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

華盛頓,白宮,羅斯福的總統辦公室。

“總統先生,包瑞德上校到了!”就在羅斯福跟他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在辦公室聊着最近美國面臨的戰場局勢時,辦公室的門被一個特勤局的特工給打開了。

“請他進來!”坐在沙發旁輪椅上的羅斯福淡淡地說道。

由於羅斯福早年因爲救火,患上了脊髓灰質症,說白了就是終身殘疾,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殘疾人總統。但沒有人因爲他的殘疾而看不起他,特別是這個時候的美國人,因爲羅斯福帶領他們走出了經濟危機,在他們的眼中,羅斯福就像此時德國人眼中的希特勒,敬若神明。

羅斯福出身於政治世家,他叔叔是美國的前總統老羅斯福,他自己在出任總統之前也擔任過很多要職,而且早年還在司徒美登的安良堂(致公黨前身)當過長達十年的法律顧問。

羅斯福同意後,就看見之前作爲迪克西使團負責人的包瑞德中校,不,應該是包瑞德上校來到了總統辦公室。因爲他考察**的功勞,讓他從一箇中校成爲了一個上校,這是羅斯福親自下的命令。

“總統先生、總參謀長先生!”來到辦公室的包瑞德恭敬地說道。

此時他的心裡也很激動,他沒想到因爲一個冒險的出使之行,不僅讓他晉升爲上校,還受到總統和陸軍參謀長的共同召見,這待遇,已經沒得說了。

“上校,請坐!找你來就是想問問你對**領導的軍隊有何看法,我跟參謀長先生都沒去過中國,也不怎麼了解**,你是合衆國中估計對**最爲了解的人,你可以把你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輪椅上的羅斯福非常和氣的說道。

“好的,總統先生!**的軍隊分爲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滿洲的抗日聯軍,我之前見過的是八路軍,這也是**最核心的力量,是由當初他們的紅軍主力改編而來。”包瑞德認真地說道。

一旁的馬歇爾,對於**其實很感興趣,這個時候就忍不住問道,“上校,八路軍有多少軍隊?戰鬥力如何?聽說還有自己的軍工業,能具體講講嗎?”

“好的,參謀長先生。八路軍的軍隊數量,他們的總司令並沒有明確告訴,估計應該在100萬以上,因爲他們有所謂的敵後抗日武裝,具體數量無法得知。

他們的戰鬥力,我只能說很強,在面對日軍的進攻,他們的士兵一個個都悍不畏死的發起反擊甚至進攻。不過他們的武器並不是很好,雖然裝備的都是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也都是20年代的型號,自動武器以及火炮數量也不是很強,跟國民黨的政府軍隊差不多一個水平,不過軍隊素質,要比國民黨更好。

他們的軍事工業我也看了,裡面除了蘇聯的機牀,還有我們美國的機牀,估計是通過蘇聯獲得的。他們的軍事工業應該強於國民黨政府,不過也有點落後,機牀大多是十年前的產品,而且規模也不是很大,更不完善。”

看見馬歇爾上將對**感興趣,包瑞德自然是有問必答,整個見面過程大約持續了兩個小時,通過包瑞德的口,羅斯福二人對於神秘的**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不過具體採取何種對策,他還需要跟自己這位心腹仔細商量商量,至於包瑞德肯定沒有資格參與這種場合了。

“參謀長,你覺得我們需要給**提供援助嗎?先不說他是gcd,現在跟蘇聯的關係也不好,跟中國政府也不是很融洽,爲了一個觀察團,這段時間中國的駐美大使,可沒少來抗議。

詹森(美國駐華大使)也發回消息,稱中國政府不惜以威脅退出戰爭,來阻止我們跟**加強聯繫,對於我們的私自行動,也很不滿。”包瑞德走後,辦公室就剩下了羅斯福二人,所以羅斯福也就直說了。

“看總統你怎麼打算的。現在的情況來看,給**提供援助肯定會對我們在太平洋的不利局面有很大的幫助。有了我們的援助,他們肯定可以威脅日本的關東軍,甚至朝鮮半島,我們在太平洋的壓力也就沒有那麼大了,只需要專心對付日本的海軍就行。

但困難也很大。先不說他們跟蘇聯現在因爲外蒙鬧得很僵,而且中國政府那邊,一直把對方當做**武裝,我們這相當於變相支持對方,看似觸及他們的底線了。

不過我更覺得這是中國政府的一個手段,若是我們想要給**提供援助,估計難度很大,得答應中國政府的一些條件才行。”馬歇爾分析道。

“其實我是很希望給**提供援助的,畢竟能減少我們部隊的死傷,國內的反對聲音也就不會那麼大。我們付出的無非就是一些物資等,可我們並不缺這些,現在給英蘇等國提供的對外援助已經接近百億,多給中國方面增加點也不是不可以。

我就擔心**成長起來會不會影響到我國的在華利益,畢竟我們簽訂的條約都是跟中國政府簽訂的。”羅斯福擔憂道。

羅斯福不可能看不出來,**未來的實力,畢竟對方跟美國的選擇的制度不同,國家利益他還是挺關心的。

看着羅斯福有點擔憂,馬歇爾卻不這麼看,“總統,其實用不着擔心太多。正如你所說,我們都給蘇聯超過二十億美元的援助了,給**提供幾億美元的援助,國會方面不會不同意的。

而且在華利益問題,我們也可以寫進合約裡面。若是未來中國被現任政府統一那就更好;若是沒有統一,出現南北分治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我們的商業利益基本在中國南方,北方現在都是日本人的佔領區,我們也沒有多大利益在那。

給**援助無非是讓他們給拖住日軍關東軍而已,我們只需付出幾億美元的援助,讓他們跟日軍血拼去,結局最多跟蘇聯差不多,打成兩敗俱傷,後面我們在出面收拾殘局,豈不是很好。

而且我們也得加大對中國現任政府的援助,讓他們比**實力更強,雖然代價大點,但這樣未來的中國仍然會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馬歇爾非常自信的說道。

說實話,雖然包瑞德等人對**的評價很高,但是在美國人看來,也就那樣,之所以能從蘇聯手中奪回外蒙,純屬運氣,並不認爲**的軍隊戰鬥力有多高。

這就跟歷史上,抗戰後的內戰之初,擁有400多萬正規軍的國民黨政府爲什麼被美國看好的原因。就連此時他們對於蘇聯也沒太過擔憂,認爲蘇聯肯定跟德國拼成兩敗俱傷,不會預料到後來會變得那麼強大。

“你說的有道理,這個事肯定得需要一段時間去解決的,必須找個合適的人,你覺得誰去合適?”羅斯福點頭道,馬歇爾的話,讓他心裡的擔憂少了很多。

“這個最大的困難在中國政府上面,一般人肯定不行。本來國務卿去最好,但現在國內事務較多,總統先生可以讓副總統去,相信會讓這個事得到很好地解決的。”馬歇爾想了想說道。

“我考慮考慮!”羅斯福沉吟道。

馬歇爾的建議,還是讓羅斯福很心動的,不過他得跟其他人再商量一下,並不能當即就下命令。

幾天後9月的又一個星期天,日軍聯合艦隊再次對美國的夏威夷發起了偷襲。不過對於這一次偷襲,美軍早有防範,在整個夏威夷就在短時間佈置了超過900架各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不算航母艦載機),而且美軍的還有四艘航空母艦也秘密運動到了夏威夷附近(從加州以及澳大利亞趕來),等着日軍的進攻。

而日軍出動的力量更爲龐大,高達九艘航空母艦在內的100多艘艦艇,以及800架戰鬥機以及轟炸機,隨行的還有一個日軍三單位師團乘坐運輸船在整個艦隊身後。

從軍艦上看,雙方的差距很大,九艘航母跟三艘航母,一看就看出來了。但是在戰機數量上,美軍則是佔據很大的優勢,爲了迎接這場戰鬥,美國把整個夏威夷的機場都塞滿了戰機,加上航母的艦載機,數量超過1000架.

於是乎這場戰鬥也就成了二戰以來,單場規模最大的海戰以及空戰,雙方一共14艘航母、近2000架飛機參與。

不過戰鬥也很殘酷,日軍本來打算一舉佔領夏威夷,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電報被破譯,所有的佈置基本被美軍所熟知。所以一開戰,日軍雖然佔了點便宜,但隨後雙方就攻守互換,日軍被美軍突然出現的龐大機羣給嚇到了。

激烈的戰鬥持續了差不多一整天,最後美軍以損失3艘航母,420架戰機的代價,擊沉了日軍5艘航空母艦,以及擊毀470多架日軍艦載機,其中超過200架損毀於航母甲板。其他的軍艦損失,日軍的損失也比美軍大,裝着日本陸軍士兵的運輸船也被擊沉一半。

不過日軍也有亮點,就是那艘大和號戰列艦在20艘輔助的戰列艦、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的掩護下,扛着美軍超過200架飛機的進攻,擊沉了美國2艘航母。

美國人也被這艘巨無霸給嚇到了,那超大的艦體相當於他們3艘航空母艦,那3座3聯裝的9門460mm的艦炮讓當時的見過的美軍飛行員以及海軍艦艇人員很是膽寒。

要是隻有這一艘戰列艦,美國海軍的航母還不至於被炸沉,甚至美軍還能留下這艘巨無霸。可是跟隨這艘巨無霸的還有20艘其他型號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那密集的防空火力,讓美軍直接損失了100多架飛機,約克城和企業號直接在數十公里外被炸沉(另外的一艘被趕來的飛機炸沉的)。要不是島上的飛機來支援,估計剩下兩艘航母也得玩完。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後來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大和號遭受了美軍非常濃重的招待,超過600架次的艦載機對大和號展開了轟炸,最後沉沒於琉球附近海域,而且艦上船員除了不到十人倖存,其他皆被美軍飛行員射殺。

不過大和號畢竟只是一艘戰列艦,雖然運氣好幫自家航母幹掉了兩艘航母,不過也難以挽回敗局。損失了過半的艦載機和航母,日本聯合艦隊已經沒有繼續再戰之力,只能匆匆退出戰場,免得全軍覆沒。

很快這場曠世的海空大戰就傳開了,誰也沒想到在太平洋深處的夏威夷繼去年的珍珠港事件後,又發生了一場這麼激烈的大戰。不過相比於美軍在之前的慘敗,這次卻能算得上慘勝,不過也算是勝利了,起碼日軍沒有能力再進攻夏威夷了。

這場發生於42年9月的一場海戰,也改變了目前太平洋戰場的局勢。雖然美軍也損失不小,不過憑藉強大的工業能力以及幾個月後被修復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美軍率先恢復元氣,並逐漸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

而日軍因爲損失5艘航母以及高達400名優秀的飛行員,在太平洋雖然還有很強的實力,不過因爲缺乏足夠的航母以及飛行員,慢慢地被美軍超過。

在夏威夷大海戰結束後的第三天,美國現任副總統華萊士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委託,借道大西洋前往中國訪問。

夏威夷大海戰的爆發,很快就傳到了中國,當聽到這個消息,還有結果,李衛國直接傻眼了。我的乖乖,居然鑽出這麼一場海戰,感覺咋像加強版的前世中途島海戰呢,只是雙方的損失更大而已。

不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另外兩件事給吸引過去了,一是山西正在進行的大戰,二是美國副總統來華訪問。

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34章 交易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62章 西征(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97章 東征(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5章 大撤退(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51章 後續(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74章 崛起(五)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12章 夜襲(二)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
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434章 交易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62章 西征(五)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199章 東征(九)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97章 東征(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66章 秘密協議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65章 大撤退(五)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451章 後續(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09章 第一次反掃蕩(三)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273章 與傅作義的合作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329章 天津(四)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74章 崛起(五)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112章 夜襲(二)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