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

此時的筱冢義男心情並不是多好,特別是在聽到接二連三的鐵路沿線的據點被襲之後,之前因爲重創八路軍一個指揮部的高興之情也瞬間減弱不少。

雖然兩支挺進隊現在出現一些損失,甚至有可能敵人已經得知了不少帝國挺進隊的情報,不過筱冢義男還是挺放心的。因爲之前就考慮過要是遇到不良狀況的可能,於是他在訓練的時候也留了一手,那就是挺進隊的中日兩國人是分開的。

而且這些日本人平時也不穿八路軍的衣服,就這麼混在軍營裡,只是他們學習的東西不一樣,這樣八路軍也就無法得知他的這個秘密武器隱藏在什麼地方。

不過對於此次的掃蕩,筱冢義男越來越不看好了,因爲八路軍的人數太多了,他的部隊除了得掃蕩,還得保護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兵力就被攤薄了不少。

就像之前,八路軍雖然也有攻破他們的炮樓,但是哪像最近一段時間這麼多,這就是因爲據點的守衛人數變少了,根本擋不住八路軍的進攻。

加上現在八路軍有意的把戰線往外移,先讓一部分人在根據地跟他的部隊打游擊,一部分主力又跑到鐵路沿線,大搞破壞,這讓他也很爲難。

其實他跟上面建議過,最好把華中、華南的部隊再調集一些來華北,可是人微言輕,他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的中國,就屬華北的八路軍以及西南的國民黨軍隊威脅最大。而國民黨那邊,只要扼住武漢這個要地,他們根本翻不起什麼大浪,所以就該加大力量來對付華北的八路軍。

別看現在日軍在華北有着近三十萬日軍,但明顯人都能看出,這幾十萬人除了第6師團和第110師團戰鬥力強點,其他的師團。旅團,大多是守備性質的。對付游擊隊和國民黨軍隊沒什麼,但是對於八路軍主力部隊,一般的守備部隊很吃力。

就像正在進行的這次掃蕩,要不是有着挺進隊的從旁策應,根本不會有現在這個還比較不錯的局面。就是因爲筱冢義男手下的師團都是三單位師團,防守有餘、進攻不足,這才讓他覺得無奈的原因。

唯一的一個甲種師團扼守着邯鄲、新鄉一帶,防止八路軍總部部隊與山東部隊的匯合在一起。另外一個乙種師團,也駐守在石家莊附近,作用也是很類似。

“櫛(zhi,一聲)淵君,你說現在我們自己能想什麼辦法,騰出更多的軍隊來進攻八路軍?”

筱冢義男看着眼前的軍事地圖,問着旁邊的第一軍參謀長櫛淵少將。而在他眼前的地圖面前,上面畫的就是整個山西的中日勢力分佈圖,以及這次掃蕩的作戰示意圖。

那密密麻麻的紅色區域,十分刺眼,也是筱冢義男最爲擔心的地方。他是跟八路軍的部隊正面交過手的,雙方都投入十萬以上的軍隊,雖然日軍的單兵能力比八路軍要強,但是八路軍卻在用時間和人數來磨平日軍的這個優勢。

他在這次破格被提拔爲第一軍軍長一來,就在一直爲剿滅八路軍爲己任,對於中央軍、晉綏軍都是採取守勢,並沒有主動進攻。在他看來,消滅八路軍纔是重點,中央軍和晉綏軍的威脅係數並不高。

“將軍閣下,有倒是有辦法,不過這個現在肯定沒有辦法實施!”旁邊的櫛淵少將想了一會兒,便認真地說道。

聽到對方有辦法,筱冢義男就轉過身,一臉期待的看着對方說道,“哦,你有什麼辦法,先說說!”

“將軍閣下,其實也很簡單。等這次圍剿戰鬥結束,我們可以建議方面軍司令部,集中兵力拿下晉西南,把中央軍趕出山西。

據我們的情報,在上次八路軍與晉綏軍交惡後,在晉西南沒有太大的軍事力量存在,在那裡只有中央軍和晉綏軍。所以在趕走中央軍後,我們只需要一個師團以及一部分皇協軍防守晉西南即可,另外一個師團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八路軍。

而且現在方面軍司令部不是授意我們跟閻錫山和談嗎?要是他接受我們的條件,我們更不用擔心晉西南的事了,就可以專心對付八路軍。”櫛淵少將非常認真地說道。

“有道理,不過想要對付晉西南的中央軍,我們得肯定得集中至少三到四個師團的兵力,而且還得把衛立煌這個威脅給除去才行。”顯然筱冢義男也很看好這個方法,便分析着如何去執行,才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將軍閣下,其實都很好解決!兵力我們到時候可以像關東軍借調以及從其他地區抽調,至於衛立煌,我們直接可以把他與中共交好的情況泄露給國民黨就行了。

衛立煌與中共素來交好,據我們所知上次中央軍一部進攻八路軍的時候,衛立煌並沒有出兵相助。要知道重慶方面可是對通共很敏感的,特別是衛立煌這樣的一個戰區司令,所以只要他跟中共的關係曝光,重慶方面肯定會把他調回重慶詢問,到時候就是我們動手的機會了!”

“櫛淵君,看樣子你這也沒少研究國共關係,不錯!不過我們還得先想辦法,怎麼展開這次掃蕩作戰,現在的局面不是太好!”只見筱冢義男看着眼前的地圖,擔憂地的說道。

或許是聽到有辦法解決後面的困境,筱冢義男的臉色稍微好了點,不過還是充滿了很凝重。

。。。。。

原平,同蒲線上的一個小縣城,趕不上北面的朔縣和大同,更趕不上南面的忻縣,不過它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點。這還得從同蒲鐵路說起。

同蒲線在太原到大同這一段,並不是這麼直接修過去的,而是在原平這裡往西北方向拐了一個彎,經朔州到的大同。雖然饒了好大一截路,但也是有原因的。

同蒲鐵路是閻錫山主政山西的時候修建的,在37年才全線通車,北起大同,南到運城蒲州鎮的風陵渡,全長八百多公里,以太原爲界,也分爲北同蒲和南同蒲。

這條鐵路採用的是窄軌鐵路。有人說閻錫山是爲了防止其他軍閥利用鐵路打他,所以就故意修的窄軌。

至於這個因素有沒有,我們不知道,但是閻錫山採用窄軌還是有些着其他原因的。

這條鐵路不是中央政府修的,而是閻錫山自己修的,一個省再怎麼有錢也很難承擔起如此大的一個工程。當時德國的工程師就建議他採用窄軌,這樣就能省一大筆錢,於是這前前後後修了四年多才修好。

不過山西鐵路採用窄軌也把鬼子坑的很慘,爲了方便運輸,在38從八路軍手中搶來了鐵路控制權後,就把北同蒲改爲了標準軌,至於南同蒲則還是窄軌。

至於爲什麼從原平這裡往西北方改道的原因就是因爲原平北面的地形複雜,修建鐵路的工程量太大,也承擔不起那麼多的費用。

而雁門關就在原平的正北方向,不過這地方基本成了八路軍的游擊區,鬼子的實力很弱,大多都分佈在大同和朔縣附近,防守着同蒲鐵路。

由於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原平以及附近之前有着兩個大隊的鬼子駐守,加上一千多僞軍。其中縣城就駐守着一個鬼子大隊,所以八路軍也沒法拿它怎麼樣,即便有行動也都是避開這裡。

不過在外卻是有機會了,由於掃蕩,這附近的兵力只有一個鬼子大隊,共四個中隊。除了兩個防守縣城,另外兩個也是分佈在附近的據點,這就讓附近的八路軍部隊看到了機會。

這挺近的的八路軍部隊是郭天明的獨立27師,他的部隊主要活動範圍就是北同蒲線西側以及五臺山西側地區。這次日軍的掃蕩主要是針對北同蒲東側的根據地,來掃蕩他的只有四個鬼子大隊的部隊,人數並不多,所以他的部隊被牽制住的並不多。

爲了讓司令部的局面好轉點,他決定在同蒲線上搞點大動作,除了吸引敵人的增援,也順帶破除鬼子設立的封鎖線,好讓幾塊根據地能更好的連接起來!

他這次集中了一個半旅再加師部直屬部隊一共6個步兵團約一萬餘人負責此次的作戰任務。其中以三個團擔任進攻原平縣城以及火車站的任務,另外三個團則是負責進攻附近的鬼子據點以及切斷鬼鐵路,防止鬼子增援來的過快,影響此次的任務。

對於這一切,鬼子也不知道,即便有八路進攻,鬼子也不會想到八路會真的打算切斷北同蒲。這就叫鬼子有他的張良計,八路軍有自己的過牆梯,就看誰的計謀更加高超了!

。。。。。

原平縣城以西,有一個名叫火燒莊,。雖然名字有點怪,但也有名頭的,因爲村子有些一種石頭,火紅色的,遠點看就像是火燒起來的樣子,所以得此名。

此時天還沒有黑,但快要西下的斜陽讓這個火燒莊村更像被火燒起來的樣子。不過此時的村子裡卻是走着不少八路軍的不在,雖然這個村子也在八路軍的根據地範圍內,但顯然一般情況不會有這麼多的八路軍出現,光現在的八路軍都有近千人了。

沒錯,這就是27師的臨時師部所在地,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是防守卻是很嚴,不是還有騎兵開會巡視,顯然也是爲了不重蹈119師覆轍。

“張旅長,今晚你的任務就是帶着你的三個團6000多人,給我打下只有一千多日僞軍的防守的原平縣城以及火車站,而且要速戰速決,不能拖的太久。你有信心嗎?”

此時一間屋子裡,裡面站滿了八路軍中層軍官,基本都是團級以上的。他們圍在了一個桌子旁,桌上擺了一份軍事地圖,正是晉北的地圖,不算特別詳細。而作爲師長的郭天明正在對着80旅旅長張才千認真地說道。

“師長,你就放心吧,你都把師部的炮營都帶來了,我要是不能快速拿下原平城,到時候你撤我的職就行!”只見今年只有29歲的張才千拍着胸脯認真地說道,顯然炮營的存在,讓他底氣很足。

“有信心就好,!胡旅長,你的兩個團就負責率領游擊隊,攻打原平周圍的鬼子炮樓兒,以及切斷鐵路線!而且你還要注意敵人的增援,隨時跟師部保持聯繫!”

“師長,你就放心吧,收拾幾個鬼子炮樓那都小問題。拆鐵路,那可是我們最擅長的,保證一晚上給它扒下幾公里的鐵路,讓鬼子有鐵路卻不能用!”81旅的旅長鬍奇才,也充滿了自信的說道,鬼子的主力被副師長帶着79旅以及他的另外一個團吸引住了,原平的鬼子根本不強!

“師長,我們這一打,估計筱冢義男那個老鬼子肯定亂分寸!”一旁的張才千笑着說道。

“要的就是這效果,越亂越好!就這麼說定了,今晚十點,準時發起進攻,都下去準備吧!”郭天明也笑着說道,雖然現在他們有點仗着人多欺負人少,不過對於小鬼子,他們可不會講究這個,幹掉小鬼子纔是最重要的!

“是!”

就這樣原平即將被戰火籠罩,而小鬼子卻是絲毫不知!!

一些廢話,今天的更新是有點晚,不過也沒辦法,我在外地,這一章還是我用着剛買的平板,抽空碼出來的,所以這兩天多擔待!過了這幾天,我後面就能保持每天兩到三更!

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67章 調動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章 平叛(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29章 天津(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249章 回蘭州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1章 班底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99章 援助(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30章 天津(五)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
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67章 調動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49章 回蘭州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47章 平叛(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65章 西征(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329章 天津(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12章 夜襲(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596章 津浦線風雲(十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249章 回蘭州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31章 班底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40章 在襄陽(三)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99章 援助(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330章 天津(五)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63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三)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