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

“兩到三個小時?試試吧,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對了,教導大隊呢?他們怎麼還沒回來?”王爾琢問道。

“他們應該被擋在外面了吧,畢竟外面除了這支日軍,還有一個日軍挺進隊,也不知道他們是否成功把王村的百姓解救出來了。”林鐵擔憂地說道。

他們若不是因爲王村的百姓,估計這個時候也不會在這裡被圍住了,而且早已想辦法繞過了鬼子的夾擊。現在他們已經被包圍,若是王村的百姓被解救出來了,那他們也總算有一個心理安慰。

轟轟

突然外面又響起了炮聲,日軍的那兩門九二步兵炮又開始開火了,隨後就聽見此起彼伏的槍聲。

“司令員,鬼子又進攻了!”林鐵聽着外面的聲音,擔憂地說道。

“想辦法守住,只有守住我們纔有一絲希望!”王爾琢認真地說道。

現在是白天,突圍根本不現實,外面的平原讓鬼子能隨時瞭解八路軍的動向,一出去日軍的騎兵這些直接追着你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便要突圍,也得等到晚上,那樣才能隱蔽行蹤,鬼子也無法追擊。

外面的戰鬥仍在繼續,在之前的第一波進攻,差不多就有200來人重傷或者犧牲,大多都是有天上的飛機造成的。雖然那些非戰鬥人員也拿起了武器戰鬥,但是他們的戰鬥力趕犧牲的那些士兵差了不少,所以八路軍的抵抗強度也有所削弱。

雖然彈藥這些,由於是司令部隨行的隊伍,彈藥都挺充足。那些沒有槍的非戰鬥人員,則是忙着給前面戰鬥的士兵搬運彈藥,一個個手榴彈都打開了後蓋,士兵們只要一拉就可以當場扔出去。

戰鬥到後面非常的激烈,日軍也知道這裡絕對有八路軍的高級指揮員,不然也不會有這麼頑強的抵抗。所以日軍一個個都拼了老命想要攻下這個並不大的鄉鎮,拿着八路軍指揮官的首級換來上面的獎勵。

特別是那個日軍大隊長渡邊少佐,此時的他看着村裡的那些八路軍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即便是一個並不高的八路軍指揮員都能讓他立馬成爲中佐;若是高點的,他就有可能晉升爲大佐,未來升爲少將也不是不可能。

正因爲如此,渡邊拿着指揮刀,親自在監督自己的士兵對眼前的這個小鄉鎮發起進攻。

日軍的大力進攻,讓裡面防守的八路軍感覺壓力很大,不過好在這邊教導大隊突然殺來,兩百來生力軍直接從日軍的包圍圈中撕出了一個口子。不過教導大隊卻是沒有進包圍圈,他們這兩百人進去反而更加被動,而是在外面干擾這鬼子着鬼子的進攻。

由於教導大隊都是經過比較嚴格的訓練的,所以在戰鬥力上面並不弱於鬼子,這就讓日軍不得不分出一箇中隊以上的鬼子來應付這突然冒出來的教導大隊,這樣包圍圈裡面的司令部的壓力瞬間小了不少。

後面日軍的另外一個大隊,並帶着相當數量的僞軍在來的路上,遭到了一個縣大隊的阻擊,而另外一個近點的縣大隊也趕到了兵曹鄉。兩個縣大隊雖然所有人加起來也就5、600人,但是卻給援軍的到來爭取了不少的時間。

。。。。。。

冀中這邊因爲王爾琢被圍,讓第十縱隊上下都震驚了,附近的部隊都在往這趕。而在晉東南,日軍同樣在大力進攻八路軍的根據地,即便是第九師團調走了。

掃蕩後沒多久,日軍第六師團的一個旅團就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着第十一縱隊許是友獨30師防守的晉城發起了猛攻。在堅守五天之後,許是友的一個旅由戰前的8000人,打到撤退的時候,只有不到4000人,而且個個帶傷,重傷的就有將近一千。

日軍第六師團的戰鬥力的確不是吹的,加上晉東南根據地跟後方的聯繫被切斷後,經過擴張的部隊武器也出現缺口。特別是重武器,如火炮之類的,無法得到補充,面對日軍有着大口徑重炮的轟炸下,很是吃虧。

最後付出犧牲過半的代價後,許是友只能忍痛撤出了晉城,帶着剩下的傷兵撤到了北邊的其他根據地。不過好在日軍也知道見好就收,因爲拿下這個晉城,第六師團也付出了超過3000人的傷亡,那個旅團算是快廢了一個聯隊,繼續進攻的話很容易遇到八路軍的埋伏。

畢竟晉東南除了晉城附近是平原外,其他地方都山地。現在在華北日軍中流傳了一句話,那就是‘寧願跟八路軍打陣地戰,也不想與八路軍在山地打游擊戰。’

可見日軍對於八路軍的山地游擊戰還是很忌憚的,之前有不少精銳日軍都吃過虧,其他人也都引以爲戒。只要是進入山裡清剿八路軍的時候,都十分的小心,生怕遇到埋伏之類的。

長治,八路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這裡因爲地處晉東南根據腹地,日軍無論從哪個方向攻進來都得經過八路軍的重重阻擊,所以除了遭受過轟炸,長治算是一個還比較安全的地方。

雖然安全,但是由於時不時遭受空襲,所以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只有不時有着一個馬車隊或者士兵快速的通過。

長治附近的那個臨時兵工廠更是在加班加點的生產彈藥,雖然由於原料以及機器規模,導致產量並不是很高,但是兵工廠也一直沒有停過。只要他們多生產一發子彈或者一枚炮彈,或許就能讓前線的士兵少一分危險。

不過此時的前線指揮部裡,彭老總此時也在皺着眉頭,這次日軍的行動讓他也措手不及。之前他本來計劃的正太路破襲戰,因爲一些原因,打成了百團大戰,那給日軍造成的損失,可謂不小。爲了恢復這些被破壞的交通線以及那些碉堡等,岡村寧次都花了不少時間和功夫,短時間都沒對八路軍發起大規模的掃蕩。

沒想到等他緩過氣來後,就對華北的八路軍發起了史無前例的大掃蕩,讓彭得淮也沒預料到。

“這仗打的不對啊!照這麼打下去,我們即便粉碎了此次日軍的大掃蕩,也會很吃虧!還有冀中那裡,王爾琢這個司令居然被日軍包圍,他是幹什麼吃的?”彭得淮有點生氣道。

“彭老總,你也別生氣了。他們也是被這個鬼子挺進隊無意中給碰到了,這才暴露了行蹤,不然也不會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徐向淺在一旁求情道。

雖然王爾琢被圍有好幾個原因,但是他這一被圍,對於冀中的反掃蕩來說就出現了一些變數。要是他這出個意外,對於冀中,甚至八路軍都將是一個較大的打擊,也不怪彭得淮會因此而生氣。

本來因爲晉城丟失的事,彭老總還在批評許是友呢,不過當王爾琢的事情傳來,許是友的事,就被拋開了。許世友也就丟了幾座縣城,而王爾琢這邊確實面臨着指揮部要被摧毀的危險,孰輕孰重,一比較就能得出結果。

“附近的援兵都怎麼樣了?”彭老總看着冀中的地圖,靜靜地問道。

“之前發現日軍挺進隊,王爾琢就知道行蹤暴露了。所以他提前就給附近的部隊發了電報,讓他們往他所在的地方靠攏,這會估計也快到了!”徐向淺認真地回道。

“那就好,告訴他一定要等到援兵的前去。我還等着他時候給我寫檢討呢,別在這個時候給我出點什麼意外。”彭老總大聲地說道。

“是!”旁邊便有人立即把彭得淮的意思通過電報傳給王爾琢。就在那個人出去的時候,旁邊屋子裡的電報人員卻是拿着一封剛剛翻譯出來的電文,遞給了徐向淺,然就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又有什麼事嗎?”看着徐向淺看電報的臉色不是多好,彭得淮便沉聲問道。

“不算好事,這是賀老總那邊傳來的。日軍剛剛拿下朔縣等地,超過六萬日僞軍正在殺向大同,其中包括日軍第九師團。”徐向淺凝重的說道。

“日本人看樣子是下了狠心啊。不過我們暫時也沒辦法幫助他們,讓他們用自己手上的力量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困境吧。

反正大同是必須保住,這可是我們在晉北以及草原上的一個重要跳板,有了大同,我們就可以俯瞰整個蒙古草原地區。”彭得淮認真地說道。

“三個步兵師團,兩個戰車師團,還有不少僞軍,賀老總那裡估計有點吃力了!”徐向淺搖了搖頭說道。

本來之前八路軍只是想在晉北跟日軍慢慢打,不過看樣子,日軍並不按照八路軍的劇本來,而是集中了三個師團的兵力想奪回大同。這也是岡村寧次想恢復侵華初期華北方面軍控制地域的原因促使的,不過也是因爲這樣,在大同後面出現了反過來的攻防戰。

而日軍後面更是集中了附近的軍隊圍困了大同城長達三個月之久。本來只是一場在雙方看來不會持續太久的戰鬥,但是雙方的各自堅持下,硬是讓八路軍打了一個抗戰以來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城市保衛戰。

這場保衛戰本來不會那麼早爆發的,一切都是因爲一個失誤,讓日軍打亂了賀隆佈置的作戰計劃,才造成了後面雙方都傷亡慘重的一場戰鬥。

。。。。。。

就在王爾琢這邊因爲被日軍圍困引發八路軍上下都很關心之外,還有一件事也引起了八路軍的注意。這也是一個被包圍的戰況,不過被包圍的不是八路軍,而是中央軍武士敏的98軍一部包括軍長武士敏、169師師長郭景唐、42師師長黃克敬等人都被包圍。

原來在日軍先後佔領翼城、浮山兩座縣城後,又增派了一個步兵聯隊的士兵增援。此時的日軍就是一個混成旅團的五個受損的大隊,加上一個完整的步兵聯隊,約一萬多日僞軍對武士敏的部隊展開了追擊。

在之前的戰鬥中,由於武士敏的部隊損失比較大,在面臨日軍再次大舉進攻,實在無法守住沁水縣城,就主動撤出了縣城。不過在撤退途中,因爲指揮失誤,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副軍長柳彥彪帶着兩個被打殘了的步兵旅,一共不到3000人與武士敏率領的部隊失散了。

而武士敏與麾下兩個師長率領的約7000多人,被緊跟在後的日軍包圍在沁水縣的東峪、西峪。而且得知武士敏的部隊被包圍,日軍也在往這裡增派軍隊,打算先把這個敵人給解決了。

被包圍的雖然武士敏親臨前線指揮部隊頑強抵抗,並跟日軍浴血奮戰,數次組織突圍,但都被日軍密集的火力給打回來了。而且部隊也因此損失慘重,情況十分的不樂觀。

“軍長,我們現在怎麼辦?我們數次突圍都失敗了,部隊也損失慘重,現在彈藥這些都出現問題,日軍若是再發起這樣的進攻,我們的士兵只能拿着刺刀跟鬼子搏命了!”一旁的郭景唐擔憂地說道,而他的旁邊那些將士身上也都沾滿了鮮血。

馬頭山,也是這次日軍進攻的主要方向,武士敏等人也都在這裡。此時雖然易守難攻,但是日軍的優勢太大,98軍又缺少彈藥,即便有着地理優勢打得也很困難。

特別是日軍通過俘虜得知武士敏這個軍長以及98軍的兩個師長都在這裡,發起了數次猛烈的進攻,期間也曾派人來勸降過武士敏,不過被對方拒絕了。

這兩天數次進攻後,馬頭山陣地早已堆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其中大部分是98軍士兵的,可見戰鬥之慘烈。打到現在,本來7000多人的部隊,只剩下不到4000,剩下的也大多帶傷,最嚴重的是士氣也出現了問題。

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99章 援助(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1章 西征(四)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61章 西征(四)第339章 天津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97章 入川(三)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72章 崛起(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62章 大撤退(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48章 後續第164章 西征(七)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71章 崛起(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339章 天津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
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99章 援助(二)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1章 西征(四)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61章 西征(四)第339章 天津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97章 入川(三)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445章 除閻計劃(二)第72章 崛起(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62章 大撤退(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18章 激戰板垣師團(六)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448章 後續第164章 西征(七)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99章 漢中攻略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455章 華北大掃蕩(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71章 崛起(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49章 後續(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92章 東征(二)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339章 天津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