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

隨着八路軍在前線的撤退,鬼子的大軍直接壓了上來,此時的日軍已經有着兩個師團一個戰車團,即便之前損失不少,但也有着近五萬人。

而且根據偵察機傳回來的消息,日軍第110師團也從五原出發、第四師團再磨嘰也開到了烏拉特前旗。這兩個師團一個是甲種師團,一個是乙種師團,加起來也是五萬人,若是他們匯合了日軍前面的五萬軍隊,那對於八路軍來說,將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就在巴拉貢失陷的第二天晚上,趙壽山的17師就在途中遇到了從巴拉貢撤回來的15旅的部隊,然後他便得到了指揮部的命令,讓他退守海勃灣地區,並建立防禦工事。

按照八路軍之前的計劃,先是打算在臨河、磴口一帶先磨一下鬼子的銳氣,然後再在綏寧交界處這方圓幾十公里再打一次打的阻擊戰。

因爲這裡是寧夏平原的入口,再往南就是諾大的寧夏平原,到時候真的就無險可守,日軍也會很快直逼銀川城。所以入口處的阻擊戰就很重要,若是能在這裡消耗大量的日軍有生力量,當然若是能擊敗日軍最好,若是守不住,只能依託依託銀川城以及周圍的城鎮來拖住鬼子的南進之路。

海勃灣地區則是綏寧交界地帶的最前沿,也就意味着這裡將會最先遭遇鬼子的進攻。

此時的海勃灣地區,趙壽山的17師負責在這裡駐守,至於坦克團以及15旅的部隊,則都撤退到了後方修整,特別是15旅。15旅之前有4000來人,結果現在只剩下一千出頭,部隊早已被打殘了,要是不補充新兵,基本沒什麼戰鬥力可言。

海勃灣地區的地形也比較特殊,左邊是黃河,右邊是高山峽谷,可謂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因爲右邊的高山峽谷不像南方的那樣,這是因爲水土流失以及其他因素影響,形成的溝壑地形,跟陝北高原有點類似。

此時在海勃灣鎮鎮北面,趙壽山正在監督士兵修建戰壕,由於之前從15旅那裡得知,若是戰壕不寬、不深的話,根本擋不住日軍的坦克。

所以這會可以看見在鎮子北面的陣地上,到處都是3米寬、1米深的戰壕。在鬼子進攻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可以依靠這些非常寬的戰壕,迎接鬼子的第一波進攻。

偌大的地方,還掛着怪冷的寒風,而那些士兵正拿着工具,一鋤一鏟,把戰壕裡的土給挖到地面堆積起來。顯得十分安靜,只有那剷土的聲音,在周圍響起,一個個都在認真地幹着事。

而在小鎮的一些重要地方,有着之前用混凝土修建的而又比較隱蔽防禦工事,只見工事裡此時安了不少奇怪的機槍,並不是八路軍用的捷克式或者加廖夫,更不是37式和馬克沁。

這種奇怪的機槍,就引起了周圍士兵的關注,顯然他們也沒有見過。

“師長,這是什麼機槍?這也太大了點吧?還有着槍管怎麼這麼粗?”

李振西來到這個奇怪的機槍面前,摸着那冰冷的槍身,他試了一下,他的食指都能完全伸進,可見這槍管之粗。他沒見過這種槍,因爲這槍沒有在八路軍的部隊裡出現過,這還是第一次看見。

“這機槍,我們內部的都叫做38式重機槍,聽說是兵工廠的人根據美國佬的m2大口徑重機槍原型製造出來的,大致形狀都一樣,口徑也是。

你可不知道這款槍的威力,之前的我在武器試驗場見過這款機槍的威力的,打到人的身上根本沒有活命的機會。持此之外,它的射程極遠,有效射程在1800米,最大射程在2500米,這可是好東西,雖然打不穿鬼子的所謂的中型戰車,但是可以打穿鬼子的裝甲車以及輕型戰車。”

趙壽山簡單的介紹道,顯然對於這款武器,他是非常的喜歡,就是不知道他是從那裡搞來的。

“這玩意威力這麼大?師長,這麼好的東西,你是怎麼弄來的?”李振西問道。

“我要是能弄來就好了,這武器聽說產量不高,每個月只能生產50挺。這十挺還是指揮部知道鬼子有着大量的坦克,雖然打不穿所有坦克,但是也能對鬼子產生很大的威脅,所以便臨時調派過來的,也有檢驗它的實戰效果。”

趙壽山自認爲自己還沒有那麼大的能力,能搞來一款整個部隊都還沒開始裝備的新武器。

“我倒是很期待,這武器後面用來對付鬼子的時候,鬼子有什麼反應。”李振西雖然沒見過這款武器的威力到底如何,不過想到這麼大口徑的武器,威力肯定不低。

不知道鬼子怎麼回事,在趙壽山退回海勃灣地區的第二天和第三天,鬼子依然沒有出現。中間他們倒是發現鬼子十幾架轟炸機以及戰鬥機來對海勃灣地區展開轟炸,雖然給趙壽山的部隊造成了一些損失,但鬼子也損失了好幾架飛機,最後不得不狼狽逃回。

其實也很正常,海勃灣地區隔着巴拉貢鎮有着將近兩百公里,若是僅靠鬼子的突襲部隊肯定不敢這麼獨自深入不明的地區。所以日軍得等匯合了26師團以及第10師團之後,纔敢繼續出發。

不過他們在等來日軍之前,卻是等到了從西岸撤回來的獨5、30兩支部隊。不過此時這兩支部隊卻是很狼狽,而且人數也比之前從磴口回撤時候少了一些,看樣子中間也犧牲了一些士兵。

對於這兩支部隊的安然撤回,指揮部也很重視,李衛國更是親自去迎接。

當看到經過數天的跋涉纔回來的兩支軍隊,李衛國、陳更一干人等都有點心痛。一萬多士兵,近一半都是帶着傷,而且由於幾天的運動,那些本已經包紮好的傷口,也不是有着血跡滲出。

天空中冷風依然在吹,雖然這些士兵身上都有着厚厚的棉軍裝,但是那些受了傷的士兵,抵抗力明顯沒旁邊的人好,在這風吹着下,還是有點懾懾發抖。

在看見副總司令李衛國、衛戌司令陳更、自己所在部隊的縱隊司令李東到來之後,這些一臉疲憊都快速的站了起來,那些腿腳受傷的,也在旁邊戰友的攙扶下慢慢的站了起來,然後都向着諸位首長舉起了手,敬着軍禮。

那場面讓人很震驚,也很心痛,李衛國等人當然不會這些安全回來的士兵在這裡站着,吩咐那些醫護人員趕快把那些傷員擡去救治,現場一下子又忙碌起來。

這時獨30、5兩個師的師長一起走了過來。

“副總司令,讓我上戰場吧!我要給死去的同志報仇!”一見面,許是友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而且神情也很激動,顯然對於那些死去的士兵一直不能忘懷。

“許師長,你冷靜點,你的部隊損失很大,我們都知道,但是現在你的部隊當務之急,不是上戰場,而是好好休息,並補充新部隊。不然就憑你這羣全身是傷、面黃肌瘦的士兵打的過多少鬼子,難道你想讓剩下的這些人白白送死去嗎?”

李衛國沒有責怪對方,而是耐心的勸說道。

“不想!”

“不想就好,後面好好給我去修整,這次鬼子進攻陣勢這麼大,肯定有你打仗的時候!”

“明白!”

。。。

“副總司令,你責罰我吧,是我失職,害得部隊的後路被切斷,甚至讓鬼子打亂了我們之前的部署!”

在許是友安靜一點之後,獨立五師的師長李家俊便來到李衛國面前請罪道,顯然他認爲鬼子之所以佔領巴拉貢鎮是他這個師長的失職,心裡也很愧疚。

“你們這是幹什麼?仗還沒打完,你們這是想撂挑子還是幹嘛?有功還是有過,打完仗再說,現在你們的任務就是回去好好給我修整,需要你們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帶領你們的部隊上戰場,明白嗎?”李衛國厲聲說道。

“明白!”

說完,李衛國就把二人打發走了,免得在眼前待着,待會又來煩他。

“副總司令,17師來報,鬼子已經出現在海勃灣地區,並在那裡發起了進攻,天上還有敵機助陣,他們請求空中支援。”

就在李衛國在查看那些受傷士兵情況時,一個消息就傳到了他的耳中。

“敵人大概有多少戰機?趙師長有在電報裡說嗎?”雖然聽到日軍前來進攻,但李衛國並未驚訝,因爲日軍的蹤影他們提前就通過偵察機探明瞭情況,而趙壽山那裡也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

“趙師長說大概有十幾架!”

“命令航空第一旅,立即派出一個戰鬥機大隊(新的大隊爲12架殲一戰鬥機,一個團也就是36架)前去支援。”

李衛國想了想,便立即說道。

“是!”

。。。。。。

此時八路軍離着前線最近的機場是烏達鎮,這裡駐紮着一個戰鬥機團的12架戰鬥機編成的一個航空大隊,不過由於損失只剩了11架戰機。這裡隔着交戰地區僅有幾十公里所以,這個航空大隊很快就趕到了前線。

十幾分鍾後,海勃灣戰場的上空,當11架殲一戰鬥出現在天空時,下面的八路軍一陣歡呼。

此時的戰場上,日軍進攻的很猛烈,而且數量還不少。原來這是由日軍26師團剩餘的部隊和戰車第一團的偷襲部隊組成,人數接近兩萬。

一開始日軍就出動了數十輛輕型以及中型戰車掩護步兵的進攻,而戰場後方,日軍的上百門火炮也在不停的怒吼,不斷轟炸着17師的防禦陣地。

但在進攻後,日軍就傻眼了!

因爲他們的戰車開進坑裡了,而且還不止一輛,中招的鬼子戰車大約有10來輛,都是衝的最快的。而八路軍的防坦克戰壕可是有着差不多3米寬,一米多深,鬼子戰車一開進來就別想出去了。

可是鬼子戰車裡的兵顯然不甘心,大力的發動的戰車引擎,那履帶就在坑裡不斷的轉動,可就是爬不出這個大坑。而看到前面的戰車出現狀況,後面的戰車紛紛停住了,雖然火炮在不斷地開火,但是卻沒有繼續前進。

其實不止鬼子戰車出問題,其實他們的步兵也出了點狀況,不過畢竟那個坑才一米深,那些士兵能很快翻上去,或者就依靠這個來展開進攻。

“八嘎,怎麼回事,我們的戰車怎麼停止不前?”

此時後面的日軍指揮部裡,戰車第一團的指揮官安岡正臣中將看見自己的坦克在那停下來,便大聲謾罵着。

“報告將軍閣下,前線的戰車部隊說,他們的戰車被八路軍挖的戰壕給卡在戰壕裡無法動彈!”

“納尼?八路軍居然還會用這招對付戰車?命令工兵前去幫忙,把那些戰壕都給我填了!”

雖然對於八路軍的這種反坦克的方法趕到驚訝,但是安岡正臣也有辦法,只是會增添不少麻煩而已。

“嗨!”

有着安岡正臣的命令,很快數百工兵便拿着鏟子等工具來到了那些戰車府近。

這個時候日軍的部隊可沒有軍用推土機一說,這種部隊估計美國最多,記得歷史上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有不少就被利用起來改成了推土機,專門就是來防備敵人的挖這樣的反坦克戰壕。它的任務,就是把眼前的坑全給填平。

對於日軍的工兵出動,借用着望遠鏡,趙壽山也看見了,大概在一共出頭的樣子。

這個距離一般的步槍、機槍打不着,迫擊炮的準心也差點事。沒事,他有更好的武器。

“來人,各位命令38式重機槍連,用4挺給我打鬼子一公里以外的那些鬼子坦克和工兵。”

趙壽山對旁邊的士兵吩咐道。

“是!”

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11章 夜襲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27章 天津(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91章 東征第448章 後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00章 東征(十)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235章 天津(十)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1章 班底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94章 東征(四)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34章 衝突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14章 歸程
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111章 夜襲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580章 緬甸反擊戰(六)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27章 天津(二)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91章 東征第448章 後續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74章 晉西事變(六)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00章 東征(十)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235章 天津(十)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1章 班底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94章 東征(四)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34章 衝突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114章 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