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天津(一)

雖然外面的宣傳已經越來越誇張化,但是對於遠在大西北深處的玉門石油公司影響並不大,畢竟交通不方便,又是人煙稀少的地方,外面的消息也很難傳進來。

而且在李衛國給中央提了建議後,中共方面就開始對外封鎖玉門石油公司的一切消息,除了國民黨方面的一些專家允許進來,包括記者都不允許進入這裡,免得再讓那些記者給捅出去,讓日本人惦記。

此時的玉門油田最開始發現石油的老君廟附近,那是一天一個樣,建築這些建設的速度非常的快,那些機器設備在運來後也是加快了安裝速度,現在都已經開始小規模生產了。

新組建的石油公司,目前的工人以及技術人員已經達到了1000多人,而且隨着時間的增加,人數還會增多。中共的想法很簡單,想把這個玉門油田打造成一個石油基地,在這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石油體系,方便給其他地方提供人才。

雖然蘭新鐵路已經在加速修建了,但是由於西北鋼軌產量跟不上,目前並未修到玉門,所以很多相關人員及設備,都是在坐火車到張掖,然後再通過汽車轉運到玉門油田的位置。雖然很麻煩,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此時由張掖到老君廟的臨時簡易公路上,每天都有數百輛汽車來回的在走,它們上面不是拉着人就是拉着很多機器。這些卡車都是工業局專門撥付給玉門石油使用的,一共300輛東風牌載重卡車,而且還都是剛剛從汽車廠生產線拉出來的,就是爲了讓玉門石油能快點生產石油。

現在西北的汽車數量包括坦克等機械化戰車數量已經突破了4000輛,到處都需要油,之前的都是由從蘇聯進口的原油自己提煉而成(有自己的提煉設備)或者是延長小規模開採出來的石油(每年7000噸)。

前者需要花費中共很多的外匯,後者規模太小,根本無法滿足目前中共擁有的汽車消耗量。加上中共得知國民黨政府也很需要石油(雖然國民黨政府不能生產汽車,但是卻買了不少汽車),所以就想讓玉門石油儘快生產,去國民黨那裡賺取資金去,雖然不多卻能能給本就不富裕的中共財政增添一筆收入。

其實現在中共最大收入來源於戰爭,每一次八路軍佔領一座日軍控制的縣城,就要大規模查抄日僞軍資產,這樣的收入每年都能給中共帶來很大一筆錢。後方的兵工廠等一衆工廠能夠運轉都是靠這樣的來錢的,不然僅憑經濟本來就落後的西北如何養活那麼多工人還有那麼政府官員以及軍隊的。

前面這麼幹,後方都喜歡上了這麼來錢的方式,連李衛國也不知道這樣好不好。

現在的西北,中共也在鼓勵那些民間有錢的人開設工廠,實業救國等等。不過這也僅僅限於關中平原以及川陝鄂地區,前者因爲是新納入管理的,關中又本是富裕之地,很多地主富紳都在當時紅軍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後者則是因爲當初有一批主動交出土地或者一些識趣的鄉紳,沒有被紅軍槍斃的,並在當時川陝鄂政府的引導下開設了一些小作坊,幾年下來倒也還不錯。

西北現在鼓勵這些有錢人出來活躍西北經濟的原因很簡單,好讓他們的發展來增加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不然政府哪來的錢。

。。。。。。

冀東,也就是河北省東部,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唐山、秦皇島市等地區。而此時這些地方都是被日僞軍佔領的中國領土,不過在七月的冀東大暴動之後,這裡的形勢就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不禁切斷了北平到山海關的交通線,還逼的日僞軍退守縣城等地防守。

這次冀東大暴動比歷史上的規模還要大,要不因爲被日軍掃蕩八路軍總部的事情給遮住了光芒,這件事絕對是華北當月最大的一件事。

因爲冀東大暴動的成功,讓118師的彭得淮都把師部搬到了冀東,並調遣了一萬多118師主力軍隊挺進冀東以及旁邊的熱河承德地區,鞏固這一塊冀熱根據地。

跟隨彭得懷來到冀東這一塊的軍隊是師部直屬部隊、352旅,再加一個騎兵團,另外的353旅則是在張家口附近、354旅在北平附近。

就像冀中軍區對於119師是一塊寶地,冀東地區對118師也是一塊寶地,因爲因爲之前的暴動,冀東成立的抗日聯軍人數達到七萬人(有多少人有槍就不好說了,估計槍支數量不超過兩萬支)。

冀東抗日聯軍的總司令是高志遠,副總司令有兩個,分別是李運昌(黃埔四期)、洪麟閣,政治部主任胡錫奎。聯軍分爲路軍,三個司令員分別兼任第一、第二、第三路軍總指揮,沒路軍人數在20000多人左右。

面對如此大的暴動,日軍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理,但是當時正值日本華北方面軍發起對晉冀魯豫軍區的十萬人大掃蕩,沒有多的軍隊去鎮壓(當時日軍在北平、天津等地就一個三單位制師團,以及一些僞軍),所以就讓冀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很快。

但隨着武漢會戰的結束,華中日軍開始北調,其中原來由華北駐屯混成旅團擴編而成的日軍27師團回到平津地區,加上山西的圍剿失敗,這下日軍就有了足夠的兵力來對付危險性極大地冀東根據地。

此時日本華北方面軍也做了極大地調整,先是成立第12軍,駐守山東,下轄第5、21、114三個師團,其中第5師團駐紮青島,第21師團駐紮德州、第114師團駐紮濟南。除了三個師團,還有一個獨立混成旅團,是日軍第五獨立混成旅團,駐紮臨沂。

第十二軍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對付山東的八路軍以及國民黨的軍隊。

第一軍調整不大,仍然轄有第20、108、109三個師團,外加第3、4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主要負責大同以南的山西佔領區。

除此之外,日軍華北方面還直轄有四個師團,分別是10、14、27、110四個師團,以及三個新編的獨立混成旅團,分別是第6到第8。

第14師團仍然駐紮在河南;但是第10師團負責駐紮石家莊---邢臺----邯鄲一線;第六獨立混成旅團駐紮在保定、第七獨立旅團駐紮在滄州、第八旅團駐紮廊坊;第27、110兩個師團暫時分駐北平、天津。

而在這些調整之後,日軍也拿出對冀東的圍剿計劃,一共從27、110兩個師團各自抽調了兩個聯隊,加上獨立第八混成旅團,一共兩萬餘日軍,2萬多僞軍,一共五萬人分三路進攻冀東根據地。

別看現在冀東的118師主力加上抗日聯軍有着小十萬人,但是可戰之兵只有不到四萬,其他的部隊都是拿着大刀長矛,如何跟日軍對抗,所以局勢對於冀東抗日根據地非常的不利。

。。。。。

遵化縣遷西縣,新的冀察熱軍區指揮部暫時設置在這裡,此時冀察熱軍區司令員兼118師師長彭得淮、軍區副司令員兼118師副師長何長工、政委甘思琪、參謀長彭少輝、冀東抗日聯軍司令高志遠、副司令李運昌和洪麟閣、政委胡錫奎都聚集在這裡。

聚集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鬼子即將發起大掃蕩,日僞軍加起來在5萬左右,比他們現在有槍的人數還多,所以壓力很大,若是一個不好,大好的冀東抗日局面就有可能因此毀掉。

“彭司令,現在敵人來勢洶洶,我們是據城而守,還是放棄眼前的縣城,跟敵人打游擊戰?”

見大家都不說話,抗日聯軍的司令員高志遠便開口問着上首的彭得淮。雖然他的抗日聯軍人多,但是裝備差,打起來連八路軍一個旅都打不過,而彭得淮是整個冀熱察軍區的領導人,他理所應當受其管轄。

“據城而守肯定不行,我們的可戰之兵其實並不多,現在抗日聯軍也才接受軍事訓練不久,作戰能力也有點不足,若是據城而守,我們手上這些人肯定會損失慘重。”

彭得淮聽了對方的話,搖了搖頭,日軍這次態度很堅決,就想打通京奉鐵路,好讓關內外的物資得以聯繫起來。而那些縣城以及火車站就是鬼子的重點進攻對象,死守肯定會遭受敵人飛機大炮的進攻,此法不可取。

“彭司令,但是現在我下面的部隊裡,大多習慣了在佔據的縣城裡生活,若是讓他們放棄縣城,會不會引起騷動?”高志遠擔憂的說道。

“高司令,你這個想法就有點部隊,放棄縣城是肯定的,我們即便守住縣城,損失大不說,也會丟掉廣大鄉村地區,這對我們的以後的發展有什麼影響,你不會不知道吧?

你的部隊存在的問題,我希望你們幾個領導人能多去做做思想工作,若是真有那種頑固不化,捨不得縣城生活,儘早處理掉,這種人不能吃苦,在苦難時期投敵當漢奸也不是沒有可能。”

彭得淮說話也不客氣,本來他就想對冀東抗日聯軍進行整頓,因爲這支軍隊都很難被稱爲軍隊,就是一羣拿着武器的工人,基本的戰鬥常識都沒有,如何打仗?

“好吧,我儘量去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聽見彭得淮這麼不客氣的說話,高志遠只能服軟。

“司令員,我有一個建議,或許能對我們的這次反掃蕩作戰起到一點幫助。”此時旁邊的118師參謀長彭少輝突然說道,也讓彭得淮有點興趣。

“哦,參謀長,你倒是說說你的建議!”

“司令員,我的建議很簡單,就是圍魏救趙。日軍這次圍剿我們,出動這麼多兵力,肯定後方空虛,我們可以讓北平附近的354旅,去北平城附近轉轉,那樣鬼子就會比較慌張,摸不準我們到底是何想法,肯定會從前線抽調兵力回去防守,我們這邊的壓力也就會小很多!”

見衆人好奇的看着自己,彭少輝就把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衆人一聽便眼前一亮,唯獨彭得淮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

“參謀長既然能想到這個方法,我也補充一下。那我們是不是可以,以我們現在手上的兵力拖住日軍前線部隊,讓354旅趁機直接拿下北平城!”

旁邊抗日聯軍的副司令之一洪麟閣說道。

“老洪,你這想多了吧!先不說北平城有多少守軍,單是那城牆,僅憑我們部隊的手上的75mm山炮很笨轟不開。那可是以前的帝都,那城牆你知道有多厚、多高嗎?”

見自己的戰友想得太離譜了,一旁的李運昌(黃埔四期)連忙出言制止道,打北平城,想想可以,真打絕對他們會死的很慘。

“既然你們只想到這些,那我也說說我的想法吧。我的想法跟彭參謀長的有些是相同的,那就是‘圍魏救趙’的計策,逼日軍去增援北平城。

不過我的想法不僅於此。剛纔洪副司令說趁機打北平城,這顯然是不能打的,理由就是跟李副司令說的差不多,我們不能去明知是牆,還撞過去!

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僅僅爲了反掃蕩而反掃蕩,冀東的重要位置大家也知道,幾條鐵路溝通着關內和關外,日軍肯定不會這麼輕易讓我們佔領的。若想打破僵局,就不能侷限於冀東這塊小地方,我們的眼光得放遠點。

雖然不打北平,不代表我不打天津!天津不像北平,沒有那麼高的城牆,雖然那些租界有點麻煩,但是也不影響我們控制其他其他城區。

不知諸位覺得這個想法如何?”

彭得淮來到地圖面前,說了半天,最後把指揮棒指在了渤海灣的天津,這個北方經濟中心!

好吧,我又把章節順序搞錯了

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96章 入川(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234章 天津(九)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60章 西征(三)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99章 東征(九)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50章 後續(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73章 崛起(四)第51章 起義前夕(二)
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2章 汝城之戰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135章 九一八(五)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96章 入川(二)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234章 天津(九)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193章 東征(三)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60章 西征(三)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99章 東征(九)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50章 後續(三)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63章 大撤退(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73章 崛起(四)第51章 起義前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