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

“鄭雲、沈巖。。。。。”只見幾十個帶着沒見過的袖章的八路軍士兵開着卡車來到了這些俘虜面前,其中一個應該是軍官的八路軍士兵拿着一份清單,一個個的點名。

聽到這些名字的錢亮,心裡不禁感到渾身發冷,這些名字的主人都是之前那個皇協軍旅裡面的忠實漢奸,基本都是連長以上的角色。他感到冷的原因是,這才戰鬥剛剛結束沒多久,八路軍就拿着這樣一份清單在俘虜中找人,可見八路軍對這些俘虜的情況早就掌握了。

這也很正常,八路軍軍情局的情報人員雖然滲透日軍的核心,但對於皇協軍還是滲透的很深的。這份清單,早就在戰前被掌握了。

Www¤ TTkan¤ C〇

然後那幾十個帶着袖章的八路軍士兵就開始在人羣中找清單上的人,錢亮還在疑惑八路軍怎麼認識這些人。然後他就看見了讓他很驚訝的一幕,帶頭的人正是他的營長,不過對方此時穿着八路軍軍裝,在人羣中不斷地指認清單上的人,然後指出的來的人都面如土色地被其身後的士兵給帶走了。

他跟他們的營長也認識,因爲這個營長對下屬很好,在皇協軍裡面人員也挺不錯,不過大家都沒想到對方是八路軍。

被抓出來的這些人,錢亮用屁股想也知道這些人下場不會太好,估計難逃一死,要知道八路軍對那些爲虎作倀的漢奸處置可是很嚴厲的。他們這些俘虜,或許通過一段時間的勞改,還會加入八路軍陣營或者成爲一個普通老百姓,但是這些被帶走的人,可就沒這麼好運了。

就在錢亮在那胡思亂想的時候,他曾經的營長來到了他的面前,看了他一眼,對他說了一句,“好好改造!”就走了。

“是,營長!”錢亮習慣性敬禮道,但並不是很標準。

他這會纔看見了自己營長手上戴的袖章上的字,識字不多的他剛好認識這兩個字,上面寫的‘政治保衛局’。現在的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直到半年後他加入了八路軍才從老兵口中得知這個政治保衛局的意思。

跟日軍人的憲兵是一個意思,主要就是負責軍隊的紀律等,在八路軍隊伍裡,誰也不想被政治保衛局請去喝茶,因爲被請去的人基本沒有回來的。

很快就這些集合的俘虜都解散了,並都由一些八路軍士兵押着幹其他的事了。現在八路軍主力部隊都忙着打仗,哪有時間來善後,於是很多活都被這一千多、將近兩千的僞軍俘虜承包了。當然日本俘虜也有,不過數量太少,一個個的都還不聽話,現在正在被教訓呢。

此時的戰場上,一個地方堆滿了槍支彈藥,那都是繳獲日僞軍的。不過對於這些武器這次進攻的八路軍部隊也都看不上,主要他們都統一制式了,也就不需要這些口徑不同的武器。

對於這些武器,不管是有用還是沒用的都被軍需部的人收起來了,有用的放在軍火庫,沒用的拿回去修。雖然這些八路軍用不着,但是其他的八路軍以及游擊隊都能用啊,甚至還可以拿來訓練新兵,反正是物盡其用。

。。。。。。

南洋,新加坡。這個英國在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溝通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扼守着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

此時的新加坡早已沒有了之前的平靜,城市裡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平民,大多是華人華僑,也不乏歐美白人。因爲很簡單,日本人打來了,現在陸地上已經在攻打馬來亞,很快就會進攻至新加坡,所以城裡的人都慌了。

有些人還會說,英國在新加坡不是有遠東艦隊還有那麼多軍隊嗎?可惜,遠東艦隊雖然強大,但那時相對中國來說,在日本人面前,英國本土艦隊來了也不怕,更別說英國一個小分艦隊----遠東艦隊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沒幾天,英國的遠東艦隊就被擊毀了,反擊號、威爾士親王號都被日軍的飛機擊沉,這更加打擊了新加坡的這些軍民的信心。

特別是英國軍隊的信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本來英國就不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當然現在海軍還是很強大,但是陸軍嘛,說實話真不咋地。

此時的英國陸軍,面對日軍的進攻也是節節敗退;在非洲戰場上,除了欺負一下意大利軍隊,更是被隆美爾的德軍吊打。此時的英國能拿出手的只有海軍跟空軍,但也是憑着幾百年的底蘊才能在德國的進攻下存活下來。

此時新加坡的一處豪宅裡面,裡面聚集了不少在新加坡以及馬來亞的華人、華僑富商,他們來此的目的就是詢問陳嘉庚接下來怎麼辦。陳嘉庚在南洋華僑的影響力十分的大,他做的決定,基本上都能代表南僑總會的決定。

現在日本人進攻在即,這些華人華僑也都慌了,他們以爲新加坡是個安全之地,沒想到英國人這麼菜,開戰幾天損失比國內的國民黨都慘,照這個趨勢下去,新加坡能不能守住還都是一個問題。

此時的陳嘉庚身邊,只有陳六使這個族侄,他的女婿李光前此時正在美國參加橡膠大會,看樣子是回不來了。

“陳主席(陳嘉庚是南僑總會的主席),現在我們怎麼辦,日本人打來了,他們佔領新加坡等地後,肯定不會放過我們這些的。我們華人本來就因爲沒有武裝,賺這麼多錢,沒少被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以及當地土著搶砸,在他們眼裡,我們就是銀行,他們隨時要我們隨時給。”其中一個華人富商着急地說道。

“這個,我們現在都不要着急,英國人在這裡有着十幾萬軍隊,新加坡的也修建了那麼多工事,應該能擋住。”此時的陳嘉庚也猶豫的說道。

“陳主席,現在英國人在馬來亞節節敗退,新加坡即便有着防禦工事,但新加坡的情況你也知道,若是被包圍,堅持不了多久的,我們還是得早謀出路啊!”那個華人富商顯然不看好英國人,在他看來這些英國人欺負他們華人是好手,但是打仗,真不敢恭維。

“其實,我們不是沒有武裝!”就在這個時候一旁之前沒說話的陳六使突然說道。

“六使,你的意思是?”陳嘉庚突然想到什麼,便說道。

“沒錯,我們華人在南洋有武裝,就看你們選擇去投靠哪一方了。一個就是緬泰交界的南洋華人統一戰線,他們有數萬軍隊,並數次打敗泰國軍隊,想來保護我們沒什麼問題,現在日本人還沒開始進攻緬甸,我們就有機會。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東邊的婆羅洲,致公黨在那裡有着數萬經過訓練的華人士兵,而且那你對我們去應該很歡迎。”陳六使這個時候也就沒有隱瞞了,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什麼?致公黨有幾萬軍隊?我們怎麼都不知道?”那個富商驚呼道,其他的華人、華僑也都把視線轉移過來,一個個的臉上都很震驚。

至於南洋華人統一戰線,這些人自動忽略了。他們對於南洋華人統一戰線,有了解,跟馬共是一個性質的,還是一個陣營的,都是由中共領導的。

他們之前可是給南洋華人統一戰線捐了不少物資,所以對於這個組織瞭解不少。不過他們支持這個南洋華人統一戰線,不代表他們就認同對方的理念,畢竟他們都是商人,雖然愛國,但是想到自己的財產這些還是有點猶豫。而致公黨不同,他們都是由一羣富商或者有名的中國政商界人士組成的,對於私有財產比較尊重。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致公黨現在也在面臨的嚴重分歧,說白了就是國內派跟國外派的分歧。雖然李四海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爲了致公黨總理,但是他是海外派的代表,主張在南洋建立一個屬於華人國家;但是本土派國內派卻是支持留在中國發展。

這也沒辦法,在致公堂被陳炯明改組成爲致公黨後,致公黨裡面國內外人士都有,自然理念會有不同。像陳炯明(此時已死)這樣的人,想的是讓致公黨成爲中國的一個黨派,參與中國的執政。

當然現在由於日本人的原因,致公黨暫時只能避居於各地,自然還是以李四海的理念爲主。

“這個你們跟致公黨的那邊瞭解的不多,特別是四海集團那邊。他們這幾年雖然名義上在婆羅洲開礦山、種植園等,但實際上卻是多招收了不少華人,並給他們進行軍事訓練。

這幾年下來,婆羅洲至少有數萬經過軍事訓練的華人工人,只是因爲不想引起荷蘭的忌憚,沒有公開了而已。而且我得到的消息,在婆羅洲致公黨囤積了大量的武器,應該能擋住日軍的進攻。

所以你們要是想找個地方避難的話,婆羅洲是個好的選擇,而且現在荷屬東印度以及菲律賓的華人也都在往婆羅洲趕去。而且兩天後,一艘瑞典籍的商船會在新加坡停靠,這是四海集團的船隻,只允許我們華人上傳,所以可能的話,你們最好是回去準備,收拾好家產,兩天後好登船。”陳六使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他說完後,那些華人都無比的激動。

後面的發展也就不言而喻的,這些華人紛紛回到家裡,開始收拾東西家產,把貴重的都帶上,準備逃離新加坡這個是非之地。

“六使,你到底還有多少事情瞞着我。我也算是你的族叔,也不是什麼不通情達理的人,至於這些事情你和光前都瞞着我嗎?”在那些僑胞走了之後,陳嘉庚有點生氣地說道。

“叔,不是我故意瞞你,這件事情在日本人侵略之前,實在不能透露出去,不然荷蘭人以及英國人不會善罷甘休的。還望叔你能原諒我,等到了婆羅洲,致公黨的人會把事情給你說清楚的!”陳六使有點底氣不足的說道,畢竟他也很尊敬陳嘉庚,而且又是自己的族叔。

“哎,先不說了,都回去準備吧!”聽到自己的這個族侄還不想說,陳嘉庚就懶得問了,臉上也有點落寞之情。

看着自己的族叔有點生氣,陳六使也很知趣的離開了,有些事情的讓陳嘉庚自己好好想想。

兩天後,一艘瑞典籍的商船、一艘西班牙籍以及一艘巴西籍的商船同時停在了新加坡,裝載了超過五萬華人離開了新加坡,而且都是拼命地往船上塞,目標前往婆羅洲坤甸。由於這個時候英國人也有很多逃離新加坡的,三艘商船也就不是那麼顯眼,加上又是中立國商船,所以日本人也沒有進攻,看着這商船離開了新加坡。

當然這三艘商船是因爲從美國運送彈藥來婆羅洲的,順便把這些華人接到婆羅洲,然後返回美國。

。。。。。。

長治,八路軍前線指揮部。由於日軍放棄了進攻晉東南根據地,所以前線指揮這裡的氣氛也不像之前那樣非常的緊張。

在指揮部裡,彭得淮也在跟一衆人員在談論晉西南的這場局部進攻。由於這次進攻,不是由前線指揮部指揮,所以他們只是在討論,並沒有參與其中。

“老徐,現在晉西南那邊怎麼樣了?”吃完午飯的彭得淮,來到指揮部笑着問道。

“能怎麼樣,我們的部隊準備了這麼久,現在進展還比較順利,不過日本人還在頑強的抵抗,顯然不想丟掉晉西南地區,並且還計劃從其他地方增兵,聽說駐守太原的35師團就在集合了。”坐在凳子上的徐向淺微笑道。

“什麼?鬼子還沒打算走?”

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14章 歸程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9章 平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99章 東征(九)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4章 衝突第434章 交易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78章 營救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326章 天津(一)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3章 會師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
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14章 歸程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9章 平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199章 東征(九)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12章 北伐開始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34章 衝突第434章 交易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178章 營救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326章 天津(一)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3章 會師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328章 天津(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