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

轟轟

黃河鐵橋陣地,此時正炮火聲不斷。經過幾天的進攻,日軍已經拿下黃河鐵橋,不過在廖運周帶着部隊拼死反撲,暫時把第九師團一個聯隊的兵力壓縮在岸邊方圓不足一公里的陣地上。

“營長,鬼子坦克!”

330旅的一個陣地上,本來一個300來人的步兵營現在只有堪堪200人,剩下的人也有不少帶傷的。不過他們依然沒有退去,反而是在拼死把敵人壓制在不大的岸邊陣地,他們知道把敵人放出來的後果,他們這裡的人到時都得完。

這個營長聽到這個喊聲,就看見幾百米外的大橋上,突然出現了幾輛95式坦克,正不快不慢的通過鐵橋,而在它們後面還有不少日軍坦克正在準備上橋,不過都是清一色的95式。

在之前陳欽文曾經下令炸燬大橋,但是大橋當時並不在他們的手上,他要想炸橋要麼派人去大橋上安炸藥,要麼用炮炸燬。安炸藥就算了,要是能安他早就安了,哪會等到日軍進攻的時候纔去安,所以他只能選用火炮炸。

不過他的火炮都是75mm的山炮,數量不多,而且威力不夠。雖有不少炸彈落在了橋面上,但是並沒能徹底炸燬大橋。在他的火炮反擊後沒多久,就被日軍的火炮盯上了,當時就損失了好幾門。

後面白天更沒戲了,日軍飛機老在他們陣地上方飛來飛去,火炮根本不敢開火,不然還沒等你打幾發炮彈,火炮就得被炸了。這就是沒有制空權的悲劇,此時的第一戰區根本沒有幾架作戰飛機,無力與日軍飛機爭鋒。

倒不是國民黨沒飛機,到現在爲止,國民黨手上的新式戰鬥機機起碼有600架以上,基本都是p-40之類的,可比八路軍超過一半都是殲一戰鬥機強了不少。不過這些飛機雖多,但又有一半在雲南保護駝峰航線以及防備緬甸日軍,剩下的也在重慶以及湖南等地防備日軍。

所以現在洛陽機場只有不到10架戰鬥機,其中還有4架伊-15這種雙翼機,就這也就能搞搞偵察,想要爭奪制空權根本沒希望。

火炮因爲敵機威脅無法正常使用,所以黃河鐵橋並沒有被炸燬,雖然損傷了一部分,但是日軍通過搶修,現在已經可以通過95式坦克了,至於97式太重,在後面看着。

看着鬼子坦克衝來了,這個營長也有點着急,連忙把情報彙報給了自己的團長,不過傳回來的消息讓他有點絕望。因爲炮團現在只有不到15門火炮,上面怕損失完了,所以不讓投入戰鬥。

“來人,準好炸藥包,來幾個不怕死的,給我衝上去把鬼子的王八殼子炸了!”這個營長惡狠狠地說道。

上面不讓用火炮,他也沒辦法,他只是一個營長,根本無法左右上級的想法。

“營長,算我一個!”

“我也去!”

隨着這個營長吩咐,不一會兒便有七八個人在那回應。看着那一個個臉上帶着血跡以及泥土的士兵,這個營長一臉沉重的表情,不過他還是同意了。這幾個士兵中,有不少人已經受了傷,身上一些地方已經被染紅的繃帶纏住的,不過他們的臉上卻沒有畏懼,反而是一股決然。

組織敢死隊去炸坦克,這是這個營長對付鬼子坦克的最好辦法了。

雖然鬼子只是95式坦克,但對這些國民黨軍隊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第一戰區的國民黨軍隊根本沒有多少反坦克炮,而且僅有的絕大部分也在胡宗南的第1軍和湯恩伯的13軍,其他部隊要麼沒有,要麼有炮沒炮彈。八路軍則不同,現在兵工廠生產的火箭筒起碼超過3000具,這玩意可是反坦克神器,只要進入射程,日軍的坦克來一輛死一輛。除了火箭筒,還有自己的坦克、一定數量的反坦克炮。

而第一戰區除了胡宗南的部隊接收了一個團的美械,有着一定的巴祖卡火箭筒,具備較強的反坦克能力外,其他部隊真的不咋地。倒不是說國民黨軍隊沒有巴祖卡火箭筒和坦克。這肯定有,而且數量不比八路軍少哪去,不過大多都在印度。

火箭筒倒還好運輸,直接空運就可以,所以西南等地的國民黨軍隊倒是裝備了不下於600具的火箭筒,但坦克總共不超過50輛,大多還都是之前200師從緬甸帶回去的那些英式坦克。現在中國駐印軍已經有了4個坦克營,不過也就能在印度待着,根本運不回國內。

鬼子的坦克並不是單獨行動,旁邊以及身後跟着大量的鬼子士兵。這些坦克都是日軍戰車第三師團的,也是八路軍裝甲部隊的老對手了,面對八路軍的裝甲部隊基本是敗多贏少。而且在面對八路軍步兵以及一些游擊隊時,日軍坦克也經常被炸燬,除了火箭筒外,還有就是八路軍很多人都知道怎麼對付鬼子的坦克。

八路軍的坦克大多是以現有的幾個裝甲師爲主,零散的坦克並不多。雖然八路軍開始以坦克營的編制向換裝的部隊以師級爲單位增加一個坦克連或者裝甲車連,但產能暫時跟不上,所以很多部隊對付日軍坦克還是得靠步兵去完成。

於是八路軍在後方開了培訓班,培訓如何對付日軍坦克。早期人員都是送到西北的後方培訓,後面幾大根據地也都普及開了,對於日軍的坦克弱點也都知道點,在面對日軍坦克也不會手忙腳亂。

不過日軍也不是就知道被動挨打,八路軍那些對付坦克的方法,他們也見過,打了這麼幾年,自然也就學精了。所以看到國民黨軍隊也組織敢死隊過來炸燬他們的坦克,那十幾輛95式坦克以及周圍掩護的士兵很快就找到了應對之策。

沒有強大的火力掩護,註定那八個拿着炸藥包的敢死隊隊員會死的很慘,大部分人都沒能衝到坦克前就被日軍打死。也有兩個聰明的,在看到前面的戰友犧牲後,他們衝到一半直接倒在陣地上裝死,即便是看到自己戰友的身體被鬼子坦克壓過去也都忍着。他們在等待時機,等着鬼子坦克靠近後這才能棲身的地方跳起來,直撲鬼子坦克。

不得不說這一招很適用,兩個人炸燬了一輛坦克,另外一輛坦克的履帶也被炸斷了,在那無法動彈。至於二人的結局也很慘,相遇比之前被槍打死的戰友,他們則是被炸藥包炸得四分五裂,只剩下殘肢斷臂。

雖然這些士兵很英勇,但是也很難挽回戰場的敗局。鬼子的十幾輛坦克直接開足了馬力朝着國民黨陣地衝去,即便是那些國民黨士兵拼死反擊也無濟於事。剛纔那個營長雖然沒有被坦克打死,但卻死於坦克旁邊的日軍士兵刺刀之下,最後不甘地倒在了這個陣地上,他所防守的陣地最後還是失陷了。

看着日軍坦克大殺四方,廖運周最後還是下令炮團僅剩的火炮展開反擊。雖然山炮的威力不大,但若是對坦克集火,95式這種薄皮大餡還是有點承受不住的,所以日軍的坦克也不得停止了進攻。不過日軍的前鋒,還是向中牟城推進了數公里,局面一下對110師不利起來。

不過這也很正常!

110師畢竟只有一個師,要防備兩個重要的防線是在力有不逮,而且他們沒有援軍。85軍另外兩個師現在也被脫在了花園口等地,因爲日軍第6師團的進攻也攻破了河防陣地,渡過了黃河。

相比於第九師團,第6師團更加讓蔣鼎文擔心,所以命令部隊務必守住鄭州。

爲了守住黃河鐵橋僅剩的陣地,廖運周帶着自己的師部衛隊也參與到了這場戰鬥中,同時還從防守東邊日軍的那個旅抽了一個團過來增援鐵橋這邊的戰鬥。

不過日軍是一個完整的師團,即便是第九師團變成了三單位師團,但是輔助部隊卻是原樣,整支部隊的戰鬥力依然很強,廖運周的這個師打的很吃力。晚上還好點,雙方都不佔優勢,但是到了白天,日軍的飛機就不斷轟炸廖運周部隊的陣地,讓他的部隊損失很大。

此時的指揮部裡,廖運周看着陣地裡的士兵不斷在犧牲,他的眼睛充滿了怒火,要是他的眼神能攻擊,估計日軍的飛機和坦克都被擊毀n次了。

“蕭副師長,軍座怎麼說?我們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到?”廖運周問着旁邊走過來的人。

看着廖運周那希冀的表情,這個蕭副師長有點不忍心,不過還是說了出來,“我們沒有援軍!”

“什麼?怎麼可能沒有援軍?”廖運週轉過身大聲地說道。

這個蕭副師長看着廖運周這一臉不相信的表情,也有點生氣,不過生對廖運周的氣,“師座,你還不肯相信嗎?我們沒援軍了!軍座那邊現在都自顧不暇,沒有軍隊來增援我們的!”

“那密縣呢?那裡有13軍!那可是非常精銳的部隊,只要他們能來,我們一定能把第九師團給趕到黃河對面去!”廖運周仍然不肯相信地說道。

“師座,13軍那羣王八蛋不會來了!”蕭副師長大聲地喊道,“那羣王八蛋怕死,說這裡已經守不住了,死活不肯增援我們,現在在密縣、新鄭等地不知道幹什麼!”

“什麼?那羣王八蛋不知道把日軍放過黃河有什麼災難嗎?”聽到這個消息,廖運周不禁生氣道。

“他們說他們會在後面構建防禦陣地,讓我們多守幾天,給他們爭取時間!”

“爭取時間?鄭州一失守,都得他媽完蛋。在黃河邊擋不住日軍,等日軍全部機械化部隊殺過來,誰他嗎打得過?

我的部隊傷亡三分之一了,還爭取時間,好歹我也是13軍出來的,這羣王八蛋怎麼一點袍澤之情都不顧!”聽到對方死活不來增援,廖運周也怒了。

聽着師長和副師長都在那罵人,指揮部的其他人員也都習慣了。雖然說是友軍,但是那些軍隊在這種時候都很自私,誰也不想把部隊拉到他們這裡來被消耗掉。軍隊將領的明哲保身,對於友軍的見死不救,是國民黨在對日作戰上多次失敗的原因之一。

最終110師還是沒有等到援軍,隨着110師的傷亡越來越大,防線的缺口也就越大。防線最開始是東邊被突破了,就在當天,日軍第9混成旅團衝開了110師的328旅防線,最終佔領了他們的陣地。

東邊防線被突破,立即讓330旅這邊陷入困境。沒有辦法的廖運周只能率領不到一萬人的部隊開始撤退,再不走,他的部隊全部都得交代在這兒。國民黨這邊的將領爲什麼把軍隊看的這麼重,就是因爲你打沒了,上面就可能給你撤編,所以很多部隊寧願一戰即潰,也不遠把部隊全給損耗在日軍手上。

開始的時候,110師本來是退到鄭州城,並打算據此防守的。不過在第二天日軍的戰車師團和第九師團全部渡過黃河後,85軍也不敢在鄭州停留了,只能率部退到所謂的第二防線:新鄭、密縣一帶。85軍的撤退,也就意味着鄭州失陷,而且交戰僅四天,鄭州就失陷。

鄭州的失陷影響很大,在鄭州失陷的當天,日軍第六師團也全部渡過了黃河。渡過黃河的日軍,當即兵分兩路,第六師團和戰車師團一部當即拿下滎陽城,並繼續朝着西邊的虎牢關進攻,伺機掩護37師團渡過黃河;第九師團和戰車第三師團、第九混成旅團各一部約兩萬人加上100餘輛坦克和裝甲車,開始進攻新鄭、密縣等地,意圖消滅盤踞在這附近的國民黨三個軍。

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11章 夜襲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98章 援助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9章 空閒之餘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78章 營救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96章 入川(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31章 天津(六)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7章 平叛(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31章 班底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74章 崛起(五)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51章 後續(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91章 東征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
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11章 夜襲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298章 援助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9章 空閒之餘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78章 營救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96章 入川(二)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231章 天津(六)第50章 起義前夕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449章 後續(二)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7章 平叛(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31章 班底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74章 崛起(五)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51章 後續(四)第198章 東征(八)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66章 秘密協議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91章 東征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