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

黃河北岸的一處平原上,兩支規模較大的裝甲部隊正在這裡廝殺,在中國能有這麼強大的裝甲部隊,也就八路軍和日軍。國民黨的駐印軍倒是有幾百輛坦克,可惜還在印度待着,不過即便來到中國戰場,估計也就能仗着性能優勢去欺負一下日軍。論戰術,國民黨軍隊在機械化上面已經開始落後於八路軍,即便是日軍也因爲跟八路軍交戰很多次,在戰術上也有很大的進步。

兩支裝甲部隊規模差不多,日軍的這個戰車師團雖然經歷過豫中會戰,但是損失並不大,不過在面對許光達的第二裝甲師進攻時還是有點畏手畏腳。

許光達可謂是華北日軍兩個戰車師團最不想遇到的人,這個人成名就是建立在他們的痛苦之上的。之前的察哈爾一戰,日軍的一個戰車師團差點被全殲,後面修整了幾個月才恢復過來,之前才能去欺負國民黨軍隊。

其實許光達的坦克數量少於日軍,但是日軍心裡自己出現了畏懼心理,交鋒的時候一直畏手畏腳,導致優勢很快就被八路軍給打沒了。開始的日軍這個戰車師團一直避戰,不求消滅八路軍的坦克部隊,只求能牽制住對方。正是因爲許光達的部隊被牽制住了,所以許是友那邊纔打的那麼慘。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劉伯成和岡村寧次都把這次交戰的未來走向放在了許是友和第六師團的交戰上。交戰結果直接影響着雙方指揮員的決策。

雙方的軍事實力差不多,日軍以第六師團爲主,還有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一個戰車師團;八路軍則是許是友、趙壽山的兩個師大部,加上許光達的裝甲師。

由於實力差不多,雙方後面都有點焦灼,甚至日軍第六師團靠着猛烈的毒氣彈攻擊,還把許是友的部隊壓着打。但很快這場戰鬥的轉折點就來了,日軍的戰車師團因爲上司的命令終於不再消極避戰,這讓許光達找到了機會,先後兩次激戰,消滅了日軍戰車師團近半的坦克,而己身只損失了不到五分之一。

遭受重大打擊的日軍戰車師團,只能去匯合第六師團,想依靠精銳的第六師團壓下八路軍坦克部隊的氣焰,並配合第六師團沿着平漢線向北推進。

許光達的部隊也趁機壓了上去,不過在跟許是友的步兵聯合發起進攻後,他的部隊也遭到了不小的損失。

“轟!”

正在發起進攻的幾輛坦克接連遭遇反坦克火炮的襲擊,其中一輛當場發生爆炸,裡面的士兵都來不及逃出。另外一輛也被擊中的坦克雖然沒有爆炸,但也發生了火災,裡面的三個士兵相繼跑了出來,並在地上來回打滾,加上旁邊步兵的幫助下,撲滅了身上的火苗。

但幾個士兵都不同程度的受傷,只能在兩個步兵的掩護下朝着後面撤退。接連遭受襲擊,讓進攻的坦克和步兵都變得神經兮兮,他們沒有看見炮彈是從哪打過來的。

“該死的!”

看着自己連續損失好幾輛坦克,許光達在後方也不禁低聲罵道。這已經是第9輛坦克被毀了。敵人的反坦克火炮藏得太好,他的部隊根本沒有發現反坦克火炮在哪,看來還是小瞧了第六師團。

他的部隊在面對日軍戰車部隊時都沒有這麼大的損失,可在進攻第六師團的時候,損失突然變大,讓他也有點接受不了。

其實日軍的防禦工事都是臨時修建的,因爲之前第六師團都是出於進攻方。不過八路軍坦克可不怕他的毒氣彈,所以在許光達的裝甲部隊到來後就發起了反攻,可是反攻並不順利。

但隨着日軍的主要防禦陣地越來越近,八路軍的負責進攻的那兩個坦克營剩下的47輛坦克也逐漸發現了日軍反坦克火炮的方位。在大量的坦克炮轟擊下,隱藏的日軍反坦克火炮一一被擊毀。

看着自己的坦克部隊捲起滾滾黃沙呈大三角形陣營朝着日軍陣地殺去的時候,後方觀戰的許光達和許是友臉上也有點高興。這裡並不是那種城市,日軍的陣地也都是圍繞村莊修建的防禦工事,只要坦克衝進陣地,日軍的末日就到了。

不過很快他們就笑不起來了,因爲許光達看到衝在最前面的數輛坦克突然消失不見,然後他就看見日軍的火炮突然開火。而後面的坦克因爲前面坦克的問題,都緊急剎車,聽到那裡不知道怎麼辦,甚至還出現一絲混亂。

“趙營長,怎麼回事?”許光達抓起旁邊的電話就問着正在前線的突擊營其中一個營長。

電話的信號並不好,‘滋滋滋’的電流聲一直在響,不過他還是聽到對方的聲音,“師長,前面有敵人的反坦克戰壕,我們有六輛坦克陷在裡面了!”

“快撤,讓步兵打死那些鬼子,快!”正說道一半,許光達突然聽到趙營長有點慌亂的聲音,顯然不是對他說的。

意識到不妙的許光達趕忙拿起望遠鏡看着遠方,發現幾十個日本兵突然從陣地裡衝了出來,手上拿着一個個冒火的燃燒瓶,即便八路軍反應不滿,可還是有不少燃燒瓶被扔了出來。當這些冒火的燃燒瓶砸向那些陷在反坦克戰壕的以及停留在進攻錄上的坦克,隨即火苗瞬間燃燒了起來。

當看到衝上來的鬼子兵,現在反坦克戰壕裡的那些八路軍坦克兵就意識到不妙,不過他們無論怎麼發動坦克,都無法開出這個反坦克戰壕。沒辦法的他們的只能放棄坦克,運氣好點的安然無恙的逃了出來,不過還是有幾個士兵全身都着火了,即便旁邊的士兵去幫忙滅火,都沒能挽救他們。

那些坦克兵都這麼在這些士兵面前被活活燒死,看着戰友的慘死,活着的士兵都把怒火發泄在了那些日本兵身上。

日軍的反擊還沒完,再投擲燃燒瓶的同時,日軍剩下的火炮紛紛開火,由於八路軍停留在原地,躲避不過來。

“趙營長,讓你們的部隊撤回來,快撤!”看着那慘不忍睹的畫面,許光達連忙走到電話面前,大聲地說道。

“眼前這夥鬼子不好對付啊!”看着進攻受挫,許是友也在後面搖了搖頭,顯然也有點失望。

“的確難對付,反坦克的意識太強了,而且鬼子的坦克還不知道藏在哪!呼叫空中部隊吧,讓他們對日軍陣地展開轟炸,不然我們這樣很難拿下他們的陣地。”許是友嘆氣道。

一次進攻損失了他十幾輛坦克,顯然也讓他受不了了,他不知道前面還有多少看不見的反坦克戰壕和燃燒瓶,這場進攻只能暫時撤退。其實他們二人不應該着急的,要是之前就讓飛機轟炸一番或許就不會損失這麼大。

由於八路軍就在晉城修建了一座野戰機場,那裡停着大約有一個航空大隊的飛機,而且大部分都是殲三戰鬥機,還有一部分由殲一戰鬥機改裝的對地攻擊機。

不到20分鐘,天上就出現大約20來架戰鬥機就出現在了天空,下面的八路軍士兵看到這個頓時傳來歡呼聲。隨後天上的飛機就好好地照顧了一下日軍陣地,來回清除着發現的目標,而許是友和許光達二人的炮兵也隨即開火,儘可能的多殺傷日軍,讓下一次進攻能夠順利點。

在日軍防禦陣地後方數公里處的一片小樹林裡,八路軍的飛機並沒有光顧這裡。不過在這片樹林裡面,卻是站着數個日軍中將,包括第一軍司令官吉本貞一也在,旁邊的自然是日軍第六師團等部隊的中將。

此時他們正默默地看着前方的陣地被八路軍空地聯合轟炸,吉本貞一來就是想看看八路軍的實力到底如何。

他沒跟八路軍交過手,這是第一次,對於從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傳來有關八路軍的資料,他一直不怎麼相信。在他看來,八路軍之前不過都是土包子,被國民黨打的東逃西竄,數年過去,怎麼會很強大。直到現在,看着眼前那被煙霧所籠罩的陣地,還有天上那明顯具有很濃蘇式基因的飛機,他才明白,八路軍的確今非昔比。

他也不明白爲什麼**跟蘇聯之前關係那麼好,會爲了一個外蒙突然鬧僵,要不是蘇聯被拖在歐洲,雙方極有可能打起來。當然他不明白的事多了,爲什麼八路軍會有那麼多錢去構建這一套規模不小的工業體系。

眼前的炮火雖然趕不上日軍,要不是因爲八路軍飛機老是在黃河上逗留,他的重炮部隊也能渡過黃河。但即便是這個規模,的確有了跟他們爭鋒的資本,要是八路軍有幾十萬這樣的部隊,的確有能力從他們手中搶走山西。

吉本貞一看了一會兒就放下了望遠鏡,然後看了看旁邊的日軍第六師團神田正種。他明白了之前爲什麼對方能率領第六師團牢牢守住豫北之地,剛纔的戰鬥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很有能力,只是一些簡單的部署就讓八路軍的戰車部隊損失慘重,從而不得不撤退。

不過此時神田正種臉色也不太好,因爲八路軍的明顯在之前隱藏了實力,此時爆發的炮火比之前強了很多,甚至還有重炮在裡面,雖然不多,但卻是一個標誌。

對於八路軍有重炮他知道,而且還是仿製的蘇聯的,不過在這麼一支部隊裡有重炮就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了。以前都是他們壓着中**隊打,打不完的炮彈朝着中**隊陣地傾瀉,沒想到現在居然反過來了。他不知道他的部隊在八路軍這次轟炸後,會損失多少。

八路軍的炮火轟炸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炮火結束後,他們就看見八路軍在數十輛坦克的掩護下再一次發起了進攻。

“中島君,讓你的部隊投入戰鬥吧,神田君的部隊需要支援。”吉本貞一放下望遠鏡對旁邊的一個大佐吩咐道。

他這次來,並不是空手,而是帶了一個聯隊的援兵過來,算是補充第六師團這幾天進攻的損失。

“嗨!”

“吉本君,我們應該放棄這場戰鬥了!”就在那個中島大佐離去的時候,花谷正接到了一封電報,臉色瞬間大變,便對吉本貞一說道。

“納尼?”不僅吉本貞一,其他的幾人也都一臉疑惑地看着花谷正,現在勝負未分,這就放棄也太不合適了吧!

看着眼前這些人死死地盯着自己,花谷正緩緩說道,“剛剛傳來的電報,我們左路的兩個混成旅團已經潰敗,約兩萬餘人的八路軍主力部隊正在朝我們殺來,我們沒有了左翼。”

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00章 東征(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3章 會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63章 西征(六)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49章 後續(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163章 西征(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60章 西征(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65章 西征(八)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59章 西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
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00章 東征(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183章 會師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163章 西征(六)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49章 後續(二)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194章 東征(四)第163章 西征(六)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60章 西征(三)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06章 西安事變(五)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234章 天津(九)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165章 西征(八)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0章 在襄陽(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59章 西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69章 家的感覺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58章 武漢起義(七)