橫一時的西園八校尉現今只剩下了袁紹與曹操兩人,就連董卓亦已作古多年。現在再回想這些都已無濟於事。更何況,袁紹堅信過了今晚,他將成爲西園八校尉最後的倖存者。

“傳朕口諭,取曹操首級者封萬戶侯。”袁紹鬆開扶在劍柄上的手,傲然地下達了對曹操的絕殺令。事到如今袁紹已不再去考慮活捉曹操,儘快攻破官渡,推翻許都小朝廷纔是當務之急。後方已傳來八百里急報,不僅蔡吉的水師襲擊了白馬港,那賤婢手下的兵馬更是深入魏郡燒了羛陽聚。不過相比羛陽聚被燒,最令袁紹焦慮的還是白馬港被襲。一想到自己的後路已被蔡吉切斷,就連即將摘取曹操首級都讓袁紹難有快感。卻見他一面盯着對面的官渡城,一面向身旁的沮授輕聲問道,“白馬之事瞞不了多久。公與以爲朕當如何處之?”

“回陛下,過了今夜,白馬之事便不再是事。”沮授拱手答道。

“何以見得?朕總得回鄴城,糧草也總得從黃河過。”袁紹扭頭問道。

“陛下明鑑,糧可從兗、豫兩州徵,亦可從幷州運過黃河。待到秋季河枯,冬季河封之時。蔡安貞就算擁有萬舟也無法再逆流而上。”沮授向袁紹勸解道。不可否認蔡吉水師的實力確實遠遠超出了沮授的預計。甚至可以說已經對袁紹造成了致命的威脅。但現在趕回去消滅蔡吉這個威脅,既來不及,也難實現。因此沮授還是決定化危機爲契機。以破釜沉舟之勢一舉消滅漢庭,從而釜底抽薪扭轉局勢。

袁紹聽罷沮授所言,心情稍稍平歇了一點。說實在的仗打到而今這程度。袁紹開戰之初是萬萬想不到的。倘若現在有一樣寶物能讓袁紹穿越回去,他鐵定會選擇穿回六年前親自滅了蔡吉以絕後患。也直到今天袁紹才深切地體會到“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這句話的意義。不過現在再說後悔什麼的已無多大意義。袁紹最想做的還是儘快解決曹操。推平漢庭,回頭找蔡吉算賬。

思慮至此,袁紹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尚在激戰中的官渡城,喃喃道,“孟德,休掙扎也!”

曹操當然聽不到袁紹的勸說,就算聽到了也不會束手就擒成就袁紹的霸業。此刻的他正舞動長劍。在敵兵的喉頭與胸口留下一朵朵血霧。雖說曹操的劍術靈巧老辣,但終究歲月不饒人,已經四十五歲的他體力已然過了巔峰期。廝殺至今曹操不僅氣喘吁吁,就連手中的長劍亦變得愈來愈沉重起來。若非身邊有許諸、典韋兩員猛將照應,此刻怕是早有人提着曹操的首級向袁紹兌現萬戶侯許諾去了。

轟隆一聲巨響,讓正在城頭廝殺的一干人等不約而同地怔了一下。曹操回頭一瞧,發覺原來是越過城牆的袁兵不小心觸動了荀攸事先挖好的陷阱。想來是有不少人被坑底的竹籤紮成了血葫蘆。心念一動的曹操,當即扯開嗓子高喊,“天佑曹操!土地顯靈!”

許是之前山崩地裂之術給人的印象實在太深,曹操這一嗓子還真蒙了不少袁兵。而他身邊的親隨亦有樣學樣地喊起來。且就在攻城的袁兵遲疑於曹軍是否會妖術之時。城外東北方向上驟然冒出了一股火龍。黑夜中,這一條火龍猶如出海蛟龍直衝袁軍軍陣。將一干正在圍攻官渡城的殺得人仰馬翻。不多時原本氣勢洶洶的喊殺聲便轉眼換成了鬼哭狼嚎的嘶吼聲。

“殺!沛國夏侯淵在此!”

官渡城下夏侯淵提馬飛縱領兵四處衝殺,硬生生將袁軍軍陣撕開了一道鮮血淋漓的口子。在他之後緊隨而來的後軍更是如決堤洪水,帶着震天殺氣。直撲袁紹本陣。但見這股洪流所過之處,必是袁軍薄弱之處。饒是袁軍數量龐大,亦如一盤散沙,被對方一衝既散。

“混賬!擅退者死!”

袁紹眼瞅着己方兵馬在這隊憑空冒出者偷襲下,如稚兒般手無縛雞之力,不禁氣得暴跳如雷。全然沒有注意到,遠處的夏侯淵已然發覺了他的行轅之所在。只見夏侯淵先將手中的長槍往鞍上一擱,繼而從背上取下大弓,搭箭上弦隻手拉滿,瞄準袁紹的帥旗厲喝一聲,“着!”

眨眼之間,龍輦旁的執旗小校慘叫一應弦而倒,袁紹的帥旗亦隨之倒在了龍輦之上。差一點就被帥旗砸到的袁紹心頭一驚,一個踉蹌險些墜下車來。唬得周遭的護衛趕緊圍上前爲袁紹檔箭。可帥旗倒下,遠比袁紹遇刺更爲棘手。須知黑夜間袁軍全憑火把打亮的帥旗來認準主帥的位置。袁紹遇刺,只要帥旗不倒,袁軍尚還有支柱。可而今帥旗一倒無疑向還在鏖戰中的袁軍將士傳達了主帥遇害的訊息。恍惚間袁軍上下人心惶惶,紛紛無心戀戰。反觀夏侯淵身後的一彪健兒,則被夏侯淵精妙的箭術,激勵得連連喝彩,以更加威猛的氣勢衝殺敵陣。

這一幕同樣也激勵了城頭上正在廝殺的曹軍。城下突然冒出的反轉劇,讓原本已陷入絕望之中的曹操,心中頓生出一絲生機來。卻見他持劍指着袁軍倒下的帥旗,大聲笑道,“好箭法!定是妙才來援也!袁賊帥旗已倒!給孤殺!”

一干曹軍耳聽來援者是夏侯淵,更是個個心中狂喜,有如神助,撒開膀子奮戰袁軍。正所謂此消彼長,相對曹軍士氣的大振。本就被城下變故鬧得心神不寧的袁軍,乍一聽自家帥旗已倒,頓時戰意盡失。潰不成軍。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爬上城牆的袁軍便被曹軍掃蕩了乾淨。直到此時于禁等人才發覺曹操已渾身浴血,衆人趕緊跑來問尋安危。“司空可還安好?”

“無妨。”曹操擺手示意衆將不必憂心。旋即又回問道,“其餘各門戰況怎樣?”

于禁連忙報拳迴應道:“回司空。此番袁賊主攻北門,其餘各門僅佯攻牽制兵力。現各門敵軍皆已被驅逐。”

曹操聽攻城敵軍已被掃蕩一空,不由稍稍安心,將目光再次轉向城下。但聽城外殺生震天,夏侯淵所率的火龍更是將圍城的袁軍衝殺得四分五裂。曹操當即把心一橫,傲然道,“牽孤的絕影來。孤要與援軍一同圍剿袁賊!”

“喏!”在場曹將齊聲領命。

不多時,官渡城緊閉多日的城門嘎然而開。還未等城外的袁軍反應過來,一團灰影便自門內飛閃而出,擊起兩道血霧。而緊隨其後的一彪鐵騎更是將猝不及防的袁兵殺得人仰馬翻。

誠然夏侯淵等人的突襲讓袁紹部陷入了混亂,但就官渡城下的兵力對比來說袁紹部依舊遠勝曹軍。可曹操的氣勢卻反倒是像佔盡了優勢,卻見他揚起長槊,左突右刺,高聲長嘯,“殺!一兵一卒皆不可放過!”

袁紹一臉抽搐地看着曹操令着五百戰騎自官渡城內衝出,直將自己的兵馬殺得望風而逃。雖說袁紹身邊的帥旗已再次被豎起。卻並沒有爲他挽回頹勢。夜色下的戰場上到處響撤着“白馬已失!”、“袁紹已死!”之類的呼喊之聲。彷彿要將袁軍上下最後一點戰意也一併抽乾。

“父皇!眭元進、趙睿已率部臨陣脫逃!”一臉血污的袁譚狼狽不堪地衝到了袁紹的龍輦之前,大聲哀嚎道,“再不撤吾等命休矣!”

袁紹聽罷袁譚所言,也不知是氣憤。還是害怕,緊爪着劍柄的手瑟瑟發抖。過了半晌之後,袁紹似乎平復了心情。只見他回過頭漠然地向身旁站着的沮授下令道,“公與,此地就交由汝來善後。”

沮授消瘦的身軀微微一顫。顯然袁紹所謂的善後,就是要沮授留下來斷後,好讓他父子二人逃離戰場。這無疑是在將沮授往死路上推。但沮授在經過最初的哀怨之後,很快便釋然了。以袁紹的脾性做出這樣的絕斷本不足爲奇。更何況自己身爲袁紹的謀主,此次官渡之戰的指揮爲戰敗負責亦無可厚非。只是一想到袁氏百年的基業毀於今夜一戰,沮授心中便忍不住涌起一股莫名的不甘與悵然。

只差一夜,只差一步,袁氏的霸業就將實現。而如今卻從九五至尊直跌爲喪家之犬。袁紹明白字跡的處境嗎?能否如曹操那般堅韌謀求東山再起?沮授忽然發覺自己的這些問題都是在瞎操心。經過此次戰敗,袁紹不再會多聽他一言。所以還是讓一切結束在今夜的好。於是在下一刻,已經對袁紹心死的沮授,恭敬地朝袁紹拱手一揖道,“喏。”

且就在袁紹父子決意開溜之時,曹操正領着許諸、典韋等人在袁紹陣中劈出一條血路,朝着那股援軍所在的方向疾馳而去。忽然曹操的前方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主公!”

曹操擡頭一瞧,只見夏侯淵正手持長槍朝自己這邊疾馳而來。興奮之下,不禁猛抽了一下馬鞭衝上前道,“妙才!”

隨着曹操與夏侯淵碰面,他們各自所率的兩隊人馬就此在沙場匯聚成一股。但見曹操上下打量了一番夏侯淵,哈哈大笑道,“前日袁紹還說要將妙才首級送與孤。而今看來是妙才要將袁紹首級送與孤也。”

面對曹操的誇讚,夏侯淵倒是頗爲老實地解釋說,“不瞞主公,淵之前確實被高覽困於烏巢。若非公明出手相助,主公怕是真會收着淵的首級。”

曹操聽夏侯淵這麼一說,不由奇道,“那妙才從何處得此援軍?”

還未等夏侯淵張口作答,不遠處傳來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衆人緊張的尋聲望去,只見黑夜中曹丕正與趙雲並肩疾馳,在他倆的身後跟着黑壓壓的一片步卒。

曹操一見曹丕與趙雲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卻聽他以玩味的口吻向夏侯淵問道,“可是蔡安貞給的兵馬?”

“正是。”夏侯淵點了點頭,隨即便將徐晃如何提出向蔡吉求援,二人又是如何一路趕往青州,並在平原找到蔡吉求來援軍的經過簡略地同曹操說了一遍。

曹操聽罷,不禁讚道,“徐公明真乃上將也!其現在何處?”

夏侯淵絲毫不嫉妒曹操對徐晃的讚賞,而是如實答道,“公明正在外圍領兵阻截袁紹潰兵。”

曹操耳聽徐晃還留了這麼一手,對其的評價又高了一層。與此同時,曹丕與趙雲亦已領兵與衆人匯合。但見曹丕便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馬,衝到曹操的面前跪拜道,“父上,孩兒來晚也!”

可曹操問的頭一句話卻是,“齊侯現在何處?”

曹丕本有滿腔話語要說,可被父親突然這麼一問,也只得硬生生地將話兒嚥了回去,轉而回答道,“齊侯命孩兒等先行趕來官渡救援父上,其率部稍後趕上。”

稍後?一天可以說是“稍後”,半個月也能叫“稍後”。老奸巨滑的曹操立即從兒子的回答中聽出了蔡吉的意圖。同時亦覺得曹丕不夠機靈,竟沒有留在蔡吉身邊監視其動向。想到這兒曹操當即冷下臉朝曹丕哼了一聲,“起來。”

一心想着父親安危的曹丕,全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惹父親如此生氣。一頭霧水之下,他只得起身小心翼翼地站到了一旁。而另一邊曹操卻堆起笑容向趙雲抱拳道,“趙將軍疾馳來援,一路辛苦也。孤回京後定上奏朝廷爲將軍表功。”

那知趙雲根本不吃曹操這一套,反倒是不鹹不淡地推辭道,“雲只是奉命行事,不敢邀功。”

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曹操並沒有就此罷休,轉而熱情地宣佈道,“趙將軍莫要推辭,孤一向說話算話。”

跟着曹操也不等趙雲回話,直接指着他身後兵馬自顧自地下令道,“援軍既已到齊,爾等這就隨孤趁勝追擊,直搗袁紹大營!”

宛城曹操:給爾一夜,爾都攻不下蔡營!張繡爾個戰鬥力五的渣渣!!!

鄄城小蔡:給乃半個月,乃都攻不下曹營!袁紹乃個戰鬥力負五的渣渣!!!(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二十二節 會師彭城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46節名醫巫醫第二十四節 凶神臨世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56節建安朝賀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第42節中秋祭月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四節入虎穴第42節中秋祭月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二十五節 兵圍下邳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64節鏖戰之夜第十節 非我族類安民告示~~~第四節 東萊見聞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62節進駐宛城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49節驚天之第58節曹府夜宴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緊急求助word文檔恢復!!!!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第34節大戰在即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四十八節 第一桶金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48節伴君如伴虎
第一百四十七節 何時完婚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第三節 塢壁之禍第二十二節 會師彭城第四十八節 四家結盟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46節名醫巫醫第二十四節 凶神臨世第五十二節 大婚在即第56節建安朝賀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第42節中秋祭月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四節入虎穴第42節中秋祭月第八十三節 絕不認輸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二十五節 兵圍下邳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第五十八節 兵臨城下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六十三節 攻心爲上第六十八節 戰鼓擂第十五節 嚴師益友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二十六節 仇深似海第三十五節 特修斯之船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64節鏖戰之夜第十節 非我族類安民告示~~~第四節 東萊見聞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62節進駐宛城第一節 命隕長街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十八節 初抵小沛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第六十二節 戰錦西下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十節黑衣白衣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一百零四節 忠君之臣第49節驚天之第58節曹府夜宴第六十一節 漁翁得利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五節 鏖戰急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十八節 荊主劉備第五十五節 捷報頻傳第二十一節 狼煙再起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下篇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八十二節 東風起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十四節 遼東急件緊急求助word文檔恢復!!!!第六十四節 糧本位第34節大戰在即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琅琊第四十八節 第一桶金第七十七節 辛府夜論第二十四節 國之大事第四十九節 後起之秀第十五節 主僕名分第二十五節遼東屬國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五十四節 鳳雛心事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48節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