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boss出現

1926年十月,爲了更加方便的指揮北伐作戰,廣東國民政府遷到了武漢,很多辦事機構也開始朝着武漢搬遷。

由於這個時空的武漢沒有像原時空那樣,被北伐軍圍城一個多月才破城,所以很多建築之類的都沒有被破壞。(原時空,武昌被圍之後,雖然堅持了一個多月,但城破時很多百姓餓死,大多數只能以野菜、草根爲食)

就在李衛國駐紮在漢陽時,接到了黨的一個消息,說上面會派一個毛委員來武漢,開辦一個農民運動講習所,專門講解農民運動。聽到這個消息,李衛國心神一動,便馬上反應過來這個毛委員是誰了。

雖然李衛國對農民運動興趣不大,畢竟不是他所長,所以也不必去過多關注,但來的這個人確是讓李衛國不得不重視,這可是共和國主席呀,以後共事的時間那麼多,現在打好關係是很有必要的。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李衛國並沒有急着去,而是瞭解了一下主席現在的狀況,看看能不能幫個什麼忙,結結善緣。可是以瞭解,李衛國發現還真沒法幫忙,只能作罷。

。。。。

“毛委員,二十一師的李衛國師長來登門拜訪了!”就在毛委員在宿舍看着書時,聽到一個工作員進來說道。

這個李衛國,雖然聽說過,但並未見面,突然來拜訪我是什麼意思,毛委員心裡想到。

對於李衛國,他經常聽到周-恩萊、葉劍-英以及蔣先雲等提到,只知道其作戰勇敢,北伐期間升職升的特別快,從一個營長坐着火箭升到了現在的師長,這速度在北伐軍中根本沒法複製,他同一期的黃埔同學都被他這速度甩的遠遠地。雖然不熟,但人家都來上門拜訪了,無論是出於禮貌還是都是黨員,主席還是起身出門迎接了。

“毛委員,您好!衛國這次冒昧前來拜訪,還望見諒!”對於未來主席,李衛國的身段放的很低,這算是給主席足夠的面子了。

“哪裡,衛國同志我可是久仰你大名,只是未得一見,來,請進!”主席這會兒並沒有實權,都是一些虛的頭銜,而對於不甘平凡的他,現在若是能結交李衛國這麼一位實權人物,何樂而不爲呢!

今年的主席已經33歲了,此時的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而且他的第三個孩子也有了。這時候主席的妻子還是原配楊開慧,一個知書達理的新時代女性。說實話楊開慧其實真不容易,前世的她在丈夫去鬧革命去了,自己得照顧孩子,還得去跟國-民黨鬥爭。

主席把李衛國迎進了自己居住的屋子,屋子不大,但放着不少書籍,國內外的都有,不過國外的書籍都是漢譯本,從這裡面看出一個人的素養。

“衛國同志,你坐!屋子估計趕不上你的師部,將就一下吧!”由於目前只有主席一個人在武漢,所以分給他的屋子不大,一個人還無所謂,但在李衛國帶着警衛進來之後,就有點擁擠了。

“好的,毛委員你就別客氣了,我是軍人,沒有那麼多講究!”李衛國客氣的說道。

“不知衛國今天過來有什麼事嗎?”在坐下之後,主席笑着問道。

“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大事,只是之前一直聽先雲說到你,這次剛好毛委員從上海過來,我尋思再怎麼也得過來看看!”李衛國知道蔣先雲跟主席的關係,畢竟前者可是後者親自介紹入黨的,這關係想都不用想。

“你說先雲啦,忘了你跟先雲都是一屆的同學,我聽說先雲最近已經升爲少將團長了!”說道蔣先雲,主席高興地說道。

“這也是先雲兄應得的,憑他的能力當個團長還算委屈他了!”李衛國作爲其同學,深知蔣先雲的能力,若不是自己有着洞悉未來的bug,還真沒法跟人家比。

“現在看,先雲還倒是慢了點,昔日的黃埔‘三傑’(指李衛國、蔣先雲、陳更。至於賀衷寒則被擠下去了),你跟陳賡,一個師長,一個副師長,只有先雲還是團長。”主席不禁感嘆道。

“毛委員,這事你得看站在什麼角度,先雲現在只是下來鍍金,以他的能力又在北伐軍司令部長期任職,前途不可限量啊!”李衛國略帶違心的說道,這都只是客套話。

“呃,委員這是又是在寫什麼大作,您之前的那本《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那本書,衛國可是仔細拜讀過!”李衛國開始利用一些話題,打開兩人的話匣子。

“怎麼,衛國同志也對我的這些閒時之作感興趣?”主席聽到李衛國的話後,略帶驚訝的說道。

“我平時對這些有些關注,所以略微知道點。”李衛國微笑道。

“那不知,衛國同志對現在的時局有什麼看法?”主席略帶深意的問道。

“這就看委員想讓我說真話還是假話了!”李衛國賣着關子道。

“何爲真話?何爲假話?”主席微笑道。

“既然委員想聽,我今天也就妄言了。我先說說假話吧,那就是現在形勢很好,北伐進展順利,湖北方面已盡被我北伐軍拿下,江西方面南昌估計估計也快了,到時順江而下,拿下南京上海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假話,則是我黨已經陷入了危機之中,現任總書記陳獨秀對於國-民黨過於妥協,之前的‘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已經暴露出國-民黨右派已經開始對我們打壓了,但是黨中央的領導們現在還在寄託於可以協商解決!要不是現在還在北伐關鍵時期,我的那位校長絕對會撕破臉的!”李衛國也沒把主席當外人,他不信當時主席沒有發現什麼端倪,估計只是人微言輕。

“衛國同志,沒想到你也看出來了,不過現在並沒有鬧翻,我們也別去談論這個了,知道就行了。”主席看了看周圍低聲說道。

“毛委員,聽說你現在正在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李衛國突然話鋒一轉。

“沒錯,這次我來武漢就是爲了這個事,難道衛國同志有興趣?”主席詫異的問道。

“是想了解了解,畢竟在我看來,以後我們gcd想要壯大,跟農民必須的是同盟,這樣我們纔能有機會跟國-民黨一爭高下!”李衛國又在那開始放大炮了。

“沒想到衛國同志也挺贊成加強跟農民的關係?看來我們還有着不少共同點。”聽到李衛國的觀點,主席不禁高興道,雖然之前他寫過不少這樣的文章,但奈何在黨內,有右派的以陳獨秀爲代表對-國-民黨妥協,左派的以張-國燾爲代表,過多強調工人的作用,只抓工人運動。而主席提出的與農民結爲同盟的看法並不贊同,現在又遇到一個實力派與自己看法一樣,心情十分開心。

有了共同話題的二人,就有事情可聊了。隨着話題越聊越深,主席這才發現,眼前這個軍校畢業的實力派,對於中國革命的未來有着一些非常奇特的點建議。例如,農民運動在北伐期間不宜太過,否則會受到國-民黨的鎮壓。(馬日事變就是,湖南的農民運動把一些北伐軍軍官的家庭給鬥了,纔有那麼多人一起鎮壓農民運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除此之外對於蘇聯不宜太過親近,因爲蘇聯只是披着社會-主義外皮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於中國一直不死心。(有些人說中國在清末一直到民國時期,最大的敵人是日本以及英國。其實在我看來,沙俄包括後面的蘇聯跟日本都是中國最大的敵人。一個是佔領了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唆使外蒙古獨立;而日本則是想滅亡中國,在精神上以及實際上奴役中國。正因爲有了後者,前者才顯得不是那麼可惡,但若不是當時蘇聯被歐美封鎖,繼續打破外交窘境,估計蘇聯也會插手一腳。)

對於李衛國的那些獨特的看法,主席覺得有些道理,這也對主席未來土地革命時期的一些做法的改變做了一個鋪墊。

而後面的一段時間,李衛國經常就來與主席聯絡感情,並派人去把楊開慧從湖南接了過來,沒事就讓警衛買點雞鴨來主席家,在楊開慧眼裡,對李衛國的印象直線上升。

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68章 交易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3章 北伐(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72章 崛起(三)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30章 天津(五)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33章 天津(八)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82章 長征(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97章 東征(七)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11章 夜襲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26章 天津(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
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368章 交易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82章 長征(三)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13章 北伐(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72章 崛起(三)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30章 天津(五)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33章 天津(八)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182章 長征(三)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97章 東征(七)第385章 第三次大規模掃蕩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111章 夜襲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26章 天津(一)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117章 第二次反圍剿(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